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1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向北自己也无所谓,反正隔壁本来就有他的房间,隔壁的二楼,本来就是他们的天下,他小时候和向南,是自己的奶奶家里和谭淑珍家,轮流住的,这里本来就有他的房间,住到那边,他也无所谓,心里还有点巴不得。
  他和向南两个人,除了没有办手续,大家早就认定他们是一对,没人觉得住在一起有什么不好的,刘立杆和张晨说:
  “现在就让北北倒插门,当当上门女婿,等他们办完手续,再还给你,还搭上一个南南。”
  “滚!”
  张晨骂了一句,骂了也就骂了,骂完也就算了,这两家人,虽然开着两扇门,其实早就是一家人,张晨他们搬过来之后,刘立杆和谭淑珍,果然连火也不用开,吃饭就去隔壁。
  星期六一个上午,老谭带了几十个人八九辆车过来,一趟就帮他们把张晨和小芳的家,张晨爸妈的家,小芳爸妈的家全都搬完了。
  孙向阳和周若怡,说是过来帮助整理东西,其实根本就插不上手,家里有奶奶和外婆,谭淑珍和小芳,还有过来帮忙的瞿天琳和赵峥,人手足够了,他们需要干的,就是张向北的那点东西,一会就整理完了。
  这边搞完,跑过去隔壁想帮忙,张向北奶奶和他们说,走走,你们带着西西出去,就是帮了我们的忙,连两个垦荒战士,都早被两个老太太,赶去地下停车场他们的工作间,这里哪还用得了他们。
  四个人带着张向西,在米市河畔逛了一会,周末的米市河边,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四个人逛了一会就不想再逛。
  张向北想想还是去单位,自己好像已经不适应无所事事的日子,向南也想着去看看周若怡的广告公司,五个人干脆开车,去了九堡的半亩田物流基地。
  到了二楼,向南带着西西跟周若怡走了,孙胖子刚到单位,就被人叫走,张向北一个人,走去自己的办公室。
  隔壁吴欢也在办公室,门开着,张向北走了进去,心里还记挂着昨天的事情,他问吴欢,后来怎么样了?
  “我问了,她家里走不开,弟弟和妹妹都在乡里上学,一去就是一个星期,家里要是没人,她妈妈每天吃饭都会成问题。”吴欢说。
  “那她自己有什么打算?”张向北问。
  “她还能有什么打算,就是想参加我们的‘随手帮’活动,在家里种菜和养羊,同时也可以照顾她妈妈,唉,我也和她说了,不是我们不想帮她,实在是条件不成熟。”吴欢说着叹了口气。
  张向北和吴欢说,他们家离临夏不远,我们要是在临夏设立了供应基地,就有条件了,可以马上把她列入“随手帮”的活动。
  吴欢点点头,苦笑着:“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张向北想了一会,他和吴欢说:
  “这样,你先让人核实一下她的信息,如果确定的话,可以先把她列入‘随手帮’的帮扶名单,她家里不是有困难吗,可以先借她本金去买羊羔,羊也不是十天半月就可以养成的,让她先养起来,同时,在网上帮她把愿意帮助她的市民对接上。
  “这样,等我们去建临夏的基地,她马上就有羊可以卖,可以有收入了。”
  吴欢说好。
  他们“随手帮”确认帮扶的困难家庭的流程是,申请者先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家庭情况,再由“宅鲜送”派人或打电话去申请者所在的村委会,核实申请者的情况,如果确认,就可以纳入名单,接着他们会派人去实地统计他们家的养殖和种植信息,安装摄像头。
  这些流程走完,就会把这家困难农户的信息发布到他们“宅鲜送”的“随手帮”频道,让热心的市民开始认购,或者由系统从原来已经报名的市民里,匹配出和他对接的热心市民。
  “还有一个办法。”张向北说,“他们那里不是国家级贫困县吗,你们和村委会联系的时候,顺便了解一下,看看他们村里,类似于像她这样的人家多不多,如果多的话,可不可以由村委会出面,把这些家庭都组织起来,组织他们一起养羊。
  “羊不怕,不比蔬菜,迟一天收割就会老掉烂掉,只要达到一定的养殖规模,实在不行的话,我让向依云派车过去,把羊整车运到我们的农场进行宰杀,处理后再送出来,这样,哪怕我们临夏的基地没建起来之前,也可以帮到他们。”
  吴欢说好,这个主意不错,说不定还可以以他们为中心,再联合周围的村子,建立我们的一个羊肉供应基地。
  张向北说对,我也有这个想法。
  张向北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过了一会,向南走了进来,张向北问:
  “西西呢?”
