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倒是没有,仔细消毒一下就没什么问题了……”
听着执法人员讲述的解决执法,徐栋梁心里提着的那口气总算是彻底松懈下来了。
“不过,这玩意可不好制作,价格也贵得很,之前都是因为争抢田地、鱼塘才出现的,怎么现在会出现在滩涂地上呢,这里你们徐家村承包了啊,承包期间也没有出现什么有争议的情况,真是奇怪……”
第285章 几分一毛足以!
越是平静的话语带来的震撼力越是强劲。
下午时候小孩子那句‘这是帮老师们养的家畜’以及李四新那句‘山里的孩子精力旺盛,两公里路程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的话,一直萦绕在徐安的脑海中,反复交替出现。
辗转反侧了许久,最终徐安叹了一口气,蹑手蹑脚地掀开了被窝,离开了温暖的床榻,披上外套走出了房间。
刚从房间出来,视线余光就扫到这阳台上依靠着一道身影,抬眸看去,这道身影是徐和平。
“怎么这么晚了不睡觉,站在这里发呆?”徐安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走到徐和平旁边,与其一并站在了一起。
“睡不着……”徐和平瞥了徐安一眼:“你这是起夜?”
“不是……”徐安摇了摇头,笑道:“跟你一样,睡不着。”
这句话结束之后,两人便陷入了长足的沉默当中,静静地看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看着那仙气飘飘的云雾一点点将月亮遮掩,又一点点离开,最终天上依旧只有那轮明月。
“今儿我跟那些小孩聊了一下上学的事情,你知道李书记为什么不回答你那所学校升学率的事情吗?”徐和平的声音很轻、很沉、很闷,跟他往日里那孩子王的形象非常不搭。
“嗯,那些孩子怎么说?”
“河子堡这边大部分人都是八岁才上学,家长们也不祈求他们能学业有成,就盼着他们能识字,以后不做个盲流就可以……八岁入学,六年下来十四岁,是个小大人了……大部分人被家长带着一起去工地、去工厂打半价工赚钱……少部分留在家里干农活……极少极少部分人能升上初中读书……”
徐和平说着忽然扭头看向徐安,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这所小学六年级学生通常是在一百人左右,你猜这一百人,有多少人能继续读初中?”
通过徐和平这语气和表情,不难分析出,这个数字绝对是少得有些离谱,不然他也不会这么问……
“九个?”
“不是。”徐和平摇头。
“七个?”
“不是。”徐和平再次摇头,随后揭开了谜底:“三个,一百人里面只有三个能就读初中。”
“可是,不是有九年义务教育吗?”徐安听到这些数字顿觉哑然,甚至升起了一个猜测:“难道……”
“政策是彻底落实了,但拦住他们升学的已经不是这学费,而是生活费?”
“生活费?”徐安喃喃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
这个李四新曾经说过,他那时候就因为这个生活费差点辍学……这都快过去十多年了吧,这只拦路虎居然还存在……
“一学期住宿费一百,一个月伙食费约莫一百五,一学期五个月,生活费加起来将近一千块,一年就是两千块……”
算到这里已经足够了,这边村子平均年收入才一万出头,一个孩子光是读书一年就要花费两千,可这边一户人家通常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年龄基本都只差了一两岁……
徐安彻底理解李四新面对自己问题时候的沉默了,除非人们的收入能够提上去,不然这就是一个无解的事情。
哎——
“听他们说的时候,有一种想要拉他们一把的冲动,可是……”徐和平悠悠地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往下说。
“现在不就是在帮他们了吗?”徐安猛地拍了一把徐和平的肩膀:“帮他们收获的农作物找到出路,将农产品换成实实在在的金钱,有钱了,生活就会慢慢变好,这些事情就会慢慢改变的。”
不等徐和平接话,徐安继续往下说道。
“收购人员需要长期驻扎在这边,多的不说,一年至少有三五个月的时候需要在这边忙活,总不能每次过来都是住在村支所这里吧……还有昨天看到的分拣打包场地,现在还不算冷,等再过大半个月,下雪了,天寒地冻的根本就无法工作的……再加上后续的涮涮辣……”
“嗯……”徐和平定定看着徐安,等待他的下文。
“我就想啊,要不干脆在这边租赁一块地,建一个小小的工厂好了。到时候仓库啊、宿舍啊、工作间啊就全都齐活了。这边租赁费应当不贵,人工也便宜,也不需要置办什么设备的,十来万应该就能办妥了。”
“你这是,打算跟河子堡这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吗?”
