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堂春咳嗽了半天,在电话里喊道,“你挖了朱敏华的人?他没怎么着你吧?”没等孙立恩回答,刘堂春继续道,“那个老东西坏得很,你可千万要注意,尤其别和他一起喝酒!上次我参加峰会的时候,沪市六院的急诊主任因为挖同协的墙角,被朱敏华灌惨了!”
·
·
·
天下急诊都一样。尤其是急诊科的主任们。和其他科室不一样,不管有多少医生,急诊科室都始终处于人手不足的境地之中。这也就导致急诊科的主任们大多性格类似——喜欢挖别人的墙角,而且对自家的墙角看的极严。多挖来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就意味着人手短缺能过得到一些缓解。而被挖走了一个医生,就意味着其他医生的工作又要多出一分来。此消彼长之下,工作将会越来越难以展开。这是急诊科科主任们最大的噩梦。
刘堂春和其他的急诊科主任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比起看好自家的墙角,他更爱主动出击去挖其他人回来。而朱敏华则是那种比较传统的作风——你愿意来求职好说,想挖墙角?没门!
在峰会上见识过朱敏华作风的刘堂春很警惕,他生怕自己的预备役弟子被灌出个急性酒精中毒来,因此连忙提醒道,“那个老头子坏得很!”
孙立恩哭笑不得的应了下来,“朱敏华主任有心让他的学生来咱们院里锻炼一下,他说是会和柳院长谈谈这个事情。”
第129章 狗粮
到头来,孙立恩还是没搞明白为什么徐有容会生气。不管他怎么试探,刘堂春都表示,他并没有听说孙立恩治疗团队下的那几个病人有什么问题——高中生魏金水已经可以准备出院了。而和林兰的谈话,刘堂春也已经替他做完了。
“林兰状态还行,只不过她对自己身体的情况还是不太能接受。”刘堂春叹了口气,“当了二十几年的女人,甚至都已经结了婚,但却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应该是个男性。这种事情放在谁身上都不好接受。”
孙立恩有些担心,“那小林薰这边……”
“按照规定,我们不能以任何形式向小林薰他们透露林兰的情况。”刘堂春的声音听起来也有些纠结,“虽然小林家打算给咱们捐个诊断中心,但规定就是规定。”他的声音严肃了起来,“立恩,这个招呼我也先给你打到了——无论如何,不能直接向小林薰泄露林兰的情况。万一你这么干了,又让人家投诉到医务处,那你就准备吃不了兜着走吧。”
被刘堂春一阵警告,孙立恩挂掉了电话。把手放在自己嘴巴旁使劲呵着气。外面实在是太冷了,拿着手机打了一小会的电话后,孙立恩几乎觉得自己露在外面的十根手指都要被冻成冰块,然后从手掌上脱落下来了。
“怎么了?”胡佳拎着包从早餐店里出来,看着孙立恩跺脚呵气的样子奇道,“你这一个电话怎么把自己打成这样啦?”
“主要还是天气太冷。”孙立恩老老实实答道,“早知道首都这么冷,我就带个耳机打电话了——至少还能把手揣在口袋里取取暖。”
胡佳闻言忽然从包里翻出了个东西,“这个,给你。”孙立恩接过袋子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副漂亮的黑色小羊皮手套。
“本来是买了之后打算带给我姑父的。”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冷的关系,胡佳的脸上有些泛红,“这副就先给你用吧,回头我再买一副给他就好啦。”
孙立恩哪儿敢收下,正打算推脱,却在看到胡佳那双眼睛的时候,硬生生把推脱的话咽了回去。
那双眼睛里有些害羞,有些不安,但更多的却是倾慕。
孙立恩虽然单身二十五年,可他不傻。这几天以来,他的经历是有些魔幻。可那些事情他都能冷静处理好。但唯独涉及到胡佳和自己的事情上,孙立恩却一点主意都没有。他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可能是理解错了人家的意思——胡佳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孩子,她下意识的行为也许就被自己当成了示好。
比起对别人的示好而不自知,理解错了对方的意思从而误认为人家对自己有好感,这种事情似乎更让人难堪一些。因此烤肉店的事情以后,孙立恩始终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说,大概只是理解错了而已。他甚至下意识的逃避起了胡佳的示好,并且祈祷着过上几天,也许人家就会忘了这个事情,让一切重新回到正轨。
但胡佳的这个眼神,却让孙立恩心里重新泛起了波澜。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奇妙,磨破了嘴皮都说不通的事情,却能被一个眼神彻底扭转。能让自认为波澜不惊的心,重新慌乱起来。
孙立恩看着手套,长久的沉默后忽然问道,“为什么是我?”
胡佳没说话,她看上去吓了一跳。
“第四中心医院里有很多年轻而且有前途的医生。”孙立恩实在是太困惑了,现实和自我定位的巨大差异让他甚至忘了面前这个姑娘和自己甚至算不上熟悉。“比我长得好看的有,比我身材好的有,比我有钱也也有很多。可……为什么是我?”
