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一家三口生病,只能把他们都收到医院里了。”负责管理急诊科的主任明显认识孙立恩,在忙活了一圈之后,他正好在孙立恩下达后续医嘱的时候出现在了“少东家”身后。对于孙立恩的判断,这位姓冯的主任也很赞同,“等咱们这边事情忙完了,我就去跟社区的工作人员说一声。让他们去联系一下老蒋家的亲戚。”
    孙立恩冲着冯主任点了点头,看着对方胸口的工作牌,他提议道,“等这个病人的情况稳定下来之后,我们再做交接吧?他父母还在高压仓里呢……您知道他叫什么?”后半句话是孙立恩突然反应过来之后下意识的询问。
    “认识啊。”冯主任点了点头认真道,“我家就是造纸厂的。老蒋和他媳妇儿以前都是厂里的员工,我记着他们以前是制浆车间的。”
    认识人就好办。孙立恩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这边登记的还是无名氏呢。那之后的登记工作也交给院里没问题吧?”
    “那当然。”冯主任笑着点了点头,“这次可多亏了四院的医生们千里驰援,要不然我们院里恐怕要被彻底塞爆掉。”
    ·
    ·
    ·
    天色初明,旭日东升。常宁市的交通线路逐渐恢复,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从中富医院转院去了上级医院接受治疗。早上九点,在最后一名病人被送出抢救室后,中富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们先是愣了一会,然后猛地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欢呼了好一阵之后,感觉终于松了一口气的中富医院医生们才反应过来,好像有些人没有参与到他们的庆祝中。等大家转头一看,才发现从宁远第四中心医院赶来支援的医生们,都已经倒在地面上睡着了。


第940章 惊喜
    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算完事儿。
    睡觉这种事情,当然是在温暖且软硬适中的床上进行才算完美。不过,从四院赶到常宁支援的医生们很明显顾不上这个——摇摇晃晃空气不怎么好的车里都睡过了,谁管现在睡的地方是地面啊?
    一觉睡到中午,二十来位医生们这才逐渐“苏醒”过来。众人互相看了看自己同事的狼狈模样,甚至顾不上身体的酸疼,先开怀大笑一阵再说。
    “各位稍微醒一醒,咱们等会换个地方吃饭去。”众人睡觉的这几个小时里,抢救室倒是没怎么来病人。就算偶尔有一两个被送到了地方,过不了几分钟也就被送到了上级医院去。本质上并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转——不过就是挺吓人。
    不管换成谁,在医院里看到地上横七竖八躺了一堆医生,恐怕也得先遭到一些惊吓。
    朝着大家喊话的是刘堂春。老头状态还算不错,从抵达中富医院之后,他就负责居中协调,帮助中富医院“搞物资”。具体怎么个搞法嘛……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反正就是一路电话打过去,先好好说话,然后再摆出自己的“来头”。还没等老刘摆出威胁,对面基本就已经同意进行协助了。
    不得不说,大挖掘机的名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屹立不倒。
    刘堂春自己虽然没怎么休息,但人上了年纪每天确实也觉少。大概凌晨四五点钟看着没什么事儿可忙活之后,老头就在办公室里找了个角落蜷缩了一夜。早上十点来钟醒过来之后,一条生龙活虎的刘堂春就出现在了睡的东倒西歪的四院医生们面前。
    “大家今天辛苦了,咱们今儿有大户可以宰——都提提精神啊。”虽然大小是个院领导,不过老刘说起话来还是少了点领导干部的意思。这种不管不顾,甚至有些没脸没皮的劲头不利于他继续“发展”,不过却非常受其他普通医生们的欢迎。
    毕竟是自家领导,普通人还是比较希望自家领导看起来像个正经活人的。
    至于“大户”嘛,刘堂春说的就是孙立恩家。不过指名道姓说孙立恩家有个医院,大家今天过来累死累活的都是为了替他们干活……这味道就变的不太对劲了。所以,老刘同志只是模糊的说有大户,然后就转身带着各位上车,往中富集团的总部开去。
    车队碾过地面上的残雪,过了大约十来分钟,停在了中富集团总部楼下。位于一楼的食堂开着大门,从里面传来了一阵阵诱人的香味。
