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捡漏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捡漏王- 第1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这些年为他师尊钟良找继承人操碎了心,看到华夏的后生居然有超越了他的学识与眼力,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老狐狸为人无耻,却是真正的为国为民。他巴不得全华夏的所有年轻人,在学识和能力上,都能把他给碾压了。

    因为只有那样,华夏古玩行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

    直到陈宇念出‘紫涎香’三个字,老狐狸才幡然醒悟。

    什么是紫涎香?根据《六韬》的说法,紫涎香是上古伐三苗之战的战利品。紫涎香作为神器,流传经历了有夏一朝和商朝前半段。

    之所以老狐狸迟迟不认不出来,是因为没人见过紫涎香。

    《六韬》书中也没描述紫涎香的模样……

    作为后人,只能靠名字猜测。

    因此,后世许多学者都认为,类比龙涎香是抹香鲸的分泌物,所谓紫涎香,或许应该也是一种紫色的奇异香料,是某种已经灭绝的史前生物的分泌物。

    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老狐狸才一直没把《六韬》中的紫涎香与胡君杰亮出来的这块无色透明的特殊晶体联系到一起。

    毕竟谁他妈能想到,紫涎香不是紫色的?

 第2180章 伐三苗之战

    《六韬》有云:禹王伐三苗,得紫涎香,为族宝,香火供奉五百载。商汤逐夏桀,供奉九世,乃不知所踪。

    这是关于紫涎香的存在,唯一的一句古籍记载。

    紫涎香是啥,紫涎香啥模样,统统不知道。因此,紫涎香虽然被奉为的华夏镇族之宝,但后人基本对找回它不抱任何希望了。

    哪成想,胡君杰在全国古玩大会总决赛上,把它亮出来了,并且由陈宇,亲口讲述了它的前世今生。

    老狐狸认不出来,真不能怪老狐狸……

    至于什么是禹王伐三苗之战?

    那又是一个漫长的史诗级传说了。

    帝尧为华夏部族联盟首领,‘三皇五帝’之一,是五帝之一的帝喾之子,姬姓,伊祁氏,名放勋,与其继承人舜并称尧舜,是华夏古代的贤明君主。

    因尧的封地在先在陶,后迁于唐,因此也称尧为陶唐氏或唐尧。

    据《史记》记载,黄帝正妃嫘祖育有两子,一为玄嚣,另一个为昌意,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子高阳,轩辕黄帝驾崩后,由其孙高阳即位,这便是五帝之一的帝颛顼。帝颛顼驾崩后由黄帝之子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便是五帝之一的帝喾,也就是尧的父亲。帝喾驾崩时,为尧兄长帝擎即位,帝擎即位后,沉迷于女色酒肉,大权旁落到三大奸臣之手,百姓深受其害,而帝擎却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即位七年便驾崩了,尧在各部族的拥戴下做了天子。

    据《史记》记载,帝尧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

    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部族都能和睦相处。

    但是尧的时期也是多事之秋,即位之初,面对他哥哥帝擎留下的烂摊子,之后还要面对肆虐的洪水。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南方三苗的侵犯。

    三苗是一个以修蛇为图腾的部族,生活在丹水流域,它日益强大,经常侵扰中原。三苗与中原之间的矛盾从轩辕黄帝时就已经存在,历经数个时代也没能解决。

    帝尧时代时,三苗部族由丹水中下游向上游发展,尧率领的华夏部族定都为平阳,三苗部族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尧部族的安全。

    于是尧集结中原地区各部族,向丹水地区的三苗部族发起进攻。

    堪称华夏立族之战之一的丹水之战由此爆发。

    帝尧部族联盟与三苗部族联盟大战于丹水岸边,具体的作战细节现已经无法考证,据口口相传的回忆,我们只知道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三苗部族的战士面对拥有优良兵器的帝尧部族联盟,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三苗部族的损失也远高于帝尧部族。

    此战,帝尧击败三苗,迫使三苗部族求和,帝尧将三苗部族驱赶到当时较为偏远的崇山一带,却并没有彻底解决三苗之乱。

    众所周知,尧、舜、禹三个名字,是华夏族运上永远绕不开的三个名字。

    大尧老去,禅让帝位给大舜,是为帝舜。

    舜帝时期,三苗部族也从丹水之战的惨败中恢复过来了,为了中原地带的丰富资源,三苗部族再度进犯中原。

    亲眼见过帝尧无法彻底消灭顽强的三苗部族,于是帝舜更改了策略。

    敌人进犯眼前,打,是一定要打的,帝舜派去了大禹领兵前去征讨。

    而除了战争外,帝舜还用出了高明的‘软刀子’。

    也就是今天,各国与各国之间还在玩的‘文化入侵’。

    现代人自以为是,瞧不起落后、野蛮的古人,殊不知,现代人玩的这点东西,全是老祖宗们玩剩的。

    帝舜一手‘怀柔’玩得是出神入化,一边打,一边赐予重赏,分化三苗。

    在旷日持久的‘文化入侵’下,三苗部族中出现了不少‘身在三苗心系炎黄华夏’的‘叛徒’。

    原本,三苗部族打不烂,不服输,是因为他们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现在可倒好,部族内部出现一堆崇拜帝舜,爱到死去活来的家伙。

    如是这般,还能有战斗力了吗?

