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不是不甘心?”
  刘立杆点了点头,他说:“我觉得我的嗅觉还可以,韩先生说的,其实我都感觉到了,我也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他妈的,怎么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啊。”
  郑炜笑道:“别臭美了,什么拔剑四顾,你是根本没剑可拔,你有吗?剑呢?”
  刘立杆泄了气,他点点头承认:“没有,我就感觉脖子里有一根绞索,手脚还被五花大绑了。”
  “那我已经给你指了阳关道了,是你自己,偏要走这条独木桥。”
  “不要诱惑我。”
  郑炜看了看前面开车的吴朝晖,凑近刘立杆耳边,轻声骂道:“就诱惑你了,怎样?”
  “那你会付出代价的。”
  刘立杆一脸坏笑,郑炜知道这付出代价是指什么,她的脸微微一红,飞快地看了一眼吴朝晖,吴朝晖似乎很专注地开着车,这种专注,又好像是装出来的。
  郑炜心想,完了完了,这暧昧都已经藏不住了,随时随地就会露出来,但这样想的时候,心里又感觉有种刺激,她又看了看吴朝晖,伸手悄悄地在刘立杆大腿上,拧了一把。
  “哎呦!”刘立杆猝不及防,忍不住叫了出来,连吴朝晖都抬头看了看后视镜,想看清这两个人,在后面干什么。
  幸好这事,刘立杆的电话响了,他接了起来,是谢总,谢总问他在哪里,刘立杆说,在回公司的路上。
  “那你有没有时间过来一下,我有个朋友,有事想和你谈。”谢总在电话里说。
  “好,去哪里?”刘立杆问。
  “来我公司吧。”
  刘立杆看看时间,已快五点了,问道:“谢总,到你那里,能不能顺便讨顿谢大厨的饭吃?”
  谢总笑了,骂道:“你什么时候来,不给你吃。”
  “我还带了人。”
  “来吧来吧,别啰嗦。”
  “好,马上到。”
  刘立杆和吴朝晖说,前面掉头,去老谢那里。
  吴朝晖一听就乐了,眉开眼笑,他送刘立杆去过几次谢总那里,跟着蹭过谢大厨的饭,每次回来,他都和魏文芳有一个晚上的牛可以吹,害魏文芳的口水都差点流下来,太好吃了,那湘菜,味道一级棒,辣得真他妈的过瘾。
  郑炜看看刘立杆,又看看吴朝晖,心生疑惑,问道:“去哪里,怎么看你们两个,都是一副贱样?”
  吴朝晖嘿嘿笑着,刘立杆和郑炜说:“妹陀,带你去吃好吃的,特一级厨师的手艺,组庵湘菜你有没有听说过?”
  “莫名其妙,什么东西啊?”
  “到了你就知道了,不是莫名其妙,而是妙不可言。”刘立杆笑道。


第472章 张总的烂尾楼
  张晨和郑炜到了谢总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除了谢总,还有一位四十几岁,身材有些魁梧的中年人,谢总介绍说,这是我的老乡,张总,对了,小刘,你们原来还是同行。
  “张总原来是剧团小生?”刘立杆问。
  “你怎么知道?”张总奇道。
  “进来的时候,看你的坐姿就看出来了。”
  刘立杆笑道,他们进来的时候,张总坐在那里,腰板笔直,两腿分开,脚后跟着地,双手平摊在膝盖上,特别是他那双眼睛,看着他们的时候炯炯有神,在目光转过来的时候,眉毛跟着就往上一挑,然后恢复如常。
  这些,都是训练出来的,所谓的站如松坐如钟,又所谓的眼到神到,一个戏剧演员,如果眼睛上的功夫不到,那肯定是不合格的。
  他们在排火中练时,对扮演韩湘子的演员,有一项特殊的技能要求,那就是要能大小眼,韩湘子在乔装丑僧向林氏挑逗时,右眼睁得老大,左眼缩得很小,甚至连乌珠也看不到。
  不是经年累月的训练,一般人哪里做得到。
  张总这坐姿和眼神,再看他这外形,让刘立杆一看就知道,他应该是剧团的小生出生。
  谢总介绍说,张总原来在他们当地,确实是响当当的小生,后来当了花鼓戏剧团的团长,海南建省的时候,他扔掉好好的团长不做,也凑热闹,跟着一大帮老乡下海跑海南来了。
  “现在剧团,已经搞不赢了,刘总应该知道。”
  听谢总这么说,张总插话道,刘立杆点了点头,心想,这他妈的,天下剧团是一家,还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一个日子好过的。
  刘立杆向谢总和张总介绍郑炜,说这是我们的财务副总,北京来的。
  “那正好,今天的事,还真和财务也有关系,大家一起聊。”谢总说。
  刘立杆和郑炜坐了下来,谢总和他们说,张总在海城有个项目,现在有资金缺口,想找人合作,这资金的缺口比较大,我就想,只有你们公司才有这个能力,就让你们过来见个面。
  老谢笑道,张总还有点顾虑,怕项目不入法眼,我就想嘛,这生意,谈得成谈不成,谈谈又无所谓,大家都是朋友。
  刘立杆赶紧说是是,谢总开口了,还有什么话说。
  “张总的项目在哪里?”郑炜问。
  “就在龙昆北路。”
  “华银大厦边上的那个项目,就是你的?”郑炜问,他们每天汽车来来去去,对龙昆北路,当然很熟悉。
  “对。”
  “那项目好像停在那里,已经造了几层?好像是十六还是十七层?”刘立杆问。
  “十七层。”张总说,“从去年十一月停下来,就没再开工,三个多月了。”
  “资金问题?”
