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萑肅。E建筑事务所来设计,他就能强压王总一头了。
结果啊,C。E建筑事务所的殷老先生说,你们桥梁项目都才七千万预算,对整个项目没有一点儿规划和远见性,直接把孟晓飞他爸给赶回来了!
他说得神清气爽,风哥你是留学回来的,肯定知道殷老先生。就是那个设计首都体育馆的殷知礼。连大师都嫌弃他,真解气!
林一齐音调高亢,讲述声中带着一阵见到仇人倒霉似的笑声。
律风却听得呆愣。
他很久没有关心过C。E建筑事务所,国内忙碌的生活,渐渐抚平了他敏感的神经。
忽然从林一齐那儿听到这个名字,那种迫不及待的感情,无法压抑的涌上来。
扰得他思绪混乱,眉头紧皱,又止不住回忆起自己在C。E建筑事务所实习时候的点点滴滴。
和蔼却严肃的老师、有趣却散漫的同事。
还有如温暖阳光一般笼罩了他整个英国求学期间,包容了他一切任性的
风哥,这事这么高兴,我们得庆祝庆祝啊!
林一齐的兴奋,打断了他的回忆。
回忆骤然凝滞,显得整个室内空旷。
律风手撑在桌面,难得烦恼起来。
无形的压力渐渐聚拢,令他好不容易升起的轻松感觉消失得干干净净。
不了。我也该准备一下资料,去投国院了。
啊?林一齐小声问,你不是说再多参与几个桥梁项目积累经验再说嘛?
律风在林一齐的问话里,沉默地点开电脑里的报名表。
越江桥填补了最后的空白,他继续待下去,也不会得到比越江桥更好的项目。
所以,律风想试一试。
他说:有越江桥应该够了。毕竟,曲水湾大桥就是国院设计的。
国家设计院作为国家计划经济的产物,一直参与着国内大型市政基建项目。
名下大大小小上百个分院分公司,年年大面积招聘,成千上万地输入新血,如同万千供氧细胞,输送到祖国各地。
唯独处于国院顶尖的建筑、桥梁、道路分院,高冷不可亲近。
每年招聘的要求,都只有一句需要参与或主持建设桥道等项目经验,简单的将求职者拒之门外。
简而言之,不要新人。
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律风想去的,正是国家设计院桥梁分院。
桥梁分院院长吴赢启,主持设计了曲水湾大桥,与总工程师翁承先一起,带领着团队建造了这座令律风反复钻研的桥梁。
也只有国家设计院,能够随时承担起国家大型桥梁项目,圆满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
林一齐当然知道律风想去国院的原因。
凭律风的能力,待在全心建筑设计公司,根本就是看他的面子。
律风帮公司设计的建筑、桥梁方案,都极为优秀,更何况一座越江桥已经帮全心公司带来了后续大量的室内设计合作意向。
连他爸都对律风赞不绝口。
仔细算起来,律风帮他忙更多。
林一齐耳边尽是他爸夸赞律风的话,沉思片刻后说道:风哥,既然你要去考国院,我爸还是有几个熟人在那儿,要不要找点关系?
律风闻言,敲打键盘的手指一顿。
人情社会,有熟人有关系就会轻松很多。
特别是国院这样顶尖的设计单位,他能通过基本的门槛,剩下的考核或者面试,有熟人去打打招呼,律风进去轻而易举。
然而,他说:不需要。
国家设计院是国内基础建设工程人才汇聚的地方。
如果他不能靠实力进去,那这地方也就不值得去了。
律风的回复简短,导致林一齐瞬间误会了他的意思。
电话那端情绪激动的说道:也对!风哥连莱恩特都能说得心服口服,国院的考试算什么!你一定行!
