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这状态没能持续更长时间,因为徐安在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接到了二爷爷打来的电话。下午三点,余教授将会带团队前往前海镇东南角的滩涂地进行实地检测!
  听到这个消息,徐安立马找到了王富龙,让他负责今天徐氏卤味店的一等奖挑战事宜。
  按照原本的安排,这么重大的奖项,徐安作为老板是肯定要在场的。但徐安现在全副身心都牵挂在滩涂上,现在听到下午就要现场勘察查看情况,怎么可能还坐的住!
  毕竟,九十六万跟一万相比,还是九十六万比较重要啊!
  王富龙对徐安的这项工作安排没有丝毫意见,一口就应承了下来,随后看着屏幕上的空白文档陷入了思索中。
  昨天晚上自己似乎知道了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情,是必须、马上、立刻告诉老板的那种,但现在自己就是死活都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事情!不光是这件事情不记得了,就连后面自己怎么回家的都完全不记得。睁开眼睛的时候,自己就已经躺在家里床上了。
  到底是什么事呢?这件事情肯定很重要,不然自己也不会在喝醉断片之后还记着一定要告诉老板!
  所以,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啊!
  王富龙双手抓住脑袋两侧的头发狠狠地蹂躏着,试图通过着这种虐待自己的方式找到一分半毫的线索。
  与王富龙隔着一条国道、拥有着单独办公桌的唐雯默默地往墙壁那边挪了挪。
  同事似乎疯了,是打110好呢还是打120,或者是先跑路!
  心中调侃了几句后,唐雯的注意力放回到自己的电脑上。这一次卤味店的开业活动可算得上大获成功!特别是增加一等奖名额这一招更是博得了不少关注。
  昨晚在【徐氏餐饮】的账号中发布了一等奖复活成功的消息后,短短两个小时,便增加了整整三千的粉丝量!这个增幅一直持续到现在才有所减缓,现在账号上的粉丝量已经达到了两万三千。
  从创建这个账号到运营一共才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粉丝量便实现了从零到两万多的增加,不可谓是不恐怖了。
  而且今天发现,关注账号的粉丝不仅仅是海市的,海阳省其他市的也不少,居然还有外省的!他们大部分都是被地狱卤味以及一等奖的巨额奖金给吸引来的。
  其中有不少是特别能吃辣的省份的人,他们在评论下吵成了一团。有想要过来参加一等奖挑战的,有想要尝试地狱卤味到底有多辣的,有对这所谓国内第一辣名头不屑一顾的……
  这所有评论中,有那么一些评论吸引了唐雯的注意。
  ‘我在中部偏北地区,查了一下前往海市的来回路费居然要两千多!看来我跟这地狱卤味无缘了,好想尝尝这卤味啊!’
  ‘老板你居然在海阳省这种不吃辣的省份售卖超辣的地狱卤味?老板听个劝,过来我这边开个店,咱这边都能吃辣,保准你地狱卤味畅销无比!’
  ‘哈哈哈,我大学在海市!我现在就在火车上!地狱卤味,我来啦!’
  ‘……’
  发表这些评论的全都是外省的朋友们,其中越能吃辣的省份留言的网友越多。这样子的评论还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两三百条,扣除掉同一个人发表的多条言论,那也有将近两百人。
  两百人啊!一人一斤卤味那就是两百斤卤味啊!这都是钱啊!
  可惜啊,非常可惜。
  唐雯惋惜地摇了摇头,将这部分数据单独整理成一个文档,扔到了一个名为【或许有用】的文件夹中。
  前海镇东南角滩涂地。
  虽然余教授他说他们三点钟才过来滩涂这边勘察,但徐家村的村民们两点钟多点就来到了滩涂这边等候。这么三四十人聚在一起,顿时就吸引了在滩涂上劳作的渔民们的注意力,偶尔歇息的时候都会特意往这边瞟上一眼,看看徐家村这群人准备做什么。
  徐安也是其中一员,他将事情交代给王富龙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徐家村,跟众人一块过来这边等着了。
  八月底的太阳依旧是那么毒辣,就算是站在树荫下都感觉到一股暑气从脚底升起,不一会儿额头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幸好也没等多久,两点四十分的时候一辆八座商务车缓缓朝这边驶来,停在了众人面前,车门打开之后率先下来的是余教授,紧接着是他的四名学生,最后下来的是两名身材精壮的小伙子。
  余教授跟二爷爷寒暄的功夫,那两名小伙子就从车上拿下来了两个大包裹,从包裹里面拿出种种装备开始穿戴了起来。
  随着橡皮衣、呼吸面罩、氧气瓶等等装备上身,再看着两人从包里拿出了一双脚蹼,徐安感觉到了不对劲。这装备、这打扮,怎么看起来像是要下海?难道问题是出现在海上?而不是滩涂上?
