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神断-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穆清彦也不理会李爷的别有用心,只是问道:“不知李爷可知这女子底细?”
  李爷笑道:“我若知道,也不能按捺到今日。”
  这李爷倒是爽快的很,对渡三爷的恶意毫无掩藏。
  “那,渡三爷的妻子……”
  “那陆芸娘可不是寻常女子。”李爷提到陆芸娘,没有贬低,口气很有几分赞叹:“十年前,陆芸娘从外地回到福江府,而渡三爷又正好打算在福江府安稳下来,她两个,一个丧夫,一个丧妇,也不知谁从中牵线,做了夫妻。”
  “哦?陆芸娘之前嫁过人?”这有点儿出乎意料。
  本朝虽然对寡妇改嫁没那么严苛,但偏见始终存在。穷人家没什么选择,能娶上媳妇就不错,即便如此,可能的情况下也不会选择寡妇,除非寡妇能带来财富。
  李爷道:“这个陆芸娘比渡三爷小十来岁,十年前也有三十出头。据说她家里以前在外经商,先夫也是个商人,可惜她先夫福薄,病死了。她也没个孩子,爹娘又没了,夫家也不愿白养她。她担心有天被夫家给卖了,所以就回到福江府。她呀,心里有成算,又有私房,渡三爷最初的本钱就是她出的。”
  “陆芸娘祖籍就是福江府?”穆清彦对这个女人生出兴趣。
  “对,她家原本就在城里,不过自幼跟着爹娘外出跑商,家里老房子早卖了。”可见,李爷也是打听过陆芸娘的。
  李爷走后,穆清彦和陈十六也没心思继续逛。
  陈十六问他:“穆兄,这李爷说的话可信吗?”
  “可以信他一回。根据他所说,看到小玉去渡三爷家,是在正月里。打听渡三爷哪天在家,我要去登门拜访。”穆清彦当即就有了主意。
  要说李爷之所以知道小玉去过渡三爷家,是因着两人对手关系,彼此看不顺眼,自然时时刻刻关注。正月里正是走亲访友的时候,渡三爷又只守着陆芸娘一个,哪怕人们嘴里说着称赞话,私下里都恶意猜测,认为是个男人没有不偷腥的,只是藏的好。突然一个妙龄俏丽的女子登门,说要见陆芸娘,立刻被有心人传开了。
  李爷还准备看戏呢,谁知再也没了下文,就似一块石头砸进水里,居然半点水花也没溅起来,这不正常。最后,他只能认为是陆芸娘手段高超。
  穆清彦提出要去渡三爷家拜访,并非想从渡三爷或陆芸娘口中探知什么,而是要利用本身异能,回溯时间场景,窥探小玉和陆芸娘的真实关系。
  若是在夜里由焦礼协助,悄然潜入也可以,但他想试探渡三爷的反应,倒不如正大光明的登门,也省得他按兵不动,渡三爷揣测不断。
  隔天早晨,穆清彦进城,让高春去渡三爷家递帖子。
  渡三爷正看小儿子写字,收到拜帖很惊讶,却又不好将人拒于门外。再者,他也想知道对方会说些什么,便将人请进来。
  穆清彦一行被请到前厅。
  渡三爷在门口迎候,笑容十分和气:“穆公子,穆神断,久仰大名。陈公子的神断局声名远播,幸会。”
  渡三爷正如外界形容的那样,很瘦,但他给人的感觉并不弱,反倒很有力量,尤其是那双手犹若鹰爪。据焦礼说,渡三爷练的就是手上功夫,应该是爪法之类,擅长近身搏斗。如此一来,那些传扬渡三爷曾做过水匪的言论,也并非空穴来风。
  “渡三爷,冒昧打搅,还望海涵。”
  “穆公子哪里话,穆公子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渡三爷笑的很是爽朗,好似根本不关心他们目的,只将他们当做贵客招待:“穆公子、陈公子,这是我们福江本地的秋茶,虽然名气不大,但滋味儿不错。”
  “确实不错。”陈十六接了话题,细细品鉴茶水,跟渡三爷聊起福江府本地的风土人情。
  让陈十六应付渡三爷,这是来之前就说定的,如此来,穆清彦这能专心使用异能。
  ——
  正月的早晨,街面上人还不多,一辆青绸马车停在门前,车上下来个年轻女子,翠绿衣裳,裹着蓝斗篷,娇美白净的面容掩映在兜帽里,正是小玉。小玉跟驾车的车夫说了两句,车夫将车上的礼盒拎下来,送到门口的小厮手里。
  小玉冲着那小厮一笑:“劳烦小哥儿给杜太太通禀一声,就说珠儿来给她拜年了。”
  小厮通禀后,小玉便被丫鬟引入内宅。
  穆清彦仔细观察着小玉的表情,以及杜家下人对小玉的态度,总结就是两个字:陌生!小玉打量的虽不明显,可她的确对杜家很陌生,应该是第一次来。下人们看到小玉也不认识,得到陆芸娘许诺后才迎进来,且来领路的人乃是陆芸娘身边的丫鬟,可见陆芸娘对小玉的重视。
  丫鬟直接领小玉去了陆芸娘的院子。
  “太太!”小玉一见到陆芸娘便面露喜色,当即跪在地上磕头:“珠儿给太太拜年,愿太太事事顺心、吉祥如意。”
  陆芸娘连忙起身将人扶起来,嘴里嗔怪道:“你这丫头这么多礼,快起来。几年没见,真是女大十八变,出落的比更以前更亮眼了。方才下人来报信儿,我还以为听错了呢。你这丫头,这些年去了哪儿?又是怎么到了这儿?”
