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郡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京华郡主-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琰这时已经看到有宫女拿着包袱,“怎么?京华这就要走?”

    许京华点点头:“娘娘心疼你,觉得还是让我回去折磨宋先生好一点。”

    太后终于被逗笑:“不错,琰儿自己的功课都够辛苦了,还要教你这个混世魔王,真要累坏了。”

    刘琰略觉奇怪,午间还没提这事,怎么突然就让五叔来接人了?

    “皇上召见宋先生,我送人过来,娘娘就叫我顺便把京华接回去,正好明日也去给她爹上个香。”齐王看出刘琰疑惑,直接说道。



    京华郡主 第43节

    

皇上这么快又召见宋怀信?不是说让他休息几日么?娘娘昨日到底同皇上说了什么?

    刘琰满腹狐疑,却不好询问,只得说:“那我送送你们吧。”

    他身在庆寿宫,都不知出了何事,满腹狐疑,各宫嫔妃就更摸不着头脑了。

    长乐宫中,代行皇后职责的胡贵妃,听说大皇子把齐王和宜阳郡主送到宫门口才回来,颇觉疑惑:“怎么宜阳郡主才住两晚就走了?”又嘲笑刘琰,“咱们这位大殿下还真是殷勤。”

    她身边亲信嬷嬷道:“娘娘,老奴总觉着,大殿下前些日子出门,就是同宜阳郡主有关。”

    “这还用说?那个宋先生,就是他请回来的!皇上想这位宋先生,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倒叫刘琰立了个大功。

    “不,不是那种有关,娘娘还真相信,这宋先生是请回来给宜阳郡主做老师的么?”

    “我就是不相信才……”胡贵妃醒过味来,“你是说,这事儿同宜阳郡主还有别的关系?”

    那嬷嬷点点头:“娘娘想想,大殿下不在宫中这段时日,咱们听说过宜阳郡主的消息么?”

    “她不是在白马寺守孝么?”

    “是守孝不假,但太后娘娘病了那些日子,宜阳郡主都没进宫来瞧一眼,老奴怎么想,都觉着奇怪。”

    “亲爹刚死,热孝里头,不便进宫也没什么稀奇的,这事儿能同大皇子有什么关系?”

    胡贵妃才不关心死了爹的宜阳郡主,她就想知道那些日子,皇上派刘琰去哪、做什么了。

    她这些年颇得宠爱,又生了一儿一女,自觉底气很足,发觉刘琰不在宫中后,就问了皇上一句。

    哪知皇上当时竟冷冷看她一眼,说:“你这些年,怎么就没半点长进?天底下,有庶母过问嫡长子去向的道理么?”

    胡贵妃给这话问得脸上心上刺痛无比,一时愣在那里,皇上却起来就走,至今再没来过长乐宫。

    “难道现在就不在热孝里头了?只要太后娘娘高兴,皇上什么时候在意过这些?”

    “那就是那丫头不想进宫呗。我听说那丫头野得很。”胡贵妃不耐烦了,“你老盯着她干嘛?皇上会看着她选……吗?”

    那嬷嬷跟了这么一个没脑子、偏有大志的主子,很是心累,只得往直白了说:“老奴是说,娘娘若想知道大殿下做什么去了,不妨往宜阳郡主那边儿打听打听。”

    “你说得容易,她都出宫回许府了,那边是太后和齐王亲自安排的人手,我怎么打听?还是先想个办法,把皇上请来。”

    皇上这些天没来她这儿,尽便宜了那几个年少妃嫔,尤其是生了二公主的周昭容,万一她再怀上,生个皇子……胡贵妃心急起来。

    “娘娘别急,晌午咱们不是去请了吗?皇上忙着,还是等一等,别惹了皇上厌烦。”

    这点儿分寸,胡贵妃还是有的,她没再打发人去前面乾元殿,而是换了身衣裳,带着大公主去庆寿宫,陪太后说话尽孝。

    胡贵妃宫女出身,服侍皇上十几年了,别的事情摸不太透,皇上最看重谁,却是知道的——在皇上心里,太后虽只是乳母,却比亲生母亲还亲,只要多孝顺太后,皇上总会高兴的。

    哪知她去了坐下没一会儿,皇上就打发身边大太监徐若诚过来,要召见大皇子刘琰。

    徐若诚先来跟太后打招呼,太后没说什么,只让他们直接去。

    胡贵妃心里觉得不妙,言语试探了两句,太后就说乏了,打发她走。

    她更加不安,回去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第二天早上刚起身,坏消息果然就来了。

    “昨晚皇上留大殿下用了晚膳,直到戌时一刻,大殿下才回庆寿宫。今日一早,徐公公亲自带人,开了东宫大门。”

