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盒饭订单一共是两千三百七十六份,又是一场硬仗啊!
红姨将徐安的需求传达给林叔,林叔接到任务后坐上面包车就往大棚方向驶去。
刚从面包车上下来,便看到三个人鬼鬼祟祟地站在自家大棚门前,还试图扒开门帘……
“你们几个!”林叔当即就是一声厉喝,脚下生风地走到了三人跟前:“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干嘛!”
三人看到林叔顿时眼前一亮,这人长得跟电视上看到的一模一样,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您是给徐氏快餐店供应蔬果的供应商之一林叔是不是?”
“对。”林叔点头后心生疑惑,这三人自己都不认识,他们怎么认得自己?
“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其中一人伸手握住林叔的双手,用力地上下摇晃:“咱们是在电视上知道您家大棚里的蔬果,品质那可是相当的高啊!想要问问您有没有对外销售机会,要不考虑一下我们,给出的价格绝对公道,童叟无欺!”
听着人讲完,林叔终于反应过来了,这三人应当是菜贩子,通过《走访快餐店》这个纪录片知道了自己,找自己收菜来了。
倘若他们是一个月前,或者半个月前,过来跟自己说这事,自己绝对毫不犹豫眼都不眨就答应下来。
早就看之前那个菜贩子不顺眼了,缺斤少两还老挑毛病压价的。
但是在自己跟菜贩子闹翻之后,是徐氏快餐店拉了自己一把,让自家大棚的产出不至于滞销甚至血本无归。
如今也是蹭了徐氏快餐店的光才让其他人知晓自家的大棚,倘若现在自己选择中断合同与他人合作,无疑是背信弃义。
他林兴涛可不是这种人,干不出这种事来。
因此,林叔直接开口回绝了三人的邀请,让他们寻找其他种植户合作。
说罢,掏出钥匙打开帘子进入大棚当中,不再搭理三人。
三人站在大棚外面嘀嘀咕咕了一会,似乎商量好了,前后脚离开,在这茫茫大棚的海洋中寻找有可能合作的种植户。
但所过之处,大棚中基本都是空空如也,只有星星点点的绿色,不见丰收的模样。
再走了一段路,各式大棚中依旧是这种景象,三人忍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句。
“杀千刀的胜利超市,干的都是什么狗屁倒灶的活计!”
随后又不甘心地走了老长一段路,在一个角落中看到了四间农作物生长茂盛的大棚,顿时眼前一亮,三人蹲在大棚门口等待大棚主人的到来……
第121章 正规得很!健康得很!
林叔抵达徐氏快餐店的时候,看到一号店外客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得水泄不通。
送完菜后饶有兴致地跟红姨说了这件事情,听罢,红姨想了想,径直朝二爷爷家走去。
虽说徐安已经委托人力资源公司寻找符合店铺要求的员工,但好几天过去了,依旧渺无音讯。
因此,目前店中干活的依旧是原先那些人。
订单暴增了将近七百份,大伙忙得人仰马翻,从上班开始到现在都没停歇过。
周奇久违地体会到炒菜炒到双手发酸发软的感觉。
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似乎是刚进来徐氏快餐店工作,那时候店里满打满算也就四个劳动力。
就在大伙忙得四脚朝天的时候,二号店门外忽然出现了乌泱泱一大群人,店内众人齐齐抬头看去,响起了几声惊呼。
“二爷爷?”
“红姨?”
“三奶奶?”
“妈?”
“……”
不等徐安从厨房出来跟众人打招呼,二爷爷就径直走入店内,环视了店铺一圈,最终视线落在了那一大堆尚未来得及打包的盒饭上。
“你们,帮忙洗菜;你们,过去帮丽丽打包;你们,去给盒饭装箱……”
三言两语间,二爷爷便将身后数十人安排得井井有条。
随着十人的加入,烹饪速度以及打包速度都快上了数倍,原本宽敞的二号店也变得拥挤了起来。
但气氛却变得轻松了起来,不时还传出了几声说笑声。
等到最后一锅菜烹饪结束后,徐安终于离开了灶台,凑到二爷爷旁边好奇地问道:“二爷爷,你们怎么突然过来了?”
