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听到叮叮当当的脆响声,还未见到人,果然闻到了一股幽香的香草味道。
古人有佩戴香草的习惯,香草乃是君子的代词,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欢熏香或者佩戴香囊。
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还有香草的清香,一个清瘦高挑的人影从外面走了进来。
男子大约三十岁向上,双手叩着锁链,身着官袍,清瘦的脊背挺得笔直,可以用姿容秀雅,如水清澈这八个字来形容。
男子并不显年纪,只是在唇角的地方隐隐有些笑纹,不会显老,反而显得异常温柔优雅。
男子一走出来,便有一种干净出尘之感,仿佛泉水一样清澈,但并不像林让这般冷漠,整个人给人一种平和的表象,令人想要忍不住亲近。
五年时间一晃而过,男子的面容更加沉稳,更加温柔,但大体是没有改变的,正是文若先生无疑了!
原文若见到魏满与林让,也吃了一惊,似乎还记得他们。
魏满看了一眼林让,知道林让素来十分欣赏这个原文若,之前还让自去寻原文若,便赶紧上前,哈哈笑着说:诶,文若先生是孤的贵客,如何可以上枷锁?来,孤为先生亲手卸枷。
他说着,真的将原文若身上的枷锁解掉,哐啷!一声扔在地上。
原文若面色不动,十分冷静的看了一眼魏满,并不会显得锋芒毕露,但是也不会卑微低贱。
魏满说:都是误会,文若先生,你可还记得孤?当时在聚阳城外,咱们有一面之缘。
原文若点头说:魏公。
魏满笑着说:当真是幸事,孤寻找了先生五年,没成想今日竟见了面儿。
五年?
原文若似乎有些吃惊,还有些奇怪,看了魏满一眼。
其实魏满就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他的确寻找过原文若,但没有五年那么夸张,林让去世之后,魏满便将原文若给忘了,如今才想起来,但为了显示出自己的赤诚之心,因此如是说。
魏满说:孤敬仰文若先生的才华,自然要寻找先生,如今咱们能见面,必然是老天爷的旨意,不若便请文若先生安心入营,孤便封先生一个别部司马,如何?
在这个年代,把除了大将军的编制之外,都叫做别部,别部司马可以统帅军兵,当然军兵数量不定,变数很大。
这个官职在太守之下,但对于一个白丁来说,已经不小,很多地方豪杰,想要混上别部司马,往往需要五六年的事情,甚至更长。
魏满一开口,就给了原文若别部司马的官职,关键是别部司马是地方的司令,拥有一定兵权,这显然是对原文若的最大拉拢。
但原文若一脸不为所动的模样,淡淡的说:魏公可能不知,文若如今效力于燕州牧麾下,因此只能多谢魏公美意了。
魏满:
魏满心中暗道,不识抬举,不过面上却没有动怒的模样,笑着说:文若先生,您真是会开顽笑,这里可是孤的营中。
魏满威胁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不过原文若并不为所动,仍然很是平静的模样。
林让想了想,说:文若先生,您忠心于陈公,想必也是因着忠心于武家天下罢。
原文若拱手说:正是。
林让笑了笑,说:那陈公可说过,你送去淮中的书信,是什么内容?
原文若对答如流,说:是拒绝援兵陈仲路的内容。
陈仲路自立僭越,对于原文若这样的武氏忠臣来说,是绝对的乱臣贼子没跑了。
林让摇头说:文若先生,您可能要失望了。
他说着,将案几上的移书拿起来,非常恭敬的双手交给原文若。
原文若有些狐疑,林让说:陈继的印信,文若先生应该识得,做不得假,文若先生可以看看信件内容,其他都是后话了。
原文若还是十分狐疑,他接过信件,将信件展开,快速浏览上面的内容。
不消一刻,原文若握着信件的双手,不由颤抖起来,移书在他手中发出哗哗的声音,不停的抖动着。
原文若的眼窝有些深邃,这样的五官看起来十分温柔关切,而如今这温柔平静的眼神也陡然转变了。
他嗓子似乎很是干哑,不停的滚动着喉咙,眼眸微微睁大,露出诧异的表情。
林让淡淡的说:依照文若先生的聪明才智,应该很容易理解,陈继在信中的内容罢。
陈继想要僭越。
陈继的僭越之心,已经昭昭然,别说是原文若这样的聪明人,普通人一眼也能看明白。
原文若以为书信是陈继拒绝陈仲路的移书,还充当使者送信去淮中。
原本原文若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决心,毕竟陈继拒绝了陈仲路,陈仲路很可能一气之下斩杀来使,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那其实都是美名其曰,这年代斩杀来使,就是家常便饭。
原文若以为自己会大义赴死,便欣然答应,毕竟他留在陈继麾下,一直不得重用,没有办法出谋划策,如果能出一份力,也算是死得其所。
但原文若万没想到,自己差一点点,就做了奸臣!
