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温雅冷冷说着,左手从背后抽出名刀新亭侯,希望在她死之前,至少能换掉三到五名东洋人的狗命。
“滚!”护卫组的成员全部上前,与东洋武士会的成员们再没有距离。
双方的人墙全部都是额头撞着额头,枪口对着枪口。
两排人墙之间的距离,是零。
这就意味着,鹰组织护卫组战死之前,东洋武士会不能再前进半步。
双方僵持至此,可还是没有人开枪。
还是那句话,双方的实力对等,东洋武士会的武者们,在枪战中的表现,未必能碾压鹰组织的护卫组。
一旦打起来,败,惨败;胜,惨胜。
双方对峙了足足半个小时,鹰组织的护卫组硬是一步不退。
最终,M国考古队怂了。
第1709章 墓门打不开
双方对峙半个小时之久,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一场惨烈的血战。
然而,经过半个小时的紧急商议后,M国考古队怂了。
他们认为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不能动手。
鹰组织把墓门挖出来了,但不代表鹰组织一定赢了。
开墓门,破机关,还不知道要花费多长时间呢。
现在就拼个你死我活,大墓怎么办?
最后双方同归于尽,死得不剩下几个人了,大墓谁来开?
把开神秘黄河流沙大墓这样的丰功伟绩,留给别人?
不远万里迢迢,横跨大洋进入华夏,到头给别人做嫁衣?
M国考古队可没这样的好心。
经过紧急商议后,M国考古队决定,再等等,先让鹰组织把墓门打开,了解一下更详细的情况再说。实在不行,到时再拼个你死我活也来得及。
于是乎,在M国考古队的专家们命令下,东洋武士会的武者们后退了。
一场血战,得以化解。
但是谁都知道,暂时停战,并不意味着和平。
双方注定一战,且这场战斗拖得越久,打得就会越发惨烈。
总体来说,高度紧张的鹰组织成员们,还是松了口气。
“同志们威武!”东洋武士会后撤了,鹰组织的护卫组长官姚坤,也张牙舞爪地冲了上来,喷着吐沫星子,亢奋道:“咱们又一次逼退了敌人!”
温雅长长出了一口气,可她依然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没有收枪,也没有收刀。没人知道东洋武士会下一次进攻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她必须时刻准备着。
她鄙夷地扫了一眼姚坤,真想纠正他一下。
是我们逼退了敌人,不是咱们,和你姚坤没什么关系。
不过温雅没有将心中的吐槽说出来,她的格局同样也很大,战事当前,鹰组织内部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不和谐因素。
所以,只能继续容忍纸上谈兵的姚坤一段时间了。
“温雅小姐。”彭明亮拍了拍温雅的肩膀,递给了她一个眼神。
温雅当即了然,点头道:“正有此意,等任务结束后,就动手。”
她和彭明亮,并非什么善男信女。
他们已经看出来了,专家型成员姚坤,不适合做护卫组的长官。
等黄河流沙大墓的任务一结束,如果他们还能活着,就立即动用组织内外的人脉、关系,向组织施压,逼姚坤下台,温雅上位,执掌护卫组。
当年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是如何在长平祸害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的,温雅和彭明亮不会不知道。
“温雅同志。”正想着,姚坤屁颠屁颠凑了上来,朝温雅高高竖起大拇指,用恶心的语气腻歪道:“身为一个姑娘家,你真是太神勇了,花木兰!”
“谢谢姚长官夸奖。”温雅的俏脸如一张扑克,冷酷如冰,不见消融。
说完,她便不再理会姚坤,而是扭头远远向陈宇的方向看过去。
她的美眸充斥着无尽的期许,在心底默默道:“我的英雄,请你一定要帮鹰组织破解这座大墓,传承华夏明。我在这边的战场,为你祈祷!”
见温雅不搭理自己,反而含情脉脉地远眺陈宇,姚坤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他就想不明白了,陈宇出身低贱,劣迹斑斑,道德水平低下,长相平庸,学历更是不值一提,温雅到底看上陈宇什么了?
好,温雅你不是喜欢陈宇吗?那我姚坤就证明比你看,我比他强一万倍!