律风笑出声,也不多做解释。
承你吉言。
…
每年国家设计院统一招聘都是一件大事。
人力资源部忙碌的审核简历,然后确定面试时间、地点和考官。
本该是熟悉的流程,这次却显得格外不同。
桥梁分院的冯主任,正坐在人力资源部悠闲地喝茶看报,与身边忙碌审核、接线的员工形成鲜明对比。
原因很简单,总院的钱副院长亲生儿子,今年研究生毕业,看上了桥梁分院的结构单纯。
在桥梁分院,关系户想努力,四五年成为项目主要负责人轻轻松松;
关系户不想努力了,躺在单位当一条咸鱼混吃等死也没人多嘴多舌。
这不,钱副院一句话,桥梁分院的冯主任亲自上门,坐等人力资源部给资料。
张泉在人力资源部干了三年,已经对这种特殊待遇感到麻木了。
每次有重大关系户要应聘,都会走这么一遭。
他一边审核报名人员资格,一边跟同事在微信上悄悄聊。
张泉:关系户就是不一样,说要进桥梁分院,主任都来亲自跑腿。
同事那边见到消息,嘿嘿一声,回复道:有个好爸爸呗。
桥梁分院,从不公开招聘。
进院的新人,不是地方基建项目的负责人,也是项目成果斐然的分公司骨干精英。
今年,钱大公子要来,钱副院精挑细选,特地说动了桥梁分院开了一个设计助理职位,限制了研究生学历,一年大型桥梁项目设计施工经验。
完全就是给他儿子量身定制的位子。
等钱大公子的报名表一过,拿给冯主任往桥梁分院院长桌上一放,这个编制就归建二代的了。
张泉在这儿羡慕羡慕,随手又点开一封新的报名表。
嗯?
证件照刷新出来,修理得稚气的短发下,一双眼睛神采飞扬,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报名者长相英俊,头发乌黑茂密,看照片都能端详出与众不同的精神气。
张泉每天都在看男男女女的照片,都有点儿审美疲劳了。
突然见了这么一位大帅哥,瞬间打起了精神,认真地看起报名表的信息。
律风,26,项目经历
越江桥?!
张泉没忍住,转头就问:冯主任,前两天你们说的设计师,是不是叫律风啊?
嗯?冯主任捏着报纸,困惑的看过来,怎么了?
怎么了
张泉诧异的指着面前的电脑,我这儿收到了他的报名表!
刚才还悠闲养老的冯主任脸色一变,神情严肃的站起来,快步来到电脑前。
屏幕清晰的展示出律风的简历。
证件照上眉目舒展的青年,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面容。
年轻得不可思议,项目经历简单得近乎高冷。
但是,冯主任十分肯定的说道:对,就是他。
他转头吩咐张泉,马上把律风的报名表、作品集打印一份!
张泉赶紧照搬,冯主任背着手站在一边,严肃得像个监工。
悠闲看报的桥梁分院主任忽然认真起来,勾起了周围人力资源部同事的好奇心。
他们大多听说过越江桥和律风的名字。
因为前两天,国院长期合作的腾龙集团,特地跟政府的人一起,来桥梁分院申请曲水湾大桥的专利使用权!
集团和政府前脚来,后脚国院上上下下都知道了
今澄市一个小公司的设计师,利用曲水湾大桥的三角钢型支撑专利,设计了一座上承式拱桥,越江桥!
国院拿出来免费共享的专利技术,自己还没研究透彻,竟然被外人抢了先。
以至于他们见面必问技术院的亲朋好友怎么办到的?这怎么可能呢?
亲朋好友都说不出所以然,只能等着桥梁分院派人去实地考察,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能够亲自回答问题的设计师,报名表就在电脑屏幕上。
人力资源部的人,就算泡茶碎纸上厕所借机路过,也要在冯主任身后伸长脖子看一看。
任何见到这张报名表的人,首先都会因为律风的年轻,感到惊讶。
然后视线往下一扫,教育经历那栏,赫然写到
英国独立建筑学院?!
看热闹的人,终于忍不住叫出声。
熟悉的学院名称出来,暗藏的好奇心再也摁不住了。
律风是独立建筑学院毕业的?
我看看,我看看!
有毕业证吗?那什么绩点、GPA的是多少啊?
因为律风的学校,办公室变得热闹起来,刚才安安静静瞄一眼的人,光明正大凑过来围观高材生。
英国独立建筑学院,是世界上最具个性,也最具名气的建筑学院。
因为这间名声在外的独立大学,高贵冷艳得只有建筑专业,只招收建筑设计方向的学生,一座建筑的独木桥,走了整整两百年,始终没有海纳百川扩招其他专业的意思。
说它是全球TOP级建筑学院,可它又没有正正经经的参与过国际院校专业评比。
说它不是全球TOP级建筑学院,可无数国际知名建筑师,都是它的优秀毕业生,履历光辉得足够写进世界建筑史。
英国独立建筑学院几乎是全球建筑系学子仰望的知识殿堂。
而且,中国大量建筑专业学生,在出国留学的时候,都会率先选择英国独立建筑学院。
因为,世界伟大的中国建筑师殷知礼先生,正是英国独立学院的教授。
相对于其他学院挑剔的择生条件,以及陌生的师生氛围,他老人家对待中国的学生,更加宽容,也愿意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顶尖的C。E建筑事务所。
这间学院拥有太多建筑传说,直接导致他们对律风转变了态度。
不得了啊,我还第一次见到独立建筑学院的人报考国院。
难怪他能设计出越江桥,原来是英国独立建筑学院的毕业生!
