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神断-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必了,算账。”穆清彦嘴上说着,心内也快速计算。
  这些细布不止质量好、颜色亮丽匀称,更出自“名厂”,加上正值当季热销,价格自然不便宜。
  掌柜的取了算盘,伙计在一旁报数,算盘珠子就噼里啪啦滚动起来:“雪青一匹,一尺二十文,计九百六十文;莺黄半匹,一尺二十文,计四百八十文;月白一匹、桃红半匹、青碧半匹,一尺十八文,计一千七百二十八文;松花一匹,一尺十七文,计八百一十六文;靛蓝半匹、深绿半匹,一尺十五文,计七百二十文。”
  掌柜的算完,伙计已经将这些布料都搬来放置在一旁的柜台上。
  掌柜指着算盘道:“客人请看,您一共要了八样料子,合计四千七百零四。本店让个利,取个整数,就收四两五钱银子。您看如何?”
  账目没错,穆清彦也不讲价,只道:“再搭些添头。”
  掌柜做生意多年,练就了一副好眼力,看出穆清彦是个花钱爽快的,但也是个主意坚定的。这单生意基本已经成了,没必要最后惹得客人不高兴。况且一点添头,值不得什么。
  “好说。我们铺子卖上好的绢纱,攒了不少边角料,给您挑两块好的。”掌柜见他买的布料,就猜到家中有女眷,于是挑了三块绢纱,白色、青色、黄色。
  边角料也有大小之分,这三块都是半尺来长,铺子里攒着也是出售的,这等上好的细绢,一尺在三四十文。这样的边角料很受欢迎,比轮尺买要便宜,裁不起绢纱衣裳,却能买两块边角料绣个团扇绢帕什么的。
  “帮我找辆车,马车。”穆清彦倒不是要讲排场,主要是布料多,村里人见了乱嚼舌。
  付了账,伙计帮着把布料搬到马车上,穆清彦报了地名儿,就赶着出城。
  “穆家二弟!”正要上车,忽有人喊他。
  循声望去,原来是几个捕快,瞧着面熟,倒是不知道名字。
  喊他的人精瘦精瘦,又特别黑,穆清彦记得他外号叫“黑猴儿”。当初铺子开业那天黑猴儿来过,因为长得醒目,所以印象深刻。
  “你们几个这是在巡街?”穆清彦察觉到黑猴儿对他的态度很热情。
  黑猴儿抹了把汗,苦着脸诉苦:“唉,最近衙门里事儿多,我们从上到下忙的团团转。前几天有个商人来报官,说自己一批货物被人骗走了,县令大人很重视,你大哥跟着蔡头儿他们查这个案子去了。前儿又有人报失踪,我们几个满城里翻找,腿儿都跑细了。”
  黑猴儿说着,还扬了扬手里的画像。
  末了,黑猴儿颇有点儿神秘的压低了声音:“穆家二弟,你之前去过葛家吧?”
  “怎么,葛家又出了什么新闻?”穆清彦起了好奇。
  黑猴儿暧昧一笑,衬着他这张脸格外猥琐:“葛家的表少爷伤了腿,正躺在床上治呢,听说伤的不轻,也不知会不会落下毛病。你猜他怎么受的伤?嘿嘿,是英雄救美!葛小姐去庙里上香,在后山看风景的时候险些摔下山,是李良吉把人给救了。你想呀,这从山上滚下来,孤男寡女滚做一团……嘿,李少爷还因此伤了腿。啧,我看葛家快要办喜事喽!”
  一看黑猴儿的表情就知道,关于葛小姐跟李良吉的事儿,暗地里不知被编排了多少俗艳段子。这对葛小姐的清誉影响很大,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两人成亲。
  在外人看来,李良吉本就是葛小姐的婚约对象,又救她受伤,葛家若再拖着不履行婚约,绝对遭人戳脊梁骨,往后葛小姐也别想寻好亲事。
  且不提葛大福会怎么做,葛小姐绝对会急疯。
  然而,只听只言片语便能猜测救人一事有颇多内情。
  穆清彦只在心内想了想,到底是别人家的内务事,轮不到他操心。
  “那你忙,我赶着出城。”穆清彦早看出黑猴儿拦住他有事相求,见他不张口,便借故要走。
  黑猴儿果然想起正事,忙赔笑:“穆家二弟等等,那个、听说你特别厉害,很会查案,帮个忙。哎唷,我们都找了好几天了,他一个外乡人,居然人间蒸发了一样。”
  “找人啊。改天吧,我今天没空。”衙门的差事他可不随便揽,否则会没个消停。
  “别呀,穆家二弟,有酬谢,他家仆人设了赏钱。”黑猴儿再三挽留。
  “改天。”穆清彦态度坚决。
  “那明天啊,明天我去找你啊。”
  穆清彦摇头,这黑猴儿这般下力气,可不是为完成衙门差事,而是为赏钱。衙门这些人,大抵如此,常言说的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第23章 马家姐妹
  马车一进村,惹来不少注目。
  马车直接进了穆家的篱笆院子,穆婉闻声从屋子里出来,赵婶和王嫂子竟然也在。
  “二弟?”穆婉见他回来挺意外,还以为是有事,等看到他从车里抱出来的布料,更是惊讶:“你买这么多布做什么?”