姚坤在护卫组的表现,堪称灾难级,但并不代表他就没有真才实学了。
他是个专家型成员,学贯中西,满腹经纶。打架,他不在行。开墓,纵观华夏四十岁以下的所有人,挑不出几个比他更厉害的。
抱着要和陈宇比比看的想法,姚坤身为护卫组的长官,居然把护卫组丢下了,自己迈步向墓门那边走去了。
鹰组织的护卫组成员们,倒没什么异议。
因为姚坤本来就没作用,只要温雅和彭明亮还在,护卫组就不会乱阵脚。
墓门这边,已经有数名专家从大长筒子隧道中钻进钻出,穿过厚厚的流沙层,见识到了尘封两千年之久的墓门。
所有专家,无一例外,全部满面愁容。
勘探墓门的结果,尽管在意料之中,可在感情上,他们还是难以接受。
墓门在厚厚的流沙层底下,大型机器是派不上用场的,只能人工带着小型精密仪器下去尝试。尝试之后发现:墓门,打不开。
墓门是进入墓室的唯一通道,在墓主人下葬后,建造者常常会用石块或者石板来封堵墓门,有些更考究的,会在墓门夹层中烧铸铁水,形成一道铁门。
这些都是常见墓门,根本难不倒鹰组织身经百战的专家们。
这座神秘黄河流沙大墓的墓门,远比以上这些,都要棘手得多。
“怎么样?”陈宇身为外人,一直没排的上号钻进人工大长筒子隧道里,亲眼勘察墓门的情况。直至现在,他依然对墓门了解有限。
刚从大长筒子隧道里爬出来的欧阳教授,把微型起重器搁在一旁,长叹了口气,摇头道:“不行,我们手头的家伙事儿全用上了,还是纹丝不动。”
鹰组织手头上的工具,就那么多。他们得不到官方的任何支援,也就是说,他们再也得不到任何开墓的工具和仪器了。
找M国考古队借仪器?更是天方夜谭。
需要有一个英雄站出来,把他们手头的烂牌盘活。
“对了。”欧阳教授忽然想到了什么,两眼放光地直勾勾瞪着陈宇。“小陈,我听彭明亮讲过你的故事,你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
“不如你下去看看?”
姚坤心胸狭窄,认为陈宇是个废物,却不代表鹰组织所有人都是傻子。明明鹰组织得不到任何支援,老狐狸还是豁出去老脸,利用规则漏洞,把陈宇给送过来了。如果陈宇真是废物,老狐狸会把他送过来消耗物资?
这种时候并不需要谦虚,陈宇也不废话,得到欧阳教授的允许后,二话不说,抄起面罩和探测灯,就要钻进大长筒子隧道里,亲眼勘测墓门的情况。
第1710章 无解的自来石
“站住!”陈宇俯身钻进大长筒子隧道的前一秒,被制止了。
姚坤赶了过来,呵斥道:“那么多专家都排不上号下去看看,你个外人,凭什么有资格先下去勘察?”
对陈宇满怀希望的欧阳教授皱起眉头,沉声道:“是我让小陈先下去的,大家都没什么异议。怎么了,姚长官,你觉得不妥?”
“还有,姚长官,你不是接手护卫组了吗?身为护卫组的长官,你为什么擅离职守,跑来我们专家组指指点点?”
欧阳教授四十出头,却算是鹰组织最有影响力的几个人之一了。
姚坤这个长官,在欧阳教授面前,一点官威都耍不起来。
姚坤笑道:“在我的指挥和调度下,护卫组已经成功震慑住了敌人,料想短时间内不会有事。我曾经也是专家组的一员,专家组陷入桎梏,我理应赶来承担一份责任。欧阳教授,我认为让一个外人下去勘测,确实不太妥。”
陈宇十分平静,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怒意。
于公,鹰组织不能内乱,他和姚坤的矛盾不能进一步激化了。
于私,姚坤算什么东西,也配让他生气?
他只是淡淡反问道:“姚长官不让我下去,那你下去?把墓门的构造探查明白,最好再想出打开墓门的方法?若如此,我心悦诚服。”
“哼!”姚坤冷哼道:“正有此意!我下去,肯定比你下去有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我下去看完也想不出办法,你更没必要下去了,纯属浪费时间!”
