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味着肢体虽然彻底分离,但由于是锐器切割所造成的损伤,因此断开的伤口截面一般都比较光滑。这往往也意味着神经和血管乃至肌肉都没有过多损伤。医生们能够尝试着通过外科手术,将彻底断离的神经和血管重新接驳起来,并且缝合好肌肉,从而部分恢复肢体的功能。
    因为比其他伤势更有希望,所以医院对于确定是离断伤的患者,往往采取最高程度的重视态度。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种离断伤的修复,是有窗口时间的。
    断肢自从身体上分离开之后,马上就陷入了无血流的状态。而组成肢体的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等都是需要氧气才能存活的。没有血流,就没有氧气。没有氧气,它们就活不下去——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无氧状态持续太久,死亡的细胞数量太多的话,这条肢体就绝对不能再接回去了——死亡了的细胞会释放出大量的钾和其他对身体有毒的细胞内容物。如果把这样的残肢接驳回了身体,这些钾和有毒的细胞内容物就会随着静脉重新回到患者体内,且不说这样的残肢还能保留多少功能,光凭这些钾就能直接引发心脏骤停把人搞死。
    所以,这个时间窗口一般是六个小时。但六月底的宁远,平均气温已经上升到了接近二十九度的水平,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没有妥善保存断离肢体,那窗口期就会缩短到四个小时左右。
    孙立恩带着三个护士守在抢救大厅门口,内心正在全力祈祷,但愿院前急救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应对和残肢保护措施。但愿时间别超过四个小时。但愿残肢污染不算严重。
    今天已经有一个患者肯定需要截肢了,他可不想再看到一个需要截肢的可怜人。
    ·
    ·
    ·
    救护车扯着嗓子出现在了四院的抢救通道,然后带着尖锐的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猛的停在了抢救大厅门口。孙立恩迅速带着三名护士迎了上去,然后开始迅速准备转移患者。
    “断肢在这里。”一个中年男人拿着一个大号的白色塑料泡沫箱跳下了车,不由分说的就把箱子塞到了孙立恩的手里,“医生,你快看看,这还能不能接的上?”
    “受伤多久了?”手里捧着大塑料泡沫箱的孙立恩当然没办法去帮忙推车,不过他倒是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开始询问起状况,并且还掀开了泡沫箱往里面看了一眼,“这里面放冰块了?”
    “放了放了,受伤……受伤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中年男人擦着头上的汗点头道,“盒子底下放了冰块,然后用了几层干净棉布把腿包起来,又装进了厚塑胶袋里,然后才放进去的。”他有些焦急的问道,“医生,这腿能接上么?”
    孙立恩大概看了一下,断肢确实是用塑胶袋和泡沫箱底层的冰块隔开的。而塑料袋上面被人刻意扎了一下,从塑料袋里传来的手感来判断,也的确是有棉布包裹的。他点了点头,一边跟着抢救床往医院里跑,一边答道“你保存的方法没问题,接回去的希望是有的。具体情况怎么样,得让骨科的医生来看看。”
    抢救室里,骨科主任郑国有早就守在了值班台前面。看见了抢救床和孙立恩抱着泡沫箱跑进来之后,老郑先是毫不客气的拦下了床,掀开了薄毯看了一眼伤口,然后点了点头,“创口状况不错,挺干净的。”他看向孙立恩问道,“里面装的是断肢?”
    孙立恩点了点头,把泡沫箱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郑主任您现在看看?”
    “那肯定是现在看啊。”郑国有点着头,脱掉了戴在手上的乳胶手套后,从旁边的值班台上拿出了一副新手套戴上,“打开我看看。”
    孙立恩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黑色的厚塑胶袋,郑国有毫不客气的直接下手,从里面掏出了一条被棉布包裹起来的腿,“包的还可以,膝关节以上三厘米左右,不错,关节没怎么受伤。”他扯开了一点棉布,然后用手背碰了碰那条腿问道,“受伤大概一个小时?”
    “差不多。”中年男人点了点头,“医生,这条腿能接上么?”
    “当然能了。”郑国有给出了更加直接而且肯定的答案,“现在的问题只不过是这条腿接回去之后,他能恢复多少功能。”他低下头,视线越过镜片看向了那个中年男人,“想完全恢复功能是不可能的,不过拄着拐杖走路应该没问题。能不能恢复的更好一点,那就要看他的毅力和运气了。”说到这儿,郑国有把手上的大腿交到了一旁的骨科医生手里,嘱咐对方对断肢创口部分进行初步清创后,连带着患者一起送去拍个X光看看骨骼损伤情况,然后他对中年人道,“说说看吧,这是怎么伤的?”