首都的寒风吹过,胡佳的脸更红了。她低下头,怯生生的问,“不……不行么?”
“当然不是不行。”孙立恩认真道,“毕竟咱们认识也没有多久,我主要是怕你看走眼了,现在后悔的话还来得及。”
这不是开玩笑,孙立恩真的是这么想的。或许这一切都只是小姑娘一时不查,动了心思,结果没头没脑的喜欢上了自己。至少刚才他确认了一个让自己有些窃喜的消息——胡佳确实是喜欢自己的。
“我认识你很久了。”胡佳捋了捋自己耳畔纷乱的发丝,勇敢的抬起了头。“第一次见你,是在战平安被你们送到学院附属医院的时候。”
·
·
·
晴朗的蓝天,斑驳的老胡同,起伏的石板路上,胡佳正在认真的说着自己认识的孙立恩。女声的叙述清亮温柔,而男声的附和则稍微有些磕绊。胡佳鼓起了几乎是一生中最大的勇气,向面前的男人叙述着自己的倾慕。
虽然害羞的脸上快要烧起来了,但她还在继续坚持说着。就像是徐有容说的那样,幸福需要自己主动去握住。孙立恩虽然有些木头的意思,可他终于察觉到了自己的心意。胡佳无论如何都不打算放弃这个机会。
两个人在胡同巷口里面对面说着话,而旁边吃完早饭准备回家遛弯的大爷大妈们,逐渐被这一奇景吸引了过来。虽然看到大街上搂搂抱抱的男女,他们总喜欢在内心深处批评两句。可这种奇怪的类似于表白的事情,却让大爷大妈们骨子里爱看热闹的灵魂燃烧了起来。
他们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年轻的医生,在医院工作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什么太优秀的表现。而那个漂亮的女孩子似乎是个护士。她看上了他,而且还挺“情根深种”的。
大爷大妈仔细打量了一下孙立恩的长相,不禁为小姑娘扼腕——这孩子看上去白白净净还挺有灵性的,怎么就眼瞎成这样了呢?你这条件,不说找个年少有成的帅哥,至少也得家里为官作宦,有三分底气才行呀。
她把自己的事情和同在医院的亲戚说了。而亲戚在工作观察中,也觉得他是个还挺不错的小伙子。亲戚开始向其他同事求助,请求帮忙穿针引线。只可惜他仿佛是根木头,一直没明白过来。
故事继续,那个年轻的医生似乎逐渐从磕磕碰碰中开了窍,他开始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质。诊断病人,抢救生命。他每一个病例的处理,她都能知道经过。看着自己喜欢的人逐渐开始有所成就,她是骄傲的,同时也有些不安。自己慧眼识人的时候他还是块蒙尘璞玉,如今这块玉被渐渐雕琢出了光泽,她开始担心有人会赶在自己前面成为他的伴侣。
大爷大妈们开始为小姑娘而扼腕,现在却在心里为她加油。都是活了几十年的人了,小年轻们的这点心思,他们哪儿还能看不清楚?这是把事情挑明了,成败在此一举咯。
东家的老头把鸟笼上的布遮了下来,他担心鸟鸣会扰乱气氛。西家的大妈把手上的塑料袋系紧了些,她觉得袋子里的香菜味道或许会让这两人中的某人改变心思。
一男一女,在人群的围观下,还在倾诉着。而一开始有些吵闹的胡同,渐渐安静了下来。甚至炒肝店的小伙计们都和老板一起走出店门,蹲在路边看着这场少见的热闹。
孙立恩和胡佳说了很多,直到他开始注意到自己和胡佳被一群大爷大妈团团围住为止。他看着周围一群人,顿时就慌了神。想要带着胡佳换个地方再说,却没想到自己上前一步抓住胡佳胳膊的动作,被周围众人当成了即将有所表示的先兆。一群老头老太开始兴奋了起来,“诶嘿~这年轻人!”
周围的聒噪吓了孙立恩一跳,他转头,又看到了胡佳的眼睛。
没有别的选择了。孙立恩只觉得自己肾上腺素正在不停的分泌,两条腿有些发软,又有些跃跃欲试的兴奋。他拉着胡佳的手,用有些嘶哑的声音问道,“你能做我女朋友么?”
乌溜溜的大眼睛眨了两下,然后弯成了可爱的月牙。胡佳用力点了点头,从鼻子里发出了一声代表着同意的声音,“嗯!”
