《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震惊律风的,不仅仅是这一相机的照片。

    丁鸿达说:我们摄影师一直在拍跨海桥的视频。雨水那么大,我们伞都差点撑不住,幸好还是拍了不少能用的视频。

    他骄傲的神情与身旁同样沧桑的摄影师如出一辙。

    仿佛生命在台风面前微不足道,重要的是这风雨和桥。

    律风被他们的敬业惊得无话可说。

    摄影师给他们回看的视频,白浪泛着黄,扬起来比桥还高,几乎是台风来临时最危险的场景。

    律风佩服道:我想,你们的照片、视频放出来,网友肯定把它们安利上头条。

    丁鸿达无比明亮,可是,我是希望律工你做的视频上头条。

    律风诧异看他。

    丁鸿达却真诚无比。

    他说:咱们乌雀山大桥的夜景,美得外国人都在称赞。那台风刮过南海隧道,跨海大桥矗立不倒的场景,不吓死他们呀!

    记者的热血赤诚,激得律风说不出话来。

    好像他们冒着台风,在岸边拍摄录制海浪翻涌的场景,就是为了等他做出一则不惧风雨的跨海大桥视频来。

    律风稍稍的悲春伤秋,彻底没了干净。

    他心里已经有了无限宏伟激昂的场景,不需要什么人工曲调,只需呼啸的雨声、风声、浪潮声,都能汇聚出一幕惊天动地的乐章。

    好,吓死他们。律风笑道。

    让他们都瞧瞧,这就是中国的桥梁。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利苏台风登陆中国一周后,启程前往菲律宾。

    已经抗洪抢险整整十天的菲律宾政府,正在层层清点台风造成的损失。

    近百万居民失去了住所,大量难民堆积在避难所。

    政府与民众,无比期待中国的援助物资和医疗队伍。

    远离灾情的菲律宾首都,议员约马尔正在听国内建筑受损汇报。

    在利苏袭击中垮塌的桥梁共计17座,受损33座,房屋垮塌情况还在统计中,但是数量不会少。以及,您要的

    汇报的人翻开下一页,声音显然小了许多。

    中国在我国境内建设中的兰西工业园、瀑帕大桥、米书公路,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约马尔视线烦躁地转过来,沉声问道:不同程度的损害是什么损害?

    额汇报的人尴尬道,施工警戒牌被吹走了、大桥的建设防护架变形,还有还有工业园的临时大门

    够了!约马尔锤在桌上,怒不可遏,中国人的建设工程就没有垮塌、损毁的吗?!

    汇报人脸色惨白,却不得不如实告知。

    约马尔先生,您是清楚中国建设能力的。利苏这样的16级台风,对他们的建筑来说,就像、就像微风拂过。

    您看,他们那座横跨南海海峡的大桥,直面利苏之后,竟然完好无损。

    这怎么可能?约马尔关注南海隧道多时,当然清楚桥梁越长越脆弱。

    南海隧道还没建成,两岸长度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0公里,应该和树枝一般,风一吹就断了。

    可是,它竟然完好无损?!

    约马尔心中满是怀疑。

    你确定这不是中国发出来安抚民心的假消息吗?

    应该不是。汇报人神情遗憾,语气却止不住惊诧,因为,他们的电视台放出了台风登陆时的视频。

    像海啸一样恐怖的白色巨浪,打在跨海大桥身上,竟然没能撼动它分毫!

    第55章 同舟共济

    中国新闻台总能够在恰当的时候; 甩出大杀器。

    以前是乌雀山大桥建设夜景,现在,竟然是利苏过境时绝无仅有的桥梁视频!

    白色巨浪,铁灰色桥梁; 阴沉沉的天幕之下; 跨海大桥宛如一道水天分界线; 阻挡着咆哮地浪潮踏破陆地。

    那座桥梁岿然不动的景象; 好像又一次南海隧道的特效展示。

    偏偏震耳欲聋的风声、雨声,瞬间将所有人带回了利苏到来那天,令人迅速意识到

    这段视频,绝对是不要命的摄影师冲到前线,近距离拍摄的南海隧道!

    观看视频的观众; 来不及呼喊出声; 就被一个高过大桥两倍的浪头吓住。

    利苏卷起的狂澜来势汹汹,以极快速度逼近; 可画面却慢得让人屏住呼吸。

    跨海大桥的铁灰色本该宏伟庄重,在巨大海浪面前; 仿佛脆弱得不堪一击。

    沉重的水拍岸边声音; 几乎预示着这奔涌而来的巨浪会狠狠拍碎这纤长如线的跨海大桥。

    然而,白浪穿桥、黄泥溅撒,大桥岿然不动!

