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泰伦特太太宠爱幼女,小妹妹玛格丽特将来结婚还会得到母亲给的嫁妆;安娜贝尔恐怕得不到母亲额外的给的嫁妆,约瑟芬准备私下多给一些现金。女孩子结婚,手里有钱说话比较有底气。
两个女孩最大的问题是教养的太好了,根本不像斯嘉丽和苏伦那样整天争吵,卡琳很像两位泰伦特小姐,温柔又善良。
这么一想,她又担心起苏伦和卡琳,她俩不知道得了什么病,瑞德的信对她俩一语带过,没有说明是什么病。既然是从穷白人那儿传染的病,多半是肺结核?她们这几年吃的不好,女孩子多半都会有点贫血,加上吃不饱,那可不就是营养不良吗?想要治好也很简单,吃好吃饱,住宿条件改善,多半还是可以痊愈的。
她喊来谢尔顿,问他是否愿意去南方一趟。瑞德参军去了,他的船还在,只是不知现在谁掌管着,花钱办事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谢尔顿这几年也算涨了不少见识,办事能力也强,交给别人她不放心。
“太太,我是可以走一趟,但您别抱太大希望。我听巴特勒先生说,现在不管南方军队北方军队,见到黑人都会抓进军队里当兵。我要是许久没有回来,多半就被抓走了。”
约瑟芬没有想过这一点,愣了一下,犯愁的说:“确实……但你还是要走一趟,小心一点,带几个人。你可以雇几个人跟你一起去。先去查尔斯顿,看看波琳姑妈和尤拉莉姑妈,带信给尤拉莉姑妈。”
将尤拉莉的三个孩子写的信交给谢尔顿,“叫尤拉莉姑妈给你弄一辆马车,多带一些吃的。肉罐头多带一些,比较方便。”
马口铁罐头的肉饼和青豆,成袋的马铃薯,带上不同种类的很多青菜种子,食物匮乏,波琳家的农场大部分都荒废了,倒还是能种种菜,留一些马铃薯切块当种子,比没有强;尤拉莉家可以种在花园和花盆里,至于能不能种的出来她也实在顾不得了。
送一些钱……主要是金币,南方还用不了北方的纸币,南方的纸币又已经等于废纸,还是金币靠谱。
约翰不在,巴哈马小岛上的收益都送到波士顿来由她支配,现在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是能不能送进去的问题。菜种子之前就送过,差不多半年送一次,波琳姑妈的信里还很骄傲的说种了不少菜呢。尤拉莉的信里没说过,估计种菜事业不怎么乐观,她家要是没有会种菜的黑人,那还真的挺难的。
*
谢尔顿启程了,两周后写了信回来,仍然是一个流氓似的青年送信到纽约码头交给波西,然后波西再将信送到波士顿。
波琳和尤拉莉家暂时安全无忧,主战场不在查尔斯顿。
黑妈妈还守在萨凡纳老宅,把家里看得严严实实的,就是没钱,不得不将剩下的银餐具都卖了。这是查尔斯上次回去就允许了的,但黑妈妈还是觉得自己对不起太太,等太太能回来了一准要难过。
黑妈妈这种为主人着想的心态也是没谁了。
爱弥儿压根不在意那些身外之物。她从小经历过从富裕到没落,又从法国到美国,对身外之物看的很开。这也是罗毕拉德家还没有真正穷途末路,至少还有巴哈马小岛的收入,手里还有钱就不会太在意了。
约瑟芬想着要是把爱弥儿放在塔拉庄园那样的地方,她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个爱伦似的主心骨人物。
爱弥儿是幸运的,她的成长环境说不上很好,但也从来没有过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她生下来就是一位贵族小姐,婚后是富家太太,真要她像爱伦姑妈那样做个“好主人”,她倒不是做不到,只是何必呢?
