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巨星组球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用巨星组球队-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时间,主力队的进攻组合十八班兵器,一样样都拿了出来,往对方的身上招呼,打的对方的防线七零八落,应接不暇,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最让人崩溃的是,之前主力队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对对手进行过这样的围攻。
  但是,由于队里缺失一个犀利的突破点,只能依靠传球这一招对对手的防线进行压制,感觉总像是钝刀子割肉,有劲使不出来。
  不仅如此,由于他们长时间的控球倒脚,却始终没有有威胁的最后一传或者是犀利的突破,对手的防线越收越紧,防守越来越有信心。
  而他们自己的阵型越压越靠上,身后的漏洞越来越多,反而常常被对方打出有威胁的反击。
  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主力队增加了魏东来这个点,这个如同泥鳅一般黏滑的小个子,只要开始启动,进入个人突破的模式,对方的一个后卫就根本没有单防成功的可能!
  他那种急停急转、突然变向变速的能力,是之前所有球员都没有直接面对过的,让大家非常的不适应,哪怕是队长罗马尼奥利这样的级别,也被他搞的手忙脚乱,非常狼狈。
  而且,这个小子并不是那种闷着头死带的愣头青,而是非常讲究踢球的合理性,该突破的时候突破,该分球的时候分球,非常理智。
  此时,他的身前身后又多了小哈兰德和本纳赛尔这两个强力搭档,三个人第一次配合,就显得心有灵犀,非常默契,完全实现了威力的倍增,更加让对手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所以,在上半场30分钟的时间里,主力队打进三个进球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他们还让多纳鲁马作出了3次扑救!
  足球这项运动有点与众不同,这项运动场地大,人员多,机会少,很多时候,得分的机会真的是稍纵即逝。
  而且,我们如果单看统计数据的话,只能看到射门数,进球数等等,可如果你现场观战的话,就会很容易发现。
  其实,有些球在最后一传的时候被对手非常勉强的解围掉,甚至只是轻轻一碰,而改变了方向,没有最终形成射门和进球。
  这最后的一传,真的是需要默契的配合才行。
  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解说员这样的话:“这个球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传过来,就是一个单刀。”……
  “哎呀,太可惜了,这个球被对方的最后一个后卫勉强伸脚碰了一下,接球队员跑过了,要不然就是一个空门了”等等。
  这样的场面,在每场比赛当中都会出现很多次。
  而今天的这三十分钟里,主力队的进攻组合不仅变化多端,而且准确性极高。特别是小哈兰德、本纳赛尔和魏东来这三个人。
  他们对足球相似的理解,让他们对于场上的形势都能作出非常近似的预判。
  无论是传跑时机,还是传球力度,都能掌握的恰到好处,什么时候该传,什么时候该跑,什么时候掩护,什么时候射门,都能配合的非常默契。
  所以,他们每一次发动进攻,不仅仅能够在中前场持续控球。
  而且,还能够在最后一传这个重要环节做得非常好。似乎他们的每一次进攻,最后都能形成射门。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依赖于魏东来犀利的突破!
  他们的战术套路其实并不十分复杂:在中场通过娴熟的技术,大量的跑动,频繁的短传配合,创造出长时间的控球权。
  这些控球虽然并不足以撕开对方的防线,但是,却可以起到反复调动对手的作用。
  而且,频繁的左右调动对手的防线,还会让他们逐渐麻木,逐渐放松警惕。时间长了,漏洞早晚会暴露出来。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突然露出锋利的牙齿,朝着对方最空虚的地方一口咬下去!


第166章 多种组合
  如果这时候控球权在本纳赛尔的脚下,他的身前往往有小哈兰德和魏东来两个点,他通常会选择用直塞球把球传到这两个人的脚下。
  这个时候,那两个人往往都是利用空跑跑出了空档,如果本纳赛尔的这种手术刀般的传球能够正好穿透防线,就可以形成直接射门的机会。
  他们打进的第一个球,就是利用这种机会,由魏东来接到本纳赛尔的直塞球,不停球直接将球射进的。
  如果这时候控球权在魏东来的脚下,那么选择就会更多。
  他既可以利用个人突破,从对方的空隙里插进去,直接攻击球门,也可以利用突破,彻底搅乱对方的防线,然后再根据小哈兰德的跑位,给队友做球。
  主力队打进的第二个球就是这样。
  当时,魏东来看到小哈兰德通过横向跑动,让罗马尼奥利和克亚尔之间出现了位置交接上的瞬间松动,便突然加速,沿着这条缝隙非常犀利的突破进去。
  可就在克亚尔不得不放弃对小哈兰德的盯防,过来封堵魏东来的突破时,他却突然将球传给了空档里的小哈兰德,由后者完成了一个直接面对多纳鲁马的射门得分。
  至于第三个进球,则来自恰尔汉奥卢的任意球直接破门。
  当时,魏东来在禁区左侧的肋部进行突破,造成了对方右边翼卫克鲁尼奇的犯规,获得了一个直接任意球的机会。
  由于这个区域更适合右脚球员,所以魏东来将主罚的机会让给了恰尔汉奥卢。
  而恰球王也不负众望,一脚电梯球,将球直接射入了球门的右上角!