    帝舜最终死在征伐的道路上,根据禅让制,治水有功,领兵作战也战无不胜的大禹继位。

    帝舜活着时,大禹就是征伐三苗的主帅,对收拾三苗部族很有经验。

    大禹知道,经过帝舜的多年分化,三苗部族内部人心不齐,战斗力早就不复往昔了。好死不死,没过几年,三苗部族又赶上了天灾。

    地震、洪水,日食,月食等,层出不穷。

    大禹可一点都不惯着,趁你病,要你命。

    大禹亲自主持祭祀,向苍天求得‘天之瑞令’,统帅炎黄华夏部族以及中原地区所有臣服于炎黄华夏部族的部族,组成大军,浩浩荡荡,征伐三苗。

    大禹御驾亲征,天地间异象不断,大雨瓢泼,风驰电掣,雷暴轰鸣。

    大禹为主帅,以神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首领戴着神鸟面具,为副帅。

    这一场景,映入三苗部族眼中,好像是人身鸟面的天神护卫在大禹身侧。

    这还怎么打?

    战局毫无疑问,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以炎黄华夏为首的中原各部族血屠三苗,连三苗的首领都被乱箭射死,溃不成军。

    最终,三苗部族被驱逐到偏远之地,从此无力北上,渐渐消亡。

    经此一战,炎黄华夏部族彻底占据了中原,成为毋庸置疑的中原之主,且将势力范围推进到长江流域。黄河长江,尽在掌握。

    治水有功,伐三苗全胜,大禹也一战封神,偌大的华夏大地,再无任何一人,再无任何一个部族,敢忤逆大禹的意志。

    之后的大禹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创立夏朝,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之后,就是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命令各州上供奉金,铸造九州鼎了。

    而‘紫涎香’,便是大禹伐三苗之战的战利品之一。

 第2181章 紫涎香不紫

    大禹统军征伐三苗部族时,正赶上大雨瓢泼,风驰电掣,雷暴轰鸣。

    恐怕就是这一场暴风骤雨,孕育出了这块渡雷劫而不碎的‘龙晶’。

    战后打扫战场,有人将龙晶呈给大禹,大禹见了不胜欢喜,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于是将其取名为‘紫涎香’,并视为族宝,代代供奉。

    哪怕后来大禹创建夏朝,终夏一朝,也始终在供奉紫涎香。

    至于为啥……胡君杰亮出来的这块龙晶明明无色透明,大禹为何要给它取名为‘紫涎香’,便不得而知了。

    陈宇分析,有可能当时这块龙晶刚刚经受雷劫,刚刚从云层中掉落,形态模样与如今人们看到的大为不同。

    或许……刚出生的龙晶是紫色的?且伴随着阵阵异香?后续经年,时光打磨,它才逐渐褪去颜色和异香,成为今天这块无色透明的晶体?

    还有一种可能,即这块晶体始终是这副模样,不同的是当时战场之上,那阵恐怖的雷暴,劈出了紫色的闪电。再加上战场尸山血海,大雨瓢泼,人们的嗅觉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大禹给它命名为‘紫涎香’。

    闪电在产生时,它电离空气会产生不同的波长,能量高的呈紫光,反之,就是红光。闪电的颜色以白色最为常见,也有红色和绿色的。

    基本上,闪电的颜色跟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闪电发出来的光也是七色光,由于云层的水气较重,从而引起折射,以至闪电的时候看到的是彩色。

    紫色的闪电虽然罕见,但并不是没有。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在全国古玩大会总决赛的现场,立时有许多人爆发了争论。

    “紫色闪电?不可能!你跟我喊麦呢?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紫电,这玄真火焰九天玄剑惊天变?乌云,我驰骋沙场呼啸烟雨顿……额,不对啊,咋越听,越觉得与当年禹王伐三苗之战的场景如此相似捏?”

    “哈哈,还争辩什么啊,你自己都怀疑自己了!要我说,还是小陈分析的第一种猜测最有可能,紫涎香刚从雷劫中孕育出来的时候,就是紫色的!”

