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1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工作人员说好,那你们自己谈。
  张师傅问工作人员要了一台计算器,从大理石墓碑的钱、石匠刻字的工钱、施工材料费和人工费等等,算起来一共是四千两百元。
  小虎从包里掏出一刀一万元,交给了张师傅,张师傅要从这一万里,数出四十二张,小虎按住了他的手,和他说,不用了,谢谢你,就这个钱,你负责帮我把墓碑换好就可以。
  张师傅看了看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家属主动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张师傅赶紧说谢谢,谢谢!
  小虎和张师傅约好,他下午会再来一趟,把他母亲和外公外婆的照片给张师傅,张师傅说好,我就在对面那排房子里,靠左手最头上的那间。
  三个人离开半山公墓,再往市区走,小虎的脸色明朗了好多,他看着车窗外,偶尔还笑了起来。
  车进入市区的时候,汉高祖刘邦打电话过来,问谭淑珍怎么样了,谭淑珍说,已经找到他们一家三口的墓,小虎已经磕了头,说到这里,谭淑珍用手掩着嘴,轻声说,六个。
  汉高祖刘邦说,太好了,这也算是了了蔡小姐一桩心事,唉,小虎也是个懂事的小孩,不枉蔡小姐疼他。
  谭淑珍问汉高祖刘邦,你们那里怎么样,汉高祖刘邦笑道,我们这里也找到了,已经和贵敏通过电话,她姑妈脑子清醒得很,很多事情两边对上了,哈哈,不光光找到了贵敏的姑妈,这里半个村都是她的亲戚,连村主任算起来,都是她的侄外甥。
  谭淑珍笑道:“那太好了,恭喜你和贵敏嫂子!”
  “嗯嗯,村里面人太热情了,不放我们走,中午要请我们吃饭,晚上还要请,还一定要留我们在他们的农家乐住一个晚上。”
  汉高祖刘邦压低声音说:“不过,统战部的同志很谨慎,他们先回去了,说下午要去县档案馆,查查四九年前的户籍资料,再确认一下,贵敏她都等不及,要来大陆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又打电话给张晨,和他们说,没错了,统战部的同志,已经找到了四九年前的户籍资料,确认没错了。
  张晨放下电话,把汉高祖刘邦的话,告诉了谭淑珍和小芳,两个人都笑起来。


第1787章 张向北的新任务
  张向北六月初就放假了,但他没有马上回国,而是留在美国,在等郑新颖,这是向南交给他的任务,向南和他说,你要是不把郑新颖安排好,我就和你翻脸。
  郑新颖已经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她要来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的米德尔塞克斯县,攻读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
  张向北虽然很想回去看张向西,但向南这么和他说了,他就只能留下来,等郑新颖。
  郑新颖为了开学之后,不会因为语言上的磕磕绊绊跟不上学习,在北京参加完毕业典礼的第二天,就飞赴美国,要到这里来参加暑期的英语训练营,特别是要来适应这里的英语环境,这和在国内是不能比的。
  张向北开着车,从纽黑到了纽约,接上郑新颖之后,他们又回到纽黑,他领着郑新颖参观了耶鲁大学,在纽黑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开车送郑新颖去波士顿。
  纽黑就在纽约和波士顿的中间,从纽约肯尼迪机场到纽黑一百二十多公里,开车一个半小时,从纽黑再到波士顿,两百一十多公里,开车两个多小时。
  张向北带着郑新颖,去豪夫街上的“宫寿司”,吃三鱼籽寿司和帆立贝贝柱天妇罗,吃得郑新颖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她说,接下去我在美国,就要吃这种东西了?
  “想得美。”张向北说,“这都已经算是好的了,还能让你看得到米饭,你就等着天天吃汉堡吧,要么你自己做,你会做饭吗?”
  “饭我会做,但是不会炒菜。”郑新颖说。
  “那你不是白说,做饭不做菜,你吃酱油拌饭?”张向北说,“酱油拌饭,我还真的吃过,很懒的时候,就这样打发自己,我在这里,想改善生活都靠我自己,这地方连中餐都屎一样难吃,也不是这里,全美国的中餐都一样。”
  郑新颖哭丧着脸说:“你说得我都想回国了。”
  “那就回啊。”张向北说。
  “那我会被我爸妈打死的。”郑新颖说。
  “反正我不管。”张向北说,“我毕业就回国,就是我爸和小芳阿姨,一定要我读研究生,我也回国读。”
  郑新颖忍不住大笑,笑得周围的人都朝他们这边看了,郑新颖说:
  “张向北,你是不是要笑死我,我只见过像我这样,在国内读完本科,去考国外大学的研究生的,没有听说过还有耶鲁的本科,回去考国内的研究生,不过,你也考不上,你一天国内的大学都没读过,又不是老外,没有人会照顾你,你怎么可能考上?”