  这个进球让多纳鲁马有点抓狂,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连续扑出了对方的两次有威胁射门。
  因此,当不久之后小哈兰德的又一次射门被他扑出之后,他彻底暴怒了,对着回防不是很积极的右边锋卡斯蒂列霍一通不满。
  不过,这样的不满只是多纳鲁马对比赛完全被动的一种情绪发泄,不会对队内的和谐气氛产生真正的伤害。
  毕竟,对于多纳鲁马来说,三十分钟之内,自己的球门被对手六次射正,本方的防守怎么说都是有责任的。
  由于自己想要看到的试验效果已经全部都达到了满意,内斯塔在下半场再次对阵容进行了新的调整。
  他先是将莱奥和雷比奇对调,让莱奥担任替补队的中锋,让雷比奇在主力队踢左前卫,而恰尔汉奥卢还是踢右边前卫。
  莱奥和雷比奇的速度都很快。但是,莱奥更加灵巧,突破更加犀利,而雷比奇更加强壮,冲击力更强。
  用莱奥踢左前卫,他更喜欢抱着一条左边,利用自己的灵巧和速度进行突破,而且是一突到底的那种。
  虽然和他对位的萨勒马克尔斯也是非常年轻,有速度有技术,并不怎么吃亏。但是,却也被莱奥彻底压制住,很难提到中场来助攻。
  这样一来,替补队的三中场配置,就在边路显得有点空虚。
  而雷比奇的踢法和莱奥不一样。
  他的身体更加强壮,往往拿球之后喜欢往中路靠,利用自己强壮的身体,在中路挤压出更大的空间,把边路交给身后的左边后卫。
  同时,他往中路的挤压,也更加靠近魏东来和小哈兰德。这样一来,在中路配合的人数就会更多。
  不过,这个时候,本纳赛尔就不会再往前压的太靠上,而是撤回到和凯西差不多平行的位置,守好双后腰的防守位置,进行调度和策划,将进攻的重任交给前场的雷比奇、魏东来和小哈兰德。
  事实证明,雷比奇在这个位置上的发挥和作用,一点不比莱奥差。
  之后,内斯塔又进行了另外的一个尝试。
  他让恰尔汉奥卢改踢左边前卫,而让卡斯蒂列霍踢右边前卫,中前场的其他位置则保持不变。
  在这样的安排下,恰尔汉奥卢变成逆足,可以像雷比奇一样,更多的选择内切,之后发挥他那一脚非同寻常的远射功夫。
  而卡斯蒂列霍在右路,和之前恰尔汉奥卢的踢法又完全不同。
  恰尔汉奥卢在右前卫的位置上更多的是靠传球,无论是往中场中路的短传,还是往前锋头顶上的斜长传,都能频频的找到自己的队友,给对方的后防线制造麻烦。
  而卡斯蒂列霍在这一侧,更多的则是依靠个人突破,冲到第一线去参与比赛。
  只不过,和魏东来的突破比起来,他的突破方式稍显简单了一些,差不多都是以直线为主,要么就是能够一突到底,把对方的整体后防线全部压迫到底线附近,然后下底传中。
  要么就是在中途遇到对手的阻击,无法下到底线附近。这样,他就会选择和自己的中路队友进行配合。
  不过总之,他这样的踢法,多少有些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边锋,对球门的威胁不大。
  从这些人员配置的效果来看,把恰尔汉奥卢放置在右路,似乎比让他在左路踢逆足效果要好一些。
  至于雷比奇和莱奥谁踢左路威胁更大,估计还要看对手的情况来调整。
  由于下半场的三十分钟,内斯塔完全是在试验不同的人员组合,在观察到底哪些位置上的人员调配更适合如今的442阵型。所以,整个下半场,双方都没有能够再进球。
  魏东来和小哈兰德各有一次很有威胁的射门,但是都被多纳鲁马扑了出来。
  一个小时的对抗赛结束,主力队以3:0的比分获得完胜,而替补队只是在下半场利用对手频繁调换阵容的机会,完成了两次威胁不大的射门。
  全场比赛结束,大家纷纷回到休息区休息。
  小哈兰德和魏东来显然踢的很尽兴,他们各自抓起一瓶功能饮料,一边喝着,一边连说带比划的交流着。
  魏东来的英语和意大利语现在都是半瓶水的状态,不过从他们的肢体语言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应该是在交流刚才在场上的跑位问题。
  显然,这两个同寝室的室友,经过刚才的比赛已经变得更加默契和熟悉了。
  这时候,一直因为丢了三个球而闷闷不乐的多纳鲁马从他们身边经过。
  看到两个小子正在叽叽喳喳的热烈讨论,多纳鲁马似乎受了刺激,朝着魏东来的屁股轻轻踢了一脚!