    作者有话要说:  久等了~晚安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木杓子 50瓶;晨色微醺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倾诉

    许府说是许京华的家,其实她一共也没住过多少天,老爹又是在这儿没的,所以她回到这儿,并不觉得是回家,还因为家里只有她一个主人和一个外请的老先生,只能自己吃饭,而十分不惯。

    算上送老爹去白马寺,许京华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一个月没回来,院子里的石榴树已经开花,红彤彤的,十分喜人。后院栽的桑树也活了,虽然树干还细,枝条也稀疏,纳不得凉,但只要慢慢长,总能茂盛起来。

    菜地里的萝卜缨绿油油一片,疯长得都欺到茄子地里去了,茄苗因此显得格外瘦小,旁边的黄瓜架倒是不错,已经看见有小黄花开在其间。

    这都是她和老爹亲手种的。

    许京华围着菜地转了一圈,心里安定一些,问翠娥:“那只小狗呢?”

    “郡主不在,奴婢们不会养狗,就放到外院和大狗一起养了,如今养得有些野了,没敢牵进来。”

    “那就放外院养吧,省得它跑过来祸害菜地。”

    她溜达回房,对青梅、翠娥道了辛苦,“多谢你们,辛苦操持这个家。”

    翠娥眼眶微红,低头道:“都是奴婢们该做的。”

    许京华又让青梅抽空去看看赵嬷嬷,“以前是我不懂事,连累了嬷嬷,替我道个歉。以后也经常打发人去看看她,有什么能帮的,就帮一把。”

    乍然回到这里,她没人说话,也没什么事做,交代过这些,早早就睡了,第二日一早起来,齐王来接上她,一起去了白马寺。

    许京华给老爹上香烧纸,只把给她娘迁骸骨、和自己要读书识字的事念叨了几句。

    齐王等她念叨完,也点了香插进香炉,却道:“大哥看见了,人好好找回来了……”

    许京华:“?”

    “以后应该也不会跑了,还自己拜师读书,可见是长大懂事了。”

    齐王说着,看许京华一眼,许京华冲天翻个白眼。

    齐王笑了笑,接着说:“娘娘病也好了,就是不放心京华自己住在外面,等我想个办法,让她们祖孙俩能自在地住在一起。”

    他比许京华还啰嗦,又说了些琐事,才和许京华往外走。

    许京华心里憋了仨字,一只脚才跨到外面,就迫不及待说:“告状精!”

    “这可不叫告状,当时找不到你,我不得让你爹保佑保佑?”齐王理直气壮。

    许京华哼一声,也不等他先走了,自己大步出去,却没走几步就停下,“大殿下?你怎么来了?”

    院外遍植松柏,刘琰一身深青素袍,神色肃然地站在其间,倒像他才是来祭拜先人的。

    “怎么了?”齐王一见他神色就知不对,快步迎上去问,“出什么事了么?”

    刘琰看看他,看看落后几步的许京华,“有事想和你……说。”

    从乾元殿回去后,他一夜没睡,心里憋了许多话,特别想找个人说说,所以天一亮他就起来,求了太后出宫,然后直奔白马寺找人。

    但直到这一刻,刘琰才意识到,原来白马寺有两个可以让他倾诉的人,他心里一直想找的那个,到底是五叔,还是京华?

    许京华与刘琰对视一眼,就已经明白他这是和皇上谈过了,忙主动回避,“我突然想起来,还有几句话要跟我爹说,你们谈吧。”

    她转身就走,刘琰下意识张开嘴,想叫住她,齐王却在这时开口问:“什么事这么急,你还追到这儿来了?”

    刘琰回过神,理一理杂乱思绪,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五叔,问:“你知道我母后是怎么死的吗?”

    齐王一愣:“不是生了你之后就……”他突然卡住,发觉自己好像真的没有听过闵烈皇后确切死因,就反问,“怎么?你母后之死,还有什么内情?”

    “你真的不知道?”

    “我能知道什么?我知道的,你肯定也知道,我有事瞒过你么?到底怎么了?”

