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P4防护服终于不算是杀鸡的牛刀了。


第376章 鼠疫
    孙立恩已经一个月没见过状态栏的警告了。
    今天下午四点左右,宁远市第四中心医院急诊科接待了前来就诊的一家三口。三人都表现为高烧,同时还伴有剧烈的头痛,四肢疼痛,并且咳出了大量鲜红色的血痰。
    一个月前刚刚接诊了禽流感的四院急诊中心医护人员连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呼叫了院感和传染病科的医生前来会诊。并且迅速开始转移抢救室内的患者——实在状态不好,无法转移的,则连床一起推到这一家三口不会途径的抢救室内部。
    虽然还不确定这是什么病,但一家三口同时发病,高热情况下又表现出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还没有解除全省二级响应机制的情况下,四院的医生们立刻将这三人当做了高度可疑的传染病患者。宁可事后虚惊一场,也不能大意导致继续传染。更何况看这三人的病程,医生们脑子里都浮现出了一个很恐怖的名词。
    鼠疫。
    袁平安一开始正在抢救室里巡查,等看到这三个病人进来后,他第一时间叫住了转身准备离开的那个推床护士,并且宣布封闭了抢救室。在其他医生协助下完成了对情况相对稳定患者的疏散。随后,他叫来了孙立恩。
    “他们的情况太像鼠疫了。”袁平安对孙立恩道,“周主任那边我刚刚打过电话,他也同意我封闭急诊的举措。”
    袁平安实际上没有权利宣布封闭抢救室,他必须马上通知有相关权利的周军并且获得许可。与此同时,他还得通知自己的上级医生,从目前的治疗组架构看,那就得马上通知孙立恩。
    孙立恩苦笑了两下,那满眼的“警告,高传播风险”和“警告,高致命风险”就像是街边小广告贴电线杆一样,肆无忌惮贴的到处都是。比起之前禽流感的“高传播风险”还多出了一个“高致命风险”,状态栏几乎是在明说这三位患者身上有严重传染病。而且风险比禽流感高的多。
    “患者情况怎么样?”虽然消毒和处理的事情交给院感和传染病就行。但急诊科的本职工作还是得急诊自己来干。抢救病人,维持生命体征,这些最重要的工作也不能因为顾忌传染病就耽误了。
    “窦性心率过速,儿子心率148,父母都在151,血压有些低。”袁平安得到了孙立恩的提醒,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给患者做基本的查体。好在旁边的护士姐姐们足够给力,已经给三人都贴上了监护仪。
    “抽血,去做培养。”孙立恩毕竟已经当了袁平安一个多月的领导,指挥起来抢救过程倒是熟手熟脚。“每个患者都提取一份样本,直接送市CDC。”
    安排完了这一系列工作后,孙立恩终于可以看一眼这三个患者的状态栏了。
    “汤兴德,男,48岁”“候慧英,女,45岁”“汤文,男,22岁”。
    一家三口,状态栏上整整齐齐标注着五个状态,而且三人头上最早的那个状态时间差不超过14分钟,而且最早的症状时间不过29小时。基本可以确定,他们是同时被单一传染源传染的。
    五个状态分别是“白细胞水平大幅升高”“高烧”“重症肺炎”“窦性心律过速”以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
    白细胞水平大幅度提升,高烧,和重症肺炎,这都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提示。而窦性心律过速则可能是由急性心肌炎或者感染,发热引起的。而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不用说,这是老朋友了。过度减少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发生DIC,最后因溶血和血栓导致患者死亡。
    “体温多少?”孙立恩戴上了防护眼罩和手套,并且换上了连体防护衣,这是二级应急响应机制下,急诊接诊发热患者的防御标准至于口罩嘛,不带呼吸阀的N95口罩现在在四院里基本是标配。
    “41℃。”袁平安也换上了同样的防护服,并且接过了一旁护士姐姐们递来的冰毯,给三人盖上,并且冲着护士姐姐问道,“其他家属呢?还有家属来了么?”