  “对,像我们这样的人,人到了海城,其实关系都还是原来在老家的关系,有一笔银行贷款,授信都已经下来,但因为行长出了事情,被卡住了。”
  “这笔贷款,金额多大?”郑炜问。
  “六百万。”
  “你这项目,到完工,资金的缺口多大?”
  “一千三百万。”
  “你现在是要找这一千三百万还是六百万?”
  “最好是一千三百万,如果不行,六百万也可以。”
  “项目已经投了多少钱?”
  “一千五百多万。”
  “对不起张总,我这话可能有些冒昧。”郑炜说,“你可以告诉我,你原来投的这些钱的来源吗?”
  “没有什么,郑总,这里面有八百万是银行贷款,我老家那边的银行,还有就是我自己的积蓄和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大头是我在香港的表姨,她借了我六百万,要没她这个钱,我也不敢跑来海南。”
  “好,谢谢张总,现在这个项目,土地和在建工程,质押了吗?”郑炜继续问。
  “没有,本来这次,土地要做质押的,但因为出了这么个事。”
  “是同一家银行?我是说前面八百万和这次这个。”
  “对。”
  郑炜明白了,前面的那八百万,之所以没有要求土地质押,那是因为一来异地质押的手续和流程比较麻烦,二是,这地在去年,并不值钱,张总拿到这地时,最多也就花了三百多万,去年的土地也没怎么增值,银行没有多大的兴趣。
  那八百万,张总一是凭自己的人脉,再来就是在当地,找到了有实力的单位,给他做了信用担保。
  现在土地的价格上涨了,银行要求质押,其实里面有追加担保的意思,这一块地现在可不止六百万,如果按眼下的评估价,把前面八百万都能覆盖了,可以让自己前面的贷款,也降低风险。
  这事没有继续下去,也是银行的惯例,一朝天子一朝臣,后任才不会来替前任擦屁股,哪怕这笔钱出了风险,后任也无需担责。
  “张总,八百万是什么时候贷的?”
  “去年的七月二十号。”
  那也就是说,张总还有四个月可以活,甚至没有四个月。
  如果这段时间,他不能让工程尽快复工,各方面的压力就会接踵而至,不仅借他钱的亲朋好友会慌,银行也等于是找到了理由,可以要求提前收贷,前任行长已经靠不住了,就全看他在老家那家担保单位的能量,和他们对张总的支持力度。
  但这一切,都是在工程进展顺利的基础上的,八百万可不是靠友情可以支撑的。
  郑炜看了看张总,她觉得他现在可能,已经有这样的压力了。
  “张总,我问一下,你们公司的股东构成是怎样的?”刘立杆问。
  “两个股东,但其实就我一个人,还有一个是我小舅子,跟着我在海城,帮我开车,他是挂名的。”
  刘立杆点了点头,他觉得这样的公司,真要合作起来,倒也没有那么复杂。
  “你准备怎样的合作方式?比如,是出让股权,还是出让整个项目?”郑炜问。
  “都可以,只要能解套就行。”张总叹了口气,“唉,我现在已经是焦头烂额。”
  刘立杆和郑炜,看着心里都觉得好笑,心想,这张总还是个实在人,哪里有和人谈合作的时候,这么沉不住气的,谢总也笑了,用浏阳话骂道:“该只伢子蛮呆滞喃。”
  张总有些尴尬,他说:“不都是朋友嘛,朋友面前,就不扯鬼了。”
  “我问一下,张总,如果是整体收购的话,张总的开价是多少?”郑炜问。
  “三千万。”
  “项目的建筑面积是多少?”
