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乘客确定了明天出行的时间,孙司机赶紧两口喝完了剩下的温可可,然后决定上楼睡觉。昨天叫苦多的时间有点久,早上起来的时候孙司机还觉得有些腿软。明天一大早不光要开车,还得去大查房,没精神那是绝对不行的。
·
·
·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徐有容已经换好了衣服。恢复了之前一贯的冷冰冰形象。还好,大概是因为昨天啤酒喝的稍微有些多,徐有容才会表现的那么……放松。今天虽然表情严肃,但却出乎意料的让孙立恩觉得安心——平时见多了省电模式的徐医生,突然来个捧着马克杯翻白眼的徐有容,这个实在是习惯不来。
孙立恩这边开着车,副驾驶上坐着胡佳,后座则是徐有容和瑞秋。后座上的两个姑娘一直手拉着手,虽然一句话都没说,但看瑞秋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她现在到底有多满足了。
孙立恩本来打算把胡佳先放到太阳城,让她慢慢逛着。但胡佳却有不同意见,毕竟很快就要离开宁远了,医院里的食堂吃一顿少一顿。要是学校食堂,也似乎没什么值得担心的,不过医院食堂的味道确实好吃。她决定先在食堂吃个早饭,自己再步行到太阳城去逛街,顺便等着孙立恩结束查房一起回家。
徐有容则不打算参加今天的查房工作,反正有孙立恩在上面顶着,就算宋院长有什么问题,也轮不到她来回答。她今天有一个特殊的任务要做——带着瑞秋参观一下四院的癌症治疗机构。
说起来第四中心医院设立专属的癌症治疗机构也实属无奈。毕竟身为三甲医院,不光要立足于本身的急诊业务,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能力才能服务绝大多数居民。而由于设立的最晚,第四中心医院甚至还有属于自己的临终关怀室和相应的人员设置。这就让四院在处理疾病之王——癌症的时候,比起其他的医院更有一些优势。
毕竟现在的三甲医院,几乎每一家都得超负荷运行。而且受限于部门设置困难,且运行压力大,大部分的三甲医院对于设立这种科室都不太有兴趣。
不过说实话,这种科室设置,实际上让第四中心医院的肿瘤科压力很大。因为临终关怀室的原因,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经历过数轮放疗和治疗,并且已经被判定治疗无效的终末期患者。医生们能为他们做的事情真的不太多。肿瘤科的医生们几乎一直都处于沮丧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中。而负责支援医生的心理咨询科,其实当初就是专门为肿瘤科设置的。
“我们和同协合作的癌症治疗项目,主要是针对靶细胞变异的终末期肺癌患者。但是合乎标准的患者其实比较少,更何况有不少人都不知道有这个项目存在。”瑞秋对于自己的目的是这么解释的,“参观一下四院的肿瘤科,也许能找到一些符合标准的患者。哪怕能增加超过半年的生存期,也是好的。”
第304章 大查房
医院里有两个科室的氛围是完全相反的。产科繁忙而且突然,但结果一般都是以新生命的呱呱落地,一个家庭新增成员,然后大家开开心心离开为结尾。而肿瘤科则不同。治疗过程缓慢,内容基本固定,而最后的结尾却基本都是以天人永隔作为结局,几乎没有例外。
肿瘤科的特殊背景,决定了这个科室的患者基本就只有三种类型。一种什么都已经释然,每天仍然能保持微笑面对死亡。第二种直接崩溃于死亡的压力,身体状况几乎是一天比一天差。明明预后还有好几年,结果在确诊后几周就把自己活活吓死。
最后一种……则是最极端的一类人。他们的思维过程已经不可考,但要么是为了不耽误家人生活,要么是想在无情的命运面前掌握自己的生命自主权。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自杀来达到目的。
总的来说,肿瘤科是一个沉闷而且悲伤的地方。这种地方,孙立恩是能避则避,能不去就尽量不去。
车在停车场里停好,孙立恩和瑞秋以及徐有容告别,带着自家女朋友去吃食堂。大概是因为下雪之后的缘故,今天在食堂门口等待开门的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又是咱们两个在排队诶。”胡佳似乎想起了之前的经历,有些感慨道,“而且这次徐姐姐也不来排队了。”