  “她一定要去
  “这小姑娘,怎么喜欢看这个。”张向北说。
  “这有什么,她看奶奶和外婆,杀鸡杀鸭都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我们小时候看的还少吗?鸡被杀之前,西西还想去安慰鸡,结果鸡看到她就逃走,还有鸡要啄她,把她吓得逃走了。”向南说,张向北笑了起来。
  “她和我说,鱼最好,鱼被杀之前养在桶里,她摸着它们安慰它们,还唱歌给它们听,鱼很乖,不会逃。”
  向南说着,张向北哭笑不得,向南问:
  “对了,我刚进来的时候,看到你一个人坐在这里愁眉苦脸的,你干什么?”
  “在想事。”张向北说。
  “想什么事?”向南问。
  “想帮一个人,又不知道该怎么帮。”张向北说。
  向南问:“你想帮谁?”
  张向北把电脑里那封信打开,和向南说:“你来看,这是我们收到的求助信。”
  向南坐下来把信看完,眼眶都已经红了,她说:“怎么这么可怜,亲爱的你们一定要帮帮她。”
  张向北说:“我们就是想帮她,但不知道该怎么帮,她家离我们最近的收购点,都有五百多公里,我们总不可能说,为了他们一家的东西,派车去收,这是不现实的。”
  “那就去收好了,亲爱的,不就是浪费油钱吗,这样,每次去她那里收的运费,我来出可以吗?”向南急道。
  “不是这个问题。”张向北说。
  “那是什么问题?”
  “是做好事也不能不讲原则的,有时候就必须狠狠心,哪怕见死不救。”张向北说,“不是我不想救,我要是有能力,所有这样的困难户,我都想救,但我没有这个能力,帮她一个人的能力我有,但接下来,还有王艳李艳陈艳张艳钱艳呢,怎么办,我们帮不帮?
  “而且肯定还会有比她更惨,比她更困难的,要是每碰到一个,我们都无条件去帮的话,那肯定就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就是把整个‘宅鲜送’全搭进去都不够,这就是我们在做‘随手帮’这件事之前,就定下就近原则的道理。
  “我是‘宅鲜送’的董事长,既然公司已经定下了这个规定,我就第一个不能破坏,要是我破坏了,那明天他们其他人说要无条件去帮谁,我能不同意吗?”
  向南听张向北这么说,不响了,只是嘟着嘴,闷闷地坐在那里。
  张向北叹了口气,他说:“我也是在想,怎么不违背公司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能帮上她。”
  “那你一定要想出办法,好吗?”向南说。
  张向北点点头说好。
  吴欢走了进来,看到向南,笑着和她打了一个招呼,吴欢和张向北说:
  “周艳他们村委会联系不上。”
  “怎么了?”张向北问。
  “电话通了,但一直没有人接,也不知道是不是周六的原因,问周艳,她说不是,是他们村委会根本就没有人,他们那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主任自己都跑到深圳打工,好几年没有回来,他早就不想当这个主任,但换届都换不了,没人愿意当村主任。”吴欢说。
  “还有这种事情?”张向北问。
  “这有什么奇怪的,那种穷村,你以为像是杭城附近的村,大家抢着要当村主任,那种穷得叮当响的村,当了主任,油水一点没有,麻烦事你还都要处理,我老家的村里,也没人愿意当村主任,大家都跑出来了。”吴欢说。


第2044章 家
  “对了,周艳的个人信息发过来了,你们要不要看?”吴欢问。
  “要,给我看。”张向北还没有吱声,向南马上叫道。
  吴欢拿起自己的手机,打开微信,张向北和向南凑过去,他们看到周艳给吴欢发了一个视频,视频里的她,站在一堵很破烂的墙壁前面,穿着廉价的运动服,手里拿着自己的身份证,证明这身份证确实是她本人。
  下面,是两张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还有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照片,证明她确实如信里所说,是从大学退学的。
  看着视频,向南轻诧了一声:“还真漂亮。”
  吴欢点点头:“是啊。”
  视频里的周艳虽然没有化妆,但看上去仍很清秀,头发朝后面扎成了一个马尾。
  张向北没有什么感觉,但向南和吴欢知道,这样的脸型,只要去做做头发,稍稍改变一下发型,再化一点淡妆,这女孩子就不是漂亮,而是可以说惊艳了。
  向南叹了口气:“真不公平!”
  吴欢看着她笑道:“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就是啊。”向南说,“你没看到她长这么好看,在那个地方,还能够考上大学,说明她人也不会很笨,一个又聪明又漂亮的女孩子,却要经受这些,你说,她有什么错?
