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14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谢和张向北都笑了起来,他们是见过韩先生往日的派头的,韩先生也笑着说:
  “回不去了,回不去了,最多也就是短裤换成长裤,人字拖换成皮鞋,我都想不起来,我有多久没穿长裤和皮鞋了。”
  “韩先生现在是闲云野鹤了。”张晨说,韩先生笑着点头同意。
  吃饭的时候,张晨问韩先生,现在还去全国各地讲课吗?
  韩先生摇了摇头,他说不去了,现在大师太多,论吹牛的本事,我已经比不过他们,甘拜下风,有人来我这里听课,转身就把上课的笔记做成ptt,就变成他自己的教案,然后给自己封一个什么联合国的专家,就开始到处指点江山,领导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
  “这样的事情,我可做不来,拉不下这张老脸,只好金盆洗手了。”韩先生苦笑着说。
  “主要还是,韩先生是有底线的。”张晨说,“我现在每个月,还会和柳成年一起吃顿饭,提起韩先生,他可是赞不绝口,说韩先生才是那种能让人醍醐灌顶的专家,从不回避问题,现在这样的专家快绝迹了。”
  韩先生赶紧摆摆手:“不敢当,不敢当,我敢说,那也要有像柳成年他们那样的领导,才听得进去,现在大多数时候,我是知道自己说了也白说,就不说了,何必败人家的那个兴。”
  “老韩是真有水平。”老谢插话说,“现在我们‘锦绣中国’出来的对房地产行业的分析报告,是各大券商最重视的。”
  “这也是我最后一块阵地了。”韩先生自我解嘲地说,“每年也就给公司内部的人做做培训,帮助出出主意,好在谭董还不会把我的话,当成一阵风。”
  老坦这里的炸牛骨很好吃,张晨喜欢,连老谢和韩先生,第一次吃到,也说好吃,老谢奇怪了,他说,我经常来琼中,怎么就没有听说过这家店,还有这么好吃的炸牛骨?
  他说着眼睛看着包天斌,包天斌赶紧说:“不怪我,谢总,我也是上次张总来的时候,第一次来这里吃,我这个战友,开了这家店,就一直没有和我说。”
  这个,张向北可以证明。
  ……
  张晨他们回到杭城,发现家里已经多出了一个人,张向西看到张向北回来了,就拍了拍他的大腿,让他蹲下来,张向北知道,张向西这是要骑到自己的肩膀上,就乖乖地蹲了下来。
  没想到张向西没有爬到他的肩膀上,而是怂恿着,让刘雯倩骑到了张向北的肩膀了,其他的人都笑了起来,刘雯倩在张向北肩膀上憋红了脸,张向西和张向北说:
  “北北,我就要是小学生了,不能再骑在你肩膀上了,我把你的肩膀,让给刘雯倩了。”
  张向北赶紧说好好。
  张向西问刘雯倩:“刘雯倩,坐在北北的肩膀上,是不是可以看得很远?”
  刘雯倩飞快地点头。
  张向北当天去了永城,第二天又和向南一起回来杭城,张向北是来接田口干也和幅先生一行,向南是来接拉姆的,他们在土香园大酒店吃了晚饭,就赶回去了永城。
  第二天,张晨、刘立杆和谭淑珍,也应邀回永城参加了永城国际街头戏剧节的开幕式。
  三个人在永城回杭城的路上,张晨和刘立杆中午的时候喝了酒,谭淑珍在前面开车,他们两个坐在后排,张晨接到了汉高祖刘邦的电话,问张晨在哪里,张晨说在永城回杭城的路上。
  “有什么事,刘大哥?”张晨问。
  “一点小事,就是我几个台湾朋友,碰到了一个状况,想请你和杆子帮助出出主意,你们不是主意多嘛。”汉高祖刘邦说。
  张晨说好,我们大概还有四五十分钟回到办公室,大哥你过来吧,杆子和我在一起。
  汉高祖刘邦听到电话那头谭淑珍的声音,问:“是不是珍珍也在,让她帮助一起出出主意,涉及到土地的事,这个她懂。”
  张晨也不征求谭淑珍的意见了,就回答说好。
  放下电话,张晨才和谭淑珍说:“一起去我办公室,刘大哥有事找我们。”
  谭淑珍点了点头。
  三个人到了“半亩田”大厦门口,看到汉高祖刘邦站在大门口,正和海根在聊天,见他们的车到了,海根和汉高祖刘邦说,到了到了,汉高祖刘邦转过身,就看到张晨他们三个人,正从车上下来。
  大家一起上楼坐下,谭淑珍给他们沏茶,张晨问汉高祖刘邦,大哥你现在好吗?
