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做。”
  张晨和小昭点点头,他们明白,看样子他们是要再去一趟广州了。
  他们和海根告别,张晨带着小昭,决定还是先回红旗旅馆,把他们摊位定下来这事,去和桂花姐说,虽然他们不说,桂花姐回去,海根也会和她说,但他们觉得,还是要自己过去,先告诉桂花姐一声。
  接着,他们还要去杭城大厦,把这个消息告诉瞿天琳和小安,她们也一定会为他们高兴的。
  张晨和小昭走进了红旗旅馆,桂花姐远远地看到他们,就叫道,办好了?
  张晨和小昭一愣,小昭说,姐,你怎么知道?
  话刚出口,她自己也笑了起来,不是有电话嘛,他们离开了那里,海根哥当然会马上打这里的电话,告诉桂花姐,他们办好刚走。
  小昭坐在值班室里,她看看周围,拉着桂花姐的手,眼眶红了起来,桂花姐吃了一惊,问道:“小昭你怎么了?”
  小昭笑着摇了摇头,她说:“我就是想到,再过几天,要离开这里,离开姐了,心里有点难过,我舍不得这里,这是我到杭城的第一份工作。”
  桂花姐笑了起来,骂道:“吓我一跳,我以为什么事情,你离开这里,可没有离开我,你们去了市场,就在我家边上,离我家更近了,我想啊,你们去了那里,不光光是我,连我婆婆都会经常去你们那里串门的,到时候你不要嫌烦就是。”
  小昭叫道:“我怎么可能嫌烦,我和张晨,巴不得天天能见到你们,张晨你说是不是?”
  张晨赶紧点头说是。
  桂花姐拿了纸巾,替小昭擦着眼泪,和她说:“都要当妈妈的人了,别动不动就哭,老是流眼泪,对肚子里的小孩不好。”
  小昭皱着眉头,扁了扁嘴,和桂花姐说:“这眼泪它自己要流出来,我也没有办法,人家就是舍不得这里嘛。”
  “好好好,舍不得就经常回来看看,这里的人,也一样舍不得你的。”桂花姐说。
  张晨和小昭,从红旗旅馆出来,接着就去了杭城大厦,杭城大厦门口的停车场边上,有一排蓝色的彩钢板搭的简易房,一个个店铺,在卖着各种零食和糕点糖果。
  两个人走到那里,买了糖炒栗子,还买了葱包棍和油炸臭豆腐,提着它们上楼。
  小安看到他们进来,大声叫道:“好啊好啊,我要吃糖炒栗子。”
  张晨和小昭还没说话,里面房间瞿天琳就叫到:“是小昭吗,快点进来。”
  小昭探进一个脑袋,问道:“姐,你怎么知道是我?”
  瞿天琳笑道:“不是你,小安怎么会这么疯七疯八。”
  三个人嬉笑着进去,瞿天琳看到小昭手里的东西,大喜:“哎呀,我正好肚子饿了,把臭豆腐给我。”
  小昭走过去,瞿天琳从边上拿了一张报纸,在桌上摊开,小昭把手上的几个塑料袋都放在报纸上,瞿天琳和小安说,你去把外面的门先关一下。
  小安嘻嘻笑着跑出去又跑回来。
  张晨和小昭在瞿天琳的对面坐下,小安就站在小昭边上,靠着办公桌站着,四个人各取所需,吃了起来。
  小昭把他们刚刚去四季青交了钱,他们准备要去四季青卖服装的事情和她们说了,瞿天琳叫道:“太好了呀,这么说我们小昭,要当老板娘了?”
  小安也说:“那我要来蹭衣服穿了。”
  小昭笑道:“蹭吧蹭吧,让你蹭个够。”
  “我不可能够的,我要把你们蹭破产。”
  小安话音刚落,瞿天琳就骂道:“呸呸呸,人家还没有开张,你就来说破产,胡说什么?”
  小安吐了吐舌头,朝小昭和张晨做了个鬼脸,两个人大笑。
  四个人把臭豆腐和葱包棍先吃完了,瞿天琳一边用纸巾擦着自己的手,一边和小安说:“快去把窗户开一下,万一有客人来。”
  这是要散去臭豆腐和葱包棍的葱花味呢。
  “你们准备卖什么?”瞿天琳问张晨和小昭,小昭苦着脸摇了摇头,和瞿天琳说:“姐,我们还正愁这个呢,我们两个,又没做过服装生意。”
  “没做过怎么了?”瞿天琳说,“小张的眼光不错,他进的货肯定很好,你穿什么都好看,只要你穿着卖,买的人肯定会很多。”
  小昭扁着嘴说:“可人家都要大肚子了,什么也穿不了了。”
  瞿天琳骂道:“你那肚子大起来,就不会小了?你以为你怀的是哪吒,要怀三年半?”
