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确实有用,实际上,游泳是一项非常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运动。当然,千万别蝶泳,蝶泳对人的腰部力量要求非常高,虽然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还能蝶泳起来的人不多,但这的确是个禁忌项。
李丰民正在水里慢慢游着,忽然感觉自己的左腿传来了一阵强烈的放射性疼痛。从右侧大腿一路疼到脚跟附近。剧烈的疼痛让李丰民不自觉的张嘴痛呼,但这一下疼的太不是时候了——张嘴的时候他正好潜在水下。
水下张嘴,水自然而然就倒灌了进来。等李丰民用自己常年在长江游泳的经验控制住身体重新浮上水面的时候,他已经呛了好几口水。
李丰民的动作引来了救生员的注意,等救生员一路狂奔到附近的时候,老李同志已经游到了岸边,开始扒着池边咳嗽了起来。他一边咳嗽,一边还朝着救生员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咳咳……我没事,咳咳,不小心呛了一下。”
救生员确定老头没事儿之后,把老人家从水扶里出来,让他坐在岸边休息后离开了。而其他赶来准备急救的医学专家们则把李丰民给围了起来。说真的,六十八岁的老人家呛水,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可能咳嗽两声就没事儿了,也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在场的都是见过无数类似案例的医生,既然都来了,那至少要问到自己心安了才行。
孙立恩和胡佳虽然是最先赶到的,但他们两个却没有先钻到老头身边询问情况。孙立恩还在皱着眉头考虑“血压缓慢下降中”的含义。而胡佳则是觉得,来了这么多看起来最少都是主任级别的医生,自己大概率派不上什么用场。
孙立恩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出这个血压缓慢下降到底是什么意思。老头之前呛了水,可能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这个状态下血压心率都会上升。现在都上了岸被人围了起来,那就应该算是应激状态解除。这个条件下血压肯定会下降——只不过恢复的速度应该相对来说比较快。可能够不上“缓慢”两个字。
这是不是在提示老头的循环体统有问题呢?孙立恩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了下去。人体内控制血压的方式有三,第一是压力感受器调节。在正常人体内,多处动脉起始段都存在有压力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会向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传递反射,从而参与到心跳和血压的管理中。
第二是容量压力调节机制,人体会通过调整肾小球的重吸收效率,从而达到调节血容量的效果。通过血容量调整而达到调节血压的功效。
第三就是体液调节机制,人体通过分泌特定的激素,控制血管的舒张收缩。
血压缓慢下降,可能是在提示感受器有问题,或者肾脏有问题,甚至可能是老头的心血管受体有问题。
孙立恩犯了难,这三个问题不管哪个都可能是重大疾病。但要确定老头究竟有什么问题,非得尽快送到大型三甲医院里去才有可能搞得清楚。
只不过……在这群加在一起恐怕都快六百岁的老专家们中间,把人抢出来送医院?孙立恩抖了抖,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工作。
第238章 池边会诊
老专家们之所以这么热情的过来围着老李同志嘘寒问暖,并不只是因为他们一天没折腾学生和规培医所以闲的难受。在询问过老李同志的病史之后,众多专家同时注意到了一点——他的疼痛虽然符合腰椎间盘凸出的症状表现,但在游泳的时候突然发作却比较少见。医生们之所以会推荐腰椎间盘患者游泳,不光是因为这种运动对疾病无害那么简单,泡在水里能够极大缓解腰椎受力,游泳实际上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游泳不光没有缓解症状,反而疼到老李同志呛水,这是个很容易引起老专家们注意的点。
和孙立恩商量了一下之后,胡佳一路小跑到了泳池旁的值班处,借来了听诊器和血压计。这些基本的诊断工具能起到的作用其实远比普通人想象的更大。专家们对胡佳拿来诊断工具,以及操作诊断工具的利索劲赞叹不已。而孙立恩的注意力开始朝着李丰民的四肢以及脸颊处延伸。
处于人体循环末端的四肢是比较容易体现血液循环障碍的地方。而这些区域经常能表现出非常具有特征的诊断标志性现象。比如肝掌,蜘蛛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雷诺综合征,杵状指等等,都是辅助提示诊断的绝佳特征。这些特征的提示性都非常强,只不过有时候需要一些耐心和敏锐的注意力才能发现。
至于脸颊处,则是孙立恩在寻找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的证据。SLE(系统性红包狼疮)虽然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但老年男性发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果对方因为SLE之类的自身免疫疾病,导致产生了脉管炎之类的疾病,倒是也能和他现在表现出的症状对上号。
