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郡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京华郡主-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说的是真心话。”他放下扇子,坦然笑道。

    许京华摇头:“你这眼光真的有点让人担忧,还要自己选太子妃呢……哎,上次我就想问你,你想自己选,是不是心里有谱了?”

    “我只是不想什么事都最后一个知道。”这确实是他最初的想法,刘琰说了也不心虚。

    “那你打算怎么选?”许京华好奇。

    “我说了你不要告诉娘娘。”

    还神神秘秘的,许京华点头答应:“好。”

    “我打算暂时不选。”

    “?”许京华惊奇,“为什么不选?”

    刘琰左右看看,探身向前,低声道:“我觉得我的太子妃还没长大,我想等等她。”

    说这话时,他与许京华之间只有大约一尺的距离,刘琰能清楚看到她黑亮瞳仁里倒映的自己,所以特别担心她听见自己胸膛里擂鼓一般的心跳声,说完话略一停顿,就退了回去。

    许京华:“……”

    她思索了一下,狐疑道:“你看上谁家小姑娘了吗?有多小啊?不会才八、九岁吧?”

    “……”一盆冰哗啦砸在扑通乱跳的心上,刘琰胸中顿时偃旗息鼓,气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是!”

    许京华拍拍胸口:“不是就好,吓我一跳。”

    “你还吓我一跳呢……”刘琰悻悻然。

    “怪我吗?你自己说的还没长大!”

    “行行行,怪我,我就不该跟你说!”她这么不开窍,是怎么对段弘英不同的呢?难道是因为段弘英定亲?

    刘琰皱着眉,自己端起茶喝了几口,突然心中一动,放下杯子说:“你明年也及笄了,别光看我的热闹,你……自己的终身大事,想过吗?”

    这话要同别的姑娘说,肯定太过唐突,不合礼仪,但京华不拘小节,也没开窍,这时候不把敌情探明,更待何时?

    果然许京华丝毫不以为意:“我想那个干嘛?还得守两年孝呢!”

    孝期二十七个月,从现在算,正好还剩两年。

    “娘娘可不会等你出孝了才开始打算,到明年这时候,大约就要问你了。我还听说,”刘琰说到这儿,停一停,“算了,我还是别说了。”

    许京华:“……说话说一半,是想讨打吗?”

    刘琰假意为难:“我怕我说了,你不打我,五叔打我。”

    “叔父又怎么了?你放心吧,你是太子,他不敢打,快说!”

    刘琰这才说:“我听说,他们打算招女婿在家。”

    “他们是谁?给谁招女婿?给我吗?”

    刘琰不吭声,让许京华自己意会。

    “娘娘和叔父?不会吧?这么早就打算了?”许京华瞪起眼睛,难以置信。

    “长辈们都是那样。”

    许京华皱眉,嘴唇也不自觉撅起来,不是很高兴,“我可不想嫁人。”

    刘琰有点惊讶:“为何?”

    “不为何,就是不想。”

    许京华手中扇子越摇越快,刘琰见她反感,正打算揭过这事不再提,她却忽然停了手,问:“你暂时不选太子妃,也是不想成亲吧?”

    刘琰一愣,没等回答,许京华接着说:“感觉人一旦成亲,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是啊,成家以后,就是大人了,要担起更多责任。你是不想长大吗?”刘琰试探着问。

    “不是。我已经长大了啊!”许京华理直气壮。

    刘琰:“……”我怎么没觉得?

    “我是说,我以前认识的姐姐,都是和一个根本没见过的人就成亲了,然后好难才能再见到她们,都被绑在夫家一样。更惨的是,有一个送了她出嫁,到下次再见,已经抱着娃娃了。”

    “你跟她们不一样,你是郡主,还有娘娘和五叔撑腰,”刘琰那颗心又不甘寂寞地欢跳起来,“你可以选一个熟识且称心如意的人。”

    许京华毫不意外地又泼回一盆冷水:“哪有那样的人?”

    刘琰被泼习惯了,也没气馁,“怎么没有?你先说说让你选的话,你想选一个什么样的?”

    “我才不说!你怎么不说?每次一提选太子妃,你就闪躲,倒好意思问我!”

    游船此时恰好行至三岛之间,四岸都被挡住,令人有种隔绝于世之感,舱中除他们两个,只有杨静守在门口,刘琰听着船桨拨水的哗啦声,缓缓开口:“我想得很简单,只选情之所钟。”

    他说话时定定望着许京华,双眸湛然有神、似含情愫,大大咧咧如她,心中都不由一颤,一时竟不知该如何答话。

    刘琰望着她等了一会儿,见她不开口,又问:“你呢?”