    桥身上六方三角的镂空支撑,成为了跨海桥梁天然疏通巨浪的渠道。

    桥底直插海底的坚固基座; 使它在狂风巨浪离傲然直立。

    镜头随着风,吹得微微偏斜。

    唯独那座桥梁在风中站立; 好似一位悠然迎风的武者,以四两拨千斤地柔和,化解了致命拍击。

    短短的视频; 如实展现了南海隧道不为人知的一面。

    围绕它的所有担忧、疑惑,都在视频里变为了惊诧。

    观众亲眼见证了南海之上,屹立不倒的桥梁,如何在台风之中泰然自若。

    没有激动人心配乐,没有特殊炫技的特效。

    却深深击中了每一个人的心。

    于是,一座桥梁迎战台风的视频,从电视新闻,自发地传播到了无数社交平台上。

    本该是钢筋水泥浇筑起来的死物,在视频里展现了中国打不垮、压不弯的气节。

    立刻使台风肆掠带来的浓重悲怆,变成了热血沸腾的骄傲和自豪。

    许多距离南海隧道数千公里远的观众,对这座桥梁产生了纯天然的亲近。

    它于风中矗立的模样,像极了中国。

    这的的确确是中国该有的桥梁!

    没能认真关注过南海隧道的人们,透过一则视频,感受到了这座桥更深的意义。

    桥梁与脊梁一般,迅速引发了全国各地的共鸣。

    又借由着发达的网络,从国内传往国际。

    一开始,只是殷知礼这样热爱分享中国见闻的家伙,在自己的主页上,转发了视频。

    后来,全球四散于各处,热衷刷新网络的外国网友,都感受到了铁灰色的震撼力。

    它不像舰队航母般坚硬。

    却透着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气质,再配上16级台风登陆中国南海隧道在16级台风中毫发无损的解释,不禁让众多外国友人认为

    中国在南海建造的不是桥,而是钢铁长城!

    钢铁海军,钢铁长城。

    那片肃穆庄严的海域,忽然有了新的象征。

    中国前进的步伐,比任何人预料的都要迅速。

    外国人觉得,好像时间都会在这个神奇国度停驻,给予居住于这片的人们,额外的恩赐。

    他们惊呼着上帝的作品只有神明能够建造的奇迹。

    永远不会理解这群不需要恩赐的实干派,到底有多不可思议。

    但是,菲律宾负责检查建筑工程受损情况的官员们,竟然亲身见证了中国人的不可思议。

    因为,他们惊诧的发现,好像

    中国在菲律宾境内,也修了一座不畏台风的钢铁大桥!

    这怎么可能呢?我从事建筑工程三十多年,从来没有见过16级大台风之后,还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桥。

    戴维斯先生,请您务必仔细检查一下。这可是我们瀑帕河未来最重要的桥梁,我们可不希望跟中国垮塌的桥一样,遭受相同的后果!

    美国的桥梁工程师戴维斯皱了皱眉,可垮塌的是宝岛的桥啊

    宝岛不也是中国!菲律宾人理直气壮。

    施工员在一旁认真工作,听到这句气愤的话,不禁偷偷笑出声。

    宝岛那群家伙,又给我们脸上抹黑。施工员抹了把汗,戴维斯怎么不用咱们南海隧道反驳?

    嘿嘿,老美嘛,政治正确比天重要。看看他一脸膈应的样子,想不到吧,菲律宾都知道宝岛是中国的!

    别说宝岛,多少菲律宾人眼里,亚洲大陆那块儿都是中国的。旁边的同事笑着附和,哎,宝岛这个不肖子孙。平时好事没落我们头上,坏事都得我们背锅。

    菲律宾检查瀑帕大桥建设情况的队伍,在这座跨河大桥周围转了一上午,没能挑出一点儿安全问题,心情复杂地离开。

    人刚走。

    一群装着努力工作、连桥桩子都擦得纤尘不染的工程师,立刻就跑到大门去等。

    终于等到了易兴邦回来。

    易工,怎么样?比奈没话说了吧!

    刚才我看他走出去,捶胸顿足的样子,就知道他又要挨约马尔的骂了。

    那是,我们建的桥,轮得到他们挑刺?也不看看自家公司那点儿破烂技术!

    工程师、施工员们,说起话来,叽叽喳喳。

    吵得易兴邦头痛。

    菲律宾政府态度不错,可是一帮子议员既是资本家又从政,显然把菲国情况搅得一团乱。

    中国建设队伍来到这里,一边感受当地人的热情善良,一边暗骂全天下资本家一般黑。

    这群有官职的资本家,整天恨不得中国建设出事,好让自家的建设集团取而代之从中牟利。

    顺便给中国扣锅!

    听着他们的义愤填膺,易兴邦正了正安全帽,晒得黝黑的皮肤落下一丝热汗。

    这次检查没问题,我们还是按自己的计划,继续施工,争取早日完成。

    他公事公办毫无情趣的回答,引得工程师格外不满。

    老易!你就不能透露点儿内幕,给点儿好消息吗?

