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市场部总经理……名存实亡的胜利超市管理人……
  虽然前者的规模没有后者大,但综合目前情况,不难分析出,前者对于自己来说,更有发展前景,更有上升的空间……
  自己在千盛集团的上升空间,已经到头了,接下来是无穷无尽的下坡路……
  只是千盛集团这边,从尚未毕业开始就在这里工作,尽管现在面对的情况有点恶劣,处境也不太好,可就这么说离开,终究有些不太舍得。
  七年啊,从二十二岁到现在二十九岁,在千盛集团工作了整整七年,迎来送走了许多人,自己也要成为离开公司的队伍中的一员了吗?
  纷乱无章的思绪像是一群野蜂,在脑海中不断地飞舞着、纠缠着、嗡鸣着……
  右手食指悬浮在鼠标的上方,停留了许久许久,最终还是轻轻落下,清脆的‘咔哒’声在房间内响起。
  【请确认是否要递交离职申请?】
  【是】
  【提交成功!】


第263章 回心转意
  “你们店面的经营范围这么广啊,又是送货上门,又是团餐,还有定点摆摊的……对对对,还有卤味生意,也很红火,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店铺居然经营着这么多的生意啊!”
  “哦哦,新的店面正在装修了啊,上下两层四百多平,那还真不小……”
  随着两位客人询问的问题越来越深入,梁大妮本能地觉得不对劲,随意找了几个借口糊弄了过去,快速找到了徐安,打起了小报告来:“老板,一号店那边有两个比较奇怪的客人,一进店就问东问西的,问得好仔细!”
  “哦,我去看看。”
  徐安闻言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跟着梁大妮来到了一号店中,顺着梁大妮食指的方向看去,眉毛跳动了一下,眼睛微眯。
  这两个人,就是高铁上帮忙捡蘑菇的好心人……也是下了高铁之后跟在自己几人后面偷听的人……
  居然找到自己店面来了,这真的是冲着自己来的啊!
  可是,自己跟青岩省那边的人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啊,为什么会被那边的人盯上?
  多想无益,徐安直接走入了店中,走到两人所在的桌前,装作一脸惊喜的模样,笑道:“没想到在海市也能遇到二位,上次捡蘑菇的事情还没感谢你们,今儿这顿饭就让我请了!”
  “举手之劳罢了,请客就不必了。”两人听到徐安的声音连忙站起,笑着回应道:“这可不是巧合,我们是专程来找你的!”
  “哦?”徐安发出了疑惑的音节,等待两人道明来意。
  “我们是红河市扶贫开发小组成员,因为收到李书记递交的申请,对贵店使用的涮涮辣一物很感兴趣,不知道徐老板方不方便带我们参观一下呢?”两人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递给了徐安,非常客气地询问道。
  证件看起来像是真的,又还是青岩省坐同一趟高铁过来,徐安还是选择给李四新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谁晓得这两人会不会同行派来的奸细,就是为了盗取徐氏卤味的秘方;概率虽然不高,可不得不防。
  李四新那边回复得很快,通过姓名与真人图片,给出了完全符合的答复,徐安也就放下心来,将证件还给了他们。
  “没想到居然惊动了你们前来,我们一般是早上八点制作地狱卤味了,今天的地狱卤味已经制作好了,要是二位对制作过程感兴趣的话,可以明天早上八点前来观看。现在,我带二位去看一下涮涮辣以及用涮涮辣制作的卤味料包吧!”
  随后,徐安带着两人来到了二号店二楼的仓库中,从货架上取下一个显眼的红色密封箱,在打开箱子之前,徐安掏出两个N95口罩递给了两人,示意他们戴上。
  “这是?”两人有些茫然地接过口罩,一时间不清楚这是要干什么。
  “这个辣椒的气息比较霸道,我们在烹饪的时候都会戴上防毒面具……”
  在徐安让他们戴上口罩的时候,两人有些不以为意;在徐安揭开盖子之后,两人恨不得再戴个护目镜;这味道,着实难忍。
  在徐安的陪同下,两人将三个店铺都参观了一遍,不时还跟店员们聊上几句,碰到河子堡来的员工更是直接使用本地方言来段加密对话;最后带着两人前往正在装修中的家具卖场转悠了一圈,这一次的考察之旅便算是结束了。
  “张哥,这徐老板看起来像是个靠谱的。”
  “嗯,至少没有什么破绽之处。”张哥说着摇头笑道:“总不能这徐老板是提前了三个多月开始设局,就为了骗河子堡的村民们贷款吧?”
  “嗨!”小宋也跟着笑了:“幸好这徐老板做的是饮食生意,而不是肥料、种子之类的生意,不然还真得多揣度揣度。”
  “那明天早上咱们还来不来店里看制作流程?”
  “来都来了,还是走一趟,拍点照片确定一下吧!”
