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里面的大厅、吊灯、旋转楼梯和一扇扇的办公室门,甚至走动的人。
画好了沙盘框架的图纸以后,张晨又一项一项,洋洋洒洒,列了三大张纸的采购清单,从制作切割泡沫板材用的电热丝切割机,到各种厚度的泡沫板材。
泡沫板材没有办法用刀或者锯子切割,必须自己做一种电热丝的切割机,这个张晨自己会做,他们剧团里用的就是他自己做的,他们舞台上的很多道具,都是用泡沫做的。
张晨就在纸上写了电阻丝、降压变压器、开关等等。
连制作办公大楼模型的各种厚度和颜色的有机玻璃,包括分割有机玻璃的手工钢丝锯,和粘合有机玻璃用的氯仿都写了下来。
把清单写完,张晨又看了一遍,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遗漏了,还有很多的东西,像乳胶、钉子、电线套管、不锈钢管这些,工厂的仓库里一定会有,他就没有列上去。
第二天临出门之前,张晨又把那个框架图纸的相关尺寸都复核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这才把图纸和清单都放进包里,准备去柯桥,木工肯定会严格按照图纸制作,这里面要是有一个尺寸错了,那就麻烦大了。
张晨到了李主任的办公室,工厂请的木匠已经在这里等他,张晨把图纸给他,让他看看有没有疑问,确认都没有疑问以后,木工需要的木材和板材,就由他计算出来之后交给李主任安排采购。
张晨把那份采购清单也交给了李主任。
接下来的一天,张晨和小昭,就踏上了去四川的旅程,本来张晨的意思是坐飞机去,但小昭舍不得,他们最后还是买了两张从杭城到重庆的硬卧。
小昭的老家在四川的达县,达县不是县,而是达县地区,小昭他们家的邻水县,虽然属于达县地区,却是达县的另一头,和张晨原来以为的罗中立、何多苓他们经常出入写生,并在油画中大量出现的达县地区的巴中市,属于达县的一北一南,邻水更靠近重庆市。
他们在重庆火车站下车,已是下午三点多钟,就在重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坐重庆到邻水县城的早班车,去邻水。
重庆到邻水的距离是一百五十多公里,比杭城到永城还近,但路比杭城到永城难走,汽车在绵延不尽的大山中爬行,不断地上坡下坡,车又旧,噗噗噗噗地不停地喘着粗气,张晨和小昭,真担心它随时会在这大山中趴着就不动了。
他们在路上走了四个多小时,到邻水县城的时候已经中午十二点多钟,邻水县城很小,都是老房子,小昭带张晨去街上吃龙须面,张晨看到店里一个案板上,密密麻麻摆了十几种臊子,有牛肉、肥肠、鸭菌、杂酱、豌豆、蹄花、肉丝等等,每一种看上去都很诱人。
小昭干脆要了两碗龙须面,另外要了两只碗,把张晨想吃的臊子,每样来一点,装了两大碗,这个吃法,看得边上的人都在笑。
吃完了面条,他们去汽车站,坐上了从县城去小昭他们乡里的汽车,这一次的汽车更破,路更难走,走到半路,汽车还真的歇火了,驾驶员和好几个,自认为对汽车懂一点的人,把大客车前面的盖子打开,又把后面装发动机的地方盖子也打开,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出病因。
驾驶员拿了一个铁榔头,东敲一下,西敲一下,又让大家下去帮助推车,车在山路上滑了十几米,竟突突突突启动了,一车的人都欢呼起来,驾驶员不敢把车完全停下,控制着车子缓缓移动,一边大叫着下去推车的人快点上车。
推车的七八个人包括张晨,追上了移动中的汽车,从敞开的门里爬了上来,驾驶员叫了两遍,问人有没有都上来,后面的人说上来了上来了。
驾驶员这才把车门关上,加快了车速。
二十多公里的路,他们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车停着的地方,正好就是乡政府的院子门口,小昭和张晨在这里下了车。
小昭和张晨说:“我舅舅家就住在这里,我们晚上住我舅舅家里,明天才回去。拿了户口本,还是要回到这里,民政所、派出所和计生所,都在这个院子里。”
他们走进院子,院子里面是一个晒场,还晒着豆子,院子的一头,有一棵大黄桷树,树下是一排的水泥池子,很像是张晨他们剧团食堂门口的那排水池,有几个妇女,站在池子那里洗衣服。
有一个妇女扭头看到有人背着大包小包进来,问其他人,这是哪家的娃子?
所有的妇女都回头看,有一个大叫了一声,跳了起来,然后就一边手在衣服上擦着,一边往张晨和小昭他们这边跑。
小昭看到来人,笑了起来,大声叫道:“舅妈!”
第464章 牛乡长
舅妈跑过来,一把就把小昭抱了起来,手在小昭的背上,不停地拍打着,小昭抱着舅妈,不停地笑着。
舅妈放开了小昭,问她:“这个时候,你怎么回来了?”