首都的新开胡同里,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天上飞过几根香菜,落在了盖着蓝布的鸟笼上。鸟笼里的画眉鸟歪着头,隔着蓝布叫出了一首快活的调子。
·
·
·
拉着胡佳的手,孙立恩走在老胡同里,脚下发软,又像是踩着弹簧。他的手上没有戴手套,露在外面的手上一点不觉得冷,反而隐约有些出汗。今天天气真好,蓝的通透的天空下,好像有很多只喜鹊正跟着两人。每个树杈上似乎都传来了喜鹊的叫声。
胡佳的小脸红彤彤的,她任由孙立恩领着自己,在胡同里漫无目的的穿行着。去哪儿都没关系,走多久也无所谓。她感受着手上传来的热度,低着头,抿着嘴笑着。
周围的声音渐渐嘈杂了起来,胡佳抬起头看了看身边,却发现自己和孙立恩已经走到了同协医院的门口。绿色的琉璃瓦下是灰色的墙面。而瑞秋正捂着嘴,一脸惊讶的看着两人。
“嗨,瑞秋。”胡佳抬起左手朝她挥了挥,“我有男朋友了哟。”
第130章 帕斯卡尔一家(上)
尽管有了女朋友这种巨大而突然的喜悦几乎让孙立恩有些头晕目眩,可该做的工作还是要认真完成。如果接待帕斯卡尔博士的工作出了什么纰漏,孙立恩毫不怀疑自己的未来导师刘堂春会直接把自己剥了皮挂在医院急诊室大门口,上书一行大字,“孙贼立恩殒命与此。”
帕斯卡尔博士在国际医学界内都算是小有名气的学者。尤其是在他专注研究的临床免疫学方面,发表了数十篇SCI论文的帕斯卡尔博士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只可惜由于平时工作过于倾向临床,帕斯卡尔博士并没有得到太多的科研资助。他的实验室其实是由他所供职的马萨诸塞州立医院提供出的一间空房。同时靠着每年学院拨发的一百多万美金科研经费,勉力维持着科研工作。
而这种成就与工作环境的反差,主要是因为帕斯卡尔博士研究的方向问题。
帕斯卡尔博士主攻的研究方向是固有免疫调控。这一领域的研究其实和他平时的临床工作差异很大。研究固有免疫调控,主要是通过研究免疫细胞应答机制,免疫细胞调控机制,以及免疫细胞生成机制而进行的。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投资价值。对于药企来说,投资研究,就要投资最火热的,最能让公司股价上升,让公司赚到盆满钵满的项目。
对于免疫学领域来说,目前这样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免疫细胞的研究和改造上。尤其是CAR…T细胞领域,以及PD…L1抗体抑制剂研究领域,众多制药公司几乎是以狂欢的心态参与了投资研究。PD…L1抗体能够提前结合免疫T细胞外表的PD…L1抗体,阻止癌细胞结合免疫T细胞外的PD…L1抗体,从而阻止癌细胞利用该抗体消灭抗体T细胞。
而CAR…T细胞则更像是一种人体改造方案——它更像是一种治疗手段而并非药物。医生们会将抽取自患者体内的T细胞分离出来。然后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个特殊设计的嵌合抗体加入到T细胞中去,从而制成CAR…T干细胞。这个特殊设计的嵌合抗体能够在识别癌细胞的同时,大量激活其他的T细胞。在接下来的一周到两周中,医生们会用尽手段让CAR…T干细胞进行增殖。等到增殖成数十亿量级后,再将这些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然后严密监控患者的身体状况,以避免强烈的细胞因子风暴把病人直接搞死。
这两项研究可以被看做是现代医学在解决癌症问题上的主要方向,也是目前看来最有希望成功的方向。
而这两种热门项目却和帕斯卡尔博士没什么关系。他仍然十年如一日的在自己的小实验室里,利用门诊以外的空余时间进行研究。只可惜,一百万美金的研究经费实在是有些紧张。帕斯卡尔博士部门里的研究设备,绝大多数都是其他实验室弃之不用的“古董级”货色。而两名研究生的工资有时候甚至需要帕斯卡尔博士用自己的工资倒贴一些才够。
虽然小有名气,但这样的差距确实是实际存在的。在稍有空闲的时候,帕斯卡尔博士又经常来往东南亚和中国西部地区,积极参与无国界医生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虽然他拯救了很多困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无助患儿,但这对他获得其他基金会的资助却毫无助益。空耗了大量时间,却无法提振自己的事业,虽然帕斯卡尔夫人很支持自己丈夫的义举,但这种行为却也让帕斯卡尔家的经济状况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虽然经常往来中国,可他却连带孩子们来中国看一次熊猫都做不到。
帕斯卡尔博士在一次无国界医生组织的讲座中,认识了刚刚进入霍普金斯实习的徐有容。并且很快就和这个平时一脸严肃的年轻医生熟稔了起来。身为免疫学领域的专家,帕斯卡尔博士很热心的和徐有容分享了许多他所见过的病案。两人虽然年龄差了十几岁,但却仿佛两个认识了很多年的老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