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只剩下这些了啊……”孙立恩从入口处取了个不锈钢的餐盘,看着基本被扫荡一空的自助餐台,又叹了口气。除了一些不怎么受欢迎的,软趴趴的油炸类食品以外,就是一些已经半凉的蛋花汤。主食还剩下了一些什么调料都没有的白面条和米饭,但是能用来就着主食食用的菜一个都没剩下——就连炒青菜也只剩了些带酱油色的汤汁。
    “你来晚啦。”就连时负责清洁的大妈都这么对孙立恩说道,她很好心的指了指蛋花汤旁边的盘子,“那里面应该还有些肉粥,你要不来一点?”
    孙立恩再次叹气。虽说来这里吃饭的人都不怎么在乎味道,但当剩下的菜无论如何都组合不出一顿“晚餐”的时候,总是会发愁的。
    捉摸了好一阵子,孙立恩决定挑战一下自我。剩下的菜除了蛋花汤以外,他各样都弄了一点。已经凉掉的面条直接吃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干脆拿热乎乎的肉粥泡一下。反正怎么组合都是碳水化合物。能吃一口就行了,哪儿来那么多讲究。
    孙立恩皱着眉头,吃完了这一顿饭。重新前往抢救室的小会议室路上,他忽然琢磨明白过来——今天晚上不用值班,等会两个记者要和自己去院外继续采访……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吃食堂啊?
    孙立恩后悔的差点给自己两巴掌,有这功夫,出去吃点啥不好?低头一看表,得,六点出头,这个时间干什么都不合适。他叹了口气,既然没事可干,那就回去整理病历吧。
    ·
    ·
    ·
    “病历有什么可看的。”孙立恩正在文件堆里挣扎着的时候,小会议室的门忽然被推开了。曹严华医生兴致勃勃的走了进来,对着孙立恩招了招手,“快快,过来跟我看热闹。”
    孙立恩不明所以的站了起来,“曹哥?啥事儿啊?”
    “看热闹。”曹医生一脸坏笑的指了指外面,“赶紧的。”
    抢救室里,气氛有些诡异。
    孙立恩和曹严华一起走了出去,他猛然发现,抢救室里多了几个穿着显眼荧光橙衣服的人。再仔细一看,这批人的背上都印着“宁远消防”四个字,原来是消防员。
    “消防员来抢救室干啥?”孙立恩现在一见到消防员,就下意识的想起了之前那整整几十箱的阿托品注射液。“不会又有什么有机磷中毒吧?”
    那次抢救的时候曹医生也在场,敲阿托品敲到手指流血的经历,就算想忘也很难。不过还好,这次并不是那么麻烦的事情,“他们是热闹的一环,不过你放心,和有机磷中毒没什么关系。”
    消防员身旁站着两个穿着警服的警察,他们两人看上去很无奈的样子。
    “警察?”孙立恩一愣,“怎么还有警察的事儿?”
    “这个啊……”曹哥神秘一笑,“这就是叫你来看的热闹了。”
    ·
    ·
    ·
    这两位警察同志,是在附近的长安路派出所里执勤的民警。两人今天在巡逻的时候,碰见了一个蠢贼。
    蠢贼试图通过拆下一家超市的仓库换气扇,并且钻过换气扇那么大的空洞入室行窃。但他过于低估了自己的腰围,高估了自己的吸气缩肚能力。
    上半截身子进了仓库,可这蠢贼的肚子却直接将他卡在了那个直径不过25厘米的圆洞里,进退两难。
    然而更悲催的故事还在后面,这个仓库是专门用来存储超市中的耐用品和高价商品的仓库。从价值上来说,的确有被盗的意义。可这对卡在圆洞里的蠢贼来说一点都不好。在圆洞上卡了整整两天后,饿的瘦了一圈的蠢贼终于像一条鼻涕虫一样从那个圆洞里钻了出来,“吧嗒”一声,摔在了正在巡逻的两名民警面前。
    警察同志们在一惊之后,迅速把这个盗窃未遂的蠢贼控制了起来。在听到对方哭诉两天没吃没喝后,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警察同志将其戴上了警车,用手铐把他拷在了车厢拉手上。并且给他买了一个面包,一根火腿肠,外加一瓶矿泉水。
    可蠢贼毕竟是蠢贼,他试了试手上的手铐,觉得自己大概有机会把那个固定在车顶上的把手扯下来,然后逃出生天。于是,在警车被堵在红绿灯前的时候,蠢贼决定动手。他趁人不备,猛地往下一扯自己的右臂,然后听到了“喀拉”一声。
    把手纹丝不动,蠢贼的右肩关节脱臼了。
    发现对方企图逃跑的警察同志一惊,然后在蠢贼的惨嚎声中,发现这人的肩膀脱臼了。虽然是犯罪嫌疑人,但毕竟也是人。人道主义还是要讲的。开车的民警马上决定直奔医院,而另一个警察则试图打开蠢贼手上的手铐。
    然后在蠢贼的挣扎中,插进钥匙孔的钥匙“咯嘣”一声,断了。