小昭拉过了一旁的张晨,和舅妈说:“回来登记结婚,和他。”
张晨赶紧叫道:“舅妈好!”
舅妈退后一步,看看张晨,又看看小昭,再看看张晨,点点头说:“配,很般配,舅妈喜欢!”
“那当然了,是我挑的。”小昭说。
舅妈大笑,她说好好,家里去,快点家里去!
她朝水池那边看看,水池边马上有妇女朝她叫道:“走吧,走吧,牛乡长,我等下帮你洗好送家里去。”
乡政府的办公楼,是一幢七十年代建造的三层建筑,后面的一幢四层楼,建起来好像没有多少年,是乡政府的宿舍楼,三个人朝后面走去的路上,不时地碰到人,都会朝舅妈点点头:“牛乡长好!”
张晨奇怪了,他问小昭:“他们怎么都叫舅妈牛乡长?舅舅是副乡长,舅妈是乡长?”
小昭大笑,舅妈也笑道:“全乡的人都叫我牛乡长,连我们书记也这么叫,那次,笑死了,县长来了,在食堂吃饭,也叫我牛乡长。”
小昭和张晨说,其实真正的牛乡长是我舅舅,但全乡的人都知道我舅舅怕老婆,什么都听我舅妈的,所以乡里的人,都管我舅妈叫牛乡长。
“那叫舅舅什么?”张晨好奇地问。
“老牛,没有人叫他乡长,连乡长有事情和他说,都会说,老牛,这个问题,你要么回去问问牛乡长?”小昭笑道。
“是是,都这么说,乡长书记都这么说。”舅妈得意地说。
“不过你别看我舅妈,只是一个乡食堂做饭的,但要是下面两个村打架,乡长书记去都劝不住,请我舅妈去,我舅妈一去就好了。”小昭说。
“这么厉害?舅妈有什么法宝?”张晨问。
“什么法宝,我去了就和他们两个村的主任和书记说,你们哪个,要是再不把你们的人喊回去,我就到你家门口去骂,几天几夜,骂到你家的院墙和猪圈都塌了,那书记和乡长,他们去又不好骂人的,人家不怕他们,怕我,我是真会骂,全乡出名的。”
舅妈说着,张晨和小昭肚子都快笑痛了。
张晨想到前面舅妈的一声大喊,确实底气很足,不输谭淑珍,这样的人在你家门前骂几天几夜,确实很有杀伤力。
舅舅家住在三楼,舅妈带他们进去后,推开客厅朝向前面那幢办公楼的窗户,大声叫着:“老牛!”
张晨听到,前面整幢房子都笑了起来,二楼的一扇窗户推开了,一个脸圆圆的中年人,站在窗口朝上面看着,问道:“做啥子?”
“小昭来了!”舅妈说。
那张脸缩了回去,窗户关上了,过了一会,房门口传来一阵钥匙转动的声音,门打开了,前面那扇窗里的人站在门口,矮矮胖胖的,双手插在腰上,颇有一副副乡长的样子。
小昭叫道:“舅舅。”
张晨也赶紧跟着叫:“舅舅好!”
舅舅看着小昭说:“这年都过去了,你为啥子回来了?”
“为啥子不能回来?莫打官腔!”舅妈骂道。
“好好好。”舅舅霎时委顿起来,副乡长的气派,从他身上消失了,他呵呵笑着走过来,在另外一边的木头沙发上坐下。
小昭把他们这次来的目的,告诉了舅舅舅妈,特别是出生证的事情,他们听了也很高兴,舅妈看着小昭说:“这么说,你迁去浙江,就是居民户了?”
小昭点了点头说是。
舅舅搓着手,看了看张晨,笑道:“想不到小昭都要当妈妈了,要办出生证了,我那个老姐姐,知道了要高兴死了。”
小昭嘻嘻笑着,她问:“现在去家里,还没有通车?没车的话,我们明天要早点走,回去拿了户口本再回来这里办手续。”
“回去做啥子?好好待着,事情办好了,舅妈给你们找辆拖拉机,送你们回去看看。”舅妈叫道。
“可我们办结婚证、出生证这些,都要户口本啊。”小昭说。
“要啥子户口本,哪个不晓得你户口在哪里?乡派出所也查得到啊。这样,有娃了,你给我在家好好休息,老牛你去上班,我去买菜,食堂里再安排一下,我回来给你们做饭。”
舅妈说着就站起来,拉着小昭舅舅出去。
两个人刚走,门就敲响了,小昭过去开门,是前面和舅妈一起在水池前面洗衣服的妇女,小昭叫她三婶,三婶也认识小昭,摸了摸她的脸,说又漂亮了。
三婶把一篮子洗好的衣服给小昭,和小昭说,帮牛乡长晾一哈。
舅妈出去没多一会,就回来了,带回来很多的菜,小昭站起来帮忙,问道,买这么多,给谁吃?