  “好,我现在是山野村夫,龙井老人,一个星期才进一次城,要不是受人之托来找你们,我现在应该还在龙井喝茶。”汉高祖刘邦说。
  好嘛,张晨想到了前天见到的韩先生,心想,你们一个香港人,变成了闲云野鹤,一个台湾人,变成了山野村夫,倒是我们这三个大陆人,每天还忙得像刚解开链子的狗。
  张晨不禁笑了起来,刘立杆问,你笑什么?
  张晨就把自己刚刚想到的,和他们说了,他们三个人也笑了起来。
  汉高祖刘邦说:“那是你们放不下,你们也完全可以放下啊,现在,连儿女的大事都解决了,你们完全可以和我一样,每天喝喝茶,等着抱你们的孙子外孙。”
  “我们可不敢。”谭淑珍走过来在沙发上坐下,接过话茬:“外孙轮不到我们抱,只能给自己找点事做做。”
  张晨和刘立杆大笑,知道谭淑珍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上面还有八个老人呢,张向北和向南要是有了小孩,哪里轮得到他们带,那八个老人能不能摆平都不知道。
  再说,这张向北马上要南下海南再创业了,向南向北分居南北,小孩的事,肯定还不在他们的议程上,不要期待。
  寒暄过后,张晨问汉高祖刘邦,他在电话里说的是什么事。
  汉高祖刘邦说:“是这样的,我台湾几个朋友,在九堡,也就离小老弟你的物流基地不远,他们在那里有两家工厂,当时招商引资进来的时候,土地就像捡来的一样,才八千块一亩,他们的工厂,拿的地就不少,加起来有一百四十多亩。
  “那个时候,老实说,他们把地拿了,做个评估,转身抵押给银行,连造厂房的钱都出来了,等于是自己一分钱没掏,就在大陆有了工厂。”
  张晨他们三个点点头,那些年,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别说九堡,就是下沙工业园区,那些招商引资进来的外资企业,土地也不过就几千块钱一亩,还享受免税政策,所有那些招进来的企业,占地面积都很大,在厂区里大搞绿化和花园,容积率很低。
  到后来开发区土地紧张的时候,想办法又去动员人家退一部分土地出来,结果是难上加难,吃进去的肉,有几个人愿意吐出来?
  汉高祖刘邦还没有说,他们三个就想到了,他的这几个朋友,大概也碰到了这个问题。
  果然,汉高祖刘邦接着就和他们说,现在,房地产不都扩展到九堡了嘛,地就是钱啊,看着这么大块的土地在那里,创造的效益没有多少,当地政府就做朋友的工作,想让他们退一部分土地出来,最好的话,干脆自主搬迁,也就是让你滚蛋。
  “我朋友当然不愿意,守了十几年,占着的土地变成寸土寸金了,现在要他们让出来,他们怎么会愿意,再说,当时拿地的成本在那里,你就是再溢价,能溢多少?
  “不管是搬迁还是缩小规模,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吃亏的事情,但要就这样,一直赖着,把关系搞得很僵,也不是个办法,他们就跑来,让我帮他们出出主意,我能有什么主意,现在都已经是山野村夫了,不折腾已经好几年了,就想到了你们。”
  “他们工厂是做什么的?”张晨问。
  “光电产品,其实也就是led。”汉高祖刘邦说。
  “效益怎么样?”张晨继续说。
  “就是效益不怎么样,变成了鸡肋,不不,是比鸡肋还不如,地方政府才想甩了他们。”
  汉高祖刘邦摇了摇头,接着说:
  “刚开始的几年效益不错,现在是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做led,深圳的宝安和中山的古镇,省里的余姚、上虞,江苏的南通、常州都起来了,发挥了群体效应,当地各种原物料的成本都很低,相对来说,他们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
  张晨他们三个听出来了,这事情确实比较麻烦,一百四十多亩,占着这么大一块地又不出效益,不仅是工厂老板压力大,其实地方政府的压力也很大,现在杭城周边的村镇,能开发的土地已经很少,用地指标很紧张,像这种地块,就是乡镇无动于衷,上面也盯着呢。
  三个人低着头想着,想了一会,张晨说:“要是这样硬耗着,肯定不是办法,必须要转型,转型的同时,还要有一个故事,可以说给方方面面的人听。”
  汉高祖刘邦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为他们自己好,他们也必须转型,不转型是死路一条,但对他们来说,要转型也有困难,手上没有什么核心的技术,也没有多少钱,现在不是当年,有个几十万就可以做事情了,现在做什么都需要大投入。”
  “做创意小镇吧。”谭淑珍说,“现在政府鼓励做这个,创意小镇的故事,可以一说一大把,想好一个点子,把那里改成创意小镇,然后再进行招商,这对当地镇政府来说,首先面子上过得去,可以写进自己的年度总结里。”
  刘立杆和张晨都很支持谭淑珍的这个想法,刘立杆说:
  “一百四十多亩地,要是改建成一个创意小镇,也已经够了,而且,如果转型成创意小镇,他们的管理团队还不需要解散,只要转型就可以。”
  “这个想法不错。”汉高祖刘邦说,“如果能够转变成创意小镇,确实可以改变他们现在的困境,也没有人会再打他们的主意,可是,现在创意小镇这么多,而且都是建立在当地产业的基础之上的,他们那里,又没有什么产业基础,总不能做个led小镇吧?”