  等两名小伙穿戴齐全后,余教授他们也换上了背心橡胶裤以及胶鞋,带着众人下到了滩涂里去。
  整整四五十人一块在滩涂上行走,其中还有两个衣着怪异的蛙人,刚刚还在偷偷观察这边动静的渔民们当下也不装了,抬脚三两步就凑了过来,跟着在他们后面看热闹。
  柏油马路位于滩涂的中间位置,他们下到滩涂中后往左边那植物稀少、罕有人至的方向走了整整两公里才停下了下来。这时候,余教授忽然回头看着徐安询问道:“你有感觉到什么不对劲嘛?”
  就像是上课走神的学生忽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一般,徐安愣了片刻才调动自己的五感观察这片滩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首先一个就是植物很稀少,即便有也长得极其的营养不良;再者就是海生物也少,就连那随处可见的小螃蟹都不往这边爬;但除了这两个地方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啊!
  但看着余教授脸上那认真的神色,徐安想了想,弯腰将手插入到淤泥中。手上的皮肤跟淤泥接触的瞬间,徐安眼睛就猛地瞪大了。
  正常来说,表面的淤泥虽然会在太阳的照射下变得滚烫,但一般五厘米之下、最多十厘米下方的淤泥是正常的冰凉感觉才对。
  刚刚一路走来,因为隔着厚厚的橡胶衣服以及雨鞋,对温度的感觉并不明显,现在皮肤跟淤泥直接接触之后,徐安就感觉到,不仅仅是十厘米位置的淤泥是热的,就连十五厘米、二十厘米位置的也都是热的!还是越往下越热!
  徐安猛然抬起头,看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的余教授,惊诧万分地说道:“余教授,这滩涂怎么全都是热的!”
  听到徐安这话,大伙齐齐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毫不犹豫地学着徐安的模样,将手插入到淤泥中,温润湿热的感觉笼罩了他们整条手臂……
  余教授没有回答徐安的问题,扭头朝两名蛙人点了点头,两名蛙人就这么径直地朝着海水的方向走去。等到海水淹没到胸腔位置的时候,他们将呼吸面罩给扣上,嘴巴咬住氧气管,一个扎猛子就潜入到了海中……


第200章 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
  这片区域别说红树,就连那些乱七八糟的海生植物都不多一株,众人只能站在烈日之下等待两人从海中回来。
  开始的时候大伙都安安静静地等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是为了分散注意力,大部分人都开始交头接耳了起来。
  那些放下手中活计过来凑热闹的渔民们更是忍不住,其中一人估计是看徐安年轻好说话,凑到徐安身旁扯了扯徐安的衣服,小声地问道:“海里这是怎么了?”
  徐安扭头看了一眼这人,很脸熟,应当是见过不少次,但并不认识这人是谁,含含糊糊地回道:“还不知道,我们也是刚接到电话过来这里等消息。”
  两人说话这片刻功夫,又有三名渔民凑了过来,将徐安这话听了个完全。
  就在三名年轻一些的渔夫为没有打听到八卦遗憾的时候,那名年纪稍大的渔民脸上出现了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沉默了约莫两秒钟后,忽然开口了:“我听到你们刚刚说这边的泥全是烫的不是?”
  “嗯!”徐安点头,看着老渔民的表情,感觉他似乎知道点什么:“叔,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
  老渔民忽然抬头看向海面,双眼失去了焦点,眉毛忽而挑起忽而皱成一团,嘴巴翕动了好几下,终于将他知道的陈年往事缓缓道来。
  “我的父亲、爷爷都是渔民,小时候听他们讲海上捕鱼的那些事时,有时候会提到一个奇怪的泉眼。当然,泉眼是他们的叫法,不是什么官方的称呼……”
  老渔民说话的声音不大但也不小,至少站在徐安附近的栋梁叔几人也听到了,转身过来的时候发出了不小的动静,其他正在焦急等待的人也都扭头看了过来。
  “……那个泉眼啊,不管春夏秋冬都冒着热气,我爷爷他特地拿没人要的海鱼试过,鱼扔里头能烫个五分熟……大伙都觉得这口泉眼兆头不好,拿竹子那些给它围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后来这口泉眼便越来越小,温度也越来越低,到最后完全消失了……”
  还有这事?
  徐安听罢立马扭头看向徐家村在场所有人中年纪最大的二爷爷,希望能从二爷爷这里得到认证。岂料二爷爷此时也是眉头紧锁,一脸思索的神色。反倒是站在徐安隔壁的栋梁叔,忽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地高声说道。
  “这事儿我跟那些狐朋狗友吃宵夜的时候聊到过,那人他爸也说过这事,他爸那时候在家里吃不上鸡蛋,每次出海都往怀里揣一个,等到了海上特意跑到这泉眼位置烫鸡蛋吃!这么偷偷摸摸烫了一年多,他奶奶还以为家里进贼,啥都不偷专偷鸡蛋吃呢!”
