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斯状态栏里的“食欲亢进”后继续道,“可是在你身上,我似乎没有看到这种情况。”
    “你的意思是,我会一直觉得很饥饿?”迈斯稍稍一愣,然后一脸的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
    按照迈斯的说法,自从自己醒过来之后,他就无时无刻不被饥饿所折磨着。虽然还不至于到“令人发狂”的地步,但那种感觉实在是让人感觉相当难受。
    这可是孙立恩没有想到的答案,他还以为迈尔斯是那种“有症状但是不太严重”的类型——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因为状态栏不够敏感,所以没有及时淡化“食欲亢进”的提示。
    “那你为什么没有和医生说?这么长时间里你就一直忍着饥饿?”孙立恩越来越觉得奇怪了,这个德国维和士兵真的只伤到了右侧大脑皮层、基底节区或者边缘系统结构?如果他的这种隐瞒症状的行为确实是病理性的,那就说明状态栏和他的主治医生都有失误——迈斯并没有完全好转,恰恰相反,他的情况可能正在恶化中。
    “因为按照热量计算,我应该已经吃饱了。”迈斯一本正经的回答着孙立恩的问题,完全没有表现出什么病理性的症状,“我算了一下,要缓解这种持续的饥饿所需要摄入的热量,是我平常摄入热量的十二倍左右。这很明显已经超出了‘饥饿’的范畴。”
    “你这不是很清楚么?”孙立恩奇道,“那为什么不报告给医生?”
    “因为它对我并没有什么阻碍。”迈斯解释道,“持续保持饥饿,能够让我维持对食物的兴趣。同时它还能催促我尽快完成手上的工作,甚至还能帮助我持续清醒。如果代价只是它本身的话,这笔交易其实挺划算的。”
    孙立恩眨了眨眼睛,想了半天也不敢肯定迈斯这迥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究竟是德国式方脑袋的运行规律,还是他伤到了控制逻辑思维的中枢神经。
    “这样挺好的,我并不希望把这个毛病治好。”迈斯看着孙立恩在原地眨巴眼睛的样子,想了想强调道,“能够品尝出一道菜的一层又一层的口味,我觉得这样挺好——就算一直饿着我也完全可以接受。”
    “想让你重新变成以前那个觉得鳗鱼冻很好吃的德国人其实是很有难度的。”孙立恩解释道,“不过我们应该有办法解决一下饥饿感的问题。”
    以往国内收治的病人里,出现美食家综合征的并不算太少。对于治疗这样的病人饥饿感,医生们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给患者用颠茄片或者颠茄合剂。通过颠茄制剂减缓平滑肌蠕动,增长胃排空时间。通过增长胃排空时间,反射性影响摄食中枢,从而抑制饥饿感。
    “这套方法其实比较容易,甚至不需要打针,只要吃几片药就行。”孙立恩学着迈斯的样子摊了摊手,“吃完药之后,你的饥饿感很快就能消失。持续几次之后,这种难忍的饥饿感就能够被控制起来了。”
    “那口音的问题你能解决么?”比起吃饭,迈斯显然更注重于自己的口音问题。不过想想也是,一个德国士兵,前奔驰工厂工程师只能说带着白金汉郡口音的英语,这势必会对他未来从军的道路造成阻碍。
    不过这个问题,孙立恩就没什么办法了。“异地口音我解决不了……可能所有医生都解决不了。有些病人在一段时间的康复后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有些则不会。这个问题并不是医生能解决的。”
    迈斯听到这里,沮丧的叹了口气,“好吧,看来我以后只能想办法去英国工作了——但愿迈凯伦能把我招进去。”
    老班长在一旁等的实在是有些不耐烦了,他扯了扯孙立恩的衣服,一脸不忿道,“同志,这个外国人是不是又在说我做的菜哪儿不对劲了?”他一指后厨道,“大锅菜火候难控制,做起来出点失误是难免的。但是我老陆做的菜,那是机关领导都竖大拇指的!他要是觉得我老陆没能耐,等会做完了午饭,让他到后厨去。我用小锅炒一桌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炊事兵!”
    孙立恩本来想解释一下,不过既然自己挺闲,而且看样子迈斯也挺闲的样子,他骨子里那股看热闹的心情顿时占据了上峰。孙立恩甚至没先问问迈斯,就直接把事儿应了下来,“没问题,陆班长,你可得拿点真本事出来,让这没见过世面的老外开开眼!”