“嗯。”徐安点头:“晚唐雯将河子堡农特产的销售数据给导出整理了一下,发给我看了,数据挺不错的,对咱们来说也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长期合作的话也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
“那挺好的。”听着徐安这话,徐和平感觉心中那块大石变小了一些、松动了一些,但下一秒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口询问道:“收购人员的人选确定了吗?”
“还没,回去之后慢慢找,估计不好找,这段时间就得麻烦你们帮我看着这边了……”
“你看我怎么样?”徐和平打断了徐安的话说道。
“什么怎么样……”徐安说到一半忽然反应了过来,惊讶道:“你是说,你想留在这边当驻厂收购人员?”
“是啊,你不觉得我很合适嘛?”一个个理由从徐和平嘴中往外冒:“首先,我是你能信任的人吧,这活交给我你没有后顾之忧吧;其次,这些天功夫我就跟这边的小孩子都混熟了,你也知道小孩子最不会隐瞒什么事情,要是这边有什么变卦我也能及时知道;最后,我还挺喜欢这里的……”
“你到这边来了,你家那十多个鱼塘咋办?”
“我爸妈不还在么,而且啊,现在村里搞滩涂养殖,我爸妈也考虑要不要将鱼塘转手,专心跟着村里搞。”
“再快也得等到明年吧,今年这都十月份了,来不及了吧?”
“那可不,二爷爷已经规划好了,刚好过年前这三个月养殖对虾给大伙练练手,我爸妈是作为指导员被邀请了,现在已经去看苗了,等滩涂平整好了,设备安装好了就直接放养,顺利的话正好能赶在过年时候出一批,让大伙看看回头钱儿!”
“咋没听二爷爷他们说这事?”
“还在商量呢,要不是上门找我爸妈了,我也不可能知道。”
“哦……这样子吧。”徐安点了点头,再次拍了拍徐和平的肩膀:“你还是先跟家里人商量一下,毕竟这边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偶尔过来一趟无所谓,三五个月在这边,不太行。”
徐和平还想说点什么,李四新的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李四新揉着眼睛往楼梯的方向走去,才迈出了两步就看到盯着自己看的徐安两人,顿时就被吓了一跳。
“徐老板,这么晚了,你们怎么都站在这里,吓了我一大跳!”李四新轻轻拍了拍那狂跳不止的心脏,好奇询问道。
“起夜碰上了,李书记你也上厕所啊,一起一起!”
徐安当即拉着徐和平,跟着李四新,三人一块上了个厕所又一块回来,回来之后各自回到了各自的房间中,夜幕归于宁静。
回到房间中的徐安还是没有睡意,干脆就坐在了桌子前,拿出笔记本和笔,开始盘算了起来。
这么两天走下来能看到河子堡这边村庄产出的农作物种类是相当丰富的,土豆花生是常见农作物,像刺梨、脆李、梨子、葡萄等等经济作物也不少,要是真的将收购厂给办下来了,那肯定不可能只收购土豆花生,其他能用于销售的经济作物也得试试……
只是这么一来,这么多农作物水果什么的全都放在徐氏卤味的桃宝店中,而且还是长期存在的话,未免有些主次不分了,最好再搭建一个桃宝店,专门用于销售河子堡这边的收获……
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个想法之后,徐安掏出手机翻看起这类型的桃宝店铺。
现在这阶段桃宝还没推出主图视频功能,主页放上一些吸引人的农田照片或者美食的想法暂时实现不了了;详情页倒是可以插放视频,等陆胜男那边组建好拍摄团队之后,可以拍摄一个三到五分钟的宣传片放上去……
一家店接着一家店翻阅查看,随着这个动作的不断重复,困难慢慢上涌。
啊哈——
徐安边打着哈欠边操作手机退出桃宝页面,但因为打哈欠导致动作出现了失误,点进去了一个商品页面,还划进了这个商品详情页中。
嗯?
一个红色的爱心标志吸引了徐安的注意力。
【公益宝贝:每笔成交将为听障儿童救助捐赠0。02元,已累计捐赠6笔。】
公益宝贝?这是什么玩意?
刚刚涌上来的困意忽然消散了一些,徐安将页面切换到了浏览器搜索页,输入了‘公益宝贝’并进行了检索。
【这是桃宝在2006年推出的一项公益计划,由店家自己决定是否参与、每笔订单成交后的捐赠金额等等……】
【……2011年参与该公益企划的店家一共有21。4万个卖家参与,共捐赠814。4万元,实现捐赠次数1。09亿次……帮助了将近百万人……】
目前徐氏卤味店每日订单商品总量在3000-5000份左右,拿最低数来算,一个商品捐赠两分钱,一天那就是六十块,一个月是1800块,足够支付河子堡这边一位学生就读一学年初中的费用……一年那就是可以支助十二个人……
倘若将这个捐赠金额提到四分钱,那就是二十四人!