原文若双手一颤,手中的移书瞬间飘悠悠的落了下来。
林让纤细的手掌摊开,一把接住移书,轻轻的抖了两下,说:文若先生,您现在还准备为陈继效力么?
原文若没有立刻回答,但是看他的表情也知道,他显然是被陈继骗了。
魏满趁热打铁的说:文若先生大才,不该屈居,不若便入了孤的营来
他说到此处,原文若突然开口说:多谢魏公美意,但魏公您也看到了,文若并非是个聪明之人,所以若是魏公仁慈,便请魏公放文若回乡。
魏满被打断了话头,脸色登时沉了下来,方才魏满给他做别部司马,原文若不做,如今都知道陈继是诓骗于他,还是不愿归降自己。
魏满冷声说:那孤若是不仁慈呢?
原文若平静的说: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就单凭魏公发落便是。
魏满说:原文若,你想当个硬骨头?还不侍二主了?
原文若淡漠的说:文若并非是个硬骨头,只不过心灰意冷罢了。
魏满眼珠子赤红,很久都没有人这般驳他的面子了,当即便要斥责,林让抬起手来拉住魏满,对段肃先生说:段肃先生,麻烦你给文若先生安排一间下榻的屋舍。
段肃看了一眼魏满,但知道魏满绝对不会反驳,于是便答应了下来,押送着原文若转身离开,给他安排下榻屋舍,并且安排士兵守卫,以防原文若逃跑。
毕竟原文若现在的身份,可是陈继的谋士和使者。
原文若一离开,魏满便冷声说:这个原文若,太不识抬举!
林让倒是淡定的厉害,没有魏满气性这么大。
其实魏满的气性算是小的了,毕竟魏满如今是骠骑将军,一人之下,联军都要听从他的安排,还有谁敢在魏满面前吱声?
除了林让
魏满好言相劝,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但是原文若都不领情,也不怪魏满生气。
就这光景,段肃先生便折返回来了,回禀说:回主公,回刺史,原文若已经安排下榻,段肃私自调遣二十精兵,守卫文若先生安全。
什么守卫,其实就是软禁。
魏满递给段肃一个上道儿的眼神,别管段肃的为人是不是阴险狠毒,不过做事儿倒是十分合乎魏满的心意。
林让对段肃先生说:先生来的正好儿,先生的人脉广博,便拜托先生查一查这个原文若的近况。
段肃先生说:近况?
林让点点头,说:正是,近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唯有摸清楚文若先生的近况,咱们才好从他的软肋下手,不是么?
魏满挑了挑眉,总觉得林让会阴险原文若一把,登时心情大好起来。
段肃先生很快领命,便去探寻。
段肃先生有人脉,再请魏满的从弟夏元允帮忙动用人力,很快便把原文若查了一个底朝天儿。
原文若也是官宦世家出身,他的祖父品性高洁,被人称作神君。
原文若年少有才,但是当时正逢佟高乱政,原文若毅然弃官而去,辗转来到了燕州附近。
原文若进入燕州之后,陈继为了做文章,大肆礼贤下士,简直就是武德三顾茅庐的模版典范,不管是什么人,全都亲自拜访。
原文若被陈继奉为上宾,好生供奉,但是如同当年的奉孝先生一样,袁绍此人就是管杀不管埋,就好像魏惠文王一样,礼贤下士之后,把能人集结在一起,但是不听劝,不信任,不顾及。
如此长久以来,原文若根本没有得到重用,也渐渐发现了,陈继招揽名士,其实不过为了自己的名声罢了。
此次原文若离开燕州,前往淮中,还是他努力争取而来的职务。
第394章
段肃先生说:估摸着陈继寻思,这次派人去淮中,路上这么多伏兵,必然是九死一生的苦差事儿,因此便把这个职务交给了文若先生。
而文若先生呢,一直以来不得重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机会,因此便毅然的离开了燕州,准备施展自己的才华。
可惜,原文若根本没想到,这是一个骗局。
段肃先生又说:而且臣发现这个文若先生,请命前往淮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缘故。
什么缘故?魏满说。
段肃先生回答说:这文若先生有一个从侄儿,名唤原攸。