“她现在全靠爱情补充体能,都快变成植物人了——能靠光合作用活下来的那种。”孙立恩最近逐渐发现了自己的段子手潜质,而昨天晚上他买的烧烤,徐有容一口都没吃。这就成了孙立恩的段子灵感来源。反正幸福的情侣从来都不会介意别人用自己开开玩笑。看徐有容和瑞秋的样子,估计只要别当面爆粗,她们是绝对不会有意见的。
可是孙大段子手忘了自家女朋友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她把纤腰一掐,右手就直接攀上了孙立恩的耳朵,“别人能靠爱情补充体能,你为什么还得靠吃饭呀?说,是不是不爱我啦?”当然,那双素手捏住孙立恩耳朵的时候并不怎么用力,与其说是揪耳朵,倒不如说是正在抚摸他的耳廓。
“都说是光合作用了。”孙立恩急中生智,迅速为自己开脱道,“我这一天到晚连个太阳都见不着,要不是每天靠你光彩照人,我这早就饿死了。”
反正周边也没人,死皮赖脸外加撒狗粮这种事情,并不需要特殊学习——逗女朋友开心,这是男人的本性。
食堂按时开放,孙立恩却没时间坐下来优哉游哉的吃饭。和胡佳一起买了两个菜肉包后,孙立恩直接拎着包子往抢救室走去。既然不能坐下吃,那就边走边吃呗。反正这种事情上学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了,现在这么干,孙立恩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只要小心别吃到一半一抽冷子,一口包子塞气管,那就基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来了?”这次等在抢救室里的是老熟人曹严华医生。他朝着手里还剩半个包子的孙立恩招了招手,非常顺手的递过来一杯黑咖啡,“别着急,慢点吃。还有个十来分钟宋院长才来呢。”
黑咖啡就包子,熟悉的急诊科味道。孙立恩吃完了剩下的半个包子,然后又使劲灌了两口杯子里的咖啡,随后着急问道,“今天是怎么个流程?宋院长带队要全查?”全查和抽查,是大查房的两种不同分类。全查房是最费时间的那种,所有属于急诊科的住院病人都需要一一查房,一查基本上就是一整天。而抽查则是查一周内入院的患者,按照现在一般的速度,大概得小半天功夫。
“不知道。”曹医生摇了摇头,他对于宋院长的安排也有些摸不准,“按说之前刘主任不是才全查了一次么?才过去三周,应该不是全查……”
孙立恩叹了口气。如果分不清楚是全查还是抽查,那就把资料都准备出来呗。被治疗组当成办公室的小会议室里放着一大堆材料和病例。从陈雯开始,秦雅等人的资料全都得准备出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胼胝体断裂加背部三度烧伤的赵卫红是出院后再被送来的。因此不算是孙立恩的病人。
孙立恩一边看着病人的病例,一边往怀里的文件夹塞着资料,等到手里的文件夹被塞成了夹六片汉堡肉的汉堡,门外就传来了曹医生的提醒,“小孙,出发了!”
孙立恩叹了口气,用力抱起手里的资料,朝着门外冲去。
·
·
·
“这个病人是怎么回事?”宋院长难得穿了一件白大褂带队,平时作为院长,她总是穿着自己的衣服出现在医院里。今天一穿白大褂,整个人顿时气场都不太一样了。而气场这种东西,正好是在发飙的时候,表现的更加彻底。
“这个……”负责这个病人的,正是倒霉的曹严华医生。他这段时间接手的病人不在少数,被猛的一问,确实有点反应不过来。
“畸胎瘤,自免疫脑炎。”孙立恩在旁边小声逼逼着,作为一杯黑咖啡的回礼,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哦对!”曹严华听到了孙立恩的提醒,连忙找到了患者资料。“这是纪幼芙,因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入院的。”
宋院长瞪了一眼提醒的孙立恩,“我没问她是谁,我问的是,她怎么还没出院?”
纪幼芙入院已经超过两周了,她入院后第三天进行了畸胎瘤的切除手术,然后开始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按照一般规律,纪幼芙确实也已经到了该出院的时候。只不过因为免疫抑制治疗会导致她遭到感染的风险增大,而且家属也希望孩子能够一次解决问题再出院,因此曹严华一直没有签下出院通知。
“因为家属要求……”曹严华正在试图解释,随后就被宋院长劈头盖脸一通骂,“家属要求就不出院了?家属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要是什么都让家属决定,我要你这个医生干什么?开个自助药房,全让家属来不就行了?”