第167章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魏东来正和小哈兰德聊的热火朝天,完全没有任何防备,所以忍不住愣了一下。
  而他们身后不远处的内斯塔则吓了一跳:难道多纳鲁马这个性格孤僻而略显怪异的家伙,因为连丢三球而有点恼羞成怒,要拿魏东来撒气?
  没想到,多纳鲁马紧接着咧嘴一笑,用那双戴着守门员手套的大手用力在魏东来的头发上一阵揉搓,并且还前后耸了几下。
  显然,这位球队未来的领袖和旗帜,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魏东来刚才出色表现的认可。
  看到这里,内斯塔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的心里很清楚,多纳鲁马的这个略显夸张的动作,其实恰恰表明了一个事实:魏东来这个初来乍到的东方小子,已经越来越受到队内大佬们的认可!
  莫尔德,挪威王国默勒…鲁姆斯达尔郡首府。
  莫尔德的领土主要沿着莫尔德峡湾的北岸,是一个长约10公里、宽约1公里的东西朝向的长条状海岸。
  它的南部被波尔索亚和莫尔德群岛包围,北边则靠着一座生长着茂盛树木的莫尔德马卡山。
  这里的领土面积虽然只有区区10平方公里,但是,由于兼具了海洋性气候和温带气候的双重特质,空气清新,风景秀美,因此成为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旅游胜地。
  就连德国的威廉二世和威尔士亲王都曾经假扮游客到这里微服游玩。
  境内河流中的三文鱼、鳟鱼、狗鱼、红点鲑鱼等,更是受到了欧洲绅士们的热捧。因此,莫尔德被冠以「玫瑰城」的美称。
  按照中国人的常规理解,在这样一个面积抵不上国内一个镇的区域里,是不可能出现什么知名球队的。
  然而,始建于1911年的莫尔德俱乐部,却实实在在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
  虽然,这家来自小镇的平民球队,没有挪威老牌劲旅罗森博格这样的赫赫声名,球队主场阿克体育场,也只能容纳区区11800人。
  但是,在这家俱乐部中,却走出了挪威历史上最著名的足球运动员——索尔斯克亚!
  当然,如今的挪威籍球员中最如雷贯耳的一个——小哈兰德,也是出自于这家俱乐部!
  而且,在过去的十年当中,这家几乎可以说是微型俱乐部的球队,却已经夺取了4座挪威超级联赛的冠军,只比老牌劲旅罗森博格少了一个,大有和传统豪强分庭抗礼之势。
  此时,在阿克体育场旁边不远处的一座三层小楼里,三个身材高大、具有典型北欧特点的中年男人,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交流着。
  “奥尔森,我觉得你的想法实在是太疯狂了,你竟然认为我们这样的小球会,可以战胜AC米兰这样的豪门球队!这怎么可能呢?他们可是AC米兰,一家获得过7个欧冠冠军奖杯的真正的豪门!”
  说话的男人看起来是这三个人中最大的,头发花白,还有点微秃。
  此时,一边大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一边用他那只食指与中指间夹着雪茄的右手指点着对面的一个男人。
  那个男人的年龄也已经不小了,至少在五十多岁的样子。但是,身材健硕,腰杆笔直,肩宽背厚,一看就是运动员出身。
  他的名字叫做隆尼·彼德森,挪威足球名宿。虽然他的名号远没有他的同胞索尔斯克亚那么响亮。
  但是,在1998年世界杯上,挪威男足迎来他们最高光的时刻,小组赛第三场,他们以1:0的比分,意外战胜了拥有外星人罗纳尔多的巴西队,跻身淘汰赛阶段。
  而在那支挪威队中,隆尼·彼德森正是球队的队长。他也是莫尔德俱乐部如今的主教练。
  坐在他旁边的,是他的助理教练拖雷·弗洛,也是1998年世界杯赛上的挪威队成员。而在他们面前手夹雪茄的,则是俱乐部的总经理汉森。
  球员时代的彼德森司职中后卫。他身体强壮,球风彪悍,防守凶狠而果断。
  在比赛中,他特别崇尚身体对抗,非常擅长用强壮的身体挤压对手的控球空间身体重心。
  同时,一有时机,就会毫不犹豫的用他那双粗壮的大长腿果断放铲,把对方的球破坏掉。
  1998年世界杯上,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