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1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武点点头,觉得钟主任说的有道理,就所有权这一点的不同,最后就相差十万八千里。
  “那平时呢,平时你们怎么安排?”张向北问。
  “平时?平时每份人家的劳动力多少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分开来,平时干活的人,就拿工资,这样,等于是把大家都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那些不愿意种菜的人,你入了股也可以不用管,去干你自己的事情,这里就等着年底分红。”钟主任说。
  “那他们平时的收入不就减少了?”刘得华问。
  “你干其他事,不是也有收入吗,就是这地是你自己的,你干不过来,要雇人,不是一样要付人家工资?现在不过是合作社统一雇了,我们这里雇了三十多个打工的,管人多麻烦,我们统一管理了,你自己不是什么心事都没有了?
  “我们这里还有人家,全家都跑去了烟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放到以前,你只能把土地转租给别人,现在,只要等着每年分红就可以,收入比出租土地还高,这不是更加省事?”
  张向北和小武、刘得华都点了点头,刘得华也觉得,还是这里的方式更好一点,像自己家那边,太乱了,自己的父母等于是被绑在了地里,连去济南两天,就要急急地往回赶。
  “不过,要能够做到这点,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钟主任说。
  “什么事情?”张向北问。
  “就是账目要公开,每年的收入和开支,还有分红都要公开,社员随时都可以查,像我们这些社干部,要自己把握得住,你要是平时乱花钱,那社员就肯定有想法。”
  钟主任和他们说,张向北觉得他这话很对,这个主任,看样子还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他们走进了大棚里,刘得华马上就感觉出来了,他和钟主任说:“你们这里的大棚,棚里的温度好像比我们低。”
  “改造之后降下来了,你看看我们这的大棚多高多大,改造之前,有些人有想法,说没有必要多花这个钱,但改造之后,每天喷水的费用降下来了,土地的使用率高了,蔬菜的产量也高了,最主要的是,劳动效率也提高了。
  “我们原来需要四个人管这么大一个面积的大棚,现在三个人就可以了,这样一算,改造的钱就一点一点回来了,还是划算的,这就是算细账,算长远的账,而不能光算眼前账,要是光算眼前的账,什么事情也不用做了。”
  张向北笑道:“听钟主任讲话,真是受教育。”
  钟主任哈哈大笑,他用手“嗖”地抹了一把自己的头发,说:“大老粗,我就是个大老粗,都是瞎琢磨。”
  这一个大棚里种的都是黄瓜,中间有一条半米宽的水泥路,两边都是菜地,钟主任说着话的时候,就伸手从边上菜地里摘下一根黄瓜,用手撸了两把,递给了张向北:
  “你尝尝。”
  张向北接了过来,“咯哧”咬了一口,点点头说:“好吃,好吃。”
  钟主任接着又摘下一根,还是用手撸了两下,递给小武,小武说了谢谢,接过去吃了起来。
  钟主任和刘得华说,你自己来,刘得华摇了摇头,我都吃腻了。
  “对了,张总,要是我们的合同确定下来,我这里以后可以合理安排,从种的时候开始,就把时间错开,这样收获的时间就不一样了。
  “比如像黄瓜,我这里就可以天天给你送一卡车,都是已经长熟的,最新鲜的,可以延续很长时间,而不会今天一出来好几车,明天又没有了,我想你们卖菜,也是需要供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对吗?”
  张向北赶紧说对对,我想我们一定可以合作得很好的。
  他们一个个大棚转着,转到种植西红柿的大棚,钟主任还是摘下西红柿,用手擦擦,请张向北和小武尝尝,两个人都尝了,虽然没尝出这里的西红柿,和其他地方的西红柿有什么不同,还是说好吃,好吃。
  到了种胡萝卜的大棚里,张向北开始担心起来,担心钟主任会不会弯腰拔起一个胡萝卜,也是用手撸撸,就请他们尝尝,好在主任最后没有。
  逛了两个多小时,回去合作社,隔着老远,有人就冲钟主任说准备好了。
  钟主任点点头,他没有把张向北他们往办公室里请,而是去了隔壁的房间,里面一张桌子上,已经摆满了一桌子的菜,钟主任和他们说:
  “张总、武总,那个谁,小刘,这么远到了我们这里,一起吃个便饭。”
  张向北和小武赶紧推辞,钟主任说:“不吃饭你们是走不了的,要不要我让他们关门。”
  张向北和小武哈哈大笑,只能拱手谢过,坐下来吃。
  钟主任拿出一瓶白酒,说是今天天气热,还是喝白酒不会中暑,张向北看看这酒,从酒标到包装都有些粗劣,瓶子就是很普通的白玻璃酒瓶,红色的酒标上四个烫金的大字:“侯镇宏源”,上面还有四个烫金的小字“宏源内招”,这个内招,大概是表示此乃内部招待酒?