又或者,随着徐氏卤味或河子堡农产品知名度越来越广,销量越来越高,这看着仅有两分钱的捐赠额度,那就是呈几何倍数增加了啊!
看着笔下的数据,一个不太完善但切实可行的计划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手中签字笔快速在笔记上写了一行又一行的文字……
第286章 张德振来自河子堡啊!
因为昨晚无意中的发现,徐安写写画画到了凌晨一点多钟才睡去,感觉才刚睡着,小孩子们又已经来到楼下叫嚷了起来。
给两人换好衣服之后,徐安就将其交给了徐和平带着跟其他孩子一块玩,随后自己回到了暖和的被窝中睡到了快十一点才起床。
也不知道徐和平带着孩子们去哪里玩了,醒来之后徐安并没有在村支所里看到小孩的身影,村子里也没有传出小孩的笑声。
不过玩归玩闹归闹,徐和平一直是个有分寸的,徐安也不担心两个小家伙的安全问题,摸着饥肠辘辘的肚子准备去找厨房找点吃的。
但刚走出房门,就跟隔壁房间出来的李四新碰了个正着。
“饿了吧?”李四新看着徐安笑道:“厨房里放着今早煮的糙米粥,配了村里人做的卤菜,先吃点垫垫肚子,再过一小时左右就该吃中午饭了。”
“好咧。”徐安应了一声,便跟李四新一起并肩往楼下走去,下楼的时候徐安忽然想起昨晚跟徐和平聊天时候说到的建厂房的事情,便开口问道:“不知道河子堡这边有没有空地可以租赁,价格怎么样?”
“空地?徐老板这是打算租来干嘛,这不同用途价格可不一样,地块也不一样。”
“如果是建住宅的话多少钱,能不能建?”徐安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反而是先放了个烟雾弹来迷惑李四新:“我看这边空气挺好的,景色也不错,老人都挺长寿的,等以后路好点了,就带我奶奶过来小住一段时间……”
徐安这一番话说得那是一点漏洞都没有,李四新也没有怀疑,当即回答道。
“宅基地的价格要贵一些,按一百平方米来算,一年的租金就要一千八百块,签约的时候就要一次性支付五年的租金。”李四新说罢补充了一句:“这是外来户租赁的价格,村民们是按一次性购买的价格来算的。”
“哦……”徐安表示了解地点了点头,随后貌似不经意地问道:“那如果是商业用地呢,建设厂房这些的话,价格是多少?”
或许是‘厂房’二字触动到李四新那敏感的神经,他认真端详了徐安一会,才轻轻晃了晃脑袋笑道:“厂房用地的话,不用钱!”
“哈?不用钱?”徐安停下了口中咀嚼的动作,惊疑出声。
“对,不用钱。”李四新重重地点头说道:“前三年每年只要一块钱的象征性租金,没有任何额外的费用。”
徐安有想过这边地皮的租赁费用很低,可真没想到能低到这个程度,为了清晰了解这租金情况,徐安还是问了一嘴三年后租金情况:“那三年后呢,三年后的租金是多少?”
“三年后的话,厂房用地按照两块钱一平方米支付租金。”李四新看到徐安这震惊的神色,又补充了一句:“厂房建成之后,招收当地16-65周岁的建档贫困家庭劳动力,一年内累计工作不少于六个月,劳动报酬不低于六千块的话,会按1000元每人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带动就业奖励。”
咳咳——
徐安被李四新说的这一系列的价格以及政策给震惊得呛住了,猛烈咳嗽了好一会才缓了过来。
前三年不要租金,员工上班半年后还能返回一笔补贴,这福利待遇真的是把‘招商’二字明晃晃地刻在了脑门上了。
如果说昨晚徐安只是有这个想法,还在考虑其可行性的话,那现在听完李四新这一番话后,这个想法便从刚裂开壳的种子变为了参天巨树,占据了整颗心房。
在昨晚的设想中,徐安是打算掏十万块钱建设一座占地面积约莫两百多平方米的小型厂房便足够了,但按照李四新这说法,这十万块下去,厂房面积能翻个番啊!
还有补贴……理论上来说,招收的员工越多,这补贴的资金便越高……有哪方面的生产是可以搬到这边来的呢?
徐安的视线落在了放在桌子中央的碟子上,碟子里摆放着几颗挂着经营卤汁的土豆……卤土豆……卤味……河子堡……
想到这里,徐安的瞳孔骤然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