    香味有些复杂,不过闻起来……肯定是好吃的!布鲁恩下了车之后一马当先,甚至没去搭理正准备说话的孙立恩。这头活熊直接就扎进了食堂里,大有一副“老子不把这里的东西都吃完,谁都别来拽我”的架势。
    有人带头就好说,医疗队的一群医生们纷纷抛弃了那点微不足道的“矜持”。从昨天晚上加油站的那顿泡面开始,这里的所有人都差不多十几个小时水米没打牙了。
    风卷残云了十分钟,二十人吃掉了足以供应五十人的早餐。这场景看的一旁的孙立恩半天没敢说话。
    这些东西原本准备好了是要请中富集团的工作人员们吃的——给医生们准备的饭菜要更丰富一点,都在二楼食堂大厅里摆着呢。
    既然已经错了……那说出来也就没有了什么意义。孙立恩看着大家吃的开心,自己也参与了进去。从人群中抢了两个肉包子,外加一碗猪脚面线——这个据说还是八闽地区的特色美食。
    热热乎乎吃了一顿,众人纷纷表示味道不错自己可以再来一份之后,刘堂春出面,带着大家去中富集团订的酒店休息。而已经知道了怎么回事儿的布鲁恩则和一脸懵逼的袁平安一起到了位于后山上的“豪宅”里。
    “各位辛苦了。”孙立恩的爹妈在门口迎接着众人。看得出来,两人也没怎么休息——孙宏斌和王彩凤脸上都挂着黑眼圈,而且看上去还有点水肿。
    稍微寒暄了两句之后,众人进入家里喝起了茶水。老两口陪了一会实在是有些陪不住,于是一起告辞回去补觉了。而孙立恩和布鲁恩则像个导游似的,跟袁平安介绍起了家里的情况。
    “这是……我的房间吧?”孙立恩对自己的房间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他打开门观察了好一阵子之后才确定道,“没错,就是这个。”
    “你房间在隔壁……”布鲁恩捂住脸摇了摇头,“我能理解你只回来住了七天,但记住自己的房间在哪儿这个基本是正常人都有的功能吧?”
    “……”孙立恩看了看老布,然后摇头道,“我是真没记住。”
    “这真是你家?”震惊了好久的袁平安过了半天感慨道,“我算是知道你为什么敢当医生了。”
    事情眼看越描越黑,孙立恩叹了口气,把袁平安带到了客房去——布鲁恩还记得自己上次过来的时候住在什么地方。这次袁平安住进了帕斯卡尔博士之前住过的房间。
    ·
    ·
    ·
    “烤面筋!”稍微躺了一会,孙立恩就收到了一条来自刘堂春的手机短信。不过这上面的内容……他怎么看怎么觉着看不懂。
    琢磨了半天,孙立恩决定直接打个电话过去问问看比较合适。老刘同志写了这么多,看样子似乎还没睡觉。
    “刘老师,我看见短信了。”接通了电话之后,孙立恩连忙问道,“可是内容我没太看懂……我明年才硕士毕业啊。而且这个……就算毕业了,也不用考博士英语吧?”
    “我第二条短信正在写呢。”刘堂春在酒店里笑呵呵的说道,他摘下了自己脸上的老花镜反问道,“你们年轻人不是都喜欢看文字嘛,怎么又改成打电话了?”
    孙立恩被这个反问问的脑子一片空白……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是这么个事情。”刘堂春笑眯眯的解释道,“你知道自己现在发了几篇论文了吧?”
    “这个……没数过。”孙立恩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写论文这种事情,他更多的时候只是为了“应付要求”。毕竟手里这么多罕见病例,组里的其他医生看着也眼馋。不写论文,人家混不到文章,以后想要晋升职称都难。
    “两篇新英格兰,一篇柳叶刀,一篇CELL,一篇Nature。”刘堂春叹了口气,这小子果然是不知道论文有多正规,“你水通道的那篇,徐有容直接投给了CELL。和同协合作的论文,发到了Nature上。”
    孙立恩眨了眨眼睛,然后半天憋出来了一句“卧槽”。
    “尤其是水通道蛋白的那个论文,角度很不错。”对于自己的学生,刘堂春总觉着夸奖起来有些别扭。毕竟这篇论文虽然挂了他这个通讯作者的名字,但……老刘自己清楚,他就没发挥什么作用。“这篇论文从一个很新颖的角度,指出了顽固性脑积水的一个可能。我昨天和宋院长讨论了一下,我们决定向学位委员会提议,在你硕士毕业的时候,同时破格授予你博士学位。”


第941章 群情激奋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孙立恩几乎一直都是飘着的。
    太……不真实了。二十八岁,硕士第二年就要答辩了不说,还要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这件事情对孙立恩的冲击,甚至比听闻自己的名字即将出现在Nature上更大。
    有同协的大佬们带着,又有新型遗传病被发现。这个论文发到Nature上,孙立恩倒是不怎么意外。但是……破格博士学位啊!这东西谁听过?
