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神断-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寂雪轻笑:“探讨案情只是其一。”
  穆清彦也领会了其中之意:“其他人都是庞忠直系属官,办案自有体系,唯独我们这边是外援。之后到了万霞县,肯定会分开查案,很有可能我们几个会分在一处。别管刑部几位大人面上多和气,定然是瞧我们不顺眼的。”
  “为什么?”陈十六没懂。
  穆清彦笑道:“这还不好理解么,皇帝点了刑部侍郎庞忠为钦差,这案子就是钦差负责,却又调了林县令袁县尉以及我这个草民来援助,岂不是说刑部能力不够?刑部几位岂能看我们顺眼?相比我,林县令袁县尉更警惕,我好歹有陈尚书关照,但林县令袁县尉……案子查出来,功劳是钦差的,若查不出来,或是出了什么差错,他们就是现成的替罪羊。更别说,这回出行塞了那么多别有用心的人,没有足够的依仗,心里能踏实?”
  陈十六一开始没想那么复杂,这会儿倒是醒悟过来:“所以,他们是来交好?”
  “毕竟你是尚书公子,我也是编外人员,能结盟总有几分好处。”
  “那穆兄的意思是……”
  “这要看你,你的身份才管用。不过,他们并非那种只知道汲汲营营的庸才,盛名之下无虚士,他们之所以有些缩手缩脚,不过是外力所致。”
  “确实。”陈十六笑了笑,心里有了主意。


第219章 缺失的人
  雨夹雪断断续续一两天,因着路面难行,又耽搁了两三日,终于再度启程。后半程运气不错,天气逐渐放晴,顺利抵达天宁府时,已是十一月底。
  知府李壑设宴接风。
  李壑年近六十,很胖,头发花白稀疏,对待庞忠和温明玉很是奉承热情,待陈十六也十分和气,只那一派看待后辈子侄的模样令陈十六很不耐烦。至于旁人,李壑自认不怠慢,统一给个笑脸招呼一声,都让长子和师爷去周全。
  听李壑父子说话,三五句就把丽贵妃挂在嘴上,让人腻味。
  穆清彦跟林嘉、袁骋坐在一处,不被李家瞧在眼里,倒也清净。
  宴后,庞忠婉谢了李家提供的住处,率领队伍去了万霞县。万霞县县令早已得了消息,做好了接待准备。此番他们住的不是别处,正是红花山庄,地方独立,房间众多,又方便查案。
  房舍一一分派,倒是比上一回宽松些。
  小院儿中只住了穆清彦一行,一人一间屋子,也是沾了陈十六的光。林嘉和袁骋住在隔壁小院儿,右边的小院儿则是温明玉入住。红花山庄以前留下的仆从都集中在一起,护院安全由钦差卫队负责,当晚庞忠便在大厅将任务分派,每日晚间汇总。
  如猜测的那样,穆清彦和林嘉袁骋分为一处。
  其实查案并不需要那么多人,起码是不需要这么多的官员,各项线索证据搜集都由当地衙门配合,调度指挥有庞忠带着刑部属官就够了。庞忠给他们的任务说简单也简单,可能就是费点功夫。他们的任务是继续在当地查访,落实李子英等人的行动轨迹,查找李子英等人夜行的知情人。
  至于庞忠等人,则是去勘察官道寻找踪迹。
  温明玉分出一半卫队跟随庞忠,自己带着剩下的人走了。
  庞忠对此不闻不问,其他人再好奇也不敢去探听。
  穆清彦几个虽被分了同个任务,但也是分工。袁骋去县城,尽管李子英不是在县城失踪,但每逢进城,都会去青楼,有相熟的妓子,兴许能打听点儿线索。林嘉则去距离最近的村子,尝试找出知情者。穆清彦则留在山庄,再一次盘问山庄内的仆从。
  “也不知我表哥去干什么了。”陈十六小声的嘀咕。
  昨晚陈十六跑去找温明玉,尽管混了很久才回来,可是面色并不畅快。但他自己也清楚,很多事温明玉不能说,他也不该问,所以哪怕再挠心挠肺,在得到一个眼神之后,也只能偃旗息鼓。
  穆清彦顺口问道:“你表哥怎么会进神捕司?”
