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上台,经纪公司就倒闭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还没上台,经纪公司就倒闭了-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边吃,还一边赞不绝口:“好吃,真好吃!就跟我小时候,我奶奶给我做的槐花包子一个味道!”
    这算是对林泛手艺最大的认可了。
    林泛自己清楚,虽然厨艺是系统给的,但是要说自己做的菜有好吃到让人痛哭流涕,那是不可能的。这种夸张的美食,只有在文学或者影视作品里才会存在,现实生活中,哪怕是世界顶级厨师,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易小波认为林泛做出了自己记忆当中的味道,这就是最大的赞誉,因为最难超越的美食,就是记忆中的美食;最好吃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至于姜育鹤,虽然没有像易小波一样情绪外露,但是从他伸筷子的频率,林泛就知道,鹤哥也吃得很开心。
    林泛很满意,因为喂饱了这两个人,那免费的劳动力就有了。
    如果说上一期卫凯和岑妙雪来的不是时候,林泛这边没有什么活给他们干,最后只能跑去赶海,来撑起一期节目。
    那么这一期,姜育鹤和易小波就来得正是时候。
    “之前地里种的东西,现在都进入到生长期了,有需要施肥的,有需要浇水的,还有整块地都需要除草,另外的话,四月份了,红薯可以开始种了。”
    总之,就是很多活等着干。
    易小波吃得满足,干活也来劲:“泛哥你安排!”
    “不着急,现在天这么热,不管是什么活都干不了,得等到下午,太阳偏西,温度下降之后才好开工。而且这么多活也不用一天干完,慢慢来。”林泛考虑了一下,“嗯,就先除草吧。”
    除了草,才好浇水施肥,不然水肥都被杂草给吸收了。
    姜育鹤也没有意见。
    于是吃饱喝足的三个大男人,在太阳下山之前,又陷入了无事可干,只能坐在一块儿闲喷的尴尬境地。
    闲着也是闲着,林泛找来一截木头,跟姜育鹤和易小波一边聊天,一边玩起了雕刻。
    姜育鹤看着林泛在那里雕刻,兴致也上来了,蹬蹬蹬地跑回房间,将自己的琵琶给拿了下来,在院子里给林泛和易小波弹起了古典琵琶曲。
    易小波看着正在雕刻的林泛,再看看怀抱琵琶的姜育鹤,感觉自己的画风跟他俩好像不太一致,不由得有些苦恼:“那我是不是应该唱段戏来助助兴啊?”
    姜育鹤笑了:“你会唱什么,我给你伴奏。”
    易小波兴冲冲的:“真的吗,鹤哥,我会唱山歌!”
    姜育鹤嘴角抽了抽,但是自己夸下的海口怎么能露怯呢:“你唱一个,我试试。”
    于是,向往的院子上空,就响起了易小波那嘹亮的嗓音:
    “高高山上哟
    一树喔槐哟喂,
    手把栏杆舍望郎来哟,
    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
    哎
    我望槐花舍几时开哟喂——”


第485章 嚣张大牛
    那把嘹亮的嗓子,吓得林泛一个哆嗦,差点儿给自己手上开一个洞!
    “好!”
    就连强悍如姜育鹤,也没法用琵琶给易小波配乐,为了缓解尴尬,只好假装喝彩,然后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小波你这山歌的调子,味道很正啊!”
    易小波很高兴:“是吗,鹤哥,我跟你说,我以前是学民族唱法的。可惜这个圈子太难混了,我的声音不够稳定。”
    易小波叹息一声,有些遗憾。
    姜育鹤点点头,向林泛,也是向观众们解释:“民歌一般会很尖亮,在声音比例中,高频多,低频少,头声多,胸声少,因为这样的声音会传得最远。
    所以稳定是第一要务,核心是声音位置的稳定,与此同时和传得远的特性共同塑造了民歌演唱中高音区为主,喉位更高,以假声和混声为主的特点。”
    简单来说,就是在不依靠任何外部条件,如话筒、音响的情况下,将一首歌尽可能的唱清楚,让听歌的人哪怕是隔着一段不小的距离,也能够听清演唱者的每一个歌词。
    其中,山歌是对声音传递距离要求最高的一种,隔山对唱那是基本要求。
    林泛在《天籁》节目的时候,就听过易小波呼麦,那个时候就觉得很惊艳,没想到易小波还是学民族唱法的。
    据林泛所知,不管是在地球还是在蓝星,民族唱法这个圈子里,凡是能出名的,都是大神级。
    说起这个话题,姜育鹤也有些怅然:“随着现在音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民族唱法的受众却越来越少了。”
    林泛知道,姜育鹤一直致力于为古诗词谱曲,想让这些民族文化的精粹再次焕发生机,虽然也有一两首获得了成功,传唱率并不低,但是没能够形成一种风格,或者说是潮流。
