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信任,而他也不会一直和我们站在同一立场上。这是一个隐患,一个巨大的隐患。”
“所以您选择为孙医生扬名,而且一开始会选择比较神秘的角度来渲染这个人。”杉本顺着小林丰的思路说了下去,“但是我不明白,这样不是会更容易引起艾伦先生的怀疑和不信任么?”
“如果放任不管,艾伦就是一个不定时炸弹。”小林丰重新坐了回去,拿起一杯咖啡轻轻喝了一口,“杉本,你知道陆自的人会怎么处理不定时爆炸物么?”
“他们会主动引爆爆炸物。”不等秘书回答,小林丰就自己说出了答案。“在确保安全以及爆炸范围可控的情况下主动引爆爆炸物,这样才能将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
秘书叹了口气,“所以,您打算用孙医生来引爆这个炸弹?恕我直言,会长。炸弹爆炸的时候,同时也可能把用来引爆炸弹的孙医生炸的粉身碎骨。”
“我为什么要在意一个医生的死活?”小林丰笑了起来,“更何况,你怎么知道被炸碎的一定是孙立恩?”
杉本并不打算和小林丰争论究竟谁会被炸碎,他只是提醒道,“阿薰和他的夫人都是孙医生救下来的。而且阿薰目前还在中国接受治疗。如果孙医生有麻烦的话,阿薰可能会很为难的。”
小林丰陷入了沉默中。看得出来,对于自己的儿子,他很明显有些歉意。但这些歉意,并不足以成为阻挡他实行自己计划的理由。“阿薰的事情不用去担心。武田的未来,比他的个人感受更重要。他会理解的。”
如果不理解,那就不理解去吧。后半句话,小林丰没有说出来。固执和不听劝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儿子能够重新回到家中,这让小林丰很欣慰,但欣慰不能给公司带来进步,对他来说,武田比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更重要——哪怕是与自己的家人相比也是如此。
“明白了。”杉木点了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
·
“这个新闻要放到二版上去?”国内某二线门户网站新闻编辑部中,经济新闻的值班责任编辑看着屏幕中的指示,一头雾水。平时高高在上,完全不屑于和经济新闻部打交道的大客户部忽然来了联系。而且是一口气十几条信息的流量轰炸。目的则是将一篇大客户部指定了内容的文章,放到经济新闻板块的二版上,并且最少保持48小时不间断。
平时,主编或者副主编也会偶尔提出一些这样的要求。有这种需求的“定制新闻”一般都是各个公司投送的付费软文。但大客户部提出这样的要求,还真是第一次。
值班责编正打算问问细节,工作聊天群组上忽然又传来了广告部的要求。部门不同,内容和要求却完全一致——将一篇特定的定制新闻稿放在二版。
大客户部,广告部,这些油水部门今天是吃错药了?责编挠了挠头,不过还是按照要求把软文发了出去,毕竟人家是赚钱的主力,是真正的财神爷。拿人手短,服从一下需求倒也无妨。
软文发出去了,和软文同时上线的,还有武田制药重金购买的全版广告——周秀芳的生平经历,以及武田制药决定捐献价值两亿美金的设备,决定在宁远投资建设一座以周秀芳命名的大型综合诊断中心,并且建造两座铜像以纪念这位老人的“公益广告”。
至于那篇软文,则以一个“武田制药工作人员”的视角,详细描述了一番周秀芳从入院到离世的故事。里面隐去了一些人物信息和关系。但是用比较重的笔墨,描写了一名敏锐发觉周秀芳病情异样,并且被周秀芳提点后,又准确诊断出一名罕见中毒患者病情的规培医生。
整篇软文看下来,这位“某规培医生”虽然出现场面不多,但都在非常重要的节点上。写这篇软文的文案水平绝对不低,寥寥数笔,一个年轻有担当,而且还很有水平能力的年轻医生跃然纸上。让人印象颇为深刻。
武田的造势计划,正式开始。
第279章 造势行动(2)
造势行动的启动,一般是要做到润物于无声中的。在人们注意到行动之前,就通过温和并且不易被发现的手段,把需要传播的内容植入于人们的脑海中。最好的结果,就是让被影响的人们执着的认为,这些想法都是他们自己形成的。并且也乐于向其他人传播“自己的”想法,
但武田明显没有考虑使用这种最有效,同时也最耗时的方法。稳妥的造势行动主要效果还是在于保护被造势主角,而对于武田来说,能够达到目标即可。孙立恩会不会因为这样的造势而惹上麻烦,并不是武田关注的重点。
但令武田制药宣传部始料未及的是,孙立恩话题热度的上升节点,却比他们的软文早了足足五个小时。
。
。
。
留香园的论坛从昨天凌晨开始就炸了。不是无法访问的那种炸,而是热度极高的炸。自从罗三观发出了孙立恩的故事以后,论坛里的访问热度就一直呈快速上涨的趋势。而昨天晚上,这个帖子突然引来了极大数量的关注。
罗三观昨天一反常态的没有写更新,而是提出了一个很直接的问题——“你们有没有觉得,孙立恩的职业素养强到有些不像话?”