  “五万两千多方。”
  “现在工地上停工的原因是什么?”刘立杆问。
  “工程款,按进度,有两百多万工程款没有按时支付,就……”
  张总说着的时候有些欲言又止,刘立杆心里有些奇怪,照道理说,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两百多万的工程款没有及时支付,那建筑公司也不可能就把你工程硬生生地停下来,一般是会继续追讨,然后减缓工程的进度而已。
  毕竟一个工程要完全停下来,对建筑公司来说,也是有很多的麻烦的,建筑公司的很多建筑机械和模板什么的,都是租赁的,你提前归还,人家也不可能减少租赁费,还有那么多的工人要重新安排,麻烦一大堆。
  刘立杆看着张总,张总想了一下说:“嗨,这建筑公司,当时也是朋友介绍的,谈的时候都好好的,双方很愉快,但真到了有困难的时候,说翻脸就翻脸了,只要一天还没付钱,他们就找了很多的人来闹。”
  “都是烂仔?”
  张总点了点头,刘立杆明白了,这样的工程,张总即使有钱,一下子也难很快复工,对方肯定会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这也解答了刘立杆前面听张总说时,一直困扰着他的疑问,房子都已经造到十七层了,张总为什么还不开卖,就现在这个形势,卖了不就有钱了?
  刘立杆知道张总的症结在,你要开卖,买的人至少要去现场看看,现在那些烂仔,大概是连工地都不会让你进去,你要是敢进去,说不定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人家现在,就是要让你什么也干不了,来逼迫你去想办法筹钱。
  郑炜在一边想着,想好了,她看了看刘立杆,然后和张总说:
  “你这里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不过,对不起哈,可能是我的职业习惯,张总,我们也不能只听你说,还是要看到真实的东西,这样,张总,能不能辛苦你们财务一下,把你们公司的所有财务报表和账册,都送到我们公司,我们核实一下。”
  “可以可以,应该的。”
  “要真实的,不要给税务的那套,不真实的我们也能看出来。”郑炜笑道。
  “那不开玩笑吗,保证真实,什么时候要?”
  “就现在,可以吗?大家辛苦一下,晚上加个班,我通知我们财务,也回到公司。”
  郑炜话一出口,连刘立杆都吃了一惊,发什么神经,就是要看,明天还来不及吗,今天还有组庵湘菜呢。


第473章 你这个人哪
  郑炜看了看刘立杆,和他说:“怎么样,那我们走吧?”
  谢总赶紧说:“不急这一会,大家一起吃了饭再说。”
  刘立杆犹豫着,郑炜说:“谢谢谢总,下次再吃,我们需要马上回去,把这事先商量一下,再等张总他们的人来。”
  刘立杆听郑炜这么说,也站了起来,和谢总张总说:“那我们先走,谢总,这饭记着,张总,我们待会见。”
  张总赶紧说好好,待会见,他转身朝谢总说,老哥,那我也回去了,带人过去。
  谢总点了点头。
  刘立杆和张总交换了名片,郑炜想到了,她说:“张总,项目的资料,你能够一起带过来让我们看看吗?”
  “车上就有,我下去就给你们。”张总说。
  谢总见他们都这么说,张总的事也确实要紧,他就说:“那好,不耽误你们办正事,事情办完了,我们再好好聚聚。”
  刘立杆和郑炜赶紧说好,谢谢谢总!
  谢总看着郑炜说,郑总不错,还真是雷厉风行。
  郑炜羞涩地笑笑,说不敢当。
  三个人到了下面停车场,张总从尾箱里,拿出了一本项目资料,交给郑炜后,自己急匆匆地就走了,看得出来,他是心里着急,觉得这次有戏,千万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上了车,刘立杆和吴朝晖说,走吧,回公司。
  吴朝晖睁大了眼睛叫道:“不吃饭了?”
  “吃吃,你他妈的就知道吃。”刘立杆骂道。
  郑炜笑道:“饭当然要吃,你先送我们去公司,再去给我们买点回来,我们在办公室吃。”
  吴朝晖说好。
  刘立杆看着郑炜说:“怎么,你不会是真的要收购这个项目吧?”
  “那你是逗谢总和张总玩?”郑炜反问。
  “肯定没有这个意思,我就是想了解一下这个项目。”
  “现在了解了吧?”郑炜把那本资料拍到了刘立杆怀里,“没了解就再了解一下。”
  “什么意思?”刘立杆觉得郑炜有些莫名其妙。
  “你不觉得这是个好项目吗?”
  “项目是不错,张总的要价,应该说也不高,可是,北京会同意吗?”
  “你方案都没提出来,怎么就知道不会同意?”
  郑炜一句话,就把刘立杆给呛住了,刘立杆瞪着她,她也看看刘立杆,莞尔一笑。
  两个人都沉默了,过了一会,郑炜和刘立杆说:“如果我们能提出有说服力的方案,行里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会同意,当然,他们会倾向于收购整个项目,我有把握说服他们。”
  “真的?”刘立杆兴奋了。
  “当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