  张晨和小安大笑,小昭瞪了张晨一眼。
  瞿天琳问他们,准备去哪里进货,张晨就把海根和他们说的,和瞿天琳说了,说他们准备去一趟广州。
  “看看,这不是已经入门了呀。”瞿天琳说,“都知道去广州进货了,去广州是对的,广州我还是很熟悉的,你们到了以后,可以住在西湖路和北京路附近,那里离火车站很近,到了晚上,西湖路有一个灯光夜市,都是卖服装的,全国各地的人都跑去那里进货。”
  “太好了!”张晨叫道。
  他看看小昭,小昭也兴奋了起来,他们都有一种,在黑暗中见到光明的感觉,这不,前面还担心不知道去哪里进货,现在,天琳姐不仅告诉了他们进货的地方,连住在哪里方便都帮他们想到了。
  “还有沙河,白天你们可以去沙河,那里也有个很大的服装市场,很多进货的人也去那里,从西湖路坐公交车去沙河,也不远,八九公里,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你们可以白天去沙河,晚上回西湖路,这样一趟头,两个市场在一天就都走遍了。”
  “好好,天琳姐这么一说,我们就有底了,等等,我拿笔记下来。”张晨说。
  “我帮你写好吧。”
  瞿天琳拿过纸笔,想了想,在纸上画了几个圆圈,然后用线把这几个圆圈连起来。
  她在一个个的圆圈边上,边写边和他们说,这里是广州火车站呀,这里是西湖路和北京路的路口,是不是就一点点路,大概四五公里,穿过越秀公园就到了,这里,呶,这条线过来,就到了沙河了。
  瞿天琳把写好的纸折起来,递给张晨,和他们说:
  “定下来哪天去广州,告诉我,我有关系,我给你们买卧铺票,这要坐到广州,小昭可吃不消。”


第515章 最后一天
  接下来这几天,张晨无所事事,也不需要再出去找工作了,就等着到了月底,小昭离开红旗旅馆以后,他们南下广州进货。
  张晨后来又去了海根那里两次,海根和他说,你们去广州,也不用太早去,等市场开业之前十天去就可以了。
  张晨不明白,海根和他说,这服装可是有时间性的,你们要是去早了,进来的那些货,等市场开业,新款都变旧款了,你们怎么卖?这批发市场的服装,和零售店可不一样,一个款式,能新个个把礼拜,就了不起了。
  张晨想想有道理,还真是这样,他去过的那些店,都是几天就换一批款式,站在门口那些小姑娘,不是叫着爆款,爆款,就是叫来看看新款。
  他又想到,为了不让自己去了广州,把人家的旧款当新款进过来,他干脆每天早上,腰里卡着腰包,就去市场转转,看看都有哪些货。
  可能是因为画画的原因,张晨对这些服装的款式和颜色都记得特别清楚,只要见过,就不会忘。
  他想自己要是偷版的,哪里会需要去买一件样衣或偷偷地拍照,自己的眼睛,就是照相机,只是偷版这种下作的事情,自己是肯定不会做。
  用不着,更是不屑。
  他到市场,只是来了解人家在卖什么,什么价格,不会有其他的企图,掩盖自己真实的身份,乔装成来进货的,那不是怕被人误解嘛。
  每天晚上,张晨就跟着小昭学四川话,把一些日常用语,学得溜转,这样自己,就越来越像是重庆朝天门的。
  去的次数多了,张晨很快就能分出这市场里,哪些摊位在卖的是广州货,哪些是温州货,哪些又是杭城自己生产的。
  一般来说,广州货的款式比较简洁,面料新颖,做工精良,颜色比较艳丽,花型和面料上的图案也比较洋气,适合小姑娘穿。
  温州货的设计比较复杂,喜欢把不同的面料拼接在一件衣服上,款式相比广州货老气,也更接近正装,比较适合三十岁以上的女性或上班的时候穿着。
  要么就是另外一个极端,颜色大红大绿,把某一个细节作为整件服装的亮点,比如一个大翻领,或一粒很夸张很大的纽扣或腰带扣,这一类的服装,特别对打工妹的胃口。
  至于杭城本地货,海根说的没错,大都是温州货、广州货的仿版,做工比较粗糙,市场里什么好卖就仿什么,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比正版便宜,所以对正版的冲击很大。
  三个地方的产品,张晨观察了以后还发现,在纽扣、拉链、包括洗唛这些辅料的差别很大。
  广州货的辅料最好,温州货次之,杭城本地的货,因为找不到和正版一样的辅料,就用其他的代替,这些辅料,基本是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或杭城东站小商品市场采购来的,用料和做工都比较低劣。
  分清了这些差别以后,张晨再去,就特别注意那些卖广州货的摊位,看他们每天都在卖什么。
  张晨发现,果然和海根说的一样,他们几乎三四天就换一批款式,或原来的款式每天还在卖的时候,就有新款来了,这些新款,都放在下面,并不出样,大概是怕被人仿款。