“罗主任终于疯了。”回帖迅速组成了复读机,整整齐齐盖了几十层楼。帖子虽然发表在影像诊断板块,但因为写的是急诊内科的故事,所以引来的读者五花八门。从急诊科到康复科,甚至还有些药剂科的医生每天等着催更。见到罗三观发言之后,大家只当他终于因为不得志而终于分不清现实和幻想了。出于同情,也同时因为担心以后没有更新可看,这群复读机开始盖楼慰问起了罗三观。
“我还没疯呢。再强调一遍,孙医生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我写的内容句句属实,没有一句是编造的。”罗三观对于大家的关心并不领情,甚至表现出了一丝不爽。“你们这群人,就想着找个机会把我批判一番,幼稚!”
“真正的粉丝……”这条评论被同样追更的版主直接给删了。
“说起来,我其实也可以理解你们对这件事情抗拒和不信任的原因。”罗三观看着帖子里众人的队形,摩挲了一下自己的下巴。“毕竟孙立恩这样的医生,如果真的和我所说的一样,对于诊断疑难杂症有非常了不起直觉的话,那他一定会有不可限量的前途。而你们大多都以自己的经历作为对比基准,因此觉得不可思议。我可以理解你们的抗拒,但我真的没说谎。”
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你们不信是因为你们太菜,老罗我真的没说谎。觉得我说谎的人都是菜鸡。
罗三观很成功的惹起了众怒。被其他大牛鄙视了也就算了,毕竟学海无涯达者为先。可你一个跑到大阪学了五年屁用没有的粒子加速治疗技术的吉祥物,居然也好意思鄙视我们?众多医生一致决定,要给罗主任一个深刻的教训。
从罗三观所就职的医院入手,众多处于不算太忙的夜班中,或者难得休息日的医生们纷纷加入了调查。第四中心医院的故事开始被一笔一划的勾勒了出来。等到有人把孙立恩和三亚的那场抢救联系在一起后,同德医学院的陈天养进入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陈天养太有名气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可能是全国最有名气的二级教授。交友遍天下,而且也没什么架子。很快,临时调查局的工作人员们,就从陈天养处,打听到了孙立恩这个人的故事。
·
·
·
“这是今天第四个电话了。”陈天养挂掉了电话,朝着面前的刘堂春说道,“你的学生最近是不是又惹了什么事儿了?这天南地北的主治副主任们怎么都开始好奇他了?”
“我上哪儿知道去?”刘堂春搓了搓自己冰凉的双手,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戴副手套来首都。“说不定他又治好了几个罕见病人,惹得众人皆惊,从此扬名立万了。”
刘堂春心里当然不是这么想的。他只是在习惯性的嘲讽陈天养而已。自从昨天陈天养终于抵达了首都之后,他就一直在和陈天养互相斗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在迅速拉近——男人之间的友情,总是在这种奇怪的互动下诞生并且升温的。哪怕两个男人加在一起已经快一百二十岁了也是如此。
刘堂春对两人间的关系也有自己的打算。虽说陈天养是被自己拐来的,但毕竟也是个二级教授,在同德医学院普外科里呼风唤雨的人。借着避风头的理由来跟自己混,现在可能还算服气。可等出了国,到了坦桑尼亚那个地方天高皇帝远了,心里又有点什么其他的想法,在工作上不好好配合,觉着反正以后不用再见面,撕破脸皮也没关系。那可就麻烦了。
事实上,根据以前援非医疗队回来后的总结,医疗队员之间的关系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坦桑尼亚首都里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更何况医疗队活跃的驻点区域?环境恶劣,语言不通,离家万里,工作繁忙。众多条件下,医疗队员们承受着比在国内工作时更大的压力。而同事就成了点燃这些压力的导火索——回国之后就再也不见面了,因为有这么一重思想在,所以医疗队员之间的矛盾有时候会激化的非常迅速。这会对医疗队的工作造成极大影响。
刘堂春快速拉近和陈天养的关系,也就是出于这一层目的。等到回国之后,他还打算把陈天养拉到第四中心医院里来呢。他要尽快把陈天养拉上自己的贼船,这样才能一绝后患。
人生四大铁中,马上能拿来用的,大概也就是一起干坏事儿了。刘堂春灵机一动,拽着陈天养一起来蹲人。
被蹲的这位,是北平学院医学院寄生虫专业的副教授武非兵。
武教授年龄不大,但专业能力极强。三十七八岁的年纪,手里的报告论文一堆一堆。工作的时候态度也好,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他是第三军医大学出身的。和刘堂春一样,都曾经是陆军序列,都曾经在西北服役,最有缘分的是,两人都出身于同一只部队。
有了这层关系,刘堂春才敢光明正大的来对方家门口蹲人。老前辈来探望一下曾经的新兵战友,三级正教授来和副教授见面讨论,这不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嘛!