二爷爷想要伸手抚摸胡子,手抬到一半才想起来自己戴着的是全包口罩,胡子都包裹在口罩里面了,根本就摸不到,这才讪讪然将手放下。
“红姨听林叔说了,你店外客人多如牛毛。想到昨儿电视台才播了你们店,评价还那么高,今儿过来凑个热闹看个新鲜的人肯定不少,你们店里这么几个人哪里忙活得过来,我们这些空闲的人就过来帮一把子。”
徐安在心中想过无数种答案,但从未想到大伙的目的如此的单纯、如此的纯粹。
就是怕你忙活不过来,所以来给你帮忙了。
但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理由,将徐安给感动到了。
上辈子他忙着读书、忙着上班、忙着赚钱、忙着照顾家里人……
一直在忙,一直都很忙,疲惫的生活日常让他忽略了徐家村中这一群可爱又可亲的村民们。
许多被封存在记忆深处的小事一点点涌现在脑海中。
清明回去祭祖的时候,父母亲人的坟头上都是干干净净不见一丝野草;每年回村过年的时候,院门外都张贴着崭新的对联;村里人去市里办事的时候,都会‘顺路’给自己带一些土特产……
这一瞬间,徐安感觉自己上辈子错过了许多许多……
二爷爷回答完徐安的问题,久久听不到徐安的回答,忍不住扭头看向徐安,便看到徐安双目通红,顿时就笑了:“怎么了,男子汉大丈夫的,这就掉马尿了?”
“二爷爷你瞎说什么,手刚沾了辣椒又抹了眼,这是被辣的。”徐安飞快地拿过一个空的饭盒,低头躲开众人的视线。
有着村里人的帮忙,十点二十分,所有的盒饭都打包完毕了。
徐安招呼着众人到一号店去吃饭,走到店门口就傻眼了。
店门外的树荫下停着至少二三十辆电动车,一群人挤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店内高朋满座不见半点缝隙……
呆楞了几秒钟,徐安果断掏出钥匙打开了三号店的店门,招呼着店外等待用餐的食客进去。
本是为了迎接工人的徐氏快餐店三号店,今天起正开始营业!
转身想要招呼前来帮忙的二爷爷等人进去店里吃个午饭,但一扭头,发现大伙都骑上自行车、电动车的离开了。
二爷爷一马当先地骑着最前面,雄赳赳气昂昂,扯嗓子在那吼着歌。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家归……’
随着二爷爷的唱歌的声音响起,其他人纷纷附和,一时间场面看起来十分的壮观。
倘若把二爷爷身上的白背心换成黑背心,再给他带上两斤重的金链子,叼根雪茄,鼻子上架副墨镜,裸露在外的皮肤再描上龙画上凤,这场景看起来就像黑社会老大带着一群小弟招摇过市……
清雅小区。
何姑一大早起来坐在阳台上修剪花花草草,剪下最后一片多余的叶子之后,抬头看向客厅中央的挂钟,十点十分,差不多时间该出发去徐氏快餐店了。
将剪下来的枝叶收拾好,装入垃圾袋中,何姑换上外出的鞋子准备出门,门铃突然响了起来。
这个时间点是谁来找自己啊?自己也没约朋友啊!
有些纳闷地走到房门前,透过猫眼看向门外,发现门外站着的是昨天去快餐店找自己的六人。
“你们怎么来啦,我刚好要出门,晚几分钟你们都看不到我。”何姑笑着打开门,但并没有邀请几人进去。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好一会,终于有人开口说话了。
“何姐,你工作那个快餐店是不是在招人,你看我们行不?”
何姑虽然年纪有些大,但反应很快,瞬间就联想到昨晚海市本地台播出《走访快餐店》纪录片。
昨晚自己还在纪录片中看到了她们,坐在店铺最中央……
“这个我说了可不算,要店长说了才算。”何姑想了一下接着说道:“店里现在好像就招厨师和帮工,都是要全职的。”
听到只要全职的,六人脸上顿时露出失望的神色,她们可是想着跟何姑一样,中午工作几小时,赚点零花钱还能吃顿免费的午饭。
“全职的话,要上班多久啊?”有人好奇问道。
“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刚好八个小时。”何姑如实说道。
早上六点,算上通勤时间的话,那不得五点半就起床,五点四十出发,这才能赶在六点前到。
虽然现在年纪大了,睡得少了,但也不至于天天五点多就睡不着啊!
“算了。”几人叹了一口气:“我们跟你一块过去,你去上班,咱们去吃个饭。”
几人跟着何姑往外走,嘴中边嘀咕——这徐氏快餐店可是海市本地台评定的优质快餐店,咱也在电视上看到他们后厨工作模样,就连进货渠道都一清二楚,正规得很,健康得很!
不曾想,几人远远的就看到徐氏快餐店屋里屋外满满的全是人,顿时被吓了一大跳。
上次过来的时候这这店里人可不多,冷清得很!
