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有两三个女人先后过来,问刘立杆搞不搞,刘立杆烦了,虽然一点睡意也没有,他还是装作睡着了,省得她们再来骚扰。
  到了两点半左右,刘立杆起来去龙珠大厦,继续他下午的洗楼。
  刘立杆去了一家贸易公司,办公室主任是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他拿着名片有些奇怪,问道:“怎么,现在记者都出来拉广告了?”
  刘立杆就和他多胡扯几句,告诉对方,拉广告只是顺带帮广告部的忙,我的主要工作还是了解海城目前的劳动力需求状况,和人才缺口。
  对方将信将疑,不过,把他的名片还是认真地收好了。
  刘立杆出了那家公司的大门,想接着去楼上继续洗,走到走廊,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刘立杆!”
  刘立杆回过头,看到身后站着的人,他也兴奋地叫了起来:“陈启航!”
  “我看到你从办公室出来,就说怎么这么面熟,没想到真是你。”陈启航笑道。
  “你在这家公司?”
  “对啊,这就是我同学叔叔的公司,你来有什么事?”陈启航问。
  刘立杆支吾了半天,陈启航过来搂住了他的肩膀:“走走走,战友,回去坐坐。”
  陈启航把刘立杆带回到办公室,主任看到刘立杆和陈启航一起回来了,有些吃惊,陈启航向刘立杆介绍说:“这就是我的同学,李勇。”
  又向李勇介绍:“这就是我和你说过,我们在海安认识的朋友,刘立杆,浙大的。”
  李勇叫道:“原来是你啊,快坐快坐。”
  三个人去了沙发那里,坐了下来,陈启航问,还有那谁,张晨和他女朋友,他们好吗?
  刘立杆和他说,金莉莉找到工作了,张晨还在找。
  他转向李勇说,对不起,我前面骗你了,其实,我也找了十多天的工作,没有找到,才干了这个拉广告的活,其实我并不是什么记者,那记者证,只不过是为了方便我们混过保安的。
  “理解理解,现在海城,大学生太多,工作太难找了。”李勇说,“我们是幸好,有我叔叔这么家公司在,不然,我们的命运和你们也是一样的。”
  “是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大学生。”刘立杆也感慨道,他把自己那天晚上,露宿海城公园的情景和他们两个说了,说到整个公园,齐唱国际歌时,陈启航和李勇的眼眶也湿润了。
  “他妈的,这些可都是我们的战友啊!”陈启航骂道。
  “可惜啊,我们能力有限,都帮不到他们什么。”李勇也不甚唏嘘。


第44章 另外半只文昌鸡
  “对了,你干这个,还可以吗?”陈启航问。
  刘立杆苦笑道:“跑了好几天了,一个成功的也没有,看看海城公园那里,贴着那么多的招聘启事,以为需要招人的单位一定很多,但跑了几百家,一家有需求的也没有。”
  “把你那个价目表给我看看。”李勇说。
  刘立杆从包里,拿出了广告的价目表,递给了李勇,李勇看了一下后问刘立杆:“带合同了?百的来一个,我给你先来个开门红。”
  陈启航奇怪道:“李勇,我们公司招人吗?”
  “嗨,管那个干嘛,应聘的来了,也是到我这里,我全部打发掉就可以了。”李勇说。
  “那要不要先问问你叔叔?”
  “问什么问,不用问了,几百块钱的事我还能做主。”李勇说。
  刘立杆迟疑道:“这样不太好吧。”
  “没事没事,李勇说的对,你就是需要先开个张,图个吉利,我们广东人最相信这个。”陈启航说。
  “是啊,其他的事情,我也帮不上,只能帮这点小忙。把合同给我。”李勇催促道。
  “这个,已经是很大的忙了。”刘立杆感激地说。
  “这样,我们还有不少的同学,在其他的公司,我帮你问问,他们那里还需不需要登招聘广告。”
  趁着李勇在填合同,盖章的时候,陈启航和刘立杆说。
  刘立杆赶紧说“谢谢,谢谢!”
  “有时间,把张晨他们也叫出来,大家聚聚。”把刘立杆送到电梯门口,双方要告别的时候,陈启航说。
  刘立杆说好,一定!
  从龙珠大厦门口的台阶下来,刘立杆特意骑着车,往国贸路进去,他回头看看龙珠大厦,再看看前面的金融花园,心想,这里还真是我们的福地啊!
  经过《海城晚报门口时,他又朝《海城晚报挥了挥拳头,骂道,就你这个婊子养的,早和你说过,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刘立杆骑在车上,禁不住笑了起来。
  经过金融花园门口的时候,刘立杆看到,太阳下站着的还是那位“野猪的车辆”。
  “你好!”刘立杆朝他挥了挥手,叫道。
  对方一愣,然后赶紧给他敬了个礼,也叫道:“你好!”