  “大姐,车上还有,都搬下来吧。这段时间小文小武绣儿几个都长高了不少,衣裳都短了,再说以前的夏衣也太旧了,正好一次多做两身。”穆清彦一面说,一面跟赵婶王嫂子打招呼。
  “哎哟,赵婶快瞧,好鲜亮的料子,这么细密柔软,得多贵呀!”王嫂子初看是羡慕,等发现车里堆了那么多,眼睛都瞪圆了,禁不住脱口道:“穆家二弟,你这是发财了?”
  穆婉吃惊之后却是生气:“穆清彦!你、你这个败家玩意儿!”
  穆清彦被骂的一愣,尴尬的赔笑。
  这也是前世残留的习惯,他不大喜欢逛街购物,每回买衣服都是成堆的买,又为贪图省事,还喜欢相同款式买不同颜色。再者说,自从他能挣钱之后,就没为钱犯过愁,他又独身一个没负担,花钱从来不算计。
  如今换了个地方,开个饭铺子,每日算着支出倒也是种乐趣。
  正因此,今儿一个没留意,“豪气”又暴露了。
  赵婶忙笑着打圆场:“好了,小婉,清彦从来不是不懂事的人。这料子看着多,但你们家兄妹五个呢,清彦也是细心,想着给一家大小做两身新衣裳。”
  “那也用不了这么多。”穆婉实在是心疼,忍不住又瞪他一眼:“早就告诉你不要手里散漫,难道银子留着会烫手吗?刚挣点钱就不知节俭,你这样……”
  说着又想到那句不成亲的话,更是心口一堵。
  王嫂子笑眯眯的帮着搬布料:“你呀,就是太操心。你们家现在好过了,又不是从前,你二弟能挣钱,不大不小也是个掌柜,又正年轻,可不得穿两件儿好衣裳。”
  搬完布料,赵婶和王嫂子就走了。
  穆绣九岁,已经知道爱美,看到料子就欢喜的不得了,央着穆婉给她做新裙子。穆婉点头应着,眉头却微微皱拢,叹了口气。
  “大姐,可是大哥的亲事不顺利?”穆清彦直接问。
  穆婉点头:“早几天王嫂子就去了余家,希望能把彩礼降一降,谁知余家不同意。”
  “余家欠了多少外债?”
  “听说欠了四两银子。我打听了,余姑娘当初看病吃药最多不过二两银子,是她二哥娶亲时女方要的彩礼多,现今余姑娘说亲,也是她二嫂撺掇的要六两,还说什么养个女儿不能亏本。”穆婉提起来就犯愁:“本以为这事儿容易,毕竟五两彩礼已经很高了,谁知余家不但不松口,还很坚决。王嫂子跟我说,是余家听说了你跟大哥得了不少赏钱,还想加价呢。他们当这是什么,卖女儿吗?”
  “大哥怎么说?”
  “我去问了,大哥不同意,说这亲事就算了,再寻别的。哪有那么容易的,我想着不过就是多一两银子的事儿。”穆婉一贯是不服软的,若非牵扯的是穆林的亲事,这样的人家她早怼回去了。
  穆清彦嗤笑:“这可是一两银子的事儿。”
  首先是余家心态有问题,再者,对方就是看中穆家有钱才想结亲,彩礼只是试探,这次退让妥协,那对方绝对会再提其他要求。纵然没有,日后成了姻亲,余家这样行事也会闹出不少纠纷。
  “大哥都二十二了,再耽搁又是一年。”穆婉都要愁死了。
  这时外头来了人:“穆家大妹子!在不在家?”
  穆婉一听声音就皱眉:“是牛嫂子。”
  穆清彦跟着一起出去,果然看到马桂花。
  马桂花一把扯过身后的人:“这是我娘家妹子荷花,今天给我送东西来的,我带她出来窜窜门儿。刚才见你们家来了马车,是不是大兄弟回来了?早看出大兄弟是个出息人,领着衙门的差事,又风光又有钱,不知多叫人羡慕!”