魏满手下有两大谋士,第一便是原文若,第二便是原文若的侄儿原攸,这两个人算无遗策,都为魏满的霸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原攸乃是原文若的侄儿,不过说起来,原攸其实比原文若还要大上几岁,原文若只不过辈分大了一些而已。
原文若这人,好比出水清莲,完全不受污染,也是因着如此,原文若为魏满奠定了霸业基础之后,却极力反对魏满进爵国公,僭越天子,因此遭到魏满的冷遇。
传说中魏满让人给原文若送去了一个空食盒,于是一代绝响的原文若,便服/毒自尽了。
这传闻大抵是艺术加工,林让也不知真假,毕竟事情还未有发生,谁也没亲眼见过此事,但原文若的确是郁郁而终无错,这也体现出了原文若忠心武氏的清正。
原文若的侄儿原攸,对比起叔父的正直清雅,则显得外愚内智,外表看起来憨厚,其实心思深沉。
当年佟高乱政,原文若弃官而去,佟高深知民心不稳,因此便大力收揽能人异士,招揽了原攸进京做官。
原攸与原文若不同,他当真进了京城,看起来是个贪图富贵之人,其实暗自谋划刺杀佟高的计策,计策失败,入狱待死,后来佟高被诛,因着原攸名节清廉,得以赦免,被放出京城,没有获罪。
后来京城又招募能人,再次招募原攸入京做官,不过原攸当时看出来了,京城混乱,并不是谋取的大好时机,因此便推辞,提出想要在蜀地上任。
上学的时候学过李白的诗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当时那个交通条件之下,蜀道的确非常难走,几乎与中原不通人烟,原攸主动提出去蜀地上任,其实也是为了明哲保身。
朝廷果然认命原攸前往蜀地,但是因为连年战乱,而且蜀道难行,因此原攸并没有达到蜀地,而是在路途上滞留了一阵子。
魏满说:这怎么又和这个原攸扯上了关系?
段肃先生说:回禀主公,这个原攸在赴任途中被迫滞留,结果发生了一件
很尴尬的事情。
原攸外愚内智,与他清秀俊美的叔父不一样,原攸虽然是文人谋士,但是身材高大,硬朗英俊,因此在被迫滞留的途中,叫当地的太守给撸了去。
魏满的下巴差点脱臼,说:太守
这么重口?
段肃先生似乎觉得自己没说清楚,说:这是被当地太守的寡居娘亲看中了,因此将原攸强行扣留了下来。
魏满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不过这也很令人咋舌了。
原攸因为一直赋闲,所以没有什么物力和人力,太守的娘亲看中了原攸的俊美,不让他离开,原攸也没有办法。
林让说:所以文若先生,是顺便去看他侄儿的?
段肃先生点头说:正是。
巧得很,这个太守的地盘子,就在淮中附近,因此原文若趁此机会,想要去探看自己的侄儿。
他有陈继的书信,还带着使者,所以想要狐假虎威的将侄儿救出来。
林让眯了眯眼睛,说:原攸
这个原攸也是一代名士,按理来说都应该是魏满的麾下,如果这次能顺利解救原攸,那么原文若也定会感激,说不定便可投效魏满。
魏满倒是想到一起去了,说:看来咱们要去会一会这个私自扣留朝廷命官的太守了?
林让点点头,说:正巧,臣也想要看一看,这叔父已经俊美的犹如青莲一般,侄儿还能俊美成什么样子?
魏满:这是重点么?
林让一开口,魏满便吃了一大缸子的苦酒,在醋海中沉沉浮浮的。
魏满很快便让段肃先生去招揽自己的麾下,于府署之中议会。
这改道?
夏元允一脸迷茫的看着拍板定论的从兄魏满。
魏满笑眯眯的颔首说:正是,改道。
吴敇与庐瑾瑜正在前线攻打陈仲路的腹地,按理来说,应该趁热打铁,派兵支援才是,但如今魏满却要发兵改道,攻击小郡,当真有些匪夷所思了一点。
这个小郡是陈仲路的地盘子,不过位置很是偏僻,也没什么太多的势力,根本不足为惧,将领们在探讨地形图的时候,都自动忽略这个小郡,没人去理会它。
其实魏满也从没把它看在眼里过,不过如今不同了,他们要去英雄救美。
魏满敲了敲地图,说:这个小郡兵力不足,城门不够坚固,粮草也不够充足,大军压境必然很快攻下,孤要在半月之内,拿下整个郡。
夏元允虽然一时闹不明白,不过他是忠心魏满的,当即不敢有任何异议,说:是!主公。
魏满又说:哦对了,此次出兵,孤要亲征,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