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室里的巡回护士对陈华主任低声道,“他们已经从市血液中心调血了,大概要半小时后能送到。”
    曹博士身上的出血口众多,体表上的伤口超过十处,但其中有一半深度都不算太深,出血量还算可以接受。哪怕上肢门静脉断裂,到目前为止的出血量大概也就400毫升左右。其它的血,几乎都集中在胸腔和腹腔中。
    心包积液,意味着心脏有出血。孙立恩在抢救室里的那一针为曹博士抢回了一些时间,但情况仍然不乐观。他的左心室外侧心肌受损,而且左前室间支和左前降支都有破损。光这三处受损,就在大约一分钟内导致了超过100毫升的出血量。而且更麻烦的是,在心包内时,由于心包本身的压力,这些伤口的出血量还不算太大。可等佟春来主任用手术刀划开了曹博士的心包后,里面大量的血液就喷涌了出来。血液迅速掩盖住了心脏的表面,遮盖住了所有手术视野。
    虽然失去了视野,但佟主任仍然不慌不忙。他用吸引器清理了一下心脏表面的血污后,对自己的助手口述道,“纪录,左心室外侧约4。5毫米深伤口一处,长度约一厘米。左前室间支和左前降支有破损,破损约一毫米。无其他明显创口。”
    一般成年人的左心室厚度大概在11~16毫米左右,4。5毫米的伤口虽然没有直接贯穿心肌,但造成的创伤已经很严重了——如果直接贯穿心肌导致了心脏破裂,那恐怕曹博士根本撑不到手术台上。
    “升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插管,准备体外循环。”佟主任在自己的助手表示记录完毕后,迅速向一旁负责灌注的医师发出了指令。“尽快停搏。”
    虽然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直接在跳动的心脏上缝合心肌和血管佟主任也能做得到。但由于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均有破损,而且被割伤的心肌也处于前降支的供血范围内。如果采用应用较多的阻断上下腔静脉,心脏空跳的手术方案,已经受损的心肌势必会由于空跳而进一步积累废物并且缺氧。而使用高K+的去极化停搏方案,能尽量减少心肌的损伤程度,并且为进一步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让一下让一下!”手术台上正在紧张进行着升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插管,匆匆赶来的赵崇喜主任也终于赶到了手术室。他艰难的穿过了走廊上等待消息的医生们,冲入了手术室里,“什么情况?”
    “四级肝损伤,左肝叶贯穿伤,肝固有动脉,肝静脉破裂。”负责前期分离和止血的陈华主任低着头答道,他的双手都埋进了曹博士的腹腔里,将肝脏向手术床的方向下压,同时用心耳钳阻断第一肝门,腔静脉吻合钳阻断肝下下腔静脉,并用手指压迫肝上下腔静脉。此刻的陈华主任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两根手指压迫两根静脉,而大量腹腔积血让他的手套都变得滑不着手,压迫变得很有些困难。
    赵崇喜主任凑了过来,认真看了看肝脏上的损伤后马上向器械护士要来了缝合针和持针器,同时对陈华道,“你先按着别动,我缝合。”
    腹腔里的积血被助手手持的吸管吸入血液回收净化器里,净化后又重新注入到了曹博士的静脉中。但他的血压还在不停的往下掉着。血库送来的六千毫升血液只剩下了八百毫升。
    手术室里没有人说话,空气压抑的仿佛实体一般。没有人还有心思说笑话聊天,哪怕以第四中心医院的能力,这种外伤仍然极为凶险——多亏中刀的时候曹博士就在医院里,要知道,大部分肝静脉破裂加肝动脉出血的患者都撑不到开腹的时候,就算能上台开腹,在医生们完成血管缝合前,他们就很有可能因为大量出血而死亡。
    正常成年人体内一般有大约4000毫升的血液。而现在医生们已经往曹博士体内输入了大约5200毫升的血液。他浑身的血液几乎已经被彻底换了一遍。
    肝脏上的手术不光要快,更要保证完成质量。看着佟春来打开的胸腔,负责手术的赵主任就知道,曹博士没有第二次手术的机会了。要么一次解决问题,要么眼睁睁看着他因为第一次手术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死去。没有第三条选择。
    超过四千毫升输血量的患者术后能有多少几率活下来?赵崇喜摇了摇头,把这些无关的念头全都赶出了自己的脑子。床上躺着的只是一个患者,一个有严重肝外伤的患者。保持平常心,就像以前一样完成手术就行。
    ·
    ·
    ·
    孙立恩陪着沈玥站在手术室外,一言不发。
    徐有容等人站在稍远的地方,同样也一声不吭。帕斯卡尔博士有些担心的看了看孙立恩,对着自己的同事们低声道,“他这个样子太不正常了。”
    周策点了点头没说话,袁平安则回应道,“碰到这种事情,如果还和平常一样我们才应该担心吧?”