    “没有,这一家人是独居的。刚刚从外地旅游回来。邻居约他们今天中午一起吃饭,结果死活没等来人。最后”敲门的时候发现他们状态不对,这才帮忙叫的120。”
    “报警,和疾控中心联系,让他们马上隔离那个邻居。还有,搞清楚他们究竟去哪儿旅游了。特别要搞清楚,他们是不是去过鼠疫天然疫区。”袁平安还在担心鼠疫可能会继续传播的问题。宋安省不是天然鼠疫疫区,这一家三口大概率是在其他地方被感染的。但凡事无绝对,如果有其他的肺鼠疫患者被感染后又传播给了这一家人,那就说明还有一个鼠疫的传播源正在医院外,不受控制的四处游荡。
    “你们之前去哪里玩了?有没有接触过旱獭,沙鼠,或者其他啮齿类动物?”孙立恩的举措更直接,他使劲拍了拍汤文的肩膀提问道,汤文的父母神情已经有些淡漠了,两人的血氧饱和度正在快速下降,而其他的医生们正在进行插管抢救。现在不是担心传染病在外传播的时候,至少还轮不到孙立恩他们来操心这个。
    “我们去了西海省……那边的接待请我们吃了烤旱獭……”汤文努力回答着医生的问题。他年纪小,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反而比自己的父母更多一些,“我们还看到了旱獭皮……”
    “什么时候吃的?”孙立恩顿时一惊,连忙追问道。
    汤文颤抖着捂住了自己的头,大口喘了几下后答道,“前天,我们临走的时候吃的。”
    ·
    ·
    ·
    鼠疫是一种原发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烈性传染疾病。疾病主要通过蚤类进行传播。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其中包括啮齿类动物,野生食肉类动物,野生偶蹄类动物,家养动物等等。而汤文所说的“旱獭”,全名为“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同时也是青藏高原疫区鼠疫的主要储存宿主。
    这种体型粗壮的啮齿类动物能有十来斤重,毛皮品质很好,同时肉质细嫩鲜美,再加上相对来说捕捉方便,同时对高原草场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因此不少牧民都会捕捉旱獭。一方面保护草场,而另一方面则用于食用和贩卖皮毛获利。
    除了旱獭以外,土拨鼠这种最近突然人气暴涨的“网红动物”实际上也有传播鼠疫的风险。孙立恩曾经见过有些游客近距离喂食土拨鼠的图片,看上去很美,但是孙立恩却看的背后直发凉。那只土拨鼠要是感染了鼠疫,只怕那七八个去喂了土拨鼠的游客里,只能活下来一两人。
    作为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程进展极快,而且病死率非常高。汤家一家三口的感染都表现出了明显的肺部症状。如果真的是鼠疫,那就是鼠疫中的肺鼠疫分类。死亡率在80%左右,病程一般不超过五天。从初步症状到多器官衰竭病死,一般只有不到72小时的时间,而且传染性很强。患者咳嗽喷吐出的血痰,呼吸时产生的含菌气溶胶,都是传播源。
    “诊断鼠疫用的胶体金院里没有,样本直接送到疾控中心去了。结果大概要40分钟能出来。”徐有容在一旁接收着各路信息。这是孙立恩交给她的任务——虽然已经在急诊工作了一个月,但徐有容对于抢救仍然不是特别熟练。对于这种烈性传染病的救治,她帮不上什么忙。孙立恩想了想,干脆让她来负责沟通协调抢救事宜。从请求会诊到药物配置,从汇报CDC,到协助院感在抢救室大门外建立气密门。总之这些忙的人头大的事情,全都交给徐有容处理。
    徐有容也没有辜负孙立恩的期望,她展现出的协调能力令人印象极为深刻——同时拿着三部手机和两个座机话筒,并且进行微信语音和文字混合输入,徐有容居然一点都没有出纰漏。
    “没时间等结果了。”孙立恩皱着眉头看了看汤家三口的状态,汤文大概是占了年轻的优势,可他的父母就没这么好运了。汤兴德和候慧英两人的心率都突破了160,而血压收缩压已经不足100,两人目前均处于休克状态。护士们在两人身上开通了四条静脉通道,正在快速输注葡萄糖溶液和晶体液。他们的状态很不好,谁也不知道在抢救室的全力抢救下,这对夫妻还能活多长时间。“先按照经验用药,皮试看看有没有链霉素过敏,没有的话……链霉素肌肉注射两克,环丙沙星500毫克静脉滴注。”
    “孙医生,宋院长的电话。”这边刚刚下好了医嘱,徐有容那边就叫孙立恩过来接电话。“你现在能接么?”
    “宋院长。”孙立恩接过了电话,座机那一头,宋文很平静的问道,“那三个患者,你怀疑是鼠疫?”
    孙立恩应道,“患者48小时前在西海省接触过喜马拉雅旱獭,并且食用了旱獭肉。目前高烧41℃,有严重的肺部症状。按照诊断标准,是高度疑似病例。”
    “我没有问诊断标准,孙立恩,我是在问你。”宋院长提高了一点声音,“你觉得这三个人是鼠疫么?会不会是肺炭疽?”
    “肺炭疽早期症状没有高热,而且他们的进展速度太快,不完全符合炭疽的症状。考虑到接触史,鼠疫的可能性最大。”孙立恩当然不敢断言这就是鼠疫——他还没见过活着的鼠疫患者呢。
    宋院长叹了口气,“那就先按照鼠疫治,我警告你,这次绝对不许你再他妈摘口罩了,那是会死人的知不知道?!”
