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5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行头不对”陈启航林一燕奇怪了。
  “你应该是大背头,背带裤,林一燕应该是穿旗袍。”刘立杆说,“这样才符合你们的身份,我去北京,和孙猴说碰到你时,他就觉得,你们应该这样。”
  陈启航和林一燕大笑,陈启航问,对了,猴这次没来吗
  “去美国出差了。”张晨说。
  去“湖畔油画馆”之前,老谭叫来了两艘水上巴士,张晨说,启航,你想享受享受两条船专门为你而开,老板陪你乘船的感觉吗
  陈启航大笑。
  一行人上了船,很自然地,所有的人就分成了两拨,男的在前面的一条船上,女的都上了后面的一条船。
  船在米市河里穿行,老谭让开船的,特意把船顶收了,他们头顶沐浴着星光月色和岸上微醺的灯火,船底是被已经有些凉意的风吹碎的斑斓。
  岸上桥上,不时就有陌生人和他们打着招呼,看得出来,人到了这个环境,自然就因为心情舒畅而变得平和友善。
  孟平大发感叹,他说,杆子,你这个黑心资本家,这一件事情还真做得功德无量,我孟平哪一天要是能让秦淮河,也变成这样,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张晨笑道,怎么,孟平,你不追求你第一高楼的梦想了
  孟平笑道,第一高楼,不也是名吗这要是让河边的人,都念叨你的好,那也是名,利可以满足一个人的感官需求,名可以满足一个人的心理需求,我就是心里饥渴
  “那名利双收呢”陈启航问。
  “那会被撑死,天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孟平说,“所以你看到那么多的老板去做慈善,你以为他们是天生心肠好天生心肠好的,就发不了大财了,他们只不过是用利,再去买他们的名,在满足自己感官需求的时候,还要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你这话太绝对,老孟,我就是天生心肠好。”刘立杆叫道。
  “好好,你就是奇葩,你要是皇帝,就是千古一帝,可以了吗”孟平笑道。
  汉高祖刘邦,看着两岸的男男女女,和他们说,在高雄,有一条河叫爱河,我看这里,才是真正的爱河。
  张晨说对,这里的气质,和杆子很配,什么人造什么东西,还是没错的。
  一船的人大笑,刘立杆骂道:“张晨,有没有搞错,最早给饥渴男女提供便利的可是你,是你的那个花园,还有后面的水杉树林。”
  张晨一想,也是哦,忍不住大笑。
  陈启航看着河两旁的工地,问刘立杆,杆子,这河两边的房子都是你的
  刘立杆说对,启航,你要是在这河两边,吐一口痰,都是吐在我的土地上。
  陈启航笑道,那我要多吐几口,老板不会罚款吧
  孟平骂道,看到没有,这里才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你们看河两岸,这些漂亮的景观,这就是杆子的天生好心肠,但好心肠的后面是什么,就是裸的逐利。
  孟平这么一说,大家觉得还真是。
  老谭公允地说,不过,能客观造福了广大市民,就还是不错的,这大概也是政府会支持这个项目的原因,这比裸的掠夺强多了。
  “流氓恶霸和黑社会,才会裸的掠夺,那是豪夺,商人都是用脑子,是巧取。”孟平说,“你们知道上海南京路是谁造的吗”
  “应该是哈同吧。”张晨说。
  “没错,就是哈同。”孟平说,“南京路刚造好的时候,是一条很偏僻的路,没有什么人,哈同想了什么办法他在整条路上,铺了檀香木,你们想想,这还不稀奇死大家都跑去那里,这条路的人气,就起来了,这就是巧取。
  “也是老谭说的,客观造福了市民吧要是没有哈同这么一个商业奇才,怎么会有南京路,要是没有南京路,整个上海会逊色多少所以我觉得,巧取不丢人,豪夺才是让人讨厌的。”
  “这么说来,我们也是巧取。”陈启航说,“利用了人们贪婪的心理,进行巧取。”
  刘立杆觉得陈启航这话不对,他认为,赌博的人并不一定是贪婪,比如自己和孟平,至少不贪婪,但为什么,很快会被那玩意儿吸引,这里面,应该有比贪婪更复杂的东西。
  但这个话题,刘立杆不好说。
  两条船绕回到艮山电厂码头,大家上了岸,姚芬和赵欣,已经把“湖畔油画馆”的灯打开,姚芬在门口等他们,他们到的时候,张晨看到里面还有几个人在参观。
  姚芬赶紧和张晨解释,她说,门开着,附近散步的人,他们要进来看看,就让他们进去了。
  张晨点点头说好。
  大家进去,姚芬领着他们一路走着,讲解着,有些地方,特别是对某幅作品本身的解读,她觉得自己说的不够透彻,就求助地看着张晨,张晨就接过去,和他们解说着。
  老谭叫道,这样看展览,还是有收获的,原来觉得这些画里的,桌子都摆不平的,房子都是歪的,原来它们的摆不平和歪,都是有道理的。
  姚芬笑道,有些画理,我也说不清楚,但张总一说就清楚了。
  看完楼上楼下,再去看张晨的保险库,老谭说,这样看来,这保险库还是小了,按你这藏品增加的速度,到明年就不够用了。
  张晨笑道,明年增加的数量就不会有这么多了,这刚开馆,难免会追求藏品的数量,到了明年,追求的就是质量了。
  “这个对,张晨,你要提高你这油画馆的门槛。”陈启航说,“让大家觉得,被你的油画馆收藏是一种荣耀,不是你去买他们的作品,很多时候,是他们想送作品到你这里,你都不要。”