    易兴邦看他一眼,忽然勾起浅淡笑意,好消息?有啊。

    跟救援队一起来的记者,会到我们这里采访。想上镜的,都可以准备准备了。

    远离家乡的菲律宾工地,有中国记者到来确实是好消息。

    一众忙碌的建设者,在黄昏收工之后,兴冲冲地往食堂赶。



    第66章

    也许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觉得工地上简陋的食堂,透着家的味道。

    随医疗队来到菲律宾的记者,将会在接下来几天,走遍中国建设团队负责的工程。

    他们刚到瀑帕大桥,就见到了食堂里坐得满满当当的建设成员。

    易兴邦穿着蓝白的工服,介绍道:这些就是我们工地上全部成员,利苏登陆没有出现一例伤亡事故,顺利完成了防台防风工作,保障瀑帕大桥的安全。

    记者见到这群朴实安静的建设者们,不禁问道:那我们明天可以跟着大家上工地,拍下大家建设瀑帕大桥的景象吗?

    可以,不过我们有一个要求。易兴邦道。

    记者:?

    易兴邦说:帮我们录一段集体合影,放在你们的新闻里吧。

    新闻电视台一直在跟踪报道中国援菲的情况。

    治疗菲律宾难民的医疗队伍,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班列,还有记者采访援菲基建队伍的场景。

    菲律宾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惨不忍睹的悲情印象。

    然而,从基建队伍传回来的建设场景,竟然和国内大干365天的气势相差无几。

    四周都是垮塌房屋、洪水倒灌,唯独中国建设队驻守的工地,没有任何损伤。

    律风从电视上见到熟悉的单位名称,连吃饭都慢了下来。

    新闻采访中,认真负责的工程师,仔细介绍着菲律宾项目情况,有条不紊的语气,深受他的欣赏。

    嘿,这不是小易吗?瞿飞端着餐盘坐过来,盯着电视机惊喜道,想不到三总五项不是传说,等他回来,我都要叫一声易总工了。

    他语气轻松,显然是在调侃电视机上接受采访的易兴邦。

    什么三总五项?律风问道。

    瞿飞夹着筷子咧嘴笑,三年当总工,五年项目经理咯。以前小易跟我混的时候,还只是个刚毕业的愣头青呢,这才几年啊,已经是易总工啦。

    愣头青?

    律风耳边都是易兴邦沉着冷静的声音,一点儿也听不出愣头青的样子。

    等律风转头看回电视,刚才皮肤黝黑,戴着安全帽的身影,已经被瀑帕大桥宏伟的身躯取代。

    这座桥梁横跨深谷,两岸泥泞的土壤,惨烈的植被状态,一看就遭受了利苏无情的席卷。

    但是,瀑帕大桥不仅稳稳立在那里,还没有受到一点损伤。

    厉害啊。律风感慨道,利苏刮过去,居然没影响。

    怎么回事啊律工?瞿飞眼神戳他,咱南海隧道也没影响!

    律风笑了笑,不回他,低头吃饭。

    南海隧道没受影响,那是因为南海隧道在中国。

    菲律宾远在海外,又遭受利苏直接攻击,建设队伍异国他乡搞建设,还能像在家里搞建设一样保质保量,足够让他开心诧异了。

    然而,更令他诧异的在后面。

    新闻采访最后镜头,居然是建设成员拉着中国援菲建设瀑帕大桥队伍的横幅,站在大桥工地前。

    镜头掠影而过,能让观众看清这一群身在菲律宾的中国建设者。

    他们皮肤晒得黝黑,笑容却格外灿烂

    瀑帕大桥建设团队,祝祖国繁荣昌盛!

    整齐铿锵的声音,震得整个南海隧道的食堂爆发出一阵兴高采烈的欢呼。

    同样做桥梁建设的人们,与远在菲律宾的建设团队感同身受。

    一场灾难后的播报,完全没有想象中惨烈悲壮,而是怀揣着一股子韧劲和赤诚。

    在他们的繁荣昌盛愿景里,荡漾开欢天喜地的气氛。

    律风盯着电视机许久,直到新闻开始播放菲律宾其他地区受灾情况,他才愣愣地继续吃饭。

    国家政策与国际化紧密相关,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之后,不只是菲律宾,中国基建队伍遍布全球,在各种技术落后、资源匮乏的地方,发挥着中国人的光和热。

    也许是一场台风,让他想的更多。

    没有菲律宾的削弱,利苏到达中国会愈加猖狂。

    作为邻里友邦,中国援助菲律宾,是在履行国际主义职责,也是在援助自家留在菲律宾的同胞。

    这个世界,早就不像过去一样闭塞。

    中国人无论在哪里,都有强大的祖国护航。

    而中国,持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