  “太太也知道我,我是不耐烦总待在一处的。这回是路过福江府,想着太太在这儿,总要来拜见。再者如今天冷,可能要暂时停留几日,待得天暖和了再走。”
  “算一算,你今年二十二了,没想着定下来?女孩儿家青春有限,要早做打算才好。”陆芸娘满眼关切的劝说。
  小玉半低着头轻轻一笑:“我一直以太太为榜样,除非将来遇上像渡三爷这般的好人,否则我才不愿意呢。”
  “你呀!”陆芸娘笑着点点她的额头,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托着她的手亲热说道:“既然来了,就别见外,家里空屋子多,你就住下,也跟我说说话。”
  “既是太太说了,那珠儿就不客气了。”
  当下里,陆芸娘便吩咐丫鬟去给小玉收拾住处,还给她拨了两个人服侍。在这空隙里,小玉陪着陆芸娘说话,两人并没聊什么过往,反而都是些各地风土人情,或是吃穿首饰之类的。
  直到小玉问起严老爷……
  陆芸娘便说了严老爷的一些情况,算不得什么隐秘,但小玉明显越听眼睛越亮。
  “太太,听说那严老爷打算归乡?”
  “是有个消息。我听三爷提过,严老爷已找准了人接手生意,处理完后续就走。”陆芸娘睨她一眼,尽管隐晦,可那抹眼神好似已然看透小玉的盘算。
  “这严老爷倒是有趣。”小玉咯咯的笑,话音一转,开始恭维起陆芸娘的模样气韵不减当年等语,好似方才的话题只是闲聊。
  小玉在这里住了两天便走了。
  陆芸娘对其照料的仔细,好似亲姊妹一般,但双方言谈都很空泛。比如,陆芸娘根本没问小玉如何来的福江府,跟谁来的,又要去哪里,准备做什么之类。小玉跟陆芸娘那般熟稔,可却从来不提两人过去的旧事。
  这一切都不符合两人表现出来的久别重逢的关系。
  更令穆清彦意外的是小玉的年龄,看她的模样,就像十七八岁,可陆芸娘明确提了她的年龄,是二十二。或许是因着小玉骨架子小,有水有润的大杏眼,气质清纯,正题给人的感觉要逼实际年纪小些。
  鉴于陆芸娘十年前嫁给渡三爷,杜家下人不认识小玉,那么这两人至少在十年前分开的。这般一算,那时小玉应该是十四五岁。
  小玉称呼陆芸娘“太太”,很熟稔的口吻,应该是以前就这么称呼的。那么,小玉很可能是陆芸娘的旧仆!
  总总迹象,显得陆芸娘的过往也很可疑。
  小玉若是陆芸娘旧仆,分别多年,亲热重逢,应该要问一问近况才对。陆芸娘不问,只能说明她清楚,可她如何知道小玉的事?或许说明,两人分别前,小玉就有过行骗经历,亦或者,那时就跟了行骗的人,更甚者……陆芸娘本身也是一样的人。
  正如小玉那句话:我是以太太为榜样的。
  也许不是说她要找渡三爷这样人做丈夫,而是要向曾经的陆芸娘学习,走一样的路!
  收回异能,正好听见陈十六问渡三爷:“听渡口的李爷说,在严老爷出事的正月里,渡三爷府上来过一个女子,这女子的模样跟诓骗严老爷的小玉描述一致。”
  渡三爷眉头抽动两下,紧接着就平静下来:“李望说的?两三年前的事了,我一时记不清楚了,这个得问过我太太,家里客至往来都是她在管。这样吧,我先问问,之后给你们回过信。”
  陈十六跟穆清彦对视一眼,觉察了渡三爷的奇怪态度。
  若是正常人,肯定要否认,或者自我澄清一番,然而渡三爷却没反驳,不仅没生气,态度始终十分和气和配合。
  穆清彦笑道:“那就麻烦渡三爷了。”


第209章 埔水县之行
  从杜家出来,陈十六琢磨着:“穆兄,你说渡三爷是什么意思?”
