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重生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零年代重生日常-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往城里钻,往国营单位里挤。”陈家老大耸了耸肩:“这世道啊,就这样,这还算好的了,三叔你以为老二这工作是怎么来的?那是因为他前头那个自杀了,我家前后花了将近三百块钱把他给塞进去的。你猜他前头那个为什么自杀?”

    这年头通行子承父业,父亲的岗位,退休之后,可以让儿子顶上。要是按照一般程序走,的确怎么着也轮不上农户出身的陈家老二。

    宋逢辰表示愿闻其详。

    “他前头那个是卖布的,这卖布,得用皮尺一尺一尺的量吧。如果他用力把布拉紧,卖出的一尺布,就变作九寸半。要是再狠点心,九寸,八寸,也可以做到。这样的布卖出去,一尺得能一寸,一丈能得一尺,每天卖出去几十丈布,就能得几丈。”

    “这些贪污了的布,要么偷偷摸摸的拿回家,要么照常卖出去,他直接拿钱。这日积月累,他一年能白得四五百块,要知道他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二十来块钱。”

    “就这,还不算什么,供销社的售货员没一个是干净的。偏偏你明知道这些,还不能不在这儿买,因为周边几十里,就这一家公家开的商店。”

    “再过几年就好了。”宋逢辰开口说道。

    等到改革开放,国营经济解体,个体户发展起来,这些日常生活用品不再限量供应,普通百姓的好日子才是真的到了。

    “或许吧。”陈家老大不以为意,毕竟他是当前经济格局下的受益者,他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也是那卖布的自找的,仗着手里有点小钱,和理发馆的一个寡妇勾搭上了,偏偏他老婆是个脾气大的,发现了这事,直接就把他给举报了。”

    “那卖布的害怕被拉出去挂牌子游街,公安上门去抓他的时候,他找了一个刀片,割断了自己的喉咙。据说当时血流了一地,就为了这,供销社还特意关了一天门打扫卫生……”

    正说着,牛车驶进一条狭小的胡同里,往前走了百十来米,停在一户人家门口。

    陈家老大跳下牛车:“到了。”

    “就这?”说好的市场呢。

    陈家老大当即说道:“以前世道乱的时候,大家伙有了东西就在附近的胡同里乱窜找寻买家,久而久之的这一块就成了黑市。这不现在世道好点了,也有可能是使了钱,革委会那边对这儿的监控松了不少,有几拨人在这儿买了房子,专门做收东西买东西的生意。”

    “这两年我们村里村民从山上弄来的蘑菇笋干什么的都往这儿卖,价钱要比供销社那边的收购站多上两成。”

    说着,陈家老大抬手敲门。

    过了一会儿,大门露出一条缝隙,钻出来一个脑袋,看见陈家老大,那人大概也是觉得脸熟,“你是?”

    陈家老大回道:“我是岳溪村生产大队的大队长。”

    “哦,是你啊,进来吧。”那人拉开大门,让牛车进来。

    不太的院子里堆了不少破桌烂椅什么的,看起来和普通的民居差不多。

    那人关了门,领着宋逢辰两人进了屋子。

    一个中年男人迎了上来:“陈大队长,你这是,来买东西的?”

    陈家老大点了点头:“赵老板,你这儿东西好像少了不少啊?”

    宋逢辰环顾四周,屋子里琳琅满目的什么东西都有,糖果饼干,奶粉罐头,酒水布匹……主要是以吃食为主。

    “可不是,这不是春荒吗,好几个月只出不进了。”赵老板看向宋逢辰:“这位是?”

    “哦,那是我三叔,我们来买点大米和白面。”

    “大米和白面?”赵老板眉头一挑:“要多少?”

    “价钱呢?”陈家老大问道。

    “既然是老熟人了,给你一个优惠价,精米六毛,白面五毛。”

    陈家老大没说话,转头看向宋逢辰。

    这儿的东西贵不贵宋逢辰不知道,他只知道这年头一斤苦荞面才一毛一分钱,一块钱能买到六十斤红薯。

    他想了想说道:“精米和白面各要三十斤吧。”

    赵老板脸上笑意更甚。

    宋逢辰看向货架上的奶粉和水果罐头,不等他问,赵老板直接说道:“营养奶粉二十一罐,桔子罐头一个四块。”

    宋逢辰摸了摸口袋里的钞票。

    买不起。

    还是穷啊!

    赵老板又说道:“我们这儿除了奶粉,还有乳扇呢,这个不贵,四块钱一斤。”

    宋逢辰:“来一斤吧。”

    又精打细算的买了几瓶白酒和一小麻袋粉条,宋逢辰身上的钱就又去了将近一半。

    他问道:“对了,赵老板,你这儿收天麻吗?”

    赵老板一愣,眯着眼:“收,怎么不收。”

    “怎么个收法?”

    “湿品十八元,干品八十,如果数量多的话,还能再涨点。”赵老板连忙问道:“怎么,你手里有货?”