  “算了,那我就不读研究生了。”张向北说。
  “你也不用读了,反正像我们这种穷苦人家的孩子,还需要奋斗的,你爸爸早就帮你奋斗了。”郑新颖说。
  两个人吃完了饭,服务员过来,张向北和他说记账,对方点点头说明白了。
  郑新颖看得目瞪口呆,她说:“张向北,没想到你在国外还可以记账?”
  “其他地方不行,这里可以,这里的老板是我哥们,我都是几次来刷一次卡的。”张向北说。
  郑新颖疑惑了,她说:“你去机场接我的时候,我看你不是带卡了吗?带了卡还要记账,你是想逃单还是要在我面前显摆?”
  张向北嘿嘿地笑着,他说:“都不是,你知道记账有什么好处?”
  “什么好处?”
  “他们对我就特别殷勤,想着我还有那么多单没有买,得罪不起。”张向北说。
  郑新颖摇了摇头:“小小年纪,你都哪里学来的这些歪门邪道?”
  “滚,什么小小年纪,你也才比我大一岁。”张向北骂道。
  “一岁怎么了,差一岁你还是个破本科,我已经”郑新颖没有再说下去,得意地笑,张向北只能朝她干瞪眼。
  在“宫寿司”吃完饭,张向北带着郑新颖回家,晚上,郑新颖就住在小芳原来的房间。
  到了房间里,郑新颖又是大为感慨,她说张向北你在美国,混得也太可以了,吃饭可以记账,还可以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你们富二代的生活,可真不是我们穷人能够想象的。
  “屁,这里的房租都是我自己挣来的。”张向北说。
  “屁,你用什么挣?”郑新颖问。
  “种菜。”张向北说,“我在耶鲁种菜,地是耶鲁的,我白用,种起来的菜,我卖到纽黑的餐馆里,比他们去超市买,还便宜一点。”
  “不会吧,张向北,你还种菜卖?”郑新颖叫道。
  “当然,我骗你干嘛,我和你说,种菜很有赚头的,你要不要学学,去麻省理工也去种菜?”
  “不要,我不会种。”
  “说穿了还是你们这种臭知识分子家里的小孩不行。”张向北说。
  郑新颖不服气了,问:“比不上你们臭资本家家里的?”
  “那当然,资本家也是干出来的,我妈妈怀着我的时候,还在一个破旅馆里,每天拖地打扫卫生,你妈干过这样的事吗?”张向北说,“还有,再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知道我为什么吃饭要记账吗?”
  “不就是为了人家对你态度好一点。”
  “不是,这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我没有钱。”张向北说,“也不是没有钱,是我把那些菜送到人家餐馆,人家都是一个月才和我结一次账,我要结了账,才有钱去付那里的账单。”
  “不会吧,张向北,你爸爸好像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啊,他不给你钱用?”郑新颖不相信了,问。
  “给,我小芳阿姨,每个月也会给我卡里打钱,但我没用,我自己和自己说,学费我赚不出来,但生活费,我一定要自己赚出来。”张向北说。
  郑新颖点点头,钦佩地说:“张向北,你要让我对你刮目相看啊。”
  “没有什么,我小芳阿姨,在美国读书的时候,也是不仅一分钱都没有花,还赚钱了,我要向她学习。”
  “我可做不到。”郑新颖沮丧地说,“我连向你学习都做不到。”
  “难说,等你适应了,就可以做到了。”张向北说,“再说,在美国,读本科才需要花钱,读研究生几乎不用花什么钱,每个月都有补贴啊,做科研还有工资,我们耶鲁都有的,你们麻省理工没有?”
  “不知道,我哪里知道这些,我连学校的门都还没有踏进去过。”郑新颖说,“对了,张向北,你前面不是说,那个宫寿司的老板是你哥们吗?你干嘛不把菜卖给他抵饭钱?”
  “不行,我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张向北说。
  “你什么形象?”郑新颖问。
  “富二代的形象啊。”张向北说,“这个形象,不是我,是我小芳阿姨创造出来的,老板知道我小芳阿姨很有钱,也知道我是富二代,所以他们才敢让我签单,我要是时间到了没去付,他打电话给小芳阿姨就可以了,现在,他不会以为我是没钱,没到那一步。”
  郑新颖好奇了:“那他以为你是什么?”
  “他以为我是纨绔子弟的自由散漫,他还要巴结我这个老顾客呢。”张向北笑道,“还有,我从不到我送菜去的那些餐馆吃饭。”
  “这又是为什么?”郑新颖问。
  “那样就扯不清了,或者他们认为我是要靠卖菜换钱,他们就会压我的价钱了,以为我不然就会没饭吃,我就被动了。”张向北说。
  郑新颖笑个不停,她说:“张向北,我以前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么多的歪脑筋?”