  “可以做市场!”张晨突然冒出了一句。
  “你疯了?”谭淑珍叫道,“九堡已经新建了那么多的市场,现在都半死不活在那里,还想去凑这个热闹?你就是想建,现在也没有人敢批。”


第2270章 播客小镇
  “不是做批发市场,而是,而是……”张晨话锋一转,问:“你们知不知道,现在小区里都在清理掏宝卖家?”
  “为什么?”刘立杆问。
  “其他的住户有意见啊,东西搬上搬下,占着电梯; 人进进出出,还有,晚上别人都在睡觉了,他们还在做生意,另外,那么多的货物堆在房间里; 也有安全隐患吧。”张晨说。
  “这个不是已经清理好多年了,在你搞‘天空之城’电子商务园区的时候,已经在清理了,又不是现在才开始。”谭淑珍说。
  刘立杆听着有些懵懂,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也难怪,张晨做“天空之城”电子商务园区的时候,刘立杆还在红岭水库的葡萄架下,他对这里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
  “已经不一样了。”张晨说,“现在的掏宝卖家,不光是卖货那么简单,他们在家里都在做直播,做直播就更加吵了,其他的居家意见更大。”
  “你是说,再做一个‘天空之城’电子商务园区?”谭淑珍明白了张晨为什么说这些,问。
  “一样也不一样。”张晨说,“我们在‘天空之城’做的是电子商务园区,但里面的租户; 并不全是掏宝或拼多多的卖家; 还有很多是软件公司,小型的科技公司,现在,那里的房子供不应求,我服装厂搬掉之后改建的二期,也都招商完了,还是不够。
  “海根和我说,来的都是准备做直播的卖家,什么平台的都有,我听着还有些不相信,现在直播已经这么红火了?去问刘芸,她和我说是的,她估计不出两年,杭城最起码会有十万做直播的,现在你们去四季青市场看看,里面也都在做直播。”
  谭淑珍眼睛一亮,问:“你的意思是,做一个直播的市场?”
  张晨说对,“就做,就做……市场太难听了,有点LOW,还是叫直播基地,不不,不是小镇吗,就做一个播客小镇,把那些厂房,都改建成面积大小不一的独立空间,租给他们。”
  “可以啊,播客小镇可以,皇上。”刘立杆叫道。
  汉高祖刘邦刚开始的时候,还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到了这个时候明白了,他也觉得这个项目很不错,那个地方,做一个播客小镇很好,做直播的,对交通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没必要一定在市区,九堡那里虽然远了点,但租金比市区便宜。
  “最主要的,要是那里是播客小镇,网络就会比其他的地方好,不会有卡顿和掉线的现象,这是一般小区不能比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其他的后勤服务。”张晨说,“杭城还没有这样的小镇,现在做,还有噱头可以甩,有故事可以讲,地方政府肯定会支持。
  “形式上,和我下面的市场很像,做这个收到的租金,扣除前期的投资,基本是净利润,日常的开支,都在物业费里面了,比你朋友他们做工厂肯定要划算,也比他们工厂拿来出租的租金高。”
  “不不不,他们要是只出租厂房,在那里肯定待不住,要被赶走的,现在也租不掉。”汉高祖刘邦说,“搞一个创意小镇,就不一样了。”
  “对,酒还是酒,换新瓶了。”谭淑珍笑道。
  汉高祖刘邦说:“我马上给他们打电话。”
  刘立杆来了兴趣,他站起来,和汉高祖刘邦说:“打什么电话,我们直接过去,先去现场看看,看看那个地方,适不适合做这个项目再说。”
  其他三个一听有道理,也都站了起来。
  两辆车开去九堡,汉高祖刘邦的车开在前面,张晨坐在副驾座,刘立杆开着车,跟在他们后面。
  汉高祖刘邦问张晨海南怎么样,张晨和他说了,汉高祖刘邦笑道:
  “这个北北,怎么这么喜欢做这些事情,卖菜,养牛,年轻人一般都不会愿意做这些事情,按北北的条件,他应该是跟小芳学,去做投资,苦活累活都是别人干,他就在边上指手画脚。”
  张晨笑道:“我也搞不懂。”
  “小老弟,你的儿子你都搞不懂?”汉高祖刘邦大笑,他说:“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