说白了,这还是个病床流转的问题。虽然住院时间长了,医院能拿到更多的医保报销费用,但这样就会导致病床被占。更何况诱发纪幼芙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根源已经被移除,继续住院下去也确实没有医学上的必要性。
第305章 扣两百
对于三甲医院来说,考核项目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病床流转率。一般来说,患者住院时间要被控制在一周左右才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一方面,社保资金对于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审核更加严格,在医院住院时间久了,社保方面可能会对这名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因此给医院报销可能就会因此出现延迟。另一方面,如果大量患者都出现了长期住院,从而导致医院三甲考核失败,那对第四中心医院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宋院长从各个部门要来的支持和优待,目前第四中心医院进行的学术研究合作,以及很大一批社会资助基金,能够达成的先天条件就是“三甲医院”这块金字招牌。如果这块招牌砸了,别说继续发展,第四中心医院一个月之内就得关门倒闭——除非宋院长一咬牙一跺脚,用自己丈夫的产业往这个无底洞里填。
医院等级考核,是国内医院第三大的噩梦。前面两大分别是“院内爆发性疾病传染”和“暴力医闹”。只要是在医院工作的医生,那可都是闻之色变听之发抖。然而前面两样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法规机制,甚至是社会力量进行干预。但考核那就不一样了——除了自己以外,谁都靠不住。除了自己以外,谁都不会来帮忙。同行们在这个时候不光靠不住,还得小心落井下石,总的来说,医院对等级考核的重视程度之高,甚至在外行人眼中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而宋院长今天火大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全靠等级考核前一两个月突击管理病床流转率是绝对不行的。要是真的在那个当口碰见了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总不能为了流转率就不顾病人的生命安全,把病人赶出医院吧?那为了提高平均病床流转率,其他所有的轻症就得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出院或者转到下级医院去。这不光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情况,也会彻底打乱其他医生的治疗计划。所以作为管理层,宋院长一直要求下面的医生们“随时提高思想意识,注意保持病床高流转率”。对于可住可不住的患者,对于可以安全出院通过门诊继续后续治疗的患者,理应让他们尽早出院。
曹严华这么做的理由虽然是出于对患者的负责,但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这样反而是对更多医生和患者的不负责。
好在大查房的时候查出了问题。宋院长当机立断,让纪幼芙今天下午就出院。顺便又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曹医生,并且愉快的扣了他两百块钱的绩效奖金。对曹严华医生来说,被批评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哪个年轻的医生没有被上级领导骂过呢?不过两百块的绩效奖金可让曹医生心疼了好一阵子。反正就孙立恩的观察,被扣两百块绩效奖金的曹严华医生,看起来简直像是重度甲沟炎患者被人踩了脚指头一样。那眉头皱的足够夹死两只没长眼的苍蝇,仿佛一朵遭了霜打的老菊花。脸部的扭曲变形,加上曹医生原本就不算出众的样貌,那个样子可真是……惨。
·
·
·
大查房进行了两个小时,孙立恩看着这个阵势有些头大。宋院长今天这趟铁定是打算搞个摸底,每个病人都要详细过问,急诊科的医生们已经有十来个被扣了200块钱。宋院长身后的队伍里,跟着十来朵老菊花,那个愁云惨雾的样子,确实让孙立恩觉得压力山大。
这群老资历都被折腾成了这个样子,那等轮到自己了还能有好果子吃?孙立恩对于自己这段时间惹出来了多大麻烦心知肚明。刘堂春好好一个副主任,硬是被逼的自我放逐去了阿非利加,这才换来了宋院长亲自带队查房。别说宋院长会因此发飙,就连那十几朵老菊花说不定也会因此迁怒于他。
孙立恩一边忐忑不安,一边跟着队伍走到了新的病房。他看了一眼病房门牌号,然后叹了口气,任命似的往前走去。
这是秦雅的病房。
“患者秦雅,女,24岁。”孙立恩抢在宋文提问之前就开始报起了资料。“因为突发昏迷入院接受治疗,恢复意识后出现肢体不自觉运动,同日通过MRI检查,确诊为烟雾病。”
“为什么还不出院?”宋文的问题还是那一句,“确诊之后转其他医院继续治疗不就行了?”
“患者有六周左右的妊娠。”孙立恩解释起理由来也很顺利,毕竟是自家兄弟冯明的女朋友,秦雅的病他还是比较上心的。“产科那边的会诊意见是,等过第八周之后明确胎儿状态,再决定是否手术。”
对于秦雅来说,如果手术,那这个孩子十有八九是保不下来的。毕竟治疗烟雾病的手术本质上也算开颅,而且还要在脑部搭桥以缓解暂时性缺血。对于拔牙都可能导致流产的孕妇而言,这种手术的风险不言而喻。
而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的状况稳定,秦雅要不要冒着再次因为脑缺血晕厥的风险待产,这也是一个需要再三斟酌的问题。虽然冯明和双方父母早就决定先保护孕妇,但最后决定仍然要交给这个新组建的家庭同意。而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