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四合院之我是贾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情满四合院之我是贾爸-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天刚有了一丝亮光他们就开始清理路面,还好车上有一些常用的工具,大约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才完成。
  贾浩云提前躲在空间超市吃了一点东西,这一次他可没有在发善心。
  他清楚一次是恩,两次就是仇的道理。
第129章 令人震撼的大会战
  二大爷虽然脸色还是煞白,但还在不断的催促着贾浩云快一些,要不然赶不上吃饭了。
  他也很后悔昨天上午开会非要嘚瑟,把时间都给耽误了,这不晚上还受了这么多的罪。
  最后贾浩云紧赶慢赶终于在中午的时候赶到了南台公社。
  他们一行人的到来受到了南台公社的热烈欢迎,正好能赶上吃饭的点,关键是今天上午还死了一头牛,还能吃些牛肉呢。
  二大爷一听这个高兴的不得了,还有牛肉吃。
  几个人来到大食堂,都被这里的景象惊呆了,人山人海。
  人们都说说笑笑,手里一人一个大海碗,关键是筷子上竟然都插着白面馒头?
  听南台公社的人员介绍,为了迎接这次“大会战”,把大食堂办好,这些馒头都是随意吃,能吃多少就拿多少。
  这闹得他们这几个城里人,顿时变成了土包子,现在公社生活的这么好吗?
  城里别说是吃馒头了,就是能吃饱就不错了,没想到这才几天啊!这大会战一搞,大食堂馒头都是随意吃。
  公社招待人员也特别的得意,尤其是看到这几个城里来的指导员惊讶的表情就更加的骄傲了。
  “现在天天好消息不断,到处都放卫星,没听说吗?”
  “现在都能亩产上万斤,一头肥猪几千斤,这些还能不够吃?况且咱这么大的会战都是为了发展,那还能亏待了咱们这些劳动人民?”
  “就是,说的好!”
  这招待人员刚说完,周边几个戴眼镜的,一看就是搞文职工作的人们都高声的叫好。
  二大爷几人也被这气氛搞得热血沸腾,真想立马撸起袖子加入进去,为这次“大会战”做一些贡献。
  就连项国安和丁秋楠也脸上潮红,受到一些感染。
  只有贾浩云听着很震惊,他看到这几个文人后面站着一些大队的队长。
  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些人也笑着,但似乎笑的有些苦涩,拿着烟袋不断的抽着旱烟。
  “亩产万斤,一头猪上千斤。”你能信吗?
  要是有一个人和你说,你肯定不信,要是上千人呢?要是上万人呢?要是百万人呢?你还不信吗?
  可能到时候你就是不信也得信。
  贾浩云在这一刻就如一滴水进入到大海中,感觉自己真的很渺小。也知道了什么叫做时代的洪流,这可不是个人就能改变的。
  不过贾浩云也很快就清醒过来,看到周围的人干劲十足,热血澎湃的样子,似乎自己是在看电影一般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就连他很信任的师兄项国安和一向冷静的丁秋楠也似乎是电影中的人物一般不真实。
  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大声的喊着口号,互相鼓励着,贾浩云有些茫然的任由师兄拉着,当走进一间招待室里才真正的回魂。
  看着手里的白面馒头,紧绷绷的馒头皮散发着一股白面清香,一大盆炖的烂糊的牛肉摆在桌子中央,肉香四溢。
  大家都被南台公社的热情所感染,大口的吃着馒头,大口的吃着牛肉。
  嘴里还在谈论着哪哪又放了什么卫星,让什么什么再一次创了新高。
  一伙儿穿着干部服饰的人还在那不断地宣传着,把道听途说的所谓的“科学”挂到嘴边。
  说着人靠营养活着,地也是一样,要是能用牛奶浇地,那还不能产粮上万斤,一亩地都上万斤的粮食了那咱们还缺吃的吗?