  栋梁叔说着说着还给老渔民比划示意:“那个泉眼被大伙注意到的时候有一抱宽,后面几个月每天慢慢扩张一点,最后直径能够有三米多,是不是?”
  “这个我倒不清楚。”老渔民摇了摇头解释道:“我爸爸也就出海了两三年,后面就不再出海了,我更是没出去过,都是听爷爷说的。”
  “栋梁,你刚刚是说泉眼?”余教授一激动似乎忘了自己是站在淤泥快到膝盖的滩涂上,抬脚就要往这边走来,差点就摔了个狗啃屎。幸好余教授的四名学生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扶住,才没有一头栽倒在这片烂泥地中。
  “对,但也是听人说的,我倒是没见过。”栋梁叔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听那人说的,估计得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就差不离了,那就差不离了!”余教授喃喃自语地说着,整张脸都舒展了开来,似乎想通了什么重大难题一般,扭头看向二爷爷,笑着握住了二爷爷的手:“老村长,你们村有福气啊!天大的福气!”
  余教授这么两句话就将众人高高提起的心直接给扯到嗓子眼了,大伙的视线充满了期待,等待余教授具体说说‘福气’何来。但余教授不惧众人的视线,抛下一句‘是好事,但还是等结果出来再说吧’,就扭头笑着看向海面,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不管不顾。
  谜语人,真可恶!
  只是嘴长在余教授脸上,他不愿意说众人也无法强迫他说,只好边议论边等待两名蛙人上来。
  这个时候,只有徐安一人是低着头,看着手上还略带温热的淤泥陷入了思考,随着脑海中的记忆不断翻涌,一丝喜色出现在徐安的脸上且快速蔓延至整张脸,徐安的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子下面去了。
  单独一个淤泥温度不正常他只是觉得不对劲但也没有什么思路,但加上刚刚渔民们说的那些泉眼、烫鱼烫蛋的,一个略微有点荒谬的想法出现在徐安的脑海中。
  难不成,这个所谓的泉眼是温泉?五分熟的蛋不就是温泉蛋嘛!
  只是,海里能有温泉?温泉这玩意一般不都是陆地上的嘛?
  双手胡乱地在衣服干净处擦了擦,伸入裤兜中将手机掏了出来,打开了浏览器在搜索栏中输入了‘温泉’二字。按下搜索键的前一秒徐安犹豫了一下,返回到输入界面,在‘温泉’二字前面加上了‘海上’二字,才按下了确定键。
  滩涂这边距离信号塔有些远,等了好一会网页才加载了出来。
  ‘……1977年至1992年间,曾有多支地质调查队在该地区开展调查工作,确定该海边出现的是天然温泉,于2009年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进行开发建设……’
  还真有!徐安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整整一秒钟!
  唯一有点区别的是,那个是露天温泉,现在前海镇这片滩涂的泉眼似乎在海中……也不知道开发难度大不大……
  平静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了两圈波纹,随后两个黑色的、光溜溜的脑袋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刚刚下去的两名蛙人上来了,他们带着用专业机器拍摄的照片以及采集的样本回来了!
  徐安隔壁站着栋梁叔、栋梁叔隔壁站着二爷爷、二爷爷隔壁站着余教授,徐安迈脚两个跨步就闪现到了余教授身后,努力点起脚尖透过余教授的肩膀缝隙看向相机中的照片。
  那是一道高高隆起的裂缝,照片中这道裂缝不仅往外冒着泡泡还往外冒着烟,周边长着一些根茎为白色,头顶大红色的奇怪海生植物。
  后面的照片大多跟上面无异,就算有差别那也只是角度和地形发生了变化,基本的构造没有什么不同。
  仔仔细细地将所有照片过了一遍,余教授缓缓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再次握住了二爷爷的手,这一次没有再卖关子,而是朗声说道:“恭喜老村长你啊!这里有一口泉眼,温泉泉眼……”
  听到‘温泉泉眼’的瞬间,二爷爷脑海中便浮现出前不久某次私人晚宴上,徐安吹牛逼的那些话。
  ‘……旅游开发……滩涂经济……互惠互利……’
  不等余教授将剩下的话说完,二爷爷就给众人展示了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强劲体魄。即便是在膝盖高的淤泥中,二爷爷也能健步如飞,以一个跨步一米多的速度飞快地朝岸边走去,走上柏油马路,径直骑上徐安的小三轮,扬长而去……
  直至此时,后知后觉的徐安才反应过来,自己兜里的车钥匙消失不见了……
  这时候,不管是徐家村的村民们还是围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