  只有老客户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拿出来,直接卖给老客户,甚至有些,还限量供应的,一个客户,不能让你拿很多,张晨听到有客户抱怨,老板就和她解释,新货刚出,广州那里也供应不上,没办法,只有大家匀着卖,等大货上来就好了。
  这其实也是一个试单的过程,就是由这些老客户,帮他们验证新款好不好卖,不好卖就马上掐掉,换其他的款,好卖,就大量地下单给广州,接着就等大货。
  所谓的大货,就是大批量的货,大批量的货上来以后,他们才会把样出到墙上,或者模特的身上,但这时候,已经又有新款,在下面秘密地供应给老客户了,就这样一茬接着一茬。
  从市场出来,张晨会去门口的书报亭转转,既然要干这一行了,他自然要学着去了解这行,书报亭里,关于时装方面的杂志并不多,主要就是《上海服饰》、《世界时装之苑》和《瑞丽》这样几种。
  张晨都买了,看了以后,他觉得《上海服饰》更接近温州货,《瑞丽》上面,一大半都是日本模特和服装,更接近广州货,市场里的有些货,干脆是直接抄了杂志的,速度还真是快。
  而《世界时装之苑》,哪个也不接近,它上面的服装,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在市场销售,哪个背时鬼要是把它上面的服装仿下来,那他肯定要亏死了。
  但张晨最喜欢的,却是这本,他觉得这本杂志,在他面前,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让他知道了什么是米兰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还认识了那一个个的世界名牌和设计师。
  报刊亭里,还有专门的,外文版的米兰时装周的专刊卖,很贵,两本就要一百八十块钱,是小昭一个月的工资了,张晨咬了咬牙,还是买下了,虽然上面的那些服装,比《世界时装之苑》上的更夸张,但张晨就是喜欢。
  他觉得,这对提高自己的眼界是有好处的,他以前从来也不知道,这个世界,原来还有一批时装是这样的,它们不是给人穿的,完全是给人在舞台上看的。
  大概是因为在四季青的缘故,报刊亭里,还有一些关于服装裁剪方面的书,张晨也买了一些,他很想了解,一块布,最后是怎么变成一件衣服的。
  每天,张晨除了去四季青之外,就是去红旗旅馆帮小昭干活,干完活后,两个人再一起回家。
  小昭要走了,旅馆里的人都有些不舍,连秀莲都比以往表现出了更友好,和小昭交接班时,也不早走或者迟来了,该自己这个班干的活,也自己干完了,不再留给小昭,时不时地,还会突然地就来亲热地抱住小昭,和客人说,这是我小姐妹。
  反倒让小昭感到有点不适应。
  今天是四月三十日,是小昭最后一天在红旗旅馆上班的日子,上的是早班。
  一点多钟,两个人收拾东西,正准备回家,张晨的bb机响了,他看了看,是一个陌生的电话,拿起值班室桌上的电话回过去,对方说是新侨饭店总台。
  张晨心里疑惑,这新侨饭店找自己,会有什么事,自己从来也没有和他们打过交道啊。
  “请问您是不是张晨张先生?”对方彬彬有礼地又确认了一遍。
  张晨说是,是我。
  “您好,张先生,我们前台,有一个您的包裹,请问您什么时候可以过来取一下?”
  “我的包裹?我的包裹怎么会在你们那里?”张晨奇怪了。
  “哦,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是一位客人留在这里,让我们通知您来取。”
  “什么客人?”
  “对不起,这个我也没见到,客人留下的时候,不是我当班,我只是负责通知您。”
  “好吧。”张晨尽管心里很疑惑,还是说道:“我等会过来拿。”
  “好的,张先生,请问您什么时候可以来。”
  “大概两点半左右吧。”
  “好的,张先生,请您到新侨饭店总台,张先生再见!”
  “再见!”
  张晨挂断电话,小昭在边上听着他的对答,感觉有些莫名其妙,问他:“谁的电话?”
  “新侨饭店总台,说是我有一个包裹放在那里,让我去拿,我的包裹,怎么会在那里?”张晨说着,摇了摇头。
  小昭也觉得奇怪,她说,会不会是什么人,找不到你,把东西放在他们那里了?
  “怎么可能,他们都知道我的bb机号,怎么会找不到我,要找我,直接扣我就可以了。”
  “那一定是新侨饭店的前台搞错了,他们扣错人了。”
  张晨还是摇头:“不可能的,哪里有这么巧,他们扣错了人,而他们原来要扣的那个,名字也叫张晨?他在电话里,都问了我两遍,是不是张晨了。”
  两个人坐在那里,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张晨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