  张向北没问,钟主任和他说:“张总,别看这酒长得丑,这酒不错,喝着很顺口,寿光本地产的,就是在寿光,也不好买。”
  钟主任把酒打开,给张向北斟满,让他尝尝,看着他尝过了,点头说不错,再给小武斟,小武推说不会喝,却哪里推得掉,钟主任问:
  “你们高速过来的时候,收费站没有和你们说?”
  小武奇怪了,问:“说什么?”
  “没告诉你们,不会喝酒的,不准进山东?”钟主任说,其他的人大笑。
  小武无奈,只能让钟主任满上,满上之后就完了,各种劝,那说辞一套连着一套的,让人招架不住,小武很快就把一杯酒干掉,连脖子都红了,接着就来第二杯,还是各种劝,抵挡不住,说得连张向北也变成了钟主任一国,和小武说:
  “师父,今天高兴,你就多喝一点。”
  这一杯酒下去,小武的脑袋“咚”地一声落到了桌子上,喝晕过去了。
  看到有一个人已经被干掉了,钟主任更加开心,他又拿出一瓶“宏源内招”,招呼张向北和刘得华继续喝,好在张向北和刘得华两个人的酒量都不错。
  他们喝得兴致颇高,小武趴在那里,睡得很香。
  这一喝就喝到了下午两点,张向北他们下午还要去两个合作社,实在捱不起,一定要走,钟主任这才放他们走了,他叫过来一个司机,让他帮助张向北他们开车。
  小武肯定是开不了车了,张向北喝了不少的白酒,虽然是在乡下,安全起见,钟主任也不让他开车。
  他们把小武弄到了车上,接着去了两个合作社,这两个合作社,对张向北他们“宅鲜送”,都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合作意愿,到第二家合作社谈完,差不多已经快五点了,那家合作社要请张向北他们吃饭,张向北还没开口,刘得华说:
  “下次再来,今天我们晚饭已经定好了,他们都在等我们。”
  张向北以为刘得华是在诓对方,赶紧帮着说:“对对,我们要赶过去。”
  对方这才放弃,约好了下次。
  坐到车上,刘得华和张向北说:“张总,去我家里吃晚饭,我爸妈都准备好了。”
  张向北说:“不用麻烦了。”
  “不麻烦,离这里也不远。”刘得华说。
  小武醒过来了,他一听,连忙说不去。
  “武总,你和张总到寿光来,我怎么可以不请你们去我家里吃饭,我昨天晚上就打电话回家,我爸妈让我一定要请你们过去。”刘得华恳切地说。
  张向北这才明白,原来前面刘得华不是在诓对方,他确实是早就定好了,张向北说: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去吧。”
  “刘得华,去可以,先说好了,去你们家里,你们不许再让我喝酒了。”小武说,“你们山东人这样劝酒,真吃不消,躲都躲不过去,高速公路入口,真的该提醒,不会喝酒的不要进山东。”
  刘得华和张向北,还有那个司机都笑了起来,刘得华说好好,晚上保证只给你喝可乐。


第1922章 趴下
  刘得华的家很大,一幢三层的仿欧式的洋房,门前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大槐树,院墙很高,院门是一扇不锈钢的大门,看得出来,这应该是一份家境殷实的人家,只是,这一个村里,基本都是这样的房子,只不过房子的形状各异。
  刘得华指挥着司机,把车开进了院里停下,在他们的车子开进院门的时候,就有十几个人,本来坐在院子里聊天的都站了起来,在房子里面的,也走了出来,等到他们的车子停下,这十几个人都围了过来。
  张向北和小武下车,刘得华给他们一一介绍,这十几个人里,有刘得华的爷爷和奶奶,爸爸和妈妈,还有在读高中的妹妹,已经出嫁的姐姐,今天回来帮忙了,还有三个人,是他们合作社的主任和会计,还有一个是村支书。
  张向北和小武一一和他们握手、问好。
  人群散开之后,张向北和小武吓了一跳,他们看到院子里摆着一张大圆桌,桌上趴着一米长的一只猪,这猪他们见识过了,叫“东郭全猪”,猪边上的两个不锈钢脸盆里,盛放着和猪一起卤好的猪内脏,桌上还摆着一大盘拍黄瓜、一大盘盐水毛豆,半脸盆的老河口白蛤。
  看样子今天是要来一个“东郭全猪”全席了。
  离桌子不远处,摆放着一台白色的冰柜,插线板连着电,正在工作,张向北经过的时候发现,里面一冰柜都是崂山啤酒。
  刘得华的爸爸,把大家请过去坐,他妈妈和姐姐,在帮助摆放着碗筷,还把一罐罐的啤酒,放到了桌上去,每个座位先摆了两罐。