    宋逢辰笑了笑,没说话。

    临走之前,也不知道是不是宋逢辰最后那几句话起了作用,之前任凭陈家老大口水说干也不肯把几毛钱的零头抹掉的赵老板,竟然笑着往宋逢辰背篓里放了半斤红糖,只说是送的。

    出了胡同,太阳正当头。

    陈家老大看了看牛车山的东西,建议道:“三叔,咱们先去吃饭吧,晚点再回去,这么多东西,要是被村里人看见的话,太招摇了。”

    “好。”宋逢辰点了点头。

    跑去国营饭店吃了碗肉末米粉,宋逢辰心满意足,临走之前,他想了想,请服务员帮忙打包了七个肉包子,陈家老大付的钱和粮票。

    一路走走停停,回到岳溪村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剩下的东西搬去牛棚吧。”宋逢辰给自己留了一半大米和一半粉条。

    “好。”陈家老大放下碗,擦掉嘴边的水迹,等着宋逢辰锁好门,重新上了牛车。

    到了地方,陈家老大帮着把东西搬下车,宋逢辰敲了敲门,郑德辉走出来,一脸愁容:“宋小哥。”“郑老先生。”宋逢辰问道:“怎么了?”

    “舒简发烧了。”郑德辉看了陈家老大一眼。

    “什么?”宋逢辰眉头微皱。

    进了屋,果然看见徐舒简躺在床上,额头上贴着一块湿布巾,人已经昏睡过去了。

    宋逢辰伸手贴在他的脸颊上,烫得厉害。

    他想起半个月前在河边见到的场景,拧紧眉头。

    陈家老大当即说道:“我去卫生室拿药。”

    逼仄昏暗的空间叫人心里发慌,听着断断续续的喘息声和咳嗽声,宋逢辰开口:“要不然,把徐舒简送到我那儿去吧,我家地方大,有空房间,方便照顾。要是把人留在这儿,也担心会给你们过了病气,你们觉得呢?”

    郑德辉看向徐俊民。

    徐俊民盯着宋逢辰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叹声说道:“也好,就是麻烦宋小哥了。”

    第12章

    陈家老大拿了退烧药回来。

    郑德辉倒了碗温水走到床边,试图叫醒昏睡过去的徐舒简。

    宋逢辰连忙上前扶起他,半跪在床沿上。迷迷糊糊之中,徐舒简脑袋一歪,倒进宋逢辰怀里。

    “舒简,吃药。”郑德辉压低了声音说道。

    徐舒简微吐着气,拿起郑德辉手里的两颗白色的药丸往嘴里一塞,就着他的手灌了大半碗的水,喉结上下耸动之间,皱成苦瓜脸。

    苦!

    难受!

    徐舒简抽着气,脑袋往宋逢辰怀里一埋,正好压在他的心脏上。

    宋逢辰觉得的自己心跳速度好像快了那么半分。

    他开口:“那我就先回去了。”

    “好。”徐俊民声音虚弱,嘴唇苍白,点了点头。

    宋逢辰两臂一用力,把人连同被褥一起抱了起来,出了房门,放到牛车上。

    他转身,冲着跟上来的郑德辉说道:“我拿来的东西你们安心用着,不够了就和我说。”

    “麻烦宋小哥了。”想起刚才陈家老大搬下牛车的那一堆东西,郑德辉沧桑的脸上满是感激。

    “对了,听说老先生是位国医大夫?”宋逢辰说道。

    郑德辉点了点头。

    “里面那几位怎么样了?”

    郑德辉愁眉苦脸:“情况不太乐观。”

    宋逢辰了解:“这样吧,您给写几张方子,我让起岩帮忙弄点药材过来,慢慢养吧。”

    他口袋里剩下的那五十来块钱就是为这个准备的。

    旁边的陈家老大当即应道:“我岳家那边有个远房表妹在县医院上班,抓药的事情应该不难。”