    在孙立恩的概念里面,能够被破格录取读博士的,都已经是国之栋梁级别的人才了。破格授予学位……而且还是在现在这种学位管理越来越严的现实下。他脑子里啥念头都没有,不过担心却像是海浪一样,一波一波的拍打着他的大脑。
    这样真的可以么?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不会给刘老师或者宋院长惹什么麻烦吧?到时候要怎么跟参加答辩的外院专家解释这个问题啊?
    脑子里都是问题,孙立恩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迷糊了两天。要不是开车走高速回宁远必须得提高注意力,他恐怕还要继续糊涂两天。
    按照计划,今年胡佳要来孙立恩家过年。再过两周就是除夕夜。回到四院之后,孙立恩决定首先处理的,就是接下来的值班计划。
    作为综合诊断中心第一治疗组的实际负责人,孙立恩这边的排班满的令人发指。一周七天中,他需要在综合诊断中心出诊三天,而急诊这边则需要分别值一个白班、一个小夜班和一个整夜班。
    按照“上完了整夜班之后,第二天必然休息一整天”的规定,孙立恩基本等于全周无休。这样的值班排序已经持续了差不多一年,不管怎么说,也应该稍微调整一下了。
    拿着自己的值班表,孙立恩鼓足勇气敲开了刘堂春的办公室。他想跟自己的导师好好谈一谈,全周无休的生活也太惨了点。至少要给自己再多留一天时间用于复习英语嘛!
    “你来的正好。”刘堂春坐在座位上,看见敲门进来的孙立恩后喜出望外道,“我还正打算打电话找你呢——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你报名了没有?”
    “还没。”孙立恩摇了摇头,“我现在一周上六天班,唯一休息的那天还是下夜……这根本就没时间复习啊。”
    刘堂春顿时严肃了起来,“我看看怎么个情况。”说完,他就打开了自己面前的电脑,然后用二指禅在键盘上敲了一阵——两只手的食指交换敲击键盘,速度居然还挺快。“这个排班……是有点问题。”
    他抬起头看了看孙立恩,“报名截止到下周二,你得赶紧去报名。复习的时间我给你安排——急诊这边的门诊任务全都取消掉,综合诊断中心你一周过来一次就行,没问题吧?”
    “没问题。”孙立恩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小心翼翼的问道,“论文我下周应该能把初稿定下来……”
    “这个不急。等你考完了再弄也行。”刘堂春信心满满道,“开题什么的全都免了,把你之前搞的那篇AQP4机制的论文搞过来,然后装订一下就成。”
    宁远医学院对于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两万字,同时要求引文部分中英双语对照——论文部分可以是纯英文的。而且一般来说,毕业生们总要经过一下“初稿发给导师——被导师批得一无是处——揪着头发改第二稿——再被批的一无是处”这样的经历才对。
    不过孙立恩现在算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老刘同志本来甚至打算给孙立恩搞个无论文毕业的。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这么争气,现在搞了一堆论文出来,甚至让刘堂春自己都有些犹豫——犹豫到底应该用哪篇论文来作为孙立恩的硕士答辩论文。
    想来想去,刘堂春觉得还是用AQP4水通道蛋白机制的这篇比较合适。这也是他有底气为孙立恩要个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主要原因。
    平心而论,这一篇发表于CELL的论文本质上和孙立恩所读的急诊医学临床硕士不是特别搭边。至少不是完全符合急诊医学临床硕士的研究方向。
    但对于AQP4水通道蛋白机制的研究,以及通过药物对AQP4水通道蛋白施加影响,从而治疗顽固性细胞毒性脑水肿。这个治疗方案确实非常独特且意义深远——谁能想到,一种抗利尿激素和高渗葡萄糖一起作用,竟然能够切实达到治疗脑水肿的作用呢?
    急诊临床上确实也会遇到顽固性细胞毒性脑水肿,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太多。这种全新的治疗方案和思路,其实对于神经内科乃至神经外科的治疗更有意义。
    不过,无论如何,作为硕士在读的本科学历的医生,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这个特殊病例,并且从中提出系统性的治疗方案。这就已经足够作为硕士毕业论文了。方案中体现出的全新思路和新方向,这才是孙立恩可以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原因。
    解决了上班问题之后,孙立恩回到了综合诊断中心的办公室里。既然接下来他只需要每周来一次医院,那就意味着他得趁着这点时间,尽快把自己需要拿的所有东西都拿走才行。
    其他几位医生看着孙立恩拿了个纸箱子,然后开始一言不发的收拾起了自己桌上的东西都有些差异并且震惊。袁平安看了几秒钟之后凑过来小心翼翼的问道,“你这是咋了?”
    “收拾东西回家啊。”孙立恩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说道。他完全没有理解到自己的行为看上去有多像是——被开除之后收拾工位的医生。
    袁平安咽了口吐沫,再次试探性问道,“那明天你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