  张向北和她们说,阿姨,姐姐,一起吃。
  她们转头朝他笑笑,忙完就走开了,再也没有出现,刘得华悄声和张向北说,我们这里的风俗,女的一般不能上桌,张向北明白了。
  虽然离天黑还早,但桌子的上面,一盏百瓦的灯泡已经亮了,在瓦蓝的天空里,看上去有些孤独。
  大家坐下,刘得华的爸爸说,来来,先走一个。
  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两只碗,一大一小,大的是用来盛啤酒的,小的装菜,大家纷纷拉开易拉罐,把啤酒倒进碗里,不多不少,500毫升的一罐啤酒,倒出来正好一碗。
  只有小武一个人坐在那里不动,连帮他们开车来的司机,都已经倒了一大碗,其他的人都看着小武,小武赶紧说,我不会喝酒。
  “那不行,没有男人不会喝酒的,走一个。”村支书叫道,其他的人也都应和,走一个,走一个。
  小武看看刘得华,刘得华笑笑说:“没有办法,武总,回到了家里,我就是最小的,这里没有我说话的资格。”
  主任和会计已经站了起来,两个人走到小武的身后,主任用手箍住了小武的双臂,会计拉开易拉罐,把酒咕嘟咕嘟倒进碗里,小武虽然要挣脱主任轻而易举,但在这种场合,动作不宜过大,只能苦笑着看到自己面前的碗满上了。
  张向北和刘得华两个人,看着都快乐坏了,小武拿眼瞪着他们。
  刘得华说:“没事,武总,啤酒是醒酒的。”
  大家举起了碗,咕嘟咕嘟喝着,但好几双眼睛都盯着小武,他喝了一口,刚想把碗放下,马上好几个人一起叫着不行不行,小武只能再喝两口,还没把碗放下,喘一口气,好几个人马上又叫,走光走光,逼着小武一直把一碗酒都喝完了。
  酒下去了,小武的脸红了起来。
  坐在小武身边的刘得华的爷爷,拿过自己面前的那罐啤酒,拉开,不有分说,就往小武面前的空碗里倒,爷爷给他倒酒,小武除了说谢谢,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倒完了,爷爷拿过小武面前的那罐就,把自己的碗倒满。
  刘得华的爸爸站起来,用刀分割着,不一会,就把一只猪头拆分完了,张向北面前的碗里,放着大半只猪耳朵,把整只小碗都覆盖了,手里还被塞进了一块长着一排牙齿的猪下颌骨,说是这骨头上的肉很香。
  张向北一只手握着猪下颌骨,就像手里握着一把刀,他挥舞着这把刀和小武说,你多吃点肉,肉才是真的解酒。
  “不存在。”村支书把手一挥说,“中午酒喝多了,晚上就再喝高兴,喝高兴了,睡一觉,明天醒来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大家说对对对对,说着刘得华的爸爸端起碗,叫道:“为这话,一定要再走一个。”
  大家纷纷把碗里的酒喝完,小武迟疑着,主任和会计又准备站起来了,小武只能把酒喝了,要是不喝,估计他们也会把酒给他灌进去。
  刘得华站起来,从冰柜里拿了酒,还是一人面前放了两罐,走到小武身边,他看到小武连脖子都已经红了,刘得华看着他爸爸和主任说,武总他真的不会喝酒,要么减量?
  好几人都叫不行,连那个送他们来的司机都这样叫。
  小武有些赌气,心一横,叫道:“来来,刘得华,不就是酒嘛,怕什么。”
  大家都鼓起了掌,刘得华在小武面前放下两罐崂山啤酒,这次,也不用别人再劝了,小武自己就把易拉罐打开,把酒倒满,大家再一次鼓掌。
  每个人的四罐酒喝完,刘得华再次派酒,派到小武那里的时候,他看到小武坐在那里,人都已经有些晃了,刘得华和小武说:
  “武总,我给你拿可乐?”
  小武嘿嘿地笑着:“不要,给我酒,酒,酒,不就是酒嘛,我要酒……”
  说着,人哧溜一下就钻到了桌子下面去,张向北赶紧起身,走过去和刘得华一起扶起了他。
  刘得华的爸爸扭头叫了一声,他妈妈伸出头一看,知道是有人醉了,头缩了回去,再出来的人是刘得华的姐姐,从里面搬出一张躺椅,在院子里支好,张向北和刘得华,两个人把小武架过去,让他在躺椅上躺下。
  两个人回到酒桌,主任问:“武总真不会喝酒?”
  张向北说:“真不会喝,我从没见过他喝这么多。”
  “那不错啊,武总这个人,爽快,是个好人。”
  村支书说,张向北心里暗暗好笑,原来被你们干倒的,就是好人啊,看样子我今天要做一个坏人了。
  小武在那边躺着,他们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