“心率95,血压收缩压115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胡佳手脚利索的完成了检查,然后开始听起了李丰民的心肺音。泳池里的水毫无疑问属于淡水,因为淡水渗透压低于血液,呛入一定量的淡水就有可能导致血液在肺泡处遭到稀释。血液稀释会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同时大量水分涌入血液,还会导致严重的溶血现象。血钾上升,氮、钠浓度迅速下降。最终会引发心脏停搏致人死亡。
老年人的横膈膜可能没有年轻人这么有力,呛水之后没能把所有入侵到气管的水分排出也是有可能的。虽然刚才检查血压并不高,但胡佳仍然不敢大意。仔细听了半天,确认老人家两肺无啰音,心脏跳动稳定有力后,这才停止了检查。
前来“会诊”的专家们交流了一下意见,基本同意老头没啥问题。可能就是腰椎间盘突出有些严重了而已。而就在大家准备散去的时候,有一个老头认出了孙立恩。
“嘿,这不是中午在台上骂人的孙医生嘛!”一个白白胖胖的老头笑眯眯的朝孙立恩挥了挥手,语带亲切道,“老李没啥事儿,你接着去玩吧。甭操心了,等会我叫服务员把他送回去就行。”
孙立恩有些无礼的保持着沉默,他仍然盯着李丰民,眼睛在他身上到处看着。他根本没有发现身旁有个老人家正在朝着自己搭话——李丰民的身体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外表体征,孙立恩在旁边盯了最少五分钟,老头后腰上有颗痣都被他看了好几遍。但黑色素瘤并不会导致这种症状,副瘤综合征也不会产生血压“缓慢下降”的症状。
对不上,对不上,孙立恩觉得自己的脑袋都快开锅了,可他就是不明白面前的李丰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他一遍又一遍的核实着李丰民头顶上的状态栏,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他会出现这个提示。
孙立恩忽然觉得自己的胳膊被人轻轻拽了拽,他猛地回头一看,发现是胡佳正一脸担心的看着自己。而周围则围了不少有些好奇的只穿了条泳裤的专家们。
“小伙子,想什么问题呢?”一开始搭话的那位白白胖胖的老头微笑着问道。年轻医生在病人面前这么出神,不见得是坏事。有时候突然想明白了一处关节,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医生朝优秀医生转变的关键节点。反正在场的众多专家都觉得老李同志不会有什么问题,小孙医生出神一点倒也无妨。老头见孙立恩被胡佳叫的回过神来,反而觉得有些遗憾。他试图担心孙立恩还没想通,试图弥补道,“你要是有什么看着觉得不合适的地方,不如直接上手给老李做个体格检查。毕竟旁观千次不如动手一次嘛!”
较长时间全神贯注的思考一个问题,会导致人在放松下来的时候产生类似“完形崩溃”或者“语义饱和”的结果。就好比短时间看到一个汉字大量重复出现,或者干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后,你会发现这个字开始变得陌生了起来,而你甚至可能会忘记这个字到底怎么读,又代表了什么意义。
孙立恩的全神贯注程度比这个更高一点,等到他回过神来之后,他甚至有些记不清楚自己到底在考虑什么了。而在听到身旁年纪更大的人的提议后,孙立恩下意识的按照“规培医遵照上级医生指示”的逻辑,走到了李丰民身旁开始检查。
虽然平时在学校或者医院里,这群老专家们未必都是这样的和蔼性子。但出门在外,又是在稍显无聊的会议之后出现的专业情况。他们竟然都还挺有兴致的在一旁看着孙立恩的检查,一边低声交流着这个年轻医生的检查技术。
虽然不差,但也算不上太好,这是专家们在交流后得出的结论。在这些老专家看来,孙立恩的检查动作虽然标准,但毕竟只是规定中的标准动作。他似乎还没有学会有目的有技巧的偷懒以达到加快检查的技术——孙立恩有“教条主义”的嫌疑。
孙立恩倒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性子,这一点从之前他贸然提议使用原料药为有机磷中毒的消防员们治疗就能看出来——这家伙有时候真的不按套路出牌。但他这次的检查确实做的很认真,孙立恩回过神来后,又重新陷入了之前的困惑中,他试图用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和检查来找到李丰民血压降低的主要原因。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么?”带着问题诊断,至少比盲目的检查试图发现问题所在更好一点。孙立恩一边检查着李丰民的双下肢肌力水平,一边顺嘴问道。
“我还好。”李丰民笑眯眯的答道,他确实感觉下肢传来的放射性疼痛减轻了很多。“不过刚才可能多喝了两口水,现在觉得有点饱。”
孙立恩没搭茬,问胡佳要过了血压计,再次为李丰民检查了心率和血压。
“心率95,血压收缩压105毫米汞柱,舒张压75毫米汞柱。”孙立恩报出了读数,果不其然,李丰民的血压正在下降。
“您刚才说觉得有点饱?”孙立恩忽然想到了什么,“是饱腹的感觉,还是觉得肚子有点涨?”