    中年人叹了口气,指着躺在病床上不断呻吟的年轻人道,“这是我侄子……”
    吴连今年刚刚大学毕业,但因为学校不算太好,而金融学方向最近这些年就业又十分困难,于是想来想去,决定来宁远投奔自己的大伯吴忠。大伯在宁远开了一家玻璃厂,虽然就算来厂里也不能从事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但毕竟是给自己家亲戚工作,家人也放心一点。
    吴连这孩子还算认真勤勉,平时在工厂里除了搞搞会计工作以外,其他工作只要自己能做的,他也都会去做。从玻璃切割到装车,甚至有时候他还会充当运货司机——吴连是有B1驾照的。
    然而今天,工厂接到了一个紧急订单。远在常宁的一个建筑工地是工厂的大客户,但今天凌晨的时候,吴忠却接到了大客户的电话——他们之前给建筑工地上提供的玻璃幕墙组件中,有一片八米乘六米的大型钢化玻璃被施工机械撞烂了。而按照施工计划,这块玻璃必须在今天下午安装到位。
    大客户的要求,一般来说只要能够实现,吴忠都会尽一切能力去做。更何况这次的订单是加急单,价格比往常报价高了70%。在接到电话后,吴忠马上赶回了厂里,并且打电话叫来了货车准备装吊。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装吊上。因为这个尺寸的钢化玻璃只剩下了最后一块,装吊过程中必须万无一失才行。住在厂里的吴连自告奋勇,负责装吊的下方牵拉工作。
    然而不幸的是,吊装最终还是出了一些问题。明明检查过没有问题的复合牵拉带在装车完毕前突然断裂。特质的一吨半重的钢化玻璃砸在了钢制的运载架上,震脱了另一侧还没来得及固定的一片六毫米厚的钢化玻璃。然后这片大约有半吨重的钢化玻璃直接砸在了吴连的腿上,并且完美的将他的右腿砍成了两段。多亏地面上有个缝隙,正好和货车车体一起卡住了那片钢化玻璃,否则玻璃继续砸下来,那可就不是断肢重植的问题那么简单了——说不定吴连就会被直接砸死。


第549章 细菌性痢疾
    小腿离断伤是比较少见的伤势类型。尤其是小腿的完全性离断更是少见,在四院的八年运行过程中,接手过的小腿完全性离断伤也不过五例而已。而这五例手术,全部由郑国有同志一手包办。其中四人康复,一人在术后一个月再行截肢术——总体来说,郑国有的手术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郑国有在听完了过程后,沉吟了片刻道,“这个肢体再植,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你们作为家属要有心理准备——他父母到了没有?”
    “已经在往这边赶了。”吴忠点了点头,“费用不用担心,我出。”他看上去有些着急,“是不是能现在就做手术?”
    “也没有那么快。”郑国有摇了摇头,指着一旁的断肢道,“缝合之前需要对它进行彻底的清创和冲洗,要是什么都不处理就缝回去,那是会死人的。”
    断肢重植以前,需要对断肢用大量肝素生理盐水进行灌洗,直到静脉血管和肌肉表面渗出清亮液体为止。同时,为了保证重植成功,骨科医生们还需要对创口表面进行修剪,并且去除一些已经死亡了的组织,这样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手术之后,他的右腿会比左腿稍微短一些。”郑国有在沉默了一会后,向吴忠道,“具体短多少,需要根据手术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以我的经验,都会短个两三厘米左右。”
    “啊?!”吴忠这下可是真的没想到,“那他以后不就是长短腿了?”
    郑国有点了点头,“这个是术后必然的结果。不过我们能够通过后续手术,让重植回去的肢体延伸一些——但是你得明白,先把腿成功接回去了,我们之后才有再操作的空间。”
    肢体不等长,这从物理层面就限制了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骨科医生们会推荐在再植术后大约五到八个月之后对患者进行第二次手术。到时候操刀手术的可以是骨科,也可以是整形外科。通过髓内针对需要延长的骨骼上下两头进行固定后,通过截断骨骼并且在康复期内缓慢拉长髓内针,从而实现肢体延长的效果。
    手术许可还是要等吴连的父母到了再签字。而为了稳定住吴连的生命体征,抢救室还是对他开始进行了包括止血和输血在内的一系列抢救动作。好在吴连受伤时间颇短,而且因为是肢体完全离断伤,断裂处的肌肉紧张收缩后,出血量反而比之前的郑新少的多。
    “郑主任,这才凌晨四点半。”曹严华医生赶回来开始接手指挥抢救,孙立恩则和郑国有在一旁聊起了天,“您今儿晚上没回家啊?”