    虽是争论,可这种争论,是人们都愿意看到的,欣欣向荣的学术氛围。

    做学术,研究历史,就是该有争论。

    不争论,一潭死水,上级说啥是啥,还做个锤子学术?找个厂上班吧!

    真的就像天生自带魔力一样,只要陈宇出场,只要陈宇参与讲解的古玩,总能引发这种神奇的效应,促进人们对华夏古典文化的深一步喜爱与探讨。

    当然了,一群半吊子,肯定探讨不出什么结果。

    学术层面,还是要看纪篪一脉后续的跟进研究。

    这都是后话,与眼下无关。

    时间不大,陈宇打断众人的争论,继续讲述道:“总之无论如何,大禹是把这块龙晶命名为紫涎香了。夏朝近五百年,都在供奉紫涎香。”

    “而根据《六韬》的说法,商汤灭夏,商朝也供奉了九世紫涎香。”

    “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商朝建立之初,强盛过一段时间,紧接着便由于各种天灾人祸,陷入了混乱中,开始频繁迁都,搞得民不聊生。”

    “直到中兴之主盘庚迁都殷,才总算稳定下来,延续了商朝国祚。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商’。”

    “紫涎香不同于九鼎,九鼎巨大无比,想丢都难。”

    “紫涎香就这么大点,频繁迁都的商朝前半段,在第九世的一次迁都中,把它给弄丢了,也不是不能理解。”

    “所以,紫涎香诞生于大禹伐三苗之战,终夏一朝,失传于商朝九世后。直到今天,胡兄又把它给亮了出来,令它重见天日。”

    至此,经过几次大转弯,人们一度以为世界上真的有龙存在,最后陈宇总算还是把胡君杰亮出来的这块紫涎香从头到尾都给讲清楚了。

    热烈的掌声对陈宇表达赞叹后,人们的面色忽然变得无比戏谑。

    人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胡君杰和陈宇,是直接竞争对手。

    紫涎香是胡君杰亮出来的古玩,陈宇讲得越详细,胡君杰的赢面就越大。

    换言之,陈宇这是把自己卖了,帮别人数钱。

    别忘了,在这一轮斗宝中,陈宇亮出来的是九州鼎中雍州鼎,即龙纹赤鼎的残片。九州鼎是至高无上的气运之宝不假,但陈宇亮出来的是残片。

    残片!

    人家胡君杰,亮出来的是完完整整的华夏镇族之宝!

    完整版镇族之宝对决气运之宝的碎片,孰优孰劣,不难判断。

    如果陈宇能亮出完整版九州鼎,那毫无疑问,什么秦始皇十二金人,什么随侯珠,什么紫涎香,都得靠边站。

    能跟完整版九州鼎抗衡的,只有完整版传国玉玺。

    问题是,陈宇亮出来,是残片。

    高下立判。

    难道陈宇要用一番博古通今的精彩讲解,亲手送自己淘汰?

    若如此,这岂不是太戏剧化了?

    然而特邀荣誉评委三浦悠阳抽了一手‘好’签,陈宇率先亮宝。

    胡君杰亮宝之前,陈宇已经亮宝完毕了。

    落子无悔,即使陈宇手里还有牌,也来不及打出来了。

    难不成,陈宇就将这么不明不白地出局了?

    一时间,人们看向陈宇的表情和眼神充满了复杂的神情。有的觉得世事太过离奇,还有人干脆是幸灾乐祸。

    幸灾乐祸的代表,自然是恨陈宇不死的燕正卿了。

    燕正卿哈哈大笑,凑上前来,刚想说话,直接被陈宇打断。

    陈宇鸟都没鸟燕正卿,面朝观众和镜头,笑道:“大家以为我一番表演,最后反倒把自己送走了?不错,听起来,确实很搞笑。”

    “不过很可惜,这样的热闹,诸位恐怕看不到了。”

    “因为……”

    陈宇嘴角上扬起弧度,满脸都是春风得意的笑容。

    “我是最懂这件紫涎香的人,全天下比我更懂的人不超过两个。”

    他说的是哪两个,答案自然不言而喻,都在主评委席上坐着呢。

    “正因为我懂,我才不会被淘汰。”

    “我只需要一句话,便能将胡兄的紫涎香,与我的雍州鼎,即龙纹赤鼎碎片,拉到同一水平线上。”

 第2182章 通晓一切便为底气

    陈宇说他只需要一句话,就能把胡君杰的完整紫涎香,与他的雍州鼎碎片拉到同一水平面上。

    这无疑是惊世之言。

    因为两人的古玩均已亮出来了,再没有变更的余地。胡君杰的完整镇族之宝紫涎香,高于陈宇残破的气运之宝九州鼎碎片,这是铁一样的事实。

    饶是陈宇三寸不烂之舌,又能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