李丰民有些困惑的问道,“这有什么不一样么?”
第239章 内出血
饱腹感和腹胀区别可大了。孙立恩灵光一现,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但他觉得,这个大概就是一切问题的正确答案。
“您感觉到的是那种满足的饱腹感,还是觉得肚子有点涨?”孙立恩追问道,“这个区别很大,您好好感觉一下再回答我。”
孙立恩的追问引起了旁边围观的专家们的好奇,他们确实没有去主动询问李丰民现在的感受。事实上,他们甚至没有去问过李丰民过去有没有什么问题。所有的检查和询问,都是针对呛水和腰椎间盘突出进行的。
“有点涨。”李丰民考虑了半天之后有些迟疑的答道,“这有啥关系么?”
“再量一次血压。”孙立恩没有回答李丰民的问题,他估摸着又过了十分钟左右后再次为李丰民测量了血压,这次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孙立恩的想法。“心率90,血压收缩压95毫米汞柱,舒张压70毫米汞柱。”这个血压参数基本已经到了正常血压的下限。李丰民的血压确实正在逐步下降。
“马上叫救护车,他得赶紧去医院。”孙立恩的眉头皱了起来。虽然不能马上判断出这种变化是否会危及生命,但不论是出于职业敏感,还是出于诊断需要,李丰民都应该马上去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才对。
“小孙,你看出什么问题来了?”那个白白胖胖的老头皱着眉头问道,虽然问诊的时候没有问的太详细,但他们都觉得李丰民没什么大碍。就连老李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严重的不适。
“现在还不好说,但这个血压下降的趋势很不好。”孙立恩答道,他直接叫来了救生员,让他马上去联系救护车,自己则开始触诊起了李丰民的腹部。“我怀疑可能有内出血。”
“内出血?”周围一群专家同时皱起了眉头,“没有凝血障碍,没有外伤,没有冲击,哪儿来的内出血?”
孙立恩皱着眉头检查着,“不知道。但是这种稳定血压下降,我只能想到内出血。”他在李丰民的肚子上仔细敲着,“还是去医院吧。如果没有问题就当虚惊一场,但要是真有内出血,按照这个血压下降速度,等他出现了失血过多的症状之后就来不及了。”
孙立恩把话说的很直白,反正在场的都是同行。哪怕不是急诊科或者麻醉出身,他们也应该明白这个很简单的道理——虚惊一场总比有惊无险,甚至危险来临好得多。
虽然周围的专家们都对孙立恩的诊断不是很认可,但毕竟小孙医生说的话挺在理。如果老李没事,大不了大家以后在饭桌上笑话笑话孙立恩小题大做。可要是李丰民真的像孙立恩说的那样,出现了严重而且隐蔽的内出血而且还没去医院,那以后谁都笑不出来——这是会死人的!
三亚的医院得到了通知,救护车正在开往酒店的路上。而李丰民也表现出了不太寻常的症状,他觉得左腿根部有些胀痛。不过还在可以忍耐的范围内。
“给他找两条浴巾过来。”胡佳叫来了一旁一脸紧张待命的酒店经理。她注意到了李丰民的脸色有些发白,而且似乎还有轻微的颤抖。可现在的三亚气温在27度左右,按理来说不该觉得冷。
“是内出血。”围观着的专家们终于认可了孙立恩的诊断。脸色发白,呼吸急促,这都是失血过多,即将进入休克的典型症状。
但是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找到,出血点,出血位置究竟在什么地方?
孙立恩开始了第五次详细查体。等他按压到了李丰民的左下腹之后,李丰民就开始叫起了疼,并且松开手之后,孙立恩又清晰的听到了从李丰民嘴里传出的呻吟。
左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孙立恩差点高兴的喊出来,这次的触诊收货太大了,他不光确定有了李丰民身上的左下腹有压痛和反跳痛,而且从坚硬的手感上他也能肯定,李丰民有明显的腹肌紧张。
没错,内出血,而且位置就在右下腹的位置上。
周围的专家一片哗然。而就在这通热闹中,胡佳迅速趴在了李丰民身旁急声问道,“你有没有什么过敏?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其他的老毛病?”
李丰民有些迟钝的转过头来,对胡佳摇了摇头,“没有。”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