第635章 卤鸡腿
    陆班长确实脾气不小。等中午饭都做好了之后,陆班长也没找地方先休息一会养精蓄锐。他直接拽着孙立恩和迈斯就进了后厨,然后开始挑选食材。
    既然要让老外长长见识,那就不能继续做普通的红烧肉大锅菜。陆班长虽然看上去像是个白区里盼着解放军来的老农,但脑子还是挺狡猾的。要让一个舌头比狗鼻子更好使的老外心服口服,那就得在味道和外形上下功夫——食材本身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调味和卖相。
    老外大部分喜欢大酸大甜的调味方式。那就先来一道松鼠鱼让他见识见识。这是个德国人,德国人特别喜欢吃猪肘子——那就再来个酱肘子。陆班长一边在冷库里挑着食材,一边盘算着等会要做什么菜。
    中国人讲究荤素搭配,两个肉菜中间得有一个素菜做调剂。那就来个简单的香菇炒油菜,最后再来个汤……陆班长挑起一块自己今天早上才做好的嫩豆腐,决定做个文思豆腐。
    三菜一汤,既能让老外开开眼,同时还不超招待标准。陆班长深深觉得自己简直太机智了,以后应该专门设个炊事参谋的岗位,自己去当个参谋长也不错。
    ·
    ·
    ·
    孙立恩中午吃了顿好的——而且还不是自己一个人吃独食。他中午专门守在食堂门口,然后偷偷把胡佳拽到了后厨来。
    陆班长的这顿饭吃的胡佳一双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就连迈斯都赞不绝口——他指出的唯一问题是酱肘子是由高压锅烹煮而非砂锅慢炖,这样会导致肘子肉质整体有些偏松软。但这实际上给了酱肘子一种更加偏向于半固体而非肉类的独特口感,并不见得就是缺点。
    陆班长这一顿饭做的也很尽兴。甚至后厨里还有几个炊事员帮忙打下手做饭。大家心里就只有一个目的,彻底征服了这个德国人之后,把他赶出厨房去。这货平时在后厨里晃悠来晃悠去的,实在是太讨人厌了。
    在听到了孙立恩翻译的迈斯的评价之后,陆班长单方面宣布了胜利。并且得意洋洋的问道,“怎么样?服了吧?”
    “我一直都很敬佩中国的厨师。”迈斯微笑着回答道,“对食物的掌握,平衡口感和烹调时间,甚至还有菜品的卖相,你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嘿,还挺会夸人的。”陆班长得意的笑了笑,“知道了就好。以后别到我们厨房里来捣乱了。”
    “捣乱?不不不,我只是参观而已。”迈斯打断了孙立恩的翻译,“我来厨房参观是获得了营地指挥官和医生许可的。”
    陆班长的得意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他惊慌失措的跳了起来,对着孙立恩急道,“你说啥?!”
    ·
    ·
    ·
    医疗队的撤离方案终于在刘堂春的不懈努力下重新制定了出来。上级在充分考虑了波利坦维亚的动荡局势,以及当地迷雾一般的具体情况后决定,通过联合国渠道请求营地内的维和部队护送前出,向东前进一百二十公里后,在稀树草原和东部雨林的交界区域寻找适合建立降落场的地方。
    至于表面上的名义嘛……刘堂春联系上了之前那位被他抓来监工的副总统。而副总统则根据刘堂春的请求,向维和部队打了电话,请求他们在稀树草原和东部雨林区域为接收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建立一个临时的直升机降落场。
    由于局势动荡,周边国家向波利坦维亚出口粮食的货轮大部分都停止了航行。而梅拉蒂港也因此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境地之中。虽然波利坦维亚政府的总储备量足够供应首都和其他区域至少三个月,但交通断绝的情况下想要获取这些供给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人道主义救援确实非常重要。建立临时的直升机降落场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对于这种请求,中国驻波利坦维亚维和工程部队责无旁贷。但考虑到这一区域现在复杂的形势变化,维和部队决定在出动的同时,派出中国营和巴基斯坦营两只装甲营,对工兵部队的行动进行护卫。
    行动迅速被敲定,而孙立恩等人也终于可以登上准备撤离的装甲车了。一群医生穿着防弹衣和头盔,钻进了密不透风的装甲车里。而个人行李则大部分都被抛弃了——装甲车内空间有限,平均一辆车里最多就留出三个位置。其他的位置都坐着全副武装的蓝盔士兵。除了工程兵部队的卡车里能够携带一些行李以外,整个车队基本没有多余的物资储存空间。
    抛弃个人行李这种事情,大家一开始多少都有些不乐意。但在参观过了装甲车内部结构后,就算再不乐意,医生们也必须承认——这里面确实没地方。
    为了保证行动隐蔽,撤离被安排在了晚上。而且还是没有任何征兆,突然进行的那种。虽然医疗队的医生们早就得到了提醒,但依然被打了个手足无措。等大家都找到了自己需要乘坐的车辆并且坐了上去之后,紧急集合已经过去了二十分钟了。