    “这、这怎么好意思,太麻烦宋小哥了。”郑德辉神情激动,哆嗦着嘴角。

    “没什么。”宋逢辰缓声说道。

    雪中送炭的事情他做过不少,上辈子几百个孩子说养就养了,也不差这几个。

    更何况……

    宋逢辰的视线落在牛车上的被褥上,微微垂眉,心中百转千回。

    送走陈家老大,宋逢辰走进房间,油灯黯淡,升起袅袅黑烟,在墙壁上洒下一圈晃动的光环。

    徐舒简睡的并不安稳,口中呓语不止,含糊着听不大真切。

    宋逢辰摸了摸他的额头,一如既往的烫手。

    他从墙角的一堆东西里找出那个搪瓷面盆,出门打了一盆凉水回来,用毛巾沾湿了搭在徐舒简额头上。

    做完这些,他目光下移,正好落在徐舒简的嘴唇上,他的唇形很漂亮,上唇抿紧的时候像一把完美的弓,和他的人一样有着让人无法抵挡的诱惑。

    宋逢辰怔怔的看着,直到徐舒简呢喃一声,挣扎之中额头上的毛巾掉了下来。

    宋逢辰回过神来,他捡起毛巾,入手的湿热,只好重新过了凉水敷到徐舒简额头上。

    他心中微叹,索性摒弃杂念,起身打算去厨房弄点东西填一填空荡荡的肚子,视线却突然触及到徐舒简裸露在被子外面的脚丫子。

    宋逢辰绕到床尾,抓起他缠着纱布的左脚就要往被子里面塞。却不想就在下一刻,徐舒简的右脚自觉的缠了上来,紧贴他的手腕。

    滚烫和温凉,两相碰撞间,沦陷的却是一颗心。

    屋内灯光闪烁,屋外虫鸣阵阵。

    宋逢辰盯住了眼前浑圆的脚趾,良久,他长舒一口气,伸出小指挠了挠脚掌心。

    倏地一下,两只脚掌缩回了被窝里。

    宋逢辰压了压被子,起身出门,他没有直接去厨房,而是去了正堂,从墙角的竹篓里摸出一包香烟,撕开包装抽出一根来,塞进了嘴里……

    徐舒简醒转过来的时候,屋外阳光正盛。

    他睁开眼,轻喘着气,脑中一片混沌。

    吱呀声中,房门开了。

    “你醒了。”一个人走了进来。

    徐舒简直直的看着来人,对方把手搭在他额头上,说:“不烧了,感觉好点了吗?”

    徐舒简摇头又点头。

    来人又问:“饿了吗?”

    “嗯。”徐舒简发现自己拖着长长的鼻音。

    那人来了又走。

    没一会儿,他端着一只碗进来,碗里盛着粥,猪骨汤熬的,他闻到香味了。

    就着那人的手坐起身来,一碗热粥下肚,徐舒简勉强有了精神。

    他看向宋逢辰:“我怎么在这儿?”

    “这是我家里。”宋逢辰说道:“你昨天烧糊涂了,牛棚那边不好安顿,我就把你接回来了。”

    徐舒简心中不知道怎么的有点复杂,他垂下眼睑,轻声说道:“谢谢!”

    “没事。”宋逢辰顺手接过小碗放到床头的凳子上:“你再睡一会儿,陈二嫂子那边会时不时的过来看一看,你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和她们说,牛棚那边我也有拜托陈家老大帮忙照看。”

    徐舒简看着他。

    宋逢辰解释道:“我上山一趟,天黑前回来。”

    “嗯。”徐舒简应了一声。

    宋逢辰扶着他躺下去。

    隐约中徐舒简从宋逢辰身上嗅到了一股淡淡的烟味。

    其实也不难闻,他想着。

    “对了,”宋逢辰开口打断他的思绪:“马桶在床底下,你要是内急的话,自己能行吗?”

    徐舒简不自然的轻咳一声,挪开和宋逢辰对望的视线,瓮声瓮气的说道:“能的。”

    宋逢辰轻笑一声,也不失望,端着碗走了出去。

    上山的事情耽搁不得,等再过上十天半个月的,天麻抽芽,根部缩水,药效减退,就不能再采了。

    现在他们七八个人的吃喝拉撒用可全靠山里头的这点出产。

    当然了,这么做也是为了不让徐舒简觉得尴尬。

    有一句话宋逢辰还是知道的,叫做距离产生美。

    第13章

    徐舒简脚上有伤,加上前段时间天天下河,受了寒,身体亏损的厉害,这会儿病情来势汹汹,他在床上一躺就是两三天,好在有陈二嫂子帮忙照看。

    至于牛棚那边,郑德辉当天晚上就写好了方子,托着陈家老大从县医院偷偷摸摸的弄了点药材回来,只听说病重的那两位老先生暂时已经脱离了危险。

    四月中旬这一天,宋逢辰早早的就回了家。

    陈二嫂子不在,郑德辉正在给徐舒简脚上的伤口换药。

    听说郑德辉准备回去做午饭,宋逢辰从背篓里拿出一只野鸡——这是他今天上山额外的收获,又包了几根天麻给他。

    “这,这怎么好意思!”郑德辉面上难掩局促,都说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这接二连三的蒙人恩惠的滋味也差不到哪儿去。

    “没事。”宋逢辰把东西塞给他:“这些东西来得容易,正好给徐老先生他们补补身体。”

    听他这么一说,郑德辉哪里还有拒绝的理由,千言万语汇成一句:“那就多谢宋小哥了。”

    宋逢辰送他出门。

    再回来的时候,徐舒简躺在床上,歪过脑袋看着他。

    宋逢辰看他精神头好了不少,又觉得好像整天躺在床上也不太好,他开口问道:“要不要出去晒晒太阳?”

    徐舒简两眼一亮:“可以吗?”

    “可以。”宋逢辰想了想,转身走了出去。过了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