梁大妮在门口负责迎客,带领客人过去三号店中,但客人太多,这边刚走开那边又来了一批,有些应接不暇的。
几人站在门口看了一会,总算是看出点门道了,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齐齐转身往二号店走去。
“徐老板,你们店今儿生意可真是好啊,座无虚席!”几人找到徐安先是夸奖了一番,然后挑起了店里的毛病来:“但我看你们这店里人手严重不足啊,好些客人都吃完离开了餐盘都没人收拾、打菜的也只有一个人,外面排着老长的队伍、这边的碗筷也洗不过来的……”
“老板你这里很缺人手啊!你看看我们几个怎么样?”说到最后,几人终于表明来意。
徐安对几人有印象,她们是何姑的朋友,前些天才来店里找过何姑。
低头观察了一下几人的手掌,骨节都比较粗大,年轻时候应该都干过不少农活,但从皮肤的状态看来,应当好些年都没有接触过粗活了。
六个人,店里现在确实缺人,但用不到六个人这么多。
而且店里需要的是全职,早上就能够来帮忙的,招人就是为了解决后厨忙不过来的问题。
几人见徐安久久不说话,联想刚刚何姑说的店里需要全职,便知道徐安心里大概想法。
“徐老板,要不你看这样,咱们六个人,正好分成两批,一批上四小时,轮着来,不就相当于三个全职的了嘛?”说着,这人看向何姑:“咱都是何姐的亲朋好友,你也不怕咱们闹什么幺蛾子,就想过来赚点零花钱而已。”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刚好上半场三人后厨忙活,下半场在店里负责打菜、收餐盘等,分工明确。
“行!”徐安点头答应了下来。
“老板,那今天算不算上工,中午这顿算店里的还是算自己的?”其中一人开口询问道。
“今儿这顿算店里的,你们先去吃饭,吃过饭就上班!”
六人欢欢喜喜地到一号店中打了饭,三号店中吃过饭后就投入到工作中。
两人接替了周奇打菜的工作,两人分别在一号店和三号店中负责收取餐盘等活计,剩余两人在后厨帮忙。
随着六人的到来,店内人员紧张的情况终于有所缓解。
徐安不由地在心中嘀咕了几句,找的两个中介都不太靠谱啊,都这么些天了,一个人都没有找到。
还是说自己撒的网还不够多?还得多撒几张网,多找几家中介公司?
第122章 卷款潜逃
今天要配送的盒饭比较多,徐安跟徐国胜两人吃过午饭就提前出门了,才赶在时间点去将所有盒饭都交付完毕。
因为银星写字楼这边零散的单子比较多,徐安还叫上了老韩跟他室友两人过来这边帮忙配送。
算了算时间,这都八月中旬了,九月份老韩等人就要回学校上课,不一定每天有空出来当骑手。
骑手也得招聘了,不然等这支学生大军散去,就没多少骑手可用了。
等到银星写字楼的订单配合完后,已经十二点半了,距离一点去海市图书馆和红砖创意园回收盒饭箱子就差了半小时。两人干脆就坐在小货车中,开着空调聊着天。
聊着聊着,两人的话题逐渐聊到了二爷爷身上。
前些天二爷爷跟栋梁叔两人去市里参加了新农村建设的会议,本来像二爷爷这样子的村级干部是不需要到市里开会的,这个机会是二爷爷死皮赖脸抢来的。
开完会回去之后,二爷爷就有些失魂落魄,嘴中来来回回嘀咕着那么几句话。
‘怎么徐家村就没有什么历史文化遗迹呢,哪怕能挖出几个恐龙蛋也好啊!恐龙蛋没有,好歹多多少少来个什么有特色的东西吧,怎么什么都没有!’
‘多好的政策,多好的发展机会啊,赶不上趟就可惜了!’
‘……’
徐安对这件事有印象,二爷爷和栋梁叔开完会之后,顺道过来自己店里看了一下,还吃了个午饭才回去。
可是这不是村容村貌建设嘛,就是修修马路、增加垃圾桶搞搞卫生等基础建设的嘛,关恐龙蛋、历史文化遗迹有什么关系?
心里是这么想的,徐安口上也是这么问的。
徐国胜被徐安的这个提问震惊了整整三秒钟,才缓缓回过神来,一脸疑惑地询问道:“谁跟你说的是村容村貌改造的?”
上辈子马家村就是这么搞的啊!
当然,这句话只能在心里想想不可能说出来的,徐安飞快地找了个理由回答道:“就听其他村人说打算拓宽一下道路,修整一下村里房屋外墙,难道不是这么一回事?”
徐国胜闻言叹了一口气,开始给徐安解释。
听完徐国胜的解释之后,徐安终于明白为什么二爷爷死皮赖脸要以村干部的身份参加这个会议了。
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村容村貌改造,而是打算扶持农村新产业!
如果有适合农村发展的产业,符合规定流程,有发展前景,能够带来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的,都将给予一定力度的扶持。
譬如隔壁的北屯镇,因为靠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