    刘琰心里一松,低声道:“她是自尽身亡的。”

    齐王吃惊:“怎、怎么会……”

    “李式意图谋反作乱,事先跟我母后商量过,许诺让我母后做太后,我母后将此事禀报了先帝……”

    刘琰将昨日皇上跟他说的,简单讲了一遍给齐王听,“父皇给我看了母后的遗书,她虽然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却始终觉得对不起父母手足,心中倍感煎熬……”

    齐王听得很是唏嘘,伸手揽住侄儿,拍拍他肩头,却没说话。

    “她也不愿意天下人都知道是她出首告发父兄,求先帝隐瞒此事,更不要记入史书,连我都暂时别告诉,等我长大成人,再叫我知道此事……”

    “难怪这么多年,东宫都没有再立新太子妃。”齐王叹息,“也难怪母后还让你见过闵烈皇后的姐妹。”

    是啊,他一直以为外祖父谋逆被诛,是他难以摆脱、时刻要压下来的巨石,却不料母亲早在他还无知无觉的时候,就已经挺身而出,自己承担了重压。

    刘琰眼眶湿润,鼻中酸涩,掩在震惊之后、沉淀了一夜的悲痛终于汹涌而来。

    眼泪落下之前,耳边突然传来曲声,苍凉悠远,又带着怀念伤悲,正是许京华之前吹过的胡人送葬时唱的歌谣。

    他怔然而立,在这曲声中,将自己所知的所有有关母亲的事,想了一遍,直到曲声渐消,才发觉自己已泪流满面。

    齐王什么都没再说,只默默陪着,等刘琰回神,侧身擦去泪水,才问:“皇兄还说什么了吗?”

    “说要立太子,到时候让我去祭奠母后。”

    立储是国之大事,要祭告天地太庙的,顺路去祭奠一下闵烈皇后,名正言顺。

    齐王又拍拍刘琰肩膀:“你母后泉下有知,一定很欣慰有你这么个儿子。”

    刘琰摇摇头,脸上没有什么喜色,齐王就逗他:“那我以后就不能叫你刘琰了吧?是不得叫太子殿下?”

    “你?你管父皇都没叫过‘太子殿下’吧?”

    “应该没有,我小时候傻乎乎的,追着他叫哥哥。他才坏呢,欺负我不懂事,看我很羡慕他做太子威风,就说以后让我也当太子,我回去和母后说了,让母后照脑门打了两巴掌。”

    难得听见五叔还有自己不知道的糗事,刘琰终于忍不住笑了,“还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你那时几岁?”

    “我五六岁吧?你能知道什么?你那时还吃奶裹尿布呢!”

    “……”

    许京华远远听见有笑声,就溜达回来,指指天上说:“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吧?宋先生叫我早点回去,今天要开课呢。”

    刘琰让齐王一闹,心里轻松多了,便点点头,三人带着随从,出白马寺,骑马回城。

    走了一段后,刘琰看着道上行人不多,就问许京华:“要不要赛马?”

    “好啊!”

    刘琰又回头看向齐王:“五叔年纪大了,慢慢骑吧,我们先走一步。”

    齐王:“你说谁年纪大了?”

    刘琰不理他,丢下一句:“谁先到五里亭,谁赢!”拍马就跑。

    许京华立即跟上:“你先跑作弊!”



    京华郡主 第44节

    

两个主子跑了,随从们自然也要有人跟上,齐王看着前面马蹄翻飞、尘土四起,嫌弃地躲到路边,等了一会儿才慢悠悠跟上。丝毫没察觉,刘琰只是想甩开他,单独和许京华说几句话。

    片刻之后,五里亭中,刘琰低声对许京华说:“我知道我母后是个怎样的人了。”

    许京华看着他不说话,等下文。

    “她是个才女,写得一手好字,还会作诗,在闺中时甚至结过诗社。”刘琰看向不远处的巍峨城墙,面上有几分恍惚笑意,“她没来过神都,但很向往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  大姨妈来了,战损严重,今天就更这么多吧……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侍小宝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桂花莲藕 10瓶;秋秋 5瓶;28314659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太子殿下万福

    和五叔谈了母后之死,刘琰心里只好受了一半,另一半仍梗得难受、不吐不快,而这一半,他只想说给身边这个人听。

    “她还会弹古琴,父皇说,母后怀我的时候,每日必要弹半个时辰琴给我听,希望我不要像父皇一样,不识音律。”

    许京华陪他一起望着城墙,默默地听。

    “她留下遗书,求娘娘抚养我,还说最好像对五叔一样管教,万勿因她之故,爱怜娇惯。”

    “她希望神都收复之后,父皇能将她葬在北邙山上,这样她就能一直看着都城和城中的我们”

    刘琰转过头,看向许京华:“父皇说,就算只为母后,我们也要让神都恢复旧日荣光。”

    听他声音突然多了力量,许京华回头笑问:“这是父子同心啦?”

    刘琰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以前……是我想得太多……父皇决定立我为太子了。”

    许京华惊喜:“那太好了!恭喜太子殿下!”

    刘琰笑着摇头:“现在还不能这么叫。父皇今日会与宰辅商议拟旨,明发诏令之后,才……”

    “反正已经定了,这里也没旁人。”许京华说着双手抱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