  刘立杆回到了报社,把合同交给了那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了看合同,再看看刘立杆,拨了一个电话,隔壁的领导过来了,一看到刘立杆就笑道:
  “看看,小伙子,出成绩了是不是,我早就说过,这么多人里,你肯定会是最有出息的,怎么样,今天还要不要名片,要名片你就给他。”
  领导和工作人员说。
  刘立杆是后来才知道,什么叫这么多人里,你肯定会是最有出息的,其实,他们前几天一起进来的那20个人,到刘立杆去交合同的那天,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其他人早就退了押金走人了。
  刘立杆骑着车,想想张晨也该回来了,不知道他今天又碰了几鼻子灰,路过一家卤味店,就进去买了半只昌鸡和一斤叉烧,十五块钱的鸭肠,到了家楼下的小店,他买了四瓶皇妹啤酒。
  这样一算,今天的业务提成提前就花完了,有什么关系,陈启航和李勇不是说了,开门红嘛,开了张嘛,《红灯记里胡传魁不也唱:“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条枪……”
  有了这第一单,就会有第二单,有了第二单,就会有后面的子子孙孙单,昌鸡让你吃到吐,皇妹啤酒,让你灌个够。
  刘立杆提着啤酒和卤菜,走上了楼,张晨听到动静,赶紧出来,他看到刘立杆手里的东西,哈哈大笑,刘立杆被他笑得莫名其妙,走进房间,看到桌上的东西,也大笑了起来。
  刘立杆走到隔壁,看看建强和佳佳,正坐在小方桌前吃饭,刘立杆叫道:“来来,搬出来,大家一起吃。”
  建强和佳佳,把桌子搬到了走廊里,张晨把菜和酒都拿了出来,佳佳看到,叫道,我再炒两个菜。
  隔壁的那两个女孩也起来了,听到外面动静,走出来看看,刘立杆叫道:“小妹,过来一起。”
  两个女孩,搬了凳子欣然地过来,张晨又去楼下买了酒,还买了花生米、兰花豆,和店老板玻璃柜子上,泡在一个大广口瓶子里的泡椒凤爪,回到了楼上。
  吃饭的时候,隔壁的两个女孩,雯雯和倩倩,听说刘立杆现在干的活,都让他把名片给她们一些,我们的客人都是老板,我们也帮你问问,他们那里有没有业务。
  建强也要了一张刘立杆的名片,他盯着名片看了半天,嘀咕道,这个不错,看样子我也要去印个名片。
  张晨说好,我帮你设计。
  佳佳打了一下建强,骂道:“你找死啊!”
  大家都笑了起来。
  听到楼上这么大的动静,过了一会,义林也跑上来了,刘立杆让他喝酒,义林不喝,让他吃菜,他说刚吃过饭,他搬了张凳子,坐在边上看他们喝。
  雯雯问道:“咿呀,我们来了半年多了,怎么没看到过你爸爸?”
  “我爸爸,那个烂仔?”义林不屑道,“他早就跟其他的女人跑了。”
  大家都不响了。
  ……
  第二天上午,临出门时,张晨要把bb机给刘立杆,刘立杆不肯要,张晨说,我一个搞设计的,又不跑出去,办公室里有电话,我挂着这个,也是摆设,你才需要它。
  刘立杆这才收下了,把bb机挂到腰里,他有一种,现在全副武装到位的感觉。
  这天上午,刘立杆继续洗楼,bb机响了,刘立杆借了人家办公室的电话回过去,是陈启航,陈启航告诉他,他们有一个同学,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他们是新注册的企业,好像要招好多人。
  “他们准备,在报纸上连登三天的广告,已经和《海城晚报在接洽,我让我同学,先拦下了,你马上过去。”陈启航说。
  “好好,谢谢你!”刘立杆挂了电话,马上过去,公司在美兰,海城的郊区,刘立杆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那里,
  陈启航的同学也姓刘,是个女的,是这家公司董事长的秘。
  刘秘告诉刘立杆,他们正在筹建一个高尔夫球场的项目,所以需要招聘从工程到后勤财务很多人,走吧,我带你去见我们董事长。
  刘立杆说等等,刘秘,能不能把你们的项目资料先给我看一下,这样我心里有个准备,不然见到你们董事长,一问三不知的,我还是喜欢打有准备的仗。
  刘秘从柜子里拿了他们的项目,交给刘立杆,笑道,不错,陈启航和我说,你是个特别靠谱的人,现在见了,果然如此。
  刘立杆赶紧说,哪里,过奖了,只是干了这一行,就要对这一行有敬畏之心,如此而已。
  刘秘笑道,这话也说的不错,哦哦,不打扰你看资料,你看了我们再过去。


第45章 撒网捕鱼
  刘秘带刘立杆进了董事长办公室,和董事长说明了来意,董事长拿着刘立杆的名片,看了一下说:
  “《人才信息报?我怎么从来也没见过这个报纸?”