  神捕司那种地方,忌讳牵扯太多,哪怕没有明文规定,但实际上,基本没有官宦出身,更别提陈家这等大家族子弟。进神捕司的,多是自幼训练的孤儿,亦或是平民、江湖人士。这些人没有牵绊,办事更利落,也更方便皇帝掌控。
  “哦,这跟表哥的身世有关。表哥母亲是我祖母的娘家侄女,他父亲是寒门科举出身,甲科头名状元,先入翰林,后外放做官。他父亲为官清正,得罪了不少官场中人,就有人借江湖人对温家下杀手,表哥侥幸逃过一劫。本来我爹娘想将他接到家里,他却机缘巧合拜了上一任天权部少主为师,直接进了神捕司。”
  闻寂雪明白穆清彦的疑问,解释道:“类似温明玉这等特例也有一些,他跟陈家虽有亲戚关系,但是已经隔的太远,又不曾在陈家长大。”
  的确,温明玉称呼陈老夫人“姑奶奶”,所谓出嫁从夫,温家跟陈家隔着一个外家,走动是人情,不走动也没人挑理。古时交通不便,这样的远亲几年不见都正常,哪怕为着联络感情或利益而走动,也是礼到人不到的多。
  对陈家而言,如温明玉这样的亲戚,很多,也就陈老夫人辈分高才显得他不一样。至于陈十六,他对温明玉亲近,纯粹是憧憬神捕司,间接跟温明玉培养出的感情。
  神捕司的内部规则制度非常严密,但历来试图往内插钉子的事儿并不罕见,就好似明知不可窥探帝踪,依旧有很多人受不住诱惑往宫里埋钉子。
  询问仆从很顺利,这些人早被李家和县衙问过几遍。
  “说一说李公子几个头一回夜晚出行的事。”
  李子英一行在一个小县城逗留两年之久,平日里或在县城吃酒寻欢,或曲林中狩猎,这都很寻常,寻常到蹊跷。若论这等玩乐,哪里有在京城来的享受,何必特意跑到万霞县?再者,每月都会骑马外出,选择夜间避人耳目,又不知去向和目的,恐怕这就是李子英等人不舍离开万霞县的根由。
  庞忠等人去官道勘察,也是为查这个。
  闲着也是闲着,穆清彦也有几分兴趣,凭他的异能,指不定真能窥探出几分真相。
  回答问题的是管家,名叫赖兴,也是李家派过来的。
  赖兴不是第一次回答,垂首肃目十分配合的回道:“三少爷是前年入秋时来的,一开始多在府城县城吃酒寻乐,三少爷朋友多,日日都很热闹。在十月初,也就是初九那天夜里,马棚传来嘶鸣,听着有不少人从后门出去。白日里三少爷派人说过,要出门几日。我也不敢去打探,三少爷规矩严,手上时常拿着马鞭,便是丫头犯了错也不轻饶。三少爷这一去,直到十月二十五的夜里才回来。”
  李子英虽是嫡子,却非长子,他上面有两个庶出兄长。由此可见,在丽贵妃得宠前,李家内宅也是一摊子浑水。
  穆清彦又问:“那次李公子带了多少人?”
  “三少爷身边的两个护卫两个随从都去了,其他三位公子也各带了两人,又有十名护院,带了个厨子、两个杂役。”
  穆清彦再问:“回来的时候,可有多什么人?又是否少了人?”
  赖兴面部微微变化,最边挤出一点笑,试图掩饰心慌:“这……好像没有多,也没有少吧。时隔太久,实在记不大清楚了。再者说,三少爷的事,我们做下人的,实在不敢多管。”
  大概此前从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赖兴猝不及防漏了破绽。
  这人这般表现,可见的确是知晓点什么。
  陈十六嗤的一声冷笑:“赖管家,你还没搞清楚状况吧?为你家三少爷失踪,皇帝连钦差都派过来了。且不提别的,若是三少爷找不到,别说你一个下人,就连李家也别想落个好。”
  赖兴面色一白。
  他在李家多年,如何不知李家的情况,很清楚这话不是危言耸听。
  “陈公子,都是我糊涂!我说,我老实交代,您别跟我一般见识。”赖兴一面请罪,一面啪的给自己一巴掌,又赔着笑,苦着脸,说道:“实在不是有意隐瞒,这事儿没人问过,又隔了时间久了,记不大清楚,不敢含糊回答。”
  陈十六摆摆手:“现在想清楚了?”
  赖兴连连点头:“想清楚了,想清楚了。那一次三少爷回来,一开始没觉着不对,可后来才发现少了两个杂役。我问刘一手,刘一手就是同去的厨子,那刘一手见我问,好像很害怕,浑身都哆嗦。他说,两个杂役手脚不干净,偷藏三少爷的玉佩,三少爷要严惩,两人就逃了。那两个杂役是李家的家生子,三少爷让我跟老爷打声招呼,只说不追究了,老爷便安抚了杂役爹娘,把那两人当逃奴处置。”
  这件事,赖兴觉出不对,李壑肯定也知道不对,但他们都不愿深究。不管两个杂役发生了什么事,是生是死,总归是两个卑贱下人,命如草芥,值得去得罪李子英么?便是李壑这个父亲,要仰赖丽贵妃得好处,也得哄着亲儿子。
  “刘一手呢?”
  赖兴叹口气:“每回三少爷外出,必然带着刘一手,这回也是。”
  因此,刘一手跟着失踪了。
  “两年时间,李公子夜里外出次数不少,同样的事情有没有再发生?”