    徐有容低声道,“曹医生是他的室友,关系本来就比一般同事更亲近一点。”
    周策翻了个白眼,“你这话说的就没意思了,感情我们几个要是谁被捅了,他反而能好受点?”
    “有功夫斗嘴,不如想想看等会应该怎么办。”帕斯卡尔博士瞪了两人一眼。他的年龄最大,资历也是治疗组内第一位,在这种时候发挥稳定器的作用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我记得医院里有专门的心理治疗咨询科对吧?”
    袁平安点了点头,“我听说过有这个部门,不过从来没见过人。”
    “那他们这段时间会很忙的。”帕斯卡尔博士叹了口气,“但愿手术顺利。如果推开门的时候传来的是坏消息,那就麻烦大了。”
    手术室外,沈玥不时低头颤抖两下,然后迅速而隐蔽的擦干眼泪,重新抬起头看着墙上的显示器屏幕。上面用几行字简单显示着手术室里的情况,“手术中”。
    “已经快一个小时了。”沈玥终于忍不住了,她低声向孙立恩问道,生怕自己的声音会影响到里面正在做手术的医生们,“这情况是正常的么?”
    孙立恩沉默了一会后点了点头,“曹哥伤到的器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手术时间越久,说明手术的效果越好。”这种涉及到心脏和肝脏的大型联合手术如果在一个小时内结束,那恐怕相伴而来的就只有坏消息了。里面医生们手术的时间越久,曹博士活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还挺镇定,但孙立恩心里早就急成了一团乱麻。大概十几分钟前,有两个中心护士站的护士推着两个画着中心血站标志的冷冻盒进了手术室。孙立恩一看就知道,那里面装着的是从血站紧急调用来的血液。
    连四院的血站备血都不够用了。孙立恩在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只觉得自己心脏猛地一抖。
    他盯着手术室的门,心里什么念头都没有了。


第363章 曹博士(4)
    时间,就像是被悬挂在人脑袋上的达摩克之剑。没有留神的时候,它似乎并不存在,而在获得注意的时候,它则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存在感。
    孙立恩觉得自己有些腿疼。
    “出来了!”就在他正在迟疑要不要稍微休息一下的时候,周围忽然传来了一阵议论声。孙立恩转头一看,在他和沈玥周围,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一大群医生。他们正和自己以及沈玥一起,焦急的探头往手术室里看去。
    “情况怎么样?”孙立恩一眼就看见了曾经见过面的赵崇喜主任,他连忙带着沈玥凑了过去,一边问着情况,一边向正在往外推的手术床看去。
    “曹鑫,男,28岁。贫血(06。15。32),左肝叶缺损(03。11。33),胸骨骨折(03。09。27),低血钙(02。11。51),酸碱平衡紊乱(00。48。11)。”
    五个症状,都很危险。但孙立恩却长舒了一口气,至少曹博士活着出了手术室。
    “手术还算顺利。”赵崇喜一看孙立恩身边这位眼圈泛红的姑娘,就知道这应该是小曹的家属来了。他朝着沈玥点了点头,“具体的问题等会去会议室里说,先让护士们把小曹送到ICU去。”
    沈玥担心的看了一眼正在被推出来的病床,床旁挂着三四瓶液体,还在渐渐注入曹鑫的身体里。她只是看了一眼,就捂住嘴扭过了头去。但也只是转了一下头,就又死死盯着床上的曹鑫看,似乎希望通过双眼确认自己的男朋友安然无恙。
    曹博士躺在床上,双眼紧闭,嘴唇上一层嘴皮干裂开来,里面似乎隐约还能看见血肉。他的脸上呈现着一种不健康的苍白,而且底色仿佛还有些发青——而且喉咙里还插着通气管。
    沈玥的眼泪唰一下就流了下来。
    “他的内出血比较多。”孙立恩和沈玥跟着一起进了手术专用的转运电梯,赵崇喜简单介绍了一下手术的情况。“由于刀伤已经穿刺了整个右肝叶,同时还伤到了固有动脉和静脉,为了保证尽快完成手术,减少出血,所以采用了切除左肝叶的方案。”
    左肝叶是肝脏中比较小的一叶,大约占肝脏总体积的25%左右。只伤到了左肝叶并且需要切除,这对曹博士来说其实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失去了25%的肝脏,人体基本还可以保持正常运作。而且肝脏还有再生的能力,术后大约两周,肝脏就能自行恢复到正常功能水平,而三到六个月后,切除的左肝叶应该就能自己长回来。
    只要曹博士能够撑下去,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不需要再担心。
    “心脏部分,我们缝合了一处心肌损伤,并且修补了前降支和一处冠状静脉。手术本身很成功,因为采用了去极化停搏方案,心肌损伤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我们会继续监测他的各项指标。”佟春来主任继续讲解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在心脏和肝脏的问题上,他已经没有了生命危险。”
    “接下来要注重的就是器官功能和血液问题了。”孙立恩点了点头,这已经是外科手术能够达到的最佳结果了。至于那处断裂的左肢头静脉,看状态栏消失就知道,陈副主任应该是已经把这根血管重新接回去了。
    “能做的,我们都做了。”赵崇喜轻轻拍了拍病床的护栏,“至于后面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他能不能撑过来,那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孙立恩点了点头,转身对沈玥道,“曹哥的爸妈来了么?”