  “行,那明儿早上看过没有问题,咱就给领导说一声,估计也就这两天,河子堡那边得专项贷款申请也该递交上来审批了。”
  “嗯……”
  ……
  “哇塞,居然连视频都给排上了,照片也拍得很用心,那边这么给力,咱这边也不能输啊!”
  唐雯边翻阅李四新发送出来的资料边啧啧称赞,将所有照片、视频翻阅了一遍之后,脑海中已经构思出新博文的轮廓,但始终感觉还差了点什么。
  明明照片、视频等等资料都和齐全,到底差了点什么呢?
  一直思考到下班时间,唐雯都没有得到问题的答案,只好放下手上的工作,下班回家,明天再战。
  刚走出电梯,唐雯便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清香气息,顿感精神一振,加快了脚步回到家中,快步往厨房走去,边走边问道:“爸,你这煲的什么汤啊,怎么那么香!”
  “就是你带回来的哪些汤料包啊,确实挺香的,隔壁你张姨闻到这味道都上门找我要了一包。你这料包是哪里买的啊,贵不贵,要是不贵的话再买一些,我送点去给亲戚朋友尝尝。”
  “贵倒是不贵,不过市面上可没得卖,是老板亲自给我们带回来的,就收了个成本价,十二块一包。”
  唐雯将脑袋探入厨房中,深呼吸了两口气,这味道,真不是一般的香啊!
  “买不到那就算了,看来他们是没这个口福……”唐雯父亲边唠叨边将熄火的汤煲端到了饭桌上,对唐雯说道:“菜快好了,去叫你妈过来,准备开饭了。”
  “好咧!”
  将在书房中忙碌的母亲叫了出来,唐雯拿起碗筷准备开始的瞬间,便被母亲给喊停了。
  “等等,今儿这桌菜还真香,老唐你手艺见长啊!我拍个照片发朋友圈夸夸你!”
  唐雯端着碗等待母亲拍完开饭,可母亲拍完顶面又来了个侧面,左侧面拍完又来了个右侧面,好不容易齐活了,又开始给每一样菜品单独拍摄……
  “妈,朋友圈最多只能发九张图,你拍这么多发不了!”唐雯无奈地放下碗筷吐槽道。
  “我拍照技术不太行,这不得多拍几张,一会挑几张好看的发。”
  “算了算了,妈,手机给我,我帮你拍,你就说你想要咋样的照片。”
  “拍那个鸡汤,我拍了好几张都感觉没拍好,你拍个好看点的……”
  唐雯伸手拿过手机,将镜头对准了热气腾腾的蘑菇鸡汤时,忽然愣住了。
  纯黑色的亮面瓦罐里盛放着一锅清澈明亮的淡黄色鸡汤,各式蘑菇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食材的最上方,白皙柔软的竹荪,深棕饱满的羊肚菌,浅褐色娇嫩的鸡油菌……
  博文中缺失的最后一环,找到了!
  ……
  “老师,你看看这个,拍摄得很有趣啊!”学生将手机递给了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魏仲春。
  “哦,拍的是什么?”魏仲春闻言放下了报纸,接过手机,戴上眼睛朝手机屏幕看去:“这是,蘑菇啊!”
  “对呀,这是一片科普性质的博文,介绍了一十三种蘑菇,还全都附上了刚采摘下来到完全晒干的全过程图,下面还有这些蘑菇长在山里时候的照片和视频,可有意思了。”学生兴致盎然地给魏仲春解说着。
  “确实挺有意思的,做得也挺用心的,这些菌子的大小形状和生长状态,看起来像是青岩省那边的吧,应当是长在山区里面的,个头不大但是香醇……”
  魏仲春根据这些蘑菇的图片,猜测着更多图片上无法展示的消息。
  “老师您可真厉害!”学生立马一记马屁奉上:“这还真就是青岩省那边的,是从一个叫做河子堡的村庄里收来的……”
  “河子堡?”魏仲春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不由地念叨出声。
  叮铃铃——叮铃铃——
  就在魏仲春思索自己是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地名的时候,手机铃声忽然响了起来。
  “喂,老余啊,找我有事?”
  “就闲聊几句,放不方便?”余教授的声音从手机那头传出。
  “那还真的是罕见,你居然主动找我闲聊来了。”魏仲春打趣了余教授几句后才说道:“方便,你说,我听着。”
  “你前些天不是说有个骗子找到你那里去,说要做一种罕见的辣椒,叫涮涮辣是吧?”余教授确认道。
  “对呀,怎么了,难道那骗子找到你哪里去了?”
  “不是,这可能是一个误会……”随后,余教授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一一说出,最后说道:“你要是对这个罕见辣椒种植感兴趣的话,过去看看倒也是不错。”
  听完余教授的叙述,魏仲春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自己对‘河子堡’这个名字感到熟悉了,前些天才听说过啊,能不熟悉嘛!