  张向北嘿嘿笑着:“我是被逼的,到了这资本主义的国家,还不要学会用他们的思维来想问题,对了,郑新颖,以后你要是想改善生活,就到纽黑来,我带你下馆子,也可以做饭给你吃,我红烧肉和麻婆豆腐,做得很不错。”
  “真的?”
  “那当然,我骗你干嘛,这两个菜,一个是跟我奶奶学的,一个是跟我外婆学的。”
  “你就会做这两个菜?”郑新颖问。
  “两个菜就可以打遍天下,就可以改善生活了。”张向北得意说,“就这两个菜,我们班里那些白人和黑人,就馋死了,我们全班人都已经学会了说麻婆豆腐和红烧肉这两个中。”
  郑新颖看着张向北笑了起来,她说:“我知道了,张向北,这两个都是你的外号吧,对不对?”
  张向北嘿嘿地笑着。
  玩笑归玩笑,接下来的几天,郑新颖还真的是对张向北佩服不已。
  第二天,张向北就开着车,送她去波士顿的剑桥市,到了以后,先去麻省理工学院,找到了学生公寓的管理处,学校已经放假,人家不上班,他硬是一个一个电话打过去,最后找到了公寓管理员,在电话里,说得人家答应从查尔斯河的那边,驱车赶来学校。
  管理员是个四十多岁的身材肥硕的白人妇女,听说郑新颖是新生,连注册都还没有注册,不同意安排学生公寓,张向北和她磨着,说得人家满身的肥肉乱颤,笑靥如花,最后破例给郑新颖安排了学生公寓。
  这样,郑新颖参加语言训练营的这一个多月,就不需要另外找地方住了。
  郑新颖报的语言训练营靠近哈佛大学,相隔也就三四公里,两个人在往那里去的路上,郑新颖和张向北说:
  “张向北,你真是个语言大师,我还参加什么训练营,跟你学得了。”
  “不行,把你安排好,我还要回国去看我妹妹,不然,你真的可以跟着我去学,我有速成的办法。”
  “什么办法?”郑新颖问。
  “你跟我去给每家餐馆送菜,天天和餐馆的后厨打交道,劳动人民的语言,那才叫丰富,这肯定是你在什么狗屁训练营学不到的。”张向北说。


第1788章 卡地亚项链
  张向北在波士顿住了三天,他陪着郑新颖去训练营报了到,确认训练营不是那种中国人办了骗中国人自己钱,老师都是操着中国各省口音英语的中国人,而是很正规的一家培训营,口语老师都是老美,这才放了心。
  “谁帮你找的这训练营?”张向北问郑新颖,郑新颖说,是她老师介绍的,老师就是哈佛毕业回国的。
  “你老师还算靠谱。”张向北说。
  张向北带着郑新颖,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学联联系上,这让郑新颖顿时有了虽然人到美国,还是找到了组织的感觉。
  郑新颖买了自行车,每天,郑新颖骑着车,张向北也没有开车,而是跑步跟在她边上,陪她去训练营,然后跟着跑回来,又带她找了几家汉堡店和价格实惠的餐馆,他和郑新颖说,这样你就可以保证自己不做饭,也不会被饿死在波士顿了。
  陪了三天之后,张向北问郑新颖,你可以在这里独自生存了吗?
  “心里还是有点怕,不过可以了,我也不能一直让你在边上当保姆,我可请不起你。”郑新颖说。
  “有觉悟。”张向北说,“好了,安排好你,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郑新颖明白了,问:“张向北,你是不是向南让你陪我,你才来陪我的?”
  “不是不是,我姐当然交待了我。”张向北说,“不过,就是她没有交待,我当然也会来陪你,谁让我比你早来了几年,而且我们,算不上青梅竹马,也可以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我不会那么无情无义。”
  “谁和你青梅竹马,你和向南才是青梅竹马。”郑新颖骂道。
  张向北哈哈大笑,他说:“还真是,我们小时候还睡一张床,我还老是被她踢下床。”
  “不要脸!”郑新颖骂,“向南可不是你亲姐。”
  “差不多,差不多。”张向北说。
  “说这话你自己信吗?”郑新颖看着张向北,叹了口气:“你快回去吧,回去迟了,小心舔狗把向南抢了去。”
  张向北愣了一下,神情有些尴尬,他嘻嘻笑着说:“我是急着回去,不过我回去,可是要去看我妹妹。”
  “滚吧,我才懒得管你回去干什么。”郑新颖说。
  张向北看着郑新颖问:“你真的可以了?”
  郑新颖点点头说:“可以了。”
  “那我就真的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