    “咱们多的也不说了,既然跟着部队走,那就按照部队的规矩来。”刘堂春的声音在每一辆装甲车的无线电频道里回响着,“一切行动听指挥,任何行为和请求必须首先获得车长同志的同意。”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大家心里都有数。孙立恩看着和自己坐在一辆车上的胡春波,胡医生反正看上去有些紧张,也有些激动。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在国外工作生活了两年,历经波折之后,终于能够回家了。想必大家都是一样的激动。
    “车辆行驶过程中,防弹衣和头盔不得离身。哪怕不舒服,也得穿着。”刘堂春继续强调道,“咱们就遭罪这么一趟,等回国了,我请大家好好搓一顿。”
    孙立恩强忍住了自己阻止刘堂春立flag的想法,反正都坐进了装甲车里,就算遇到什么问题,那也不是自己能解决的。他默默的缩进了又硬又薄的装甲车座位里,摸出自己的手机开始看起了文献。他的脚边还有两个饭盒,那是陆班长专门做给自己的烙饼以及卤鸡腿。
    陆班长听说孙立恩他们要走了,表现的还特别舍不得。他在迈斯的“帮助”下,做出了一锅自己和迈斯都满意的卤鸡腿,然后给每个医生塞了五个。


第636章 梅库拉
    装甲车摇摇晃晃,车厢内弥漫着一股柴油和机油混合在一起的气味。不光味道难闻,而且还让人有一种晕车的难受感觉。
    孙立恩自己平时从不晕车,可在这种环境下,他就觉得自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吐出来——装甲车里是有射击孔的,为了让乘坐的乘员们稍微舒服一点,八个射击孔里打开了两个。外面偶尔能吹进来一些凉风,但效果也就仅限“有凉风吹入”而已。
    但是现在没有人敢要求停车休息,刘堂春在无线电里已经说明白了——所有人一切行动听指挥。车长同志不说休息,那就没有人敢请求停个车下去吐一会。毕竟人家已经说过了,要是真的不舒服想吐,可以直接吐在车里。
    部队作风当然简单粗暴一点,但这也是有好处的。装甲车队和工程车队形成的队伍滚滚前进,路上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或者阻碍。当然,危险还是有的。在离开营地后大概二十分钟,有几个不明武装分子朝着车队方向开过枪。不过因为距离太远切车队行驶迅速,几十声枪响之后,装甲车上连块油漆都没有被蹭掉。
    “差不多了,到再过半个小时就能休息了。”车长同志的声音在轰隆隆的噪音里听的不太真切,不过胡春波还是听到了这话,并且做出了回应,“车长同志,你这忽悠小姑娘的本事就别跟我们整了——这话你已经说了三次了!”
    “真的能休息了。”车长咧着嘴笑道,“车队指挥要求我们半个小时后停车补充油料,放心吧,最少能给你们留出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来。”
    车队在野外进行油料补给明显是不太安全的。但车辆因为油量不足而导致紧急情况下无法行动却要比有计划的补充油料更加危险。四十分钟后,车队在一处没有遮挡的平原地带上停了下来。装甲车辆停在外围,油料补给车和工程车辆则被围在了中间。装甲车里的维和士兵们迅速下车开始构筑防御阵地,而大部分医生们则连滚带爬的从装甲车里逃了出来,朝着地上哇哇大吐。
    “呕……吐……吐两口差不多就行了……呕!”刘堂春也是下车呕吐的医生之一。当年的老刘是个步兵,这种机械化步兵的日子他也没经历过。不过身为医疗队的队长,刘堂春哪怕吐,也得一边吐一边提醒其他医生尽量收着点,“吐完了之后,把之前发的补液盐拿出来,兑到水瓶里喝了!”
    呕吐,尤其是剧烈呕吐会让人丧失大量的水分、钾和钠。大量丧失这些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后,人体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低血钾而出现心脏停跳等等致命性问题。
    严重呕吐对人体的影响,和中暑非常类似。虽然没有体温升高,但大量丢失水分和钾钠等物质的情形一致。所以常用于治疗轻微中暑的补液盐就成了呕吐后补充丧失物质的最好方法之一。
    孙立恩有些心疼的扶着胡佳,一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一边还在努力把补液盐往自己的水瓶里灌。同时还在躲避着一旁胡春波吐出的污物。反正现在的停车区就和呕吐物地狱没什么区别。
    吐了好一阵,就在旁边的维和士兵们都看着有点恶心想吐的当口,防御阵地的东北侧天空上忽然出现了几个缓缓下落的白色光点。
    “隐蔽!”车长们连拉带踹的把正在呕吐的医生们按到在了地上。然后也不管人家身上沾着呕吐物,就用双手拽着衣服把人往车上扔。几乎是在车长们有动作的同时,步兵们整齐划一的拉动了枪栓。上百人同时拉动枪栓的“咔咔”声,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