    “回了啊。”郑国有向孙立恩展示了一下自己胳膊上的蚊子包,“晚上蚊子太多,睡也睡不踏实。正好值班的主治给我打电话说有个截肢,我这不就过来了。”
    “主治医生已经可以独立做截肢了吧?”孙立恩奇道,“怎么还得请您过来?”
    郑国有撇了撇嘴,“还不是升副高惹的祸。”
    骨科医生从主治升职到副高,一般不需要经过住院总的磨练,至少四院是不用的。但是和急诊副高的一年住总要求类似,骨科也有自己的要求和限制。在一名主治医生升职成为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完成20台截肢术才行。
    麻烦就麻烦在,今年四院骨科有两名主治医生准备升副高,而这两人都还没做足20台手术。
    截肢手术台数限制是个死线,郑国有也不好为这两人网开一面——就算他能过,委员会也不会放手术数量不够的医生升职。因此现在骨科基本把所有的截肢术都交给了这两个医生来做。
    而今天晚上,好巧不巧的又正好是这两名医生一起值班。遇到了这种截肢术,两个人都想做,但又都不好抢。骨科内部的环境和气氛都挺不错,两名医生也不想为了抢一台手术,搞得以后气氛太僵硬。思来想去,那也就只能问问郑主任的意思了。
    “让小田做。”郑国有倒是很果断的作出了决定,“小田的小孩明年上小学,先紧着他那边来。”
    田医生去做手术了,郑国有则自己穿上衣服,从阳台上溜达到了客厅里,在门上留下一张纸条后,自己晃悠到了四院里来。他打算来和让出手术的那名陈医生谈一谈,得让他心里没有疙瘩才行。
    只不过郑国有没想到,自己刚到了四院,就又接到了科里打来的电话。这次的电话是来求援的——肢体离断再植术需要老郑来操刀。
    “所以我这不就过来了嘛。”郑国有晃了晃头,“你别说,好长时间没做过急诊手术了,我还真有点手痒。”
    急诊手术有什么好手痒的?孙立恩是真的没想明白,好好在家睡觉它不香么?不过,看着老郑手臂上的红色蚊子包,他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郑国有和曹严华医生一起在为吴连的手术做着最后准备,孙立恩则转过头去照顾之前那位……给曹严华医生洗了个头,导致曹严华医生需要去洗头的可怜人。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的一类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腹泻。在经过消化道后,这种杆菌会开始侵袭肠道粘膜,导致肠道粘膜出现炎症和溃疡。并且附着在肠壁上的杆菌还会向患者的血液内释放毒素,从而引起更严重的发热甚至全身毒血症症状。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食物,尤其在夏秋季多发。儿童和青少年是细菌性痢疾的高发人群。一般来说,患者每天会腹泻十几次,但每次的排泄量都不算太大。失水的情况并不显著。症状应该主要表现为腹痛,高热和里急后重——腹内疼痛想要上厕所,但排泄之后腹痛并未好转。
    而这一起细菌性痢疾,明显属于重症范畴。患者的嘴唇和面部皮肤出现了明显的干枯迹象,而且眼窝深陷,失水情况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而且他还出现了失禁情况。


第550章 凌晨五点
    重症菌痢,这要比普通痢疾棘手多了。
    负责接诊患者的是一名刚升主治不久的年轻男医生。孙立恩以前和他见过几面,对对方的了解仅限于知道他叫王宝和而已。
    “王医生。”孙立恩很客气的和王宝和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了病例开始翻看。一边看一边顺带朝着患者的脑袋上扫了一眼。
    “林正,男,27岁。细菌性痢疾(28。33。42),轻微脓毒症(08。12。37),中度脱水(06。51。23),失禁(01。00。51)”
    “立恩,你对这个患者有兴趣?”王宝和对这样的患者是有些发憷的。倒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有多可怕,主要是因为这种重症菌痢患者往往都有失禁的症状。再加上排泄物中多有脓血甚至坏死脱落的肠粘膜,患者会持续在脱水和脓毒症甚至营养不良的拖累下快速恶化。总而言之,又脏又难治。
    “我就是过来看看。”孙立恩朝着王医生笑了笑,“毕竟是给曹哥洗过头的狠角色嘛……”
    王医生给林正的治疗是标准流程,通过平衡液补充失去的水分,利用抗生素对抗细菌感染,并且还吊了一瓶葡萄糖用于调整患者血糖。毫无差错的应对举措——当然了,堂堂第四中心医院急诊科的医生,要是连个重症细菌性痢疾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那四院还是关门算了。
    “志贺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有抗药性吧?”孙立恩看完了整体治疗方案之后,谨慎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用头孢曲松或者阿米卡星不是更好一点么?”
    “患者有头孢过敏史,阿米卡星在患者脱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