    最后在第四中心医院抢救大厅门口,两位警察同志愣是先用螺丝刀把车顶上的把手给卸了下来,才把这个蠢贼推进了抢救室里。


第330章 第二轮采访
    119的工作人员正在110的指挥下,在120的工作地点里进行着破拆任务。这场面太美,孙立恩看的有点愣。
    “不过你说这人也真是够寸的。”曹严华还在那边嘟嘟囔囔道,“我强烈怀疑他脑子可能也有问题,你要不要干脆接手这个比病例看看?给他诊断出个绝症来也算是你给社会干了个好事儿……”
    曹严华在一旁像是念叨贯口一样,在孙立恩耳朵边上念出了几十种绝症名称,似乎就等着孙立恩从中选出一个自己所青睐的——然后就能神奇的证明,面前这个蠢贼也罹患了同样的疾病。
    孙立恩苦笑了两声,曹医生这阵仗搞得自己仿佛有什么特异功能一样——孙立恩并不觉得面前这个蠢贼有什么奇怪的疾病,这个世界上的蠢人多了去了。更何况有些时候,哪怕是聪明人都难免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愚蠢决定。出现一个蠢贼,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孙立恩比较在意的是另一个关键点——他的肩膀脱臼问题。
    成年人的肩关节并不容易出现脱臼。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肩关节脱臼是因为关节部位遭到了正面或者背面的直接冲击,这种情况在车祸和其他的剧烈外伤下比较容易出现。只是为了挣脱手铐,就把自己的肩膀扯到脱臼?
    孙立恩觉得,违背常理的症状似乎有点熟悉的味道。
    “反正和我关系不大。”他摊了摊手,连状态栏都没打开。“反正总是要拍个片子看看脱臼的情况,然后再做复位的嘛。让骨科的医生们去操心就好了。”
    曹医生点了点头,“反正叫你来也是为了让你看看热闹——110打电话叫119来医院的场景可不多见,以前碰见这种情况那基本就是大乱子。好不容易有个围观而且不会带来麻烦的热闹,看看也好。”
    孙立恩又笑着和曹医生聊了两句,“曹医生你明天是不是能休息?”最近这段时间里,曹严华医生前前后后也给孙立恩帮了不少忙,他打算稍微感谢一下对方,并且向曹医生讨教一下报答各位同事均摊罚款的事情。
    “休息?”曹严华医生明显对于自己明天本该休息这件事情很有些激动的情绪,“休息个屁……柳院长这些天一直在医院里盯着,他不回家,我哪里敢回去哦!”
    医院那就是工作场所,哪怕是翁婿关系,曹医生仍然把柳平川和自己看作是上下级的身份。哪怕面前的孙立恩已经知道了自己和柳院长的关系,他仍然执着称呼着自己的泰山老丈人的职务身份。
    “柳院长在院里,你一个住院总,一周就休息一天还不回家,嫂子不得有意见?”孙立恩的女朋友还在天上飞着,碰到这种已婚人士自然是有些羡慕嫉妒的。他用热情的询问掩盖了自己身上散发出的柠檬味道,“你也可以让嫂子给柳院长施加一点压力嘛。柳院长再怎么说也是三线,可不敢学郑主任的做派,一天到晚把自己当成一线用呀——郑主任自己不就心梗了?”
    曹医生苦着脸,“嗨,介尼玛叫嘛丝儿!”一股浓重的煎饼果子配锅巴菜的风味扑面而来,“憋说我媳妇儿了,就连我那丈母娘都没觉着柳院长的举措有嘛不对劲儿的地方你知道么?好嘛,前些日子我一问,柳院长介毛病从刚进医院就有了!”
    孙立恩眨巴眨巴眼睛,感情柳院长也是个郑国有?
    ·
    ·
    ·
    茶楼里灯光还算挺足,孙立恩坐在有些硌屁股的木头雕花椅上,食指和大拇指捏着一个小小的茶杯,茶杯里的茶汤色泽棕红,香味扑鼻。只是茶水温度实在太烫,刚刚端起来的时候,孙立恩差点以为自己的手指头被烫出了一个水泡。
    “这些茶叶可不好弄。”林记者很热情的向孙立恩介绍着,“这是广东地区有名的一种乌龙茶,叫单枞。这一壶呢,就是非常有名的鸭屎香了。快尝尝,这种茶叶在宋安可是没地方买,我这还是托同学寄来的好东西。”
    林记者明显兴致极高,看来顾爸爸的采访给他提供了不少灵感和资料。虽然觉得自己能给人帮上忙是件挺令人开心的事情,可孙立恩看着面前这一杯热腾腾的茶汤,就是不敢往嘴里倒——好家伙,鸭屎香!那岂不是喝到嘴里得浓浓的一股子鸭屎味道?不久前刚刚见识过虾米海鲜口味豆浆的孙立恩实在是不敢张嘴喝茶。听说广东人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火车,水里游的除了潜艇,两条腿的除了爹娘,四条腿的除了桌椅什么都敢吃。说不定他们也真的敢吃鸭屎呢?