  “什么错也没有,她唯一的错误,就是生不逢地,不应该出生在那里,她要是在杭城,或者在其他的城市,凭她这样的条件,能找到的工作肯定不会太差,毕竟这还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一定也会有很多人追求她。
  “她就是结婚,她选择的丈夫,条件也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两个人在一起,不要说很高,过上中等的生活肯定是可以的,你说对吗?她错就错在投错了胎,不然,她的生活就会是另外的一副样子。”
  吴欢点点头,觉得向南说的很对,她自己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这一点的感触很深,她觉得这个周艳,不仅是出生地错了,家庭更是错,她的这个家庭,就像一根绳索一样,把她紧紧绑住,如果不是如此,她和自己一样,读完了大学,也可以不回去,而是选择留在城市。
  留在城市里,机会总是会多一些,虽然像他们这种从农村来的小孩,相比城里的孩子,要经历更多的苦难,吃更多的苦,像她自己,刚到公司的时候,和其他的五个女孩子住在一间集体宿舍,看着本地的女孩子们,每天都可以回家,她们只有羡慕的份。
  到了总算自己有能力和人合租,一个人住一间房间的时候,她在杭城已经待了三年,也住了三年的集体宿舍,住集体宿舍的时候,就感觉那房间不是自己的,那里的床,只是一个暂时让她放一下自己身体的地方而已,和仓库里的桌子,送货车的副驾座,没有什么区别。
  这些都是她只有很困才能够入睡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睡着,连梦都没有一个安静的梦,总是会被同房间的人吵醒。
  宿舍里贵重的东西不能放,现金不能放,好吃的东西不能放,连饭菜票都不能放,一个不小心就不见了,吴欢必须把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带在身上,带在身上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跟随着自己,那间宿舍,没有什么值得自己留恋的地方。
  一个地方,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时候,那就彻底地不属于你自己,她们连在大冬天,回到宿舍,钻到床上的时候,都必须把蚊帐放下来,只有这样,才可以假假地欺骗自己,这个小空间是属于自己的,是温馨的,只有这样,才可以隔开蚊帐外面的世界,看书或者发呆。
  当她终于有自己房间的时候,关上门她就痛哭流涕,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总算是立下了一只脚,这个城市,虽然还不属于她,但也总算是没有那么生分了。
  不管在外面受到多大的委屈,她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我的房间,这个房间比蚊帐里面的世界大,门好像也比蚊帐结实。
  关上门,她可以放声嚎啕或放肆地笑,可以不去管门外的世界,她也不必把所有值得自己小心的东西,都带在身边,它们终于可以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栖息,它们可以乖乖地待在房间里,我的房间。
  那一天,吴欢在自己的房间里又哭又笑,一整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舍不得睡。
  有了自己的房间之后,吴欢觉得自己的心开始下落,也有了一点安全感,当她甚至可以让弟弟吴越,带着他的好朋友盛春阳和其他同学,来她这里做客,几个人关起门可以喝酒吃饭的时候,吴欢有了一种久违的满足。
  吴欢很喜欢听吴越和同学说我姐那里,这意味着那是一个和他们集体宿舍不一样的地方,意味着那个地方属于他的姐姐,吴欢从吴越的口气里听出有些得意,她太理解这种得意了,除了公司的集体宿舍,她和他们一样,也住过四年的学校宿舍,她太理解了。
  吴越说我姐那里的时候,是在说一个家,而对于在这个城市的异乡客们来说,家是一个太奢侈而又熠熠闪光的字眼。
  为了呵护住这个十二平米的房间,吴欢可以说是殚精竭虑,每个月的工资,她需要给弟弟五百块钱生活费,还要给家里寄两百,剩下来的,除了交房租就所剩无几,同事聚会她不敢去,约饭她不敢去,连中午的时候,一起下楼去吃中餐,她也不敢去。
  就怕几个人兴致来了,点上几个菜,然后A,那她当天的生活费就超支了,不仅晚上必须饿肚子,第二天早餐,也必须饿肚子,不然她就捱不到月底。
  她在公司里一直宣扬着自己正在减肥,这样才可以婉拒各种邀请,其实她减个鬼,要是免费的话,就是一头牛放到她面前,她都可以把它吃完,然后潇洒地剔剔牙齿。
  吴欢看着其他的女孩子,还没下班,就开始约电影约饭约男朋友,她什么都不能约,心里是羡慕的,但也只是羡慕而已,她知道像她这种姿色平平,毕业的学校平平,家境又穷苦的女孩子,在这个城市,能坚持下去就是奇迹,不能奢望太多。
  她没有父母可以撒娇,和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