  那吃点白面,吃点肉有什么过分的,况且咱现在可是“大食堂”,要的就是集体劳作,集体吃饭,都能吃饱都能吃好。
  说的人莫名激动,听到人也热血沸腾。
  贾浩云吃着馒头,听着这些各个地方传来的“卫星”,他可没有激动热血,他甚至感觉身体也在紧绷着,后背一阵阵发凉。
  馒头很好吃,牛肉也很好吃,但对于贾浩云来说这一切都似乎是镜花水月一般,吃在嘴里也味同嚼蜡。
  他在害怕,虽然脸上也挂满了笑容,嘴上也附和着,但他的心里明白这一切,但他不能说也不敢说。
  这个时候他明白了那些大队队长的笑容,是和自己一样的带着一个面具的笑容,很真实也很虚幻。
  吃过午饭,公社人员给他们安排了住宿,他和师兄项国安住在一起,项国安依旧兴奋的述说着或者说是重复着刚刚的所见所闻。
  贾浩云感觉自己的师兄似乎是换了一个人,那个值得信任的战友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变了,变的自己都不认识了。
  他在这一刻突然感觉自己很孤独,师兄项国安收拾着自己的被子,背对着他,还在说刚刚来宿舍路上的见闻。
  当然贾浩云也看到了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维护着这样幸福的生活,似乎童话般的生活真的已经到来了。
  贾浩云越来越觉得不真实,越来越害怕,他已经顾不上了,似乎是想逃离这个地方一样,直接进入了空间超市。
  还好师兄项国安背对着贾浩云,虽然空间超市相对外面是静止的,但这也是贾浩云第一次在有外人的情况下进入。
  贾浩云直接摊到空间超市自己卧室的床上,也不知道躺了多久才缓过来。
  他就像是被后世所说的“传销”洗脑一样,一边是现实一边是幻想。
  是在幻想中融入还是在现实中孤独,让他一时不知所惜。
  其实他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虽然一直提醒着自己要低调,也知道有时候要狠下心来,但很多时候还是很感性,尤其是面对关心自己的身边人。
  就像上一次和师父出差,当师父受了伤以后,他就拿出了不少东西,这些都不好解释。
  像昨天晚上又善心大发的拿出了挂面,有的人说了怎么什么时候都是吃的、吃的。
  可这个时代真的就是吃的很重要,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能谈其它的吗?
  “不管了,自己就是自己,还是个不一样的烟火,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
  每个人要是都能冷静的对待每一件事情那和机器有什么区别。
  只要稳住本心就是遇到问题又能如何,解决就完了,谁的一生会没有遇到事情。
  贾浩云不禁想到这些,眼睛也越来也亮,眼神也更加的坚定了。
  (袋鼠:这一章写的有些费劲,袋鼠很想表达出当时人们的状态来。后面这几段也是表明袋鼠的一个态度,也算间接的回复了一些评论的内容吧!)
第130章 上架感言
  今天接到通知,这本书要上架了。咱也凑个热闹写个感言。
  第一次写感言,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这本书发表了五十七天也有接近二十七万字了,所实话袋鼠以前就是一个老书虫,第一本书看的就是“坏蛋是怎样练成的”,那时候这书正是大火的时候,还有“飘邈之旅”,甚至看了有好几遍。
  一直到现在,很难相信看小说已经有这么多年了。
  知道这个网址吗?到现在这个网址都没忘记。
  对!就是起点,不知道现在的起点人还有多少人记着。
  莫名有一天就想写一本小说,就是现在这一本了。本来是袋鼠的游戏之作,没想到还有不少书友支持,就这样慢慢的坚持了下来。
  文中也提到过,袋鼠是一个上班族,现在还有两个孩子,每天都是上班、家庭。
  好在媳妇支持,哄孩子的时间也减少了,能够匀点时间写,现在袋鼠基本没有其它的时间了,都在写小说。
  倒不是袋鼠在卖苦,只是一些感慨罢了。
《贾爸》这本书真的比较小众,可能读者的岁数也都不小了,也不知道上架的成绩会怎么样。
  估计也没有多好,不过袋鼠一定会写完的。
  说实话我也不靠这本书活着,但还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吧!
  能订阅的希望都帮帮忙订阅一下,万一还能让“贾爸”在上个什么推呢。
  对了,借这个机会再次感谢一下支持袋鼠的读者们,谢谢你们的打赏和各种票票。
  这书就靠你们这些老读者了,收藏现在也不怎么涨了,全靠现在的读者支持,才让这本书没有扑街。
  上架以后能不能爆更不敢多说,因为刚刚说的情况,我只能保证不断更,不太监,袋鼠是实诚人,老说实话。
  不过今天要上架了,最起码今天能爆更一下,也没什么要求的,多支持多爆更吧!
  谢谢支持袋鼠的各位朋友,实在不行看个广告来了首订也行啊!
  袋鼠拜谢了!
第131章 落后大队小王村(求首订)
  贾浩云调节好了心理,狠狠的洗了一把脸。
  他也想通了,要不是他这个后世人先知先觉,他也会跟着师兄以及其他人一样“沉迷其中”的。
  贾浩云又出现在宿舍,师兄项国安依旧背对着他收拾自己的床铺,还在说着今天的感触。
  不过这个时候的贾浩云已经可以坦然的听之任之了,有时还能插上一句。
  不要觉得他没骨气、不知道反抗,现在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随大流。
  他自己改变不了任何事情,还好有空间超市陪着他一起过来,要不然他的日子会过得更艰苦。
  能够吃饱喝足就不错了,还想改变什么,他就连身边的人都改变不了。
  就像现在一样,如果他敢向外面喊上一句那些所谓的“卫星”都是错误的,都是不现实的,他的结果肯定是连渣都不剩。
  不要认为这个时候的人都是傻子,难道这些大队的队长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卫星”是什么情况吗?