    “别担心。”林记者的徒弟很明显也曾经被“鸭屎香”这个名词吓住过,他笑着解释道,“鸭屎香这种茶其实是在一种叫做‘鸭屎土’的特殊土壤里种植出来的。并不是说它喝起来和屎汤一样。”一边说着,他一边举起茶杯仰脖灌了下去,“你看,真的很好喝的。”
    孙立恩看着面前的茶杯,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设,然后端起小酒盅大小的茶杯,仰脖一灌,一饮而尽。
    宾主尽欢,说的就是其中一方勇于尝试另一方独特而且多少带点“恐怖”的食品。当然,这仅限于不甚出名的类别。长沙人并不会热衷于让外地游客尝试油炸臭豆腐,但浙省人却会试图让其他地方来的亲朋好友试试看臭苋杆的滋味。以茶代酒,记者们开始了第二轮的采访。这次,主要针对的是“含有非法添加物的保健品和药物”。
    “我之前也曾经碰到过一个疑似这样的案例。”孙立恩想了想,决定把陈雯的例子拿出来说一说,“当时,我们以为那个小朋友是蒽醌中毒。”
    “那是啥?”林记者这个时候变成了优秀的捧哏,他恰到好处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好像不是什么我们经常能听到的减肥药啊?”
    “换个名字也许您就听说过了。”孙立恩解释道,“这是番泻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在工业领域经常被应用在染料的调配上。”
    林记者的眼神顿时犀利了起来,“用化工染料做减肥药?”
    “当时我们也是这么怀疑的。”孙立恩摇了摇头,“好在最后证明应该不是,她的症状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林记者显得稍微有些遗憾,随即他笑了起来,“还好不是真的化工染料,不然这个新闻往外一发,说不定又成了苏丹红那样的社会新闻。”
    “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孙立恩点了点头,他一开始也把这个事情和苏丹红联系在了一起,“有些时候,不能光凭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进行诊断,还是要有足够的客观证据才行。事实证明,最后这个患者是因为寄生虫感染,才会导致那种特殊的症状。”


第331章 对谈
    说起寄生虫这种特殊的疾病分类,人们一般能想到的都是“腹泻”和“营养不良”。林记者也不例外。他曾经见过不少感染了蛔虫的孩子——面黄肌瘦,看上去就像是刚刚从战乱地区逃出来的一样。
    “寄生虫……你是说腹泻和营养不良?”林记者想当然的把自己的经验套了进去,“辨别腹泻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吧?”
    孙立恩苦笑了一声,“不,那是肠道寄生虫。这种特殊的寄生虫,导致这个十岁的孩子在三年内长到了70多公斤重。”
    就着茶水,三人像是聊天一样聊起了陈雯的病例。尽管对面这两位都是宋院长介绍来的记者,应该比较靠谱。但孙立恩还是很小心的隐去了能够直接和陈雯联系在一起的内容。在他口中,这个病例是个小男孩,家在牧区,来宁远探亲时发病——总之除了病情之外,其他的内容全都是孙立恩自己胡编的。
    本来孙立恩还有些担心,这两位见多识广的记者老师会敏锐的察觉出自己故事中的漏洞,然后直接拆穿自己在说谎。可让孙立恩没想到的是,两位记者倒是发现了故事中的漏洞,但他们两个人不光没有指出错误,反而还用睿智的视角,给孙立恩的故事漏洞找好了各种解释的理由。
    这种编瞎话还有人捧哏兜底的感觉简直太棒了。孙立恩很舒心的讲完了故事,他喝了口茶,滋润了一下自己有些冒烟的喉咙,“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疑难杂症患者,从这个病人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不能拘泥于表象,必须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孙立恩在陈雯的身上所学到的东西。要从状态栏提示的状态推理出库欣病就已经很困难了,如果不是陈雯身上出现了坏疽,时间紧迫逼的孙立恩不得不另想办法确诊库欣病,他根本不可能想得到陈雯身上还有脑包虫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说起来,陈雯疾病的诊断其实和孙立恩的判断关系不太大——她被确诊,其实都是MRI成像的功劳。
    孙立恩自己心里清楚,因此在别人夸他是什么了不起的医生的时候,孙立恩心里虽然挺开心,但却丝毫不敢有自得自满的情绪。就像是帕斯卡尔博士所说,其他医生都可以出错,但孙立恩不行。他现在已经成了第四中心医院里处理疑难杂症诊断的主力医生。再考虑到四院的特殊定位,孙立恩很可能是那些罹患疑难杂症的患者们,最后一次确诊的机会。
    如果孙立恩犯错,患者很可能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谓压力,并不只是在上级领导和同事的一遍又一遍要求下才会出现——孙立恩其实在平时的工作上给了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