  “您怎么可能会见过这个报纸,董事长,这报纸就不是给像您这样,需要招人的人看的,而是给找工作的人看的,我们这个报纸,虽然说名气不大,但只要来海南岛找工作的,可是人手一份的必报纸。”刘立杆说。
  “对,确实,我刚来的时候,也买过几天。”刘秘说。
  刘立杆把那块空地的情况和《人才信息报的销售情况,向董事长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
  “我们在这个上面登广告,会有效果吗?它能和那个那个,《海城晚报比?”董事长疑惑道。
  “董事长,这广告虽然是广而告之,但不同的广告,还是有自己不同的目标受众群,如果你们现在,这个球场已经建成,要吸引会员,那您要登我们这里,我都会劝您,去找《海城晚报,我们的者,都是工作还没有着落,饭都吃不饱的,谁有能力当你们的会员呐。
  “但你们现在,是要招工,那就不一样了,《海城晚报和我们比起来,肯定是我们更专业,我们现在每天的印数是十万份,这个印数,和《海城晚报不能比,但我们这十万份,可就是十万个找工作的人,不需要找工作,像刘秘这样的,谁会买我们的报纸?”
  刘立杆说着,董事长点了点头,他看着刘秘说:“听起来有点道理哦?”
  刘秘说:“他说的没错,确实是这样的。”
  “最关键的还有,您在《海城晚报登三天的费用,在我们这里可以登半个月了,一口池塘,这半个月的网撒下去,别说鱼,连虾米都捞光了,这半个月,只要来海南的人才,就都奔您这来了。”刘立杆说。
  “有意思有意思,你这个比喻有意思。”董事长哈哈大笑,“我以前,还真的是个捕鱼的。”
  董事长转头和刘秘说:“那么,我们先这里登半个月试试?”
  刘秘说好。
  签完了合同,送刘立杆出去,刘秘奇怪道:“你是不是知道我们董事长以前是捕鱼的?”
  “当然,你给我的资料里,董事长的个人简介,不是有介绍嘛。”刘立杆说。
  “明白了。”刘秘抿着嘴笑道。
  ……
  半个月,而且是通栏四分之一版的广告,刘立杆带着这份大订单回到报社,立即引起了轰动,隔壁的领导也跑了过来,看到刘立杆就叫,是不是是不是,小伙子,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的,好好干!
  刘立杆每天还是继续洗楼,有两家以前他接触过的单位,扣了他,让他过去,刘立杆又从他们手里,顺利地拿到了两份合同,至此,刘立杆体会到,自己前一段时间的辛苦,现在开始有回报了。
  还是张晨说的对,人家今天没有需求,说不定过段时间就有需求了,看样子,只要给时间,这洗楼的结果就会慢慢显现出来,这让刘立杆备受鼓舞,洗楼的劲头就更足了。
  等到刘立杆再送合同回报社的时候,工作人员看到他就笑,和他说,又送合同来了?领导让你过去。
  “什么事?”刘立杆问。
  “好事。”工作人员神秘地笑笑。
  刘立杆去了隔壁,领导请他坐,和他说:“小刘,针对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我们经过研究,并报请报社领导同意,决定吸收你为我们报社广告部的正式人员,你看如何?”
  刘立杆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这正式的人员,和现在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从此拿名片,就再也不会问我要钱了?”
  领导哈哈大笑,和他说:“你还记着这事?不仅是名片不要钱,还会把你的名字,正式地印到名片上,你不用再手写了。”
  刘立杆一听,兴奋了起来,叫道:“这还真是不错。”
  刘立杆天天洗楼,他洗得越勤,张晨的负担就越重,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给他写名片,现在张晨自己也要工作,每天基本还要加班,刘立杆正愁这写名片的问题怎么解决,没想到领导就帮他解决了。
  领导看着他,笑道:“你就只有这点要求?”
  “还有什么好处吗?”刘立杆纳闷了。
  “你成为了正式的员工,我们每个月就要给你发工资和福利啊,和你在原来的单位一样。”领导说,“还有,你工作的年限到了,我们还要给你分配住房,当然,这是两三年以后的事。”
  “真的?”刘立杆喜出望外,“不过我原来那个破单位,好几个月都发不出工资了。”
  “哈哈。”领导笑道,“你放心,我们这里工资还是有保证的,不过,奖金么,除了全勤奖,其他就要靠你自己努力了,广告部的每个人,每月都有任务指标,完成了任务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