没想到刚开始蹲人,陈天养的手机就叽哩哇啦的乱响了起来。而且这一响,前后就是四十来分钟。
“算了算了,走吧。”刘堂春叹了口气,决定先行收队。刚才在陈天养打电话的时候,武非兵的车都过去了。现在再出面,起不到突然袭击的效果。那就很难直接说服武非兵。与其这样上去,还不如等下个机会。刘堂春背着手走在前面,在胡同里绕了几圈后,带着陈天养坐在了一家烧烤摊前面。
“你刚才说,很多人都在打听孙立恩?”叫了几十个肉串,刘堂春朝着陈天养发问道,“怎么回事?”
陈天养说了一遍经过。大概就是突然之间,一批比较年轻的医生们不约而同的给自己打了电话来。稍微寒暄了几句后,就开始打听孙立恩的故事。总而言之总结一下就是,“孙立恩那个人,是不是真的和传说的一样特别厉害?”
“你的回答呢?”刘堂春吃着肉串,顺便给陈天养倒了半杯牛栏山。“你不会把我这个徒弟就直接给卖了吧?”
“那不会。”陈天养义正言辞道,“我可不是那样人!”
陈天养确实没有“卖”了孙立恩。他只是老老实实说了说自己对孙立恩的看法——要不是刘堂春盯得紧,他肯定得想办法把孙立恩给挖到自己手底下。
这一句话,就成了对罗三观故事的最佳佐证。
然后整个留香园就炸了。
“卧槽?罗主任的不是编的?”
“卧槽?真的是豪斯转世?”
“卧槽?真的只是个小规培?”
等炸了五个小时之后,武田的软文一发布。第二波关注高潮出现了。
“武田制药也发话了!”
“第一次检查就确诊了PPCL?!”
“你们看罗主任的更新了没有?PPCL算个屁,首诊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你怕不怕?”
众说纷纷,热度超群。
这下,孙立恩彻底出名了。
第280章 造势行动(3)
众说纷纭中,知名人士孙立恩来到了第四中心医院急诊科,准备前来接班。和月初的大雪不同,虽然这次的雪量也很大,但时间毕竟已经快到了一月。地面温度已经降到了无法迅速融化雪花的程度。虽然这对于交通来说仍然会造成极大压力,但地面温度低,也就意味着刚刚落在地面上的雪花会融化成水,然后再被后面落下的雪花重新冻成冰块——地面上一层积雪加一层冰块,那简直就是交通部门和路政的噩梦。
因为地面温度低,同时也因为一个月前的大雪曾经造成过相当严重的后果,宁远市对于这次的大雪极为重视。全市的公务人员都接到了通知,领上工具去自己单位的包干区域清扫积雪。别说干这种事情的常备主力——部队。就连卫健委的那帮子工作人员们,都得带上劳动手套,拿起铁锹和巨大的竹扫把去清扫积雪。
宁远市原本就不算小,毕竟是个人口接近七百万的大城市。道路交通的情况相当复杂,除了最近这些年新建的大型城市干道,其他老城区的道路网错综复杂,除雪的工作量极大。哪怕几乎动用了全城的所有力量,这场清扫也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等到第二天早上孙立恩来医院的时候,街道上基本已经不见了积雪。道路上的车辆开的一个比一个小心,虽然行驶缓慢,但总算没有什么严重的交通事故。第四中心医院的应急响应机制只开启了第三级,并没有按照月初的最高级别进行部署。
孙立恩本来已经做好了在医院里忙死的准备,没想到扫雪清理如此给力。这不由得让他心里一喜。看来今天能够稍微轻松一点了。
急诊门诊早上同样也提供服务。不过比起门诊部门,急诊门诊就显得轻松许多。急诊那边依然和往常一样吵吵闹闹,病人的痛苦呻吟声和家属焦急的询问甚至哭泣混成一曲名为“人生”的交响曲。门诊的大队长龙仍然长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唯独急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