陈宇笑了笑,后退了半步,将大长筒子隧道的入口让出来。
“姚长官,请。”
姚坤狠狠剜了陈宇一眼,带上设备,身子一矮,爬了进去。
这一趟,姚坤在隧道中待的时间格外长,足有二十多分钟。
二十多分钟后,他灰头土脸地爬了上来,脸色阴晴变幻不定,有喜有忧。
喜的是:他确实能耐不俗,看出了这座大墓墓门的构造原理。
忧的是:这种构造原理的墓门,对当下的鹰组织,无解。
其实,包括欧阳教授在内,之前下去勘测的专家,也都或多或少意识到了这座墓门的构造原理。正因为它无解,所以谁都没提。
是姚坤第一个说出了它的名称。
自来石。
始终得不到机会亲眼下去瞧一瞧墓门构造的陈宇,总算明白了,为何鹰组织的专家们都对墓门无计可施。
因为自来石,几乎是最高防护等级的墓门了。
自来石,也称顶门器、断龙石。
简单来说,就是在墓门的后方,放置一条人工加工过的石柱,封死墓门。
一根在墓室内部顶住墓门的石柱,由于石柱和墓门之间的角度稳定,所以在墓门外面的人无论如何用力,都很难将墓门打开。
也可以说,除非爆破,否则打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而在黄河流沙层下方爆破,和自杀没有任何的区别。
墓门算第一道防护,自来石则是第二道防护。
墓门本身,对鹰组织的专家们不叫问题,加上自来石,就棘手了。
通常能用到自来石的,基本上都是帝王陵。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倒是个好消息,证明脚下的神秘黄河流沙大墓确实不凡,很有可能诞生惊破天的考古大发现。
陈宇听见,姚坤和专家组的专家们讨论时,说这座墓门由两扇巨大的石门组成,高大厚重,表面打磨光滑,整体大概有三米多高,两米多宽。
陈宇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是默默地竖起耳朵聆听。
姚坤道:“想破解自来石,应该先弄清楚它是如何被放置的。”
“自来石是从墓室内部,顶住的墓门。总不可能在陵墓修好以后,等到工匠们全部离开了,再留人在墓室内。待外边的人关好墓门,然后他再把自来石放置好吧?他就留在墓里,心甘情愿活着陪葬了?”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不可能。”
古代固然有陪葬和杀工匠一说,但基本不会在墓里留活人。原因很简单,如果开墓的机关在墓室里面,他就心甘情愿饿死,而不把墓门打开、逃跑?
绑起来?绑起来固然可以,那自来石,谁来安置它,让它顶住墓门呢?
姚坤问完,鹰组织的专家成员们,尽皆一阵沉默。
要是知道,就好了。
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现代的科技太便捷,令人们的思考能力逐渐退化了。很多古人的智慧,现代人愈发难以琢磨了。
事实上,自来石并非无解,也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
南越王墓,和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都有自来石顶死墓门的记录。当时的考古队,冥思苦想几个月,尝试了无数种高科技手段后,将自来石给破解了。
但鹰组织没那个时间,更没那么多精密的高科技仪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官方并没有公开破解自来石的档案,是害怕便宜了盗墓贼,害了华夏其余的帝王陵。所以这件事情,一直属于高层绝密。
那都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鹰组织里的成员基本以中年和青年为主。
年岁最大的老专家、也是亲身经历过定陵考古的赵教授,在陈宇刚来那天,已经因为双脚陷入流沙层,英勇殉国了。
破解自来石的办法,鹰组织的现存成员们,没一个知晓的。
搁在以前,这根本不叫事。鹰组织的优先级很高,出任务时,拥有无上特权,随便给官方打个电话,就能得到当年破解自来石墓门的机密档案。
现在却不行。
因为鹰组织得不到官方的任何援助,包括档案。
这是老狐狸和幕后黑手周旋的结果,谁都无法改变。
没有档案,就破不开自来石,只能看着墓门干着急。
鹰组织的专家们争论不休,讨论来讨论去,基本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姚坤为首的青壮派,决定暴力拆除墓门。但谁都不知道,在黄河流沙层下方实施爆破,会造成什么灾难性后果,又会对大墓造成怎样的破坏。
一派则是以欧阳教授为首的稳重派,他们认为应该从长计议,最好能够循序渐进,先弄清自来石的原理,再想自来石的破解方式,一步步来。
第1711章 陈宇是奸细
姚坤对欧阳教授为首的稳重派很是不满,讽刺道:“循序渐进?什么叫循序渐进?先搞清自来石的原理,再想破解自来石的办法?说得容易!”
“不要忘了,当年破解自来石的考古队,条件比我们好得多,几乎是举国之力支援他们。各种物资,各种人才,各种高科技精密仪器,更有无限的时间。他们可以随意试错,反复尝试,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呢?不远处的M国考古队虎视眈眈,咱们得不到官方任何的支援,整天啃压缩饼干,死一个队员,人才就少一个,手头的工具和仪器也有限。”
“咱们又能坚持多久?哪儿来的时间循序渐进?”
姚坤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