安娜贝尔和玛格丽特经常过来,两个年轻女孩最喜欢小侄女,每天看不到都会十分想念。她们几年前到了私家女校的年龄,但因为老泰伦特太太舍不得女儿们离开家,现在是请了家庭教师教授她们一些知识,主要是文学艺术方面,数学物理化学一概没有,略有一些地理知识。
北方小姐要学音乐,要会弹几首钢琴曲,这样可以在家中来客的时候表演一下才艺,泰伦特家这样的家族也不能例外;跳舞要精通,要能跳上一整晚,不过中途最好还是休息一下,不然会被人认为身体太好或是太不矜持。
身为女孩子可真不容易,身体不能“太健康”,但也不能不健康,动辄就会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不会跳舞是太笨拙,整夜跳舞又是太不矜持。男孩就不会有这些顾忌,他们想跳到什么时候都可以。
家里人喊安娜贝尔的爱称“安娜”,安娜快到18岁,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丈夫,但因为父亲和长兄都亡故了,不太好找到合适的人选。
波士顿的这些上等家族互相通婚,人选还是不少的,但如果你有三个长得英俊又可爱的哥哥,想找到能跟哥哥们媲美的丈夫实在难度不小。家世可以的,相貌不一定配得上;家世相貌都可以的,年龄又不合适,不是太年轻就是太年长。
斯坦利最近几个月为了安娜的婚姻也跟她说了几次,说虽然安娜的丈夫年龄上限可以到30多岁,但最好还是不要太老了,男人年纪太大多半不怎么有趣,还会有早死的可能。
安娜自己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人选,约瑟芬问她是否喜欢哪家的少爷,她淡淡的说:“没有。”
“总有哪个男孩或是男人喜欢你吧?你可是泰伦特小姐,要说没人喜欢你,我可不信。”
玛格丽特——玛姬鬼鬼祟祟的笑起来,“有的有的,是谁呀?让我想想。”
安娜瞥她一眼,“没有,你别跟约瑟芬说那些没有影子的事情。”
玛姬笑嘻嘻的说:“他都来拜访过好几次了,你怎么还没有答应跟他出去玩呀?”
约瑟芬仔细端详安娜:泰伦特家的孩子长得都很不错,男帅女靓,安娜和玛姬都是这个时代最贤妻良母的温柔长相,加上泰伦特家的家世,本来应该很好找到合适的丈夫才是。
两个女孩的婚姻是家里的大事,嫁的不好会很糟心,后续会有无数麻烦事,菲利普生前提过几次两个妹妹的婚事,他是长兄,他当然要为妹妹们挑选合适的丈夫,也提过几个人名,但当时她根本没往心里去,于是现在再怎么使劲回忆也想不起来那几个名字。
按说现在她俩的婚事该是老泰伦特太太操心,但她好像也不怎么上心,或者至少对安娜不很上心。
斯坦利这个二哥倒是暗中观察了几个人选,把资料交给约瑟芬,请她查看一下这几个人选。约瑟芬本来不想揽事,斯坦利却很认真的说,妹妹们如果嫁给不合适的丈夫,将来混账事太多更麻烦,哥哥和嫂子都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她想了想查尔斯当初认为黑斯汀斯不适合做她的丈夫,却对菲利普赞赏有加,想来一个认真负责的哥哥确实应该这么考虑。
还得考虑安娜的意见,这个时代结婚已经需要考虑“爱情”了,而不是仅仅为了门第和传宗接代结婚、生孩子。
第59章
女孩子们都喜欢看爱情小说,简·奥斯汀的几本小说可以说是翻来覆去的看了无数遍,还有其他知名不知名作家的爱情小说。她们不是很喜欢狄更斯,觉得苦大仇深,不怎么“有趣”。
菲利普之前认为妹妹们不应该读那些充满了幻想的爱情小说,这会使得她们对将来的丈夫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泰伦特家的家世能保证她们的丈夫有钱,但不能保证她们的丈夫会很英俊,或是深爱她们。
要说哥哥们最担心的事情,那就是会有什么不合适的人来向妹妹们求爱……
女孩子们养在深闺中,其实认识不合适的男人的机会极小,但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哥哥们担心单纯的妹妹会被什么油腔滑调的男人骗了。
说话越好听的男人越危险。
啊哈!约瑟芬总算知道为什么菲利普一直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了。
一想到菲利普她便觉得真是世事难料啊!谁会愿意总当寡妇呢?寡妇拘束太大,这不能做、那不能去,她在家是可以随便穿用不着穿丧服,但在老泰伦特太太面前还是要伪装一下,并不能随心所欲。
她想着是不是应该去欧洲,在马赛或是罗马都不错,要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气质当然是去艺术氛围最浓厚的国家,维克多过几年也该开始熟悉他成年后将会得到的财产了——哎呀!这么一想,时间过得真快呀!