    “我要说了,你可不许笑我。”许京华拿着扇子把玩,眼睛也落到扇子上。

    “郡主放心,小的不敢。”



    京华郡主 第57节

    

许京华笑了笑,抬头看他一眼,又看回扇子,“我……非英雄豪杰,不嫁。”

    终于得到答案,刘琰却不知该喜还是忧,“什么样才算英雄豪杰呢?”

    “你怎么那么多问题?我都没追着问你谁才能让我们太子殿下钟情,你还不依不饶的!”

    刘琰也笑了:“我太好奇了。而且,向来乱世出豪杰,如今太平盛世,怎么样才能算英雄豪杰,我还真一时想不到。”

    “我也说不上来,但真遇上了,我应该会知道。”许京华莫名自信。

    “那你说一个你觉得是英雄豪杰的古人,或者说书先生讲过的……”

    “李靖!就红拂女那个李靖!”

    刘琰:“……你是说《虬髯客传》里面的李靖么?”

    “对,风尘三侠!你也听过吗?”许京华眼睛亮起来。

    “听过,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讲李靖多么英雄豪杰吧?”

    “讲了呀!李靖随唐王在晋阳起兵,后来在秦王帐下立下赫赫战功,大唐立国后,又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封了卫国公,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呢!”

    她这故事听得有点杂啊……,而且李靖这个人,对于刘琰来说,实在没什么可供参考的价值,但如果指定她说一个古时帝王,又太着痕迹了,哎?

    “李靖确实是人臣典范,算得上英雄豪杰。那你觉得秦王、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怎么样?”

    “明君圣主啊,宋先生教我说,以后想哄皇上高兴,就说皇上可比肩唐太宗皇帝,还有‘虽贞观盛世亦不过如此’……”

    这老先生都教了她什么乱七八糟的?刘琰看着她摇头晃脑的,真是哭笑不得:“那你觉得,他算能嫁的英雄豪杰吗?”

    许京华毫不迟疑:“当然不算!”

    “为何?”

    “皇帝不能嫁的。”许京华嘴快说完,见刘琰变色,忙找补,“我不是那个意思,皇上当然英明神武,但是吧……”

    她伸手比划一下外面,小声说:“皇上有三宫六院呢!昨日不是刚一口气封了三个妃子?我觉得嫁给皇帝的,也都不是一般人,心得多宽,能容下这么多人?”

    刘琰完全没想过这回事,下意识道:“可是李靖也不一定只有红拂女,也可能妻妾成群……”

    “总有一个只要红拂女就够了的李靖吧?”许京华答完,突然想起刘琰之前的话,“难道你娶回来一个情之所钟的太子妃,还会想要别人吗?那你可挺多情的。”钟个没完。

    刘琰一时哑口无言。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吃坏肚子了,难受了半天,就更这么多吧~晚安

    哦,对了,要期末考的你们还在看小说???还不早睡早起、好好复习???考完再来看!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三千弱水替沧海 6瓶;柳絮舞妖娆 3瓶;28314659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鬼蜮

    船上这番交谈,困扰了刘琰很久。

    他知道女子也有善妒如独孤皇后那般不许丈夫纳妾的,却没想到心胸开阔如许京华,竟也有希望未来夫君从一而终的念头。

    这可比什么英雄豪杰还要难办。

    刘琰现在并没有想要别人的念头,作为太子,自律自持不好色,是美德,身边只有一位太子妃,夫妻恩爱,也算佳话,但万一子嗣上艰难呢?

    父皇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刘琰早已做好要做很多年太子的准备,如果最坏的情况出现,十年八年之后,他一个儿子都没有,还能做到许京华想要的情有独钟么?

    后继无人的储君,难免有人想掂量掂量。

    与他相反,许京华说完就把这话抛到了脑后——她并没天真到那个地步,认为世上真有专情不二的英雄豪杰,就算有,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她呢!

    至于说娘娘和叔父想给她招女婿这事,倒也不必着急,反正最快也得明年才提呢,到时候她就拿这句话去搪塞,再拖个一两年也不是问题。

    从船上下来,两人各怀心事,回庆寿宫陪太后用了午膳,许京华才出宫回家。

    与此同时,长乐宫董嬷嬷带了个人进去,求见这两日只顾以泪洗面、自怨自怜的胡贵妃。

    “娘娘,这就是奴婢先头同你说过的贺公公。”

    贺公公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样貌平凡,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属于平常很难注意到的那种内侍。

    胡贵妃打量他几眼,懒懒道:“你以前也是在东宫服侍的?本宫怎么没见过你?”