    大家可能在听到这样的歌的时候,会感叹一声“原来古诗词还能这样唱”,然后就没有了。这也是姜育鹤如今面临的最大困难,他一个人难以支撑起这么大一个摊子。
    只有很多歌手都加入进来,让为古诗词谱曲这件事成为一种潮流,慢慢培养受众,才有长久发展的可能。不然仅凭姜育鹤自己,就算是有那么几首比较出彩的作品,大家也只会觉得姜育鹤写的歌好听,而不会将“为古诗词谱曲”这件事放在心上。
    所以姜育鹤想要找一个帮手,而林泛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才华横溢,写出来的歌曲风格多样,不会将自己局限于某一个领域里不思进取,更关键是林泛年轻,他还有大把的时间进行试错,而且林泛的性格也很稳,不像是其他那些刚刚踏入娱乐圈的人,一心只想红。
    而林泛却能够脚踏实地,通过一个又一个作品来奠定基础,不骄不躁的向上攀登着,看着似乎走得很慢,但是不知不觉的时候,林泛已经走在了很多人的前头,登上了高处。
    所以姜育鹤觉得,如果能让林泛对这件事感兴趣,他一定能够写出非常好的作品来!而有了林泛的加入,一定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想是这样想,但姜育鹤却没有跟林泛开口,因为这件事对自己是有利的,但对林泛来说却不一定。
    这注定不是一条好走的路,林泛现在正如日中天,如果一头扎进来,反而耽误了他的发展,这是姜育鹤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除非林泛自己有想法,否则姜育鹤是不会主动提起此事的。
    ……
    下午五点钟,依旧休息了大半天的三人,终于决定出门了。
    林泛还是骑着那辆心爱的电动三轮车,车后拉着两人一狗,每个人都戴着一顶草帽,唯独大牛戴了一副墨镜,那一副稳坐c位的模样,活脱脱把三个人给衬成了自己的三个保镖。
    画面喜感十足。
    到地方了,易小波还抖了一个机灵,对着大牛点头哈腰的:“本哥,您慢点儿下,别动了胎气!”
    姜育鹤没忍住,给了易小波一脚:“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贫的?”
    林泛本来还担心,大牛一到地头就会撒欢,但是没想到这一次大牛居然文静了一次,没有一下车就撒手没,反而昂首挺胸的走在田埂上,仿佛正在巡逻自己的地盘。
    林泛狐疑:“大牛难道是被墨镜封印了洪荒之力?”
    易小波没听懂:“什么东西?”
    “不重要。”林泛挥挥手,“大牛不乱跑就行,这一块就是我的地了,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把地里的杂草清理干净,明天早上过来施肥浇水。鹤哥、波哥今天辛苦一下,晚上回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好嘞!”
    林泛提醒他们:“看清楚些,这样的是杂草,这样的是小苗,可别把小苗当杂草给拔了啊!”
    “放心吧泛哥,这我们还是能分辨清楚的。”
    易小波都这样说了,林泛也就只能放心了,自己找了一条苗陇,挥舞着小锄头将杂草连根带土的翻起,一边翻一边对着镜头解释:“如果是大片地一般都是用化学剂除草,不过这块地小,人工除草的工作量不算大,忙得过来的话还是不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好。”
    当然,那些大规模种植的就不行了,人工除草的工作量太大,还是使用除草剂更方便快捷,经济实惠一些。
    三个人在地里干活,大牛这个监工就站在边上看着,一开始还只是看着,没一会儿,大牛就按捺不住了亲自下场,一顿狗刨,就将杂草都给刨起来了。但同时,站在大牛不远处的易小波就遭殃了,被大牛刨了一身泥!
    “大牛!看着我点儿,你对着那边刨!”
    大牛一回头,看了一身狼狈的易小波一眼,口鼻里“嗤”的一声,转回头来,继续刨坑。
    易小波不干了:“大牛快停下!你还刨!呸呸,泥都进我嘴了!”
    大牛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刨得更起劲了,前爪刨坑后爪蹬土,直接扬起了一小片泥沙,全部都扬到易小波身上去了。
    易小波忍无可忍,直接一个飞扑,扑向大牛!
    但是大牛就跟后背长了眼睛一样,突然往前一窜,堪堪避开了易小波的飞扑。只听“噗”的一声,易小波直接扑倒大牛刨出的坑里,差点儿又吃了一嘴泥!
    大牛得意洋洋的冲着易小波“汪汪”的叫了两声,仿佛在嘲笑易小波。
    “波哥你没事吧?”林泛憋着笑,赶忙跑去把易小波扶起来,训斥道:“大牛,不许欺负波哥!”
    大牛不屑的看了一身狼狈的易小波一眼,一扭头,跑了!
    易小波抓狂:“啊啊啊,它鄙视我!”
    “哈哈哈!”