  “大嫂子屋里坐。”不管如何,来者是客,穆婉招呼着,也打量着那个马荷花。
  以往都是只闻其名,没见过真人。
  这马荷花低着头跟在马桂花身后,俩姐妹一样身形略胖,模样也有两分仿佛。
  马荷花名声在外,是因着十八了还没出嫁。倒不是她长得不好或者要求苛刻,相反,在庄户人家看来,这样胖胖的女人很受欢迎,吃的胖是福气,说明身板好、好生养。
  马荷花模样虽平常,但肤色白,干活儿麻利又勤快,不仅能持家,下地也能当个壮劳力。早年不知多少人家求娶,可惜,头一桩亲事男方淹死了,第二桩男方又生了场大病,就传出马荷花克夫的流言,男方家不仅退亲,还要牛家赔钱治病,说马荷花要克死他们儿子。
  看马桂花就知道,老马家可不是好欺负的,别人且不提,单单是流言中心的马荷花就不简单。她说了,退亲可以,彩礼也能退,但想要马家赔钱,那她就直接住到男方家去,男方真要被克死了,她给他守一辈子寡。
  这彪悍的言论,直接把那家人给吓退了。
  再看眼前这个状似娇羞的马荷花,实在很难对号入座。
  不过,马桂花一来嘴里就不停的提穆林,早前又想给穆林说媒,穆婉心生警惕。哪怕心里曾同情牛荷花命不好,但不代表她愿意马荷花做自家嫂子。
  “大姐,我就先回渡口了。”穆清彦一个男人自然不好陪着女客闲谈,反正事情都说了,还是走吧。
  穆婉顾不上马家姐妹,叫住他:“你等等,还说小文他们呢,你自己身量都长了。你等着,我去拿绳子给你量量,不然怎么裁衣裳。”
  家里没皮尺,都是用绳子,以绳结记尺寸。
  穆清彦也嘱咐她:“料子买的多,搁久了就不鲜亮,你别省着,一人至少做两身衣裳。”想了想,又说:“大哥的事你别太忧心,等我跟大哥谈一谈。现在家里情况好了,大哥也才二十来岁,亲事也不算难,亲事还是要慢慢寻摸,越急越容易出错。”
  穆婉叹气:“我知道了,你们都有主意,我也是白操心。”忽而又话锋一转:“你说你买这些多布料做什么,做衣裳也穿不完。我觉得,你要真攒不住银子,倒不如拿去买地。如今大哥在衙门里,好歹认识两个人,真想买地也能寻个门路。”
  “买地还不如买山呢。”穆清彦顺口一说。
  “买山?又说什么傻话呢!”穆婉白他一眼,坚决要打消他的胡言乱语。
  穆清彦笑笑。
  他买山的确是顺口一说,但可不是胡言乱语,毕竟他不是为挣钱,而是出于自身喜好。还是那句老话,他对钱不看重,够用就行,但若能住在山林环绕中,对他而言才是最舒坦自在的。
  两人是在穆婉的屋子里,之前买回来的布料也都放在这屋里。
  在自己家,又有人来窜门,房门没关,穆婉本打算快速量完尺寸就去招呼牛家姐妹。谁知话没说两句,马桂花突然闯了进来,直奔那些布料。
  “哟,这么多料子?可真好看,要花不少银子吧?”马桂花拿手在上面蹭了又蹭,又扯过一旁的妹子,大嗓门的说道:“荷花你瞧瞧,要是穿了这料子做的衣裳该多好看。穆家大兄弟真是挣大钱了,日子过的越来越好,谁要是嫁进来,真是不愁吃不愁穿。”
  穆婉本就膈应,又见马桂花竟直接扯开桃红料子往牛荷花身上比划,顿时眉毛都竖起来:“大嫂子!说了半天话口渴了吧?难得来我家逛逛,总不能连口水都不喝。”
  说着直接将料子从马桂花手里夺了,拽着马桂花的手腕拉出房门去了。
  那马荷花从始至终没吭声,跟在后面也出去了,只在出门前留恋了看了看那些鲜艳亮丽的布料。
  穆清彦想到马桂花的性格,不禁失笑。
  马家姐妹的出现也算好事,不出一天,绝对满村都知道穆家买了很多布料,如此来,等于实证穆家今非昔比,穆林的亲事还愁吗?


第24章 接连失踪
  周宏年初到凤临县上任,算不得清廉如水,却也勤勉公正。凤临虽是县,却因地处繁华,人口众多,属于县级中一等大县,若非座师之力,他原也谋不到凤临县令一职。
  他有意在任上做出一番政绩,关注民生,怎知到任短短时日,县内频频闹出案件。
  昨夜里整理卷宗,又跟县尉商议案情,三更才睡。
  怎知一大早衙门师爷就来禀报,又有人报失踪。
  周宏脸色难看:“郝师爷,又是什么人失踪?外地商客?”
  凤临水运发达,南来北往商客极多,人口流动大,也容易滋生各类案件。
  郝师爷道:“东翁,并非外地商客。今早县中的葛家老爷葛大福来衙门报案,说他家一个世交的儿子失踪了。”
  “世交之子?为何是他来报案?”周宏疑惑。
  “东翁有所不知,葛老爷这位世交之子姓孙,孙茂哲,乃是本县童生。孙父早亡,家中只有寡母,葛大福念着两家世交情谊,对孙家颇多照料。此番孙茂哲失踪,其中也牵涉到葛家小姐。”
  葛大福早年还没发迹前,葛孙两家比邻而居,且祖父辈都攻读诗书想要科举。后来见科举不易,到葛大福父亲时便弃文经商,开铺子做买卖。葛大福跑商暴富,另选地方盖了大宅院,但两家一直没断来往,哪怕孙父去世,孙茂哲也是葛家常客。
  提到孙茂哲失踪,一开始并没有人察觉,还是孙母上葛家询问,葛大福才惊觉不对。
  “葛大福说,孙茂哲四天前去过梅香寺,当天就没回家。第二天孙母来葛家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