  “行,要这是真的话,那倒是一件好事,虽然这涮涮辣不好种,但收购价格高,还能晒干了运输,比其他农作物占太多优势了。”魏仲春满口答应了下来:“你找徐家村那个小后生要个电话,我给那河子堡书记打个电话了解一下情况。”


第264章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们是有多不按套路出牌呢?
  在宣传寻找涮涮辣的博文中,他们的焦点全都放在蘑菇大合集的照片上;在科普蘑菇种类的博文中,他们的焦点居然全都放到了蘑菇汤料包上。
  【这个汤料包看着有点问题,快寄过来,我帮忙分析分析!】
  【楼上,你的算盘珠子崩到我脸上来了!老板,我是农学院的,我比较专业,寄给我,我帮你检查!】
  【十个抽奖名额,一看就跟我这种非酋毫无关系,明人不说暗话,老板,这汤料包上不上架销售?多少钱一包?什么时候上架?】
  【……】
  随着看到这条博文的网友越来越多,关于蘑菇汤料包是否上架销售的这条评论,获得的点赞数也越来越多,慢慢地,慢慢地,这条评论居然进去了竞争无比激烈的前十之位。
  发表这条评论的并不是普通的网友,藏匿在网友身份背后的人是——河子堡的书记李四新。
  在徐安让他帮忙拍摄蘑菇的照片的时候,一个模糊的想法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能不能借【徐氏餐饮】宣传的这波东风,将河子堡今年积攒的干蘑菇给清空呢?
  今天雨水不少,雨水多了蘑菇也多,除去售出的那些蘑菇,家家户户都还屯着几十斤的干蘑菇,还有几户特别勤快的,积攒的蘑菇都快达到了百斤的地步。
  这本该是一件好事,可今年到现在为止,没有商贩进村收蘑菇。李四新主动联系了往年那几家前来收蘑菇的商贩,都以种种理由拒绝了。
  也不是河子堡被针对了,除开河子堡外,其他村子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野生蘑菇值钱,晒干的野生蘑菇依旧值钱,但值钱的前提是能将这些蘑菇售卖出去,变成钱落在手里那才叫值钱。放在家里的干蘑菇,那就跟厨房里堆放的柴火没多大区别。
  为了进一步让自己的评论热度变得更高,李四新还去各个平台将蘑菇的价格给搜寻了出来,详细地列在了自己的评论下方。
  【干巴菌碎,各平台均价八十块每斤(品质越高价格越高,目前在平台上看到最高的是两斤重的干巴菌,999元一柄);鸡油菌,各平台均价七十块每斤;白牛肝菌,各平台均价一百六十块每斤;红菇……】
  如果说网友们一开始只是凑个热闹,想要看看这些奇奇怪怪的蘑菇都叫什么名字,没晒干之前长什么模样,现在看到李四新找到的价格之后,全都惊掉了下巴。
  【看来蘑菇跟动物一样,动物是长得越怪越有判头,蘑菇这是长得越猎奇越贵啊!】
  【看到红菇一斤居然要三百多块钱,我想去河子堡跟村民们一块上山采蘑菇,一天一斤岂不是美滋滋!】
  【我现在更好奇了,由这些蘑菇组成的汤料包得卖多少钱才能不亏本啊?】
  【要真的售卖汤料包的话,像红菇、松茸这些肯定不会放进去的吧,一斤好几百呢……】
  【……】
  在这些网友的热议下,李四新的这条评论被顶到了第一,且不管是评论数还是点赞数都一骑绝尘,甩开排名第二的评论一大截。
  这么显眼的评论,想必徐老板不会忽视吧?
  要是徐老板真没注意到,那自己明儿去找徐老板商量商量,探讨一下合作事宜……
  嗡嗡——嗡嗡嗡——
  因为参加会议而调成震动模式的手机忽然响起,李四新信手拿起手机一看,是个陌生来电。
  “您好,这里是河子堡村支所,请问您找我有什么事嘛?”
  “李书记您好您好,我是农业大学的教授魏仲春,前些天您给我打过电话……”
  “魏教授!”李四新声音陡然拔高,语气中满是喜悦地说道:“记得记得,前些天因为涮涮辣的种植问题咨询过您,请问魏教授是查阅到相关的资料信息了嘛?”
  “哈哈,查到了一些资料,不过不清楚河子堡那边具体情况,还得到实地勘察一下才能给出合适的判断。”
  魏教授这是打算到河子堡这边来!
  这个想法刚出现在脑海中,李四新的呼吸就加快了。
  万一……万一……万一魏教授觉得涮涮辣有研究价值,会不会留下来做一些研究!倘若真留下了来,这是河子堡的福气啊!
  “哈哈哈,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