    姜育鹤再也忍不住了,响亮的笑声响彻了田野,间或夹着几声嚣张的狗叫,和易小波无能狂怒的咆哮声。
    分外热闹。


第486章 三古三新
    回到院子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林泛和姜育鹤还好,就是出了一身汗,稍微收拾一下就行。
    易小波和大牛就不行了,一人一狗在田野间上演了一出大戏,全都弄得一身狼狈,林泛直接让易小波带着大牛去洗澡,自己则去厨房准备晚饭。
    姜育鹤洗了手脚进来帮忙,林泛将洗菜的任务交给他:“鹤哥,帮我把这些菜洗一洗就行。”
    “没问题!”
    姜育鹤去洗菜了,林泛开始准备晚饭,先焖一锅白米饭,然后将排骨焯水做一个红烧排骨,水煮肉片来一份,辣椒炒肉也不能少,毕竟三个大男人呢,吃饭怎么能少了肉菜?
    再加上家里有烤箱,林泛又烤了一份椒香烤翅和孜然鱿鱼,肉菜就算是做好了。素菜就简单了,酸辣土豆丝来一个,干煸豆角来一个,凉拌洋葱木耳来一个,完美!
    等易小波带着洗干净又吹干了毛发的大牛来到厨房的时候,林泛已经将一大桌子菜都做好了,看着这丰盛的晚餐,易小波脸上生生挤出了十几道皱纹:“哎呀,泛哥你这菜真是深得我心啊!都是我爱吃的菜!”
    林泛洗手盛饭:“走,把饭菜都端到花园那边去!”
    “好嘞!”
    三个人将饭菜都端出去了,大牛也叼着自己的饭盆跑过来要上桌,被林泛苦口婆心的劝阻:“大牛啊,你真的不能再加餐了,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
    大牛不管,把饭盆往面前一摆,然后瞄准三人当中最好说话的姜育鹤,跑过去就是一顿乱蹭乱刨,嘴里还各种哼唧,可惜因为长相太过于逗比,完全没有那种萌感。
    易小波今天在大牛爪里吃了大亏,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撩拨道:“大牛,是本哥不让你多吃的,要不这样,你给本哥打个电话,要是本哥同意了,那我们就给你加餐怎么样?”
    大牛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易小波,林泛感觉如果大牛会说话,它现在一定想说:你怎么比我这条真的狗还要狗?
    但不管怎么样,易小波终于赢了一局,为此还特地多吃了一碗饭犒劳自己。不光如此,吃完饭之后,易小波还贱嗖嗖的撩拨大牛:“哎呀大牛,我吃得好饱啊,可惜你不能吃,不然你就能替我分担一下这幸福的负担了。”
    气得大牛冲上来就是一顿狗刨。
    在易小波的哀嚎声中,姜育鹤跟林泛聊起了为古诗词谱曲的事情。
    “这个事说起来拥有各种意义,弘扬传统文化,帮助国人更好的学习、欣赏古诗词……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件事缺乏了一个关键因素。”
    不好听。
    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是经典之作,有些更是能够被称为传世经典,这些诗词本身流传范围就非常广泛,韵律也很优美,这就使得后人为其谱写的曲调,有些配不上这些经典诗词。
    有种强行嫁接在一起的感觉,既不能让这些诗词焕发全新的魅力,又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自然就举步维艰,没有什么进展。
    偶尔有一两首还不错的曲子谱写出来,也就流行那么一段时间,很快就会被其他的音乐形式所淹没,渐渐沉寂下去,无法形成潮流。
    对此,林泛表示:“为什么不换一种模式呢?”
    “我也试过很多方法,比如说将古诗词融入到歌词里,采用更多的传统乐器进行谱曲,或者干脆反过来,采用更现代的流行旋律,西式的乐器进行谱曲,但是总感觉差了一点儿东西。”
    姜育鹤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也做出过水准线上的作品,但最终的结果并不能让他感到满意。
    林泛斟酌着:“我是觉得,既然是我们华夏自己的传统文化,首先强调的应该是华夏的元素不可或缺,比如说宫调式主旋律,比如说运用传统乐器,比如说选用古诗或者传说故事作为题材,等等。”
    这些都是姜育鹤正在做的事情,所以林泛并没展开讲。
    姜育鹤点头表示理解:“然后?”
    然后才是重点。
    “前面这些满足了三个特点,我将其称为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林泛顿了一下,看着专注的听着的姜育鹤,“然后,我认为还应该有三个新要素,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歌词具有传统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背景与现代节奏的结合,兼具三古三新,所形成的新型曲风,才更符合鹤哥你想要达到的标准。”
    姜育鹤只觉得林泛的这一番话,就像是一道天雷,在自己的脑海里轰然炸响,以往自己想不通、绕不过的那些难题,在这一刻好像全部迎刃而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