    沈玥一愣,然后看了一眼手机,点头道,“他们快到了。”
    “你把我的电话发给他们。”孙立恩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凌晨两点这个当口让两位老人家在医院守着也不是个事儿。“我去门口接人。”
    以沈玥现在这个状态,让她去门口接曹博士的父母,只怕见着面就得先哭上一场。她哭倒无所谓,万一把曹博士的爸妈给吓出点什么问题来,那可就要命了。
    ·
    ·
    ·
    “朱主任,这个孙医生怎么还不来啊?”四院抢救大厅里,三个人正坐在凳子上左右观察着情况。这是由东部新闻网大客户部朱强主任带队的采访小组。他们已经在这里枯坐了三个多小时。
    因为一开始被那个小年轻实习生活活搅和了一场采访,为了表示自己这边的诚意,朱强主任专门带队,跑到抢救大厅来蹲守自己的采访对象——他根本没想着这一次就能完成采访工作,只是想先带队来和孙立恩见个面,双方建立比较好的互信关系后,再去约一两天后进行采访。
    一个猪队友的工作成果,需要三个人花上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勉强弥补回去。一想到这里,朱强主任就恨的牙痒痒——开除那个混蛋哪里足够解气?怎么也得开出去再聘回来,前前后后重复个二三十次才够嘛。
    “不知道。”提问的是采访组里负责貌美如花的年轻女记者,而对于她的问题,见多识广的朱强主任也没有答案。“按理来说不应该啊……今天中午睡觉,那他不就应该是今天晚上值夜班?”
    “不知道你们两位注意到了没有。”负责采访的主力主任记者低声道,“这家医院今天的氛围好像有点不对劲。”
    “不对劲?”朱强一愣,“怎么个不对劲法?”他向着周围的医护人员看去,随后困惑的摇了摇头,很老实的回答道,“没看出来。”
    女记者琢磨了一下,“啊!他们经常在看手机和手表!”
    抢救大厅里的分诊台和一旁的保安值班点上,护士和保安都时不时低头看一眼手机,或者瞥一眼大厅里的时钟。似乎正在等待着这么东西。
    “而且这个保安的数量也有些不正常。”主任记者朝着门口侧了侧头,“门口两名保安,而且身上还穿着防刺服,大厅里四名保安,身边就是防爆盾牌……我虽然有些日子没来过医院了,但是医院里一般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安保力量吧?更何况现在都快凌晨三点了。”
    职业记者的敏锐嗅觉告诉主任记者,这家医院似乎有故事。
    朱强琢磨了一会,对自己身边的两位记者道,“要是等的有些无聊了,你们就先去旁边晃一晃,打听打听是不是有什么事儿。要是有价值,正好还能多一篇报道。”
    主任记者早就坐不住了,他点了点头,重新戴上了自己的鸭舌帽,朝着门外的保安走去,一边走着,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烟来——散烟聊天,是用来打探基本消息的不二秘籍。
    至于美女记者嘛,她有自己的办法。有小零食开路,再加上“等人”的幌子,以及差距不大的年龄,这让她可以很容易的和分诊台的护士们打成一片。
    大家都是出了社会的成年人,当然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扬长避短,这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
    动身前往门口的路上,孙立恩正在琢磨着,自己这几天要不要多往ICU跑一跑——好吧,他早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只是他还不确定,自己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频率造访ICU。凭借着状态栏,他能够比其他医生更早而且更敏锐的察觉到曹哥身上的问题。这对于后续的生命支持和治疗会非常有帮助。可是去的太频繁了,总归是不太好。更何况ICU里的工作制度中也有相关要求,医生们应该尽量避免频繁进出重症监护室,以防止携带什么病原体进入房间。
    自从表侄入院的那个晚上被钱主任教训过之后,孙立恩就对院感工作高度重视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