“猪,晚上一群猪来,就怕不够吃。”舅妈笑道,“晚上舅妈要请客。”
小昭跟着舅妈进厨房帮忙,张晨也跟进去,却插不上手,舅妈笑道:“你去外面看电视,养好精神,晚上你陪他们喝酒。”
舅妈把圆桌面拿出来,放在小方桌上,看样子晚上会有不少的人来吃饭,舅妈烧了一大桌的菜。
五点钟,乡政府下班,过了一会,楼梯上传来了杂沓的脚步声和人说话的声音,接着还是门锁扭动的声音,张晨赶紧站了起来,小昭也从厨房里出来。
门打开,从门外进来六七个人,小昭都认识,这叔那叔地叫着,他们也都认识小昭,笑着说小昭回来了?
舅舅把这些客人,一一介绍给张晨,张晨不停地说你好你好,他听着舅舅的介绍,心里已经明白舅妈今晚为什么要请客了。
来的人里,有乡书记和乡长,还有乡民政所的所长,计生所的所长和派出所所长,还有一个,和舅舅一样,也是副乡长。
他们每一个人进来后都去厨房转一圈,叫一声牛乡长,和她寒暄几句,然后回到客厅,在桌前落座。
小昭给他们摆餐具倒酒,舅舅招呼张晨也坐,张晨刚刚坐下,书记就和他说,你这个外甥女婿,还不快敬舅舅一杯,等牛乡长来了,他就要退位了。
张晨赶紧端起酒杯,舅舅说,先敬书记,张晨就走过去,敬了书记一杯,敬完书记,又敬乡长,一个个都敬完了,最后才是舅舅,在座的人就叫,这个酒喝起来有意思了,没想到这个外甥,还是海量。
小昭正好端着菜出来,看到了叫道:“他哪里是海量,就是个哈儿,你们不要欺负他。”
座中人就叫道:“小昭,哈儿你也会要?”
书记叫道:“在牛乡长这里,哪个敢欺负她外甥女婿。”
乡长叫道:“小昭,莫要护犊子。”
张晨赶紧和小昭说:“没事没事。”
菜上齐了,舅妈也从厨房出来,上了桌,她端起杯,先和大家碰了一杯,一杯喝完,书记说话了:“牛乡长,你说有事情要大家帮忙,你先说事情,不说,这酒喝不下去。”
舅妈笑道:“也没有多大的事情,就是小昭,要结婚登记,要办出生证,还要迁户口。”
“嗨,我以为是啥子事情。”书记和乡长互看了一眼,都笑了起来,书记说:“那这就不关我们的事了,你找他们几个。”
民政所长说:“来嘛,办嘛。”
“小昭今天刚到,还没来得及回去拿户口本。”舅妈说,
“有啥子关系,户口所长哪里就有嘛。”民政所长指了指派出所长说,他的事结束了。
“小昭要迁去哪里?”派出所长问。
“我们浙江。”张晨赶紧说。
“浙江那边搞好了?准迁证带了?”
“带了带了。”
小昭赶紧跑开,把准迁证拿了过来给所长看,所长看了看后叫道,哎呦不错,还是农转非,小昭这一下出头了。
他转身和舅妈说,好办,莫问题,明天来嘛。
他的事也结束了。
最后轮到了计生所长,他说,我这里也莫问题,明天去乡卫生院,做个孕检就可以。
“检你个大头鬼,小昭就是一个月了,才要找你。”舅妈骂道。
“这个。”计生所长有些为难了,他说:“按道理,小昭也符合生育政策了,拿出生证没有问题,只是这未婚先孕,还是要罚款。”
他这说法,和黄大姐的一样。
“罚啥子款吆。”舅妈指了指民政所长,又指了指派出所长,和计生所长说,“我们小昭,明天他这里一登记,你这里一拿证,他那里户口一迁出,别说她没有超生,就是超生,都不是我们乡里的人了,你要罚啥子款?罚你个大头鬼!”
计生所长看了看书记和乡长,两个人笑着都不吭声,计生所长说:“好好,仙人板板,你牛乡长说了算,小昭,你明天来,我不问,你也莫说,什么一个月两个月,我也不知道,就是你年龄到了,叔给你办了出生证就是。”
“这才对了嘛。”舅妈笑道。
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喝酒了,这一晚,张晨敬了很多的酒,小昭也不劝阻他了,舅妈在边上说:
“喝嘛,喝嘛,醉了就睡,怕啥子吆。”
第465章 很快就都好了
第二天一个上午,舅妈领着小昭和张晨,就去把结婚证、出生证和迁移证明都办好了,张晨和小昭,一路上还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到了这里,没想到这么顺利,一个舅妈,就把所有的一切都搞定了。
张晨也算是彻底了解了乡村生态,他感慨他们的办事效率,要高的时候,还是相当高的。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