    “知道!”孙立恩不自觉的一个立正。院内感染有多可怕,鼠疫感染有多可怕,他已经知道的很清楚了。等完成了隔离后,不穿P4防护服,他绝对不进隔离区。


第377章 党员
    链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第一线抗生素,作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它的使用成本低廉,而且对抗感染效果好。而孙立恩会决定联合使用链霉素和环丙沙星的主要原因,则是根据卫健委在11年颁布的鼠疫诊治方案作出的。
    作为卫生机构鼠疫治疗的指导性文件,方案里详细注明了疾病的诊断方法,推荐的用药剂量和类型,消毒护理等等各项安排。在允许范围内,最大剂量肌注链霉素,并且联用环丙沙星实际是非常强硬的抗感染手段。但孙立恩并不能确定这个剂量够不够用——汤兴德和候慧英的症状太严重了。
    “血常规、血气、肝功五项和肾功能结果出来了,三个患者都有血小板数量下降,汤兴德有急性肝损伤和急性肾衰竭,他老婆急性肾衰竭,有代谢性酸中毒。”徐有容朝着孙立恩喊了起来,她是在电脑前面看见的检查数据。纸质的检查单还在打印中。
    “把肾功能的数据发给周策,问问他的意见。”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轻有重。并不是每一个急性肾功能衰竭都马上需要处理。事情总有轻重缓急,在生命危殆的条件下,先处理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问题才是重点。没有肾脏,患者可能在几天内死亡,按照三人均在两天前感染鼠疫估计,距离鼠疫耶尔森菌夺去他们的性命大概还有一天左右。但没有呼吸循环系统,没有人能活超过五分钟。
    首先处理呼吸和循环系统上的问题,然后再把注意力转移到鼠疫上来。最后再去处理急性肾损伤和肝损伤。这才是正确的,保住这一家三口存活几率最大的治疗方案。
    先救命,再治病。
    ·
    ·
    ·
    “不能用链霉素,患者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周策直接把电话打到了抢救室里,他也知道孙立恩这边接诊了三个高度疑似鼠疫的患者,而根据卫健委的鼠疫诊治方案,链霉素是首选的推荐治疗药物。但这种已经表现出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尽量避免使用链霉素才行——链霉素在人体内并不直接代谢或者产生反应,主要依赖肾脏排出。如果患者出现了肾功能损伤,那同样是T1/2的代谢,原本两个小时的代谢速度会被延长到超过100小时。而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浓度链霉素环境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周策在发现这一点后,马上给抢救室打了电话,他估计孙立恩对这一点并不是特别敏感。“可以改用头孢匹胺进行治疗。”
    头孢匹胺是一种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虽然使用三代头孢治疗鼠疫的资料还比较少,但是已经有不少药敏实验证明,鼠疫耶尔森菌对于三代头孢菌素极为敏感。其敏感性甚至高一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传统抗鼠疫抗生素。更重要的是,头孢匹胺静脉注射后,血液浓度提升速度比肌注链霉素更快,而且主要通过胆汁排泄,在肾功能不全的条件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代谢。
    “头孢匹胺是吧?知道了。还需要继续联用环丙沙星么?”孙立恩对于周策的建议非常信任,毕竟人家的工作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多。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条件下的用药经验,二十个孙立恩捆在一起也比不上周策的一根头发经验更多。
    “肺鼠疫是重症病例,一定要联合用药。氟喹诺酮类都可以,联合使用环丙沙星没问题——就算患者里有未成年人也顾不上了,长不高总比死了的强。”
    汤文已经成年了,所以倒也不怕环丙沙星的软骨毒性影响。孙立恩调整好了用药,并且看着护士们给三人全部输注了药物后,稍微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要靠院感部门和传染病科室了。当然,因为是肺鼠疫,所以呼吸内科也需要支援医生下来参与救治工作。而这个支援来的医生,就得按照医院内部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来挑选。
    党员,已婚,有子女,非独生作为第一批次抽签。按照级别往下排,大家一起抽签。科主任四个签,副主任两个,主治和住院都是一个签。抽了签之后,和家人打个电话交代两句,就得马上去支援救人。这就是医院里治疗高传染风险患者的规矩。没有抽中的医生们作为第二批次再抽一人作为预备,万一第一批抽出的医生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继续履行职责,那就第二批次的医生顶上去。
    概率面前,众生平等。
    “行了行了,都凑在一起抽个什么签?”呼吸内科的大主任黄文慧毫不客气的驱散了正准备抽签的众人,“这有什么好抽的?该干嘛干嘛去,我去就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