维克多多大了?她恍惚的想着,快满9岁了,他是8月出生的。
一个狮子座男孩。
斯坦利·泰伦特很喜欢维克多,当然也遗憾菲利普没能跟约瑟芬生个男孩,将来辛西娅的丈夫更要严格挑选,不然泰伦特家的家产可能就要改姓了。为此他愿意好好培养维克多,维克多将来掌管泰伦特家的财产他倒是比较放心的,毕竟维克多跟辛西娅有一半的血缘关系。
约瑟芬一方面觉得斯坦利考虑得太早了,但一方面想想提前做好准备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有点可怜维克多,小小年纪承受了太多一个孩子本不该承受的负担。
她原本是想把黑斯汀斯的财产交给菲利普来打理的,哥哥并不善于经营,以至于到了现在,反而是瑞恩在跑铁路公司的事情。瑞恩去年毕业,开始接手一些家族生意。
菲利普继承遗产后便给两个弟弟、两个妹妹设立了个人的信托基金,以确保弟弟妹妹们将来都有一笔还不错的财产。妹妹们的信托基金结婚后给,就当是嫁妆;瑞恩的信托基金大学毕业后可以到手;斯坦利的信托基金是活过25岁给,前年菲利普去世后,斯坦利还没到25岁。
菲利普是个很聪明又很大方的人,也很有自信,认为自己将财产分给弟妹们,将来会赚到更多的钱。
她让谢尔顿带钱给斯嘉丽,这时候也没法走银行,只能带金币,所以不能带太多,以免路上露财,半路就被人杀了。但也不能太少,怎么也得带个1000美元吧。一枚金币兑换美元的比例不等,她也弄不清楚汇率,跟斯坦利商量后,还是决定直接带黄金。
黄金的兑换率一直挺稳定的,即使在战区也很稳定,铸成2克、5克的金珠,可以直接当成钱用。
又想着这个时候塔拉最缺什么,其实缺的是下地干活的人,塔拉就是不种棉花了,可要是需要人手养鸡种菜种玉米种马铃薯和红薯,不然吃什么呢?可怜,斯嘉丽从小到大只知道玉米红薯都是喂猪或是种植园黑奴吃的东西,没想到有朝一日要吃这些粗粮果腹。
她是佩服斯嘉丽的,换成她可做不到。她从来没有去过家里的农场,连黑奴们怎么干农活都没有见过,要她养鸡种玉米她肯定做不来。她习惯了有钱的生活,习惯砸钱办事,但现在这种情况——
战争期间要想活得轻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只有在波士顿这样远离战区的地方才能继续歌舞升平。
她也不可能现在跑去塔拉帮斯嘉丽,她的理念还是砸钱办事,南方现在缺的是食物,有钱人总归是饿不死的,能买到所以要有钱。
瑞德上次的信中说,杰拉德不肯离开塔拉,爱尔兰人死都不离开自己的土地,她当时还嗤笑过杰拉德的虚伪:他不是也离开了爱尔兰老家来了新世界吗?
但现在想想,不仅杰拉德不肯离开塔拉,斯嘉丽三姐妹也不肯离开塔拉,塔拉是他们的财产,不能抛弃。这是一种“家”的概念,可以说是所有的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结。
故土难离。
约翰也一直说着要回萨凡纳,准备在查尔斯的婚礼结束之后就回去,他放心不下罗毕拉德家的老宅。
其实不就是一栋老房子吗?
家里的农场只剩下土地了,在南方必定战败的情况下,罗毕拉德家还能不能保留农场的土地都不能确定。土地的地契文件是地主留存一份,市政府留存一份,萨凡纳的政府机构损毁严重,政府官员逃离的时候烧毁了大多数文件,战后的新政府说不定压根不会承认之前的地契。
家里的地契倒是都在呢,可到时候难保不会成为一些废纸,就像南方自己发行的货币和债券一样,一文不值。
她跟斯坦利谈到这个问题,斯坦利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到时候要看萨凡纳的新市政府里是什么人,具体会执行什么新的土地计划,不行就只能再买回来。
斯坦利能理解罗毕拉德先生这种“守业”的想法,这是有产阶级的通识,家产不说一代比一代富有吧,至少不能减少,不然就会是“败家子”。
约翰战前便离开了萨凡纳,还是很合情合理的去法国看望怀孕生子的爱女,就这样还少不得会被人背后非议是个“逃兵”,查尔斯之后加入南方军队才算给罗毕拉德家挽尊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也不知道瑞德·巴特勒这会儿参军能否让老巴特勒先生对家里的不肖子改观。
瑞德昨天又寄了信来,这人还是有点能耐的,能在南方军队里混得如鱼得水,还能继续有门路往北方送信。
他说到西点军校的经验大大帮助了他,半路辍学也不影响他成为军官,毕竟到了战争后期,有指挥经验的军官阵亡的差不多了,他比起那些没怎么受过教育的火线提拔的军官要强了一大截,但再有经验的指挥官也无法避免南方军队的节节败退。
到了这时候,南方的财力和人力已经不足以支持继续下去。南方军队也有黑人士兵,但不像北方会有纯黑人的部队,南方军队将为数不多的黑人打散分配下去,不然的话,这些黑奴会整支部队倒戈。
他的信中充满了一种旧时代地主崽子的伤感,他是认为南方必败,但亲眼见到这股儿颓败的精神,还是不免沮丧。
他自嘲自己不是一个坚定的“战士”,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想要加入南方军队。他这会儿详细说到带着斯嘉丽和梅兰妮逃出亚特兰大的那天,南方军队自己炸毁了火车站附近的仓库,仓库里有成堆的战争物资,食物、武器、拖不走的火炮、靴子、毯子等等,南方军队不愿意这些物品落到北方军队的手里,也没有更早一点向亚特兰大的平民分发食物。
他感叹“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是多么渺小,他惊觉自己本质上还是个“南方少爷”。
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