  “他想把自己摘出来。”穆清彦当时就明白了,渡三爷有心提供线索,应该是早就决定好的,只是不想表现的那么干脆。另外,估计还想要点好处,比如必受牵连之类的。
  “还真跟他有关系啊?”陈十六有点意外,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财帛动人心嘛,渡三爷又不需要自己出力就能顺手捞一笔,哪里会推辞。
  渡三爷忍耐了一天,来到客栈见穆清彦。
  这一回没有兜圈子,叹口气说道:“我问过太太,你们说的小玉,的确是曾经去过我家。要说起她,乃是我太太以前的丫鬟,但在十年前就放了身契,自去生活了。她那时不叫小玉,叫露珠儿。露珠是我太太从人牙子手里买来的,初时只有五六岁,人聪明伶俐,讨人喜欢,跟在我太太身边有将近十年。后来我太太先头的丈夫病逝,她决定回到福江府来安顿,露珠不喜欢这边的生活,加上她年纪渐大,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太太就顺着她的心意放她自去。算起来,她们主仆七八年没见,也就那年正月才重逢。”
  “她身边的几个人什么来历?”
  渡三爷摇头:“那时哪里知道她跟那几人有关系啊,那几个人租船,从头到尾露珠就没露过面,她也没从提过那几人。当初她在我家住了两天,说要走,也不说去哪儿。到底只是从前有点关系,也不好追着探究。”
  穆清彦对此不置可否,只问道:“当初租船,你们没查看那几人的户籍路引?”
  “渡口又不是衙门,只认银子。”渡三爷笑笑,这话明显不尽不实。
  “关于小玉的去向,杜太太也不知情?”穆清彦又问。
  “确实不知。我们那里料到露珠会去行骗呢?我太太还再三问我,是不是弄错了?又说露珠肯定是被人胁迫的。”渡三爷叹道:“那样年轻貌美的姑娘,少不得有人起歪心。当初我太太就劝过她,她性子执拗,定要走,如今吃了亏,又教人担心。”
  穆清彦也不觉得渡三爷能知道小玉的去向,但渡三爷这番话依旧是遮遮掩掩,无疑是要把自己从中摘干净。渡三爷想要交好穆清彦,是觉得穆清彦查案厉害,可又因此,担心穆清彦找到小玉,把自己牵扯进去。这是个矛盾点,渡三爷几番权衡,还是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只要盯着穆清彦一行,若他们没进展就算了,若真找到了人……
  必要的时候,他不介意杀人灭口。
  眼看着在这边找不到突破口,穆清彦只能调转方向:“去一趟埔水县吧。”
  “埔水县?”陈十六知道那是小玉他们行骗结束撤离的地点,但一开始他们没去也是有原因的:“穆兄,当初官府接到报案,将整个县城里里外外都查过,一点儿线索也没查到。如今时隔两三年,我们还要怎么查?”
  “我悄悄去过,你留下来。”
  “穆兄意思是?”
  “你别忘了,我们之所以来福江府,是接了委托。那个委托人只是给了定金,给的委托任务,别的什么都没交代,他不想知道后续吗?”
  陈十六险些忘记了,经这一提点,立刻想起来:“穆兄意思是,那个严五也会来福江府?”
  “嗯。他应该暗中跟着我们,这样才能随时知晓进度。我带着焦礼去埔水县,坐船,最多两三天就回来。高春留下打掩护,对外就说我病了,每天的饭菜照送。十六你们注意着周围的人,有可疑的先盯着,别惊动了。”
  “放心吧穆兄!”陈十六莫名觉得刺激有趣,热情高涨。
  当天夜里,穆清彦带着焦礼,避人耳目寻了一条船前往埔水县。
  撑船的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很壮实,加上他的船就是当地寻常的渔船,一半甲板一半船舱,船舱看着矮,要弯腰进去,加上舱内下凹的深度,刚好够穆清彦站立。相较起来,焦礼个头更高,头顶紧贴着舱顶,但舱内两侧都是长板可以落座,中间有张小方桌,角落还收着小风炉,有锅铲水壶等物,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样的船只不值什么钱,撑船的船工也没什么积蓄,这也是船主敢大晚上载两人的原因。
  船在水面行驶,很是平稳,舱内点了灯。
  外面甲板上也呆着风灯,远远的望去,似一点星火。偶尔也有迎面来的灯火,多是大船。
  水路顺风顺水,比走陆路快得多,天光刚亮,便已至埔水县渡口。
  时候虽早,但渡口早已繁忙起来。
  穆清彦两人在这儿登岸,一点儿不惹人注意。
  他寻了早饭摊子坐了。这家是卖豆腐脑和蒸饺,蒸饺的馅儿有荤有素,荤馅儿是鲜虾,半透明的饺子皮儿能看到里面隐隐透出的大块虾肉。这边临水,河里鱼虾多,连海货也便宜,很多吃食都用鱼虾蟹作料,只不过豆腐脑是甜的,穆清彦不大习惯。
  趁着吃饭,他动用异能,回溯到严老爷报官的那天。
  当时天刚亮,严老爷的船和其他船只一样驶入渡口停靠,没什么出奇。两只船一前一后,尽管不是大楼船,但看着也不普通,就有苦力上前揽客。撑船的船工是个大汉,模样憨厚,冲着这些人摆手。
  “我们老爷不下船。”
  岸上人听了,知道这是途径补给的,也就散了。
  少顷,中舱内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