  赖兴明白他的意思,他自己心里也时常嘀咕和猜测,只出于危险的直觉,不敢说出口,哪怕是李家夫人询问,他也不会主动提这些事。
  “从来没有多出人,但偶尔会少人。”赖兴犹豫了一下,又说:“那十个护院,偶尔会带伤回来。这也是我意外听一个护院抱怨,但他们对外口风很紧,从不提外出的事,而且他们回来时,伤应该都好了,起码我没见着他们用伤药,也没什么伤口。护院统算下来,少过五个人,又补过五个人。三少爷对外说,那五人被他派出去办事了,给了五人家里一笔银子安抚。”
  “这件事李知府知道吗?”
  “老爷知道。”
  穆清彦了然,既然李壑知道,李家未必没有探查,但在接风宴上,李壑丝毫没有提及。再者,庞忠作为钦差,对此是否不知情?还有不知去向的温明玉……
  早猜到李子英几个没在万霞县干好事,但显然还是低估了他们。


第220章 三人的收获
  从仆从们口中搜集完信息,穆清彦来到当初李子英住的院子。
  如今这座院子住着钦差庞忠,现今只有随从,即便如此,穆清彦也不能进去。好在他并不需要进去,从院门到屋子,距离不算远。他打算回溯两年前的事,李子英做的事必然要藏掖,越熟练漏出马脚的可能越低,那么,初来那段时间更容易寻到破绽。
  两年前——
  红花山庄初初建成,花木尚且稀疏,房屋院墙亦是簇新。在山庄内穿行的下人,同样以崭新的衣裳来衬托喜气,赖兴作为山庄管家,满脸殷勤的领着几位衣着华丽的公子哥儿参观山庄,为首一人百无聊赖的踱步,右手抓着马鞭,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左手掌心。
  所有人都是以他为首,这人便是李子英!
  丽贵妃能从后宫杀出一条路,得皇帝多年宠爱,这不仅是她有心计手段,更是因她容貌不俗。身为嫡亲弟弟,李子英的长相自然也不差,且他比丽贵妃小十岁,正值而立。只这李子英从来都是被人恭维奉承,骄奢淫逸,下巴微微抬起,张扬而傲慢,他看着赖兴,嘴角似有笑意,却凭空生出一股残忍。
  至于其后的三位纨绔,单看表象,都不差。
  这也是平民和世家的差距,自小耳濡目染,再不成器再纨绔,也自与百姓不同。
  “这一处是山庄主院,里头按照三少爷的喜好布置。”赖兴引着一行人进去。
  这处主院自然修得又大又宽敞,用料都是拣好的来,屋内的摆设用具也很尽心,珍贵的古董器具都有好几件。但这几位公子都是权贵出身,随意扫了扫,点了点头。
  “行了,你下去吧。”李子英摆手,不愿赖兴在跟前碍眼。
  赖兴也清楚这位的脾气,自然乖顺的离开。
  紧接着,李子英又把身边随从护卫都打发了,屋内只剩他们四个。
  这四人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都是迫不及待。
  “钱二,说话啊!”李子英拿马鞭敲敲桌子,鞭子是用细牛皮编制而成,泛着乌黑的光,手柄顶端嵌了一颗龙眼大的红宝石。
  尽管在古时,宝石不如玉石珍贵受欢迎,但这等成色和大小的红宝石,也绝非寻常。
  李子英口中的“钱二”,喊的是钱华。
  钱华是家中次子,行二,身份地位以及年纪都比李子英低,李子英对人颐指气使习惯了,哪怕他们关系不错,他也常这么称呼钱华。虽说如此,钱华却是四人中出谋划策者,脑子活泛,最擅长投人所好,时间久了,便是四人中的“军师”。
  总得来说,他们在团体中的位置,跟彼此的家世脱不开干系。
  好比在后宫里,钱华的姐姐钱贵人就要奉承讨好丽贵妃一样。为了生存和利益,钱华在姐姐示意下,跟在李子英身边。
  钱华听见李子英的催促,好脾气的笑道:“三爷急什么,这事儿要做的隐秘,一定不能着急。之前我们都商量好了,按计划来,最迟下个月初就能开始。”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c
  杨永延抚掌笑道:“我都等不及了。”
  常浩同样的跃跃欲试,又有点担忧:“真不会出问题?”
  李子英嗤笑:“怕什么!你要是害怕,你别去!”
  钱华也道:“天宁府又不是别处。”
  他们特意选择万霞县,就是看中当地县令乃是李家提拔上来的,知府又是李壑,即便真有点意外,李家也会遮的严严实实。至于外人,那也不能逾矩管到天宁府,顶头又有丽贵妃撑着,往常在京里闹出人命都没事,更别提如今“天高皇帝远”。
  时间往后推移,十月初八这天,四人又聚在房里。
  钱华看向三人,笑道:“都准备好了。”
  李子英很满意:“辛苦你了。我是等不及了,都准备准备,明晚就出发。”
  到初九晚上,将近子时,山庄里便动了起来。后门撤掉了门槛,一匹匹马牵了出去,李子英几个跨马而上,马队后面还跟了一辆马车。一个胖子带着两个杂役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