办公室的惊叹,似乎他们的疑问终于得到了解答。
能够比国院更先研究出三角钢型支撑的普适性,原来是因为律风毕业于这间诞生无数传奇的学院!
然而,冯主任却沉默的翻看报名表后面附上的作品集,完全没有参与到周围人的震惊、讶异之中。
再神奇、再厉害的学校,对他来说都是噱头。
了解一个设计师,应该从作品入手,才能全面地衡量设计师的能力。
可律风交上来的设计作品,仅仅只有两座桥。
一座他已经听说、并且见到了可研报告的越江桥。
一座类似曲水湾大桥的复合型桥梁,纯属概念之作,更像是越江桥设计之前的实验品。
对于一个桥梁设计师来说,这样的作品集太单调了。
单调得不像是一个专业从事桥梁设计的人。
又或者,他自信地认为:只要拿出越江桥,别的桥梁都不重要。
冯主任没法立刻判断律风的性格。
他想了想,拿上打印好的报名表、作品集就往办公室门外走。
我回去找吴院看看。
张泉正跟同事一起例举英国独立建筑学院的知名建筑师呢,听到这话,转头只见冯主任风风火火撤离的身影!
没忘正事的张泉赶紧喊道:哎,冯主任,那钱院儿子的报名表呢?
冯主任脚步一顿,想起来似的,略带烦躁地回答道:你们审过之后给我打印好,送到我们院来!
第7章
律风大约等了三天,才收到国院的面试通知。
面试时间定在一周后,地点是桥梁分院的第一会议室。
本该充裕的时间,却因为通知的附加要求,变得紧张
请完善作品集,提供不少于五项参与项目或设计作品的内容,并准备一小时左右的阐述PPT。
五项
律风盯着这个数量,只觉得头痛。
国家设计院的标准,比他知道的任何建筑事务所都要高。
他手上完整的桥梁设计作品屈指可数,而且只参与过越江桥一个项目。
虽然他出过不少桥梁设计图,但是大多是类似于曲水湾大桥的复合式桥梁,没有多少新意,更登不上国院的台面。
律风点开电脑里设计作品文档,分门别类放满了他学生时代以来,设计的各项建筑。
如果只求数量,不限定桥梁主题,他随时能够做出精美漂亮的作品集。
可惜,那些线条温柔、绿色节能的建筑物,一定不是桥梁分院想看到的东西。
而是想看看他所设计的桥梁。
室内安静的响起鼠标点击声音。
律风逐一查看了自己研究过的桥梁种类。
终于确定了作品集的完善方向。
做不到尽善尽美,至少要表达出他想要创造的桥梁世界。
桥梁分院,第一会议室。
律风携带着面试所需要的作品集、阐述PPT来到现场。
会议室外比他想象的更加安静,会议室两扇大门紧紧闭合,门外站着个中年人。
他穿着朴素的夹克衫,一见律风便扬起笑容点点头,律风,来了?
这人语气熟稔的叫出了律风的名字,才自我介绍道:我是设计部的冯汉林,快进去吧,就等你了。
说完,冯汉林推开身后大门,像一个专业的引路员,全然不需要律风的寒暄。
律风习惯了国内各种客套话,没想到来了桥梁分院,他准备好的礼貌问候竟然根本不需要。
第8章
他带着资料,走进会议室,却发现里面黑压压一片,坐满了工作人员。
吵杂的声音伴随着上百双眼睛汇聚过来,室内瞬间变得安安静静。
律风难得呆愣。
会议室第一排坐着一个领导模样的中年人,他面前摆放着厚重的打印文件。
这样隆重的架势,绝对不是面试该有的气氛。
他不得不低声跟身边热情的冯汉林强调道:冯先生,我是来面试设计助理职位的律风。
而不是什么同名同姓参加会议的其他人。
冯汉林一听就笑了。
对啊,英国独立建筑学院毕业那个、设计了越江桥的律风嘛。
他眼角尽是慈祥温和,没走错,我也没认错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