    贺公公弓着腰,姿态恭敬:“小的在外院洒扫道路,娘娘一进东宫就得了皇上宠爱,小的这种卑贱之人,当然入不得娘娘的眼。不过小的还记着,娘娘进东宫时,就紧跟着石嬷嬷,走在最前头。”

    石嬷嬷是建康东宫老人,迁都回来前,就因老病出宫了——贺公公提了这人这事,胡贵妃一下就信了。

    “你记性倒好,我听说,你还记着一件我进东宫之前的大事?”

    贺公公听见这位也不自称“本宫”了,心里偷偷一乐,回道:“事确实不小……”

    他说着左右看看,胡贵妃道:“本宫殿内,放心说话。”

    “是。其实这事,娘娘进东宫之后还有流传,后来是石嬷嬷发狠打死了两个多嘴的内监,这才消停下来的。”

    “那两个内监不是勾结叛逆,才被打死的吗?”

    贺公公摇头,上前一步,小声道:“李家当时死的死、流的流,哪还有什么叛逆?他们啊,是因为议论太子妃——就是闵烈皇后——死得蹊跷,才被打死的。”

    胡贵妃一惊:“闵烈皇后不是产后疾发死的吗?”

    “小的进不了内宫,这些事都是听说的,陈年旧事,娘娘也别当回事,听听就罢了。据说闵烈皇后生太子殿下极为顺利,两三个时辰就生下来了,产后休养得也很好,出了月子,就照常料理东宫事务,还常去给太后和几位太妃问安,直到突然暴病死了,都没传过太医。”

    胡贵妃听得心扑通扑通直跳,“那……那她是怎么死的?”

    “那说法就多了,李家谋反,咱们皇上亲自带人去抓的闵烈皇后二哥——据说闵烈皇后在家时,同这个二哥最为要好——但皇上并不容情,当初就让人把他给斩首了。”

    胡贵妃吓得直哆嗦:“别说这个,你只说闵烈皇后。”

    “是。有人说,皇上回来时,衣服上还有血迹,闵烈皇后看见追问,皇上遮掩不过去,说了,闵烈皇后一时伤心,拔了皇上的剑就抹了脖子。”

    胡贵妃倒吸一口气。

    胡公公道:“娘娘别怕,这个不像真的。闵烈皇后薨逝,是要停灵的,小的虽然没亲眼见着,但他们说,脖子上没有伤痕。”

    胡贵妃刚松口气,胡公公接着就说:“不过看着脸色发青,像是中毒死的。”

    胡贵妃又倒吸一口气。

    她心腹董嬷嬷忙倒了杯茶递过去,劝慰道:“娘娘别怕,喝杯茶缓缓。”

    胡贵妃接过茶杯捧着,却没心思喝,追问道:“那她是自己服毒,还是……”

    “两种说法都有。那两个内监被抓住打死,好像是说闵烈皇后是服毒自尽,但小的当年并不相信,先帝又没有牵连闵烈皇后的意思,她还有太子殿下,何必呢?”

    “就是啊!”儿子还没到周岁,自己不好好活着,服毒自尽,图什么?胡贵妃也不相信。

    贺公公压低声音:“但小的最近见了一个人,她自称原是李家奴婢,因为给大小姐传信,在大小姐嫁入东宫前就被发卖了,没想到倒因此躲过李家灭门之祸……”

    “给谁传信?”胡贵妃一下坐直。

    “新昌伯、殿前都指挥使楚询。”

    “楚询?”胡贵妃眼睛一亮,问董嬷嬷,“前些日子,太后给太子选妃,是不是就有楚询的女儿?”

    董嬷嬷道:“是有新昌伯长女,好像叫楚慧。”

    胡贵妃笑起来:“有意思。这个楚询,怎么会同闵烈皇后相识?”

    贺公公答道:“据那奴婢说,楚询原是李家二公子的好友,同李家也算远亲,小时候还在李家家学借读过。李家小姐小时候也读家学,所以同新昌伯从小就认识。”

    “那也不对吧?”胡贵妃脑子忽然灵光起来,“灭门的是李家,跟楚询可无关,人家这些年升官发财,同闵烈皇后之死能有什么关系?”

    “娘娘别急,那奴婢还说,闵烈皇后当初根本不想入宫、嫁予太子,是李家父子硬逼着嫁的,所以她觉着,闵烈皇后应当是万念俱灰自尽的。”

    “万念俱灰?”胡贵妃没明白,“她灰什么?”

    贺公公只好再把话说得明白些,“您想想,她为了家族荣耀,被迫舍弃自己心仪之人,嫁入东宫,结果才一年多,家族就被灭门,那她这番牺牲又有何意义?”

    胡贵妃寻思了一会儿,冷笑道:“这还真是她们那些大家闺秀的想头。哎?你们说,皇上知道这事吗?”

    董嬷嬷忙劝:“娘娘,咱们这时不宜轻举妄动……”

    “我也没想动,再说,就算我想去跟皇上说,他肯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