  甚至好多社员都清楚这些情况,但他们说了吗?他们不明白吗?
  他们很多人都知道,都明白这样的结果,但没有一个人开口,他们不能说也不敢说。
  贾浩云和项国安收拾好东西以后汇合二大爷他们直接来到了“炼钢”现场。
  这时的情景真的只能用“震撼”二字形容,除了这两个字贾浩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了。
  这个场景甚至比他第一次去长城都让他记忆深刻。
  上万人在这一大片的空地上,遍地都是小高炉,十分壮观,他们就是站到小山坡上向下看都看不到边。
  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高炉”冒着熊熊的火焰,人们都喊着号子忙碌着,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情。
  南台公社招待人员看到他们这些专家的表情,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刘组长,您是轧钢厂的专家,我们这也不太懂,就先开始了,您给指导指导。”招待人员谦虚的说道。
  “嗯!哦!这个,太好了,没想到南台公社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创造了这么辉煌的成果,说不上指导,我们互相学习。”二大爷也客气的说道。
  之后南台公社的招待人员就带着他们参观一下“大会战”的战场,也想着让这些轧钢厂的专家给指导一下。
  刘海中只是一个七级的锻工,他也不是很清楚这个“钢”到底要怎么练。
  但这个时候可不能露怯,他带着工作人员在“会场”上慢慢的转悠着,不时的给指点一下。
  凭着这些年在轧钢厂的眼光到是说的头头是道的,不过是不是这么回事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他们跟过来的几个人到是目不暇接,到处都是高高低低的炉子,远处还有人在不断的建设着。
  所谓炼铁炉,就是一个大约三、四米高的黄泥炉,上面有一截大约一米高的、用半圆瓦拼成的烟囱。
  炉内用普通粘土砖砌成炉膛,炉的下部用一个圆筒形风箱以人工鼓风。箱筒用木条钉成,长约两米、直径约80公分。
  中间的活塞也是木制的,周边绑扎鸡毛或者鸭毛用作密封。风箱的把手很长,可以两个人同时推拉。
  场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到处都冒着星星点点的火光,到处是黑烟。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硫磺味的烟气,就连天空都有些被这种烟气所遮挡。
  不管是男女老幼都各司其职,忙碌着,还不时的传来一阵阵的高呼声,似乎是哪个炉子要开炉了。
  几个人围着场地转了一圈,就这一圈就整整的转了有一下午。
  刘海中作为此次“大会战”的指导员,也是迅速的进入到工作状态。
  这不命令贾浩云赶紧拿本子记录群众们反映的问题,想着今天回去就开会。
  一是开会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二是给众人分配今后的工作任务。
  这样也好让他们这些指导人员尽快的融入到人们群众,为此次“大会战”添砖加瓦。
  不过还没等贾浩云行动,分厂行政科的老刘就赶紧把这个记录的任务抢了下来。
  他也想要表现一下,毕竟名义上他还是这次指导小组的“副组长”呢吗?
  昨天他就没把事情给办好,今天再不努努力,以后还怎么立功。
  尤其是今天见到这样大的场面,这要是把这次“大会战”给搞好了,这不就有了功劳。
  这样的机会可不多,错过了可能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在遇到了。
  贾浩云看到这次“大会战”的情况,尤其是这些高高低低的“高炉”,他可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激动地恨不得立马参与进来。
  既然改变不了现状,那就只能顾好自己了。
  此次行动一定要低调,尽量的减少参与,中庸一些,即不让人注意也最好不要让人讨厌。
  没准还能趁着现在吃大食堂的机会,能多储备点物质呢。
  所以他见到行政老刘要接过这个记录的活,他还巴不得呢,他可没想着在这次活动上要立“功”。
  老刘接过记录本,还给贾浩云递过来一个歉意的眼神。
  这个时候刘海中对这个老刘可是很不满意,不过这个老刘也不知道和刘海中悄悄的说了一些什么,这才让刘海中勉强的点了点头。
  之后看到贾浩云对他的决定没有露出什么不满的情绪,心理对贾浩云的评价又提高了一些。
  这个时候几十号人带着工具从远处赶来,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打的全是补丁,都不知道原来的衣服是什么样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