  张晨点点头,觉得陈启航说的有道理。
  贺红梅也说,就像那些演员,你们看他们出席什么活动,都要拿人家出场费,但有没有听说出席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颁奖典礼,还要出场费的,只怕是相反,让他们出钱参加,他们都打破头要争取,但你就是出了钱,人家也不一定会让你参加。
  第二天,陈启航和林一燕,看了张晨的动感地带和延安路的专卖店,专卖店和开张的时候,他们来看到已经不一样,营业场所扩大了一倍,又去三堡厂里看了,更是和他们上次来时见到的,大不一样,陈启航和林一燕,都很为张晨和小昭高兴。
  陈启航和张晨说,在澳门,听杆子说了你们这里的情况,就很想来看看,来看过之后,看到你们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做的好,真是太棒了。
  吃过中饭,他们又到刘立杆的几个项目跑了一圈,一整个下午就过去了。
  傍晚的时候,贺红梅飞回了北京,陈启航和林一燕的时间也很紧,他们一大帮人,干脆连夜去南京,张晨和小昭,还有刘立杆,也陪他们去了。
  在南京,大家看了孟平和钱芳他们的项目,傍晚的时候,陈启航和林一燕,就要飞去珠海,从珠海过境回澳门,他们说,实在是时间太紧了。
  其他的人都很理解,刘立杆问陈启航,这三天,是不是去你们赌场出老千最好的时机,这老板和金牌荷官都不在
  陈启航笑道,你想去吗
  刘立杆和孟平嘿嘿笑着,都有些不好意思。
  陈启航悄悄和刘立杆说,你们走了,我一直很关注出入境记录,幸好,都没有发现你和老孟。
  过去了过去了,刘立杆说,原来是好几头小鹿在心里乱撞,现在这些鹿都没有了。
  陈启航大笑,他说,没有了就好。
  孟平在一边笑着问,启航,要是大陆先富起来的这批人,都像我们这样,那你们是不是要关门啊
  “关门也不怕。”陈启航笑道,“关门不是还可以到你们这里打工吗”


第940章 乡下来的老人家
  这一年眼看就快到年底了,张晨他们还有一件大事需要做,那就是二货的婚事,张晨、老谭和小昭,已经按他们当地的规矩,上门提过亲,二货他们的结婚证也已经领了,接下来还有最后一个流程,那就是要在女方家里摆过酒后,把女方接到杭城来。
  说接其实也就是一个形式,其实女方一直就在杭城上班,但这酒是一定要摆的。
  时间定在十一月二十八日。
  女方家里什么都准备了,就是需要他们一对新人和张晨他们,回去一趟。
  刘立杆骂道,什么新人,早就已经旧了吧,二货你有这么老实
  二货嘿嘿笑着。
  二十七日一大早,张晨和小昭、老谭,还有刘立杆,开着刘立杆的虎头奔,和小昭的宝马,带着二货和他女朋友,应该说是老婆了,去他们老家,汉高祖刘邦也要求一起去。
  张晨看着刘立杆,问,跑长途,你这车不怕底盘被刮了
  刘立杆说不怕,底盘刮了再修就是,这二货不是要骚包一下吗,那怎么少的了我的骚包奔,哎,不对,张晨,你怎么就关心我的,不关心小昭的宝马
  张晨笑道,小昭是二货的婶,开散架了也什么应该的,你是什么
  “叔啊,小昭是婶,我怎么不是叔,二货,你说是不是”
  二货笑道:“逼养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刘立杆骂道:“看到没有,这二货为了娶媳妇,什么都可以将就,现在让他叫我爷爷,他都肯。”
  他们两辆车从杭城出发,孟平和李阳,从南京出发,老谭和孟平说,他们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的,孟平叫道,那怎么行,要让女方看看我们二货的亲友团,也是兵强马壮的。
  老谭笑道,好好,谢谢,有心了
  好在这一路往北去,都是平原,路比往西南走好走多了,路途也没有那么远,他们不过是开了十三个多小时,当天晚上就到了二货他们老家的县城。
  担心这么多的人到了女方家里,没地方住,他们决定当天晚上,就住在县城里,第二天一早再去女方家里,张晨他们到了一个多小时,孟平和李阳也到了。
  女方的酒是中午,张晨他们到了县城,就引起了轰动,那里的人,哪里看到过这么高级的三辆车。
  到了女方的村里,就更是把全村的人都吓一跳,他们基本都还是用拖拉机接新娘,有用汽车的,都很了不起了,没想到这一下,还来了三辆。
  喜酒热热闹闹摆了三十几桌,几乎村里的空地,都摆上了酒桌。
  有八桌是摆在村里的晒场上,女方关系亲近的亲戚,和村里上得了台面的人物,都在这里。
  女方的家人和他们村里人很客气,也有存心捉弄玩耍的意思,一个个轮番来敬张晨他们这桌的酒,开始的时候,是张晨、刘立杆和孟平三个人在应付,村里人觉得胜券在握,这三个人,酒量虽然不俗,到底抵不过他们人多。
  但当老谭和汉高祖刘邦站起来,把他们统统都吓住了,两个人轮番出战,只要有来叫阵的,不喝倒就不放人家走,几个人倒下后,就没人再敢来叫阵了。
  这喜酒,从十一点,吃到了下午三点多,总算是可以收场了。
  张晨他们带着两个新人往回赶,到了县城,想想还是算了,不在这里住了,反正肚子都还撑着,不如继续赶路。
  赶到凌晨,孟平他们就可以回到南京,张晨他们,也可以到杭城了,那县城里的旅馆,哪里有家里舒服,就是和车上,也不能比。
  回到杭城,二货他们两个人在杭城都没有什么亲戚,可以从简,老谭就在天香楼,搞了个两桌的包厢,请了杭城的好朋友们,还有女方的几个同事,大家过来热闹一下,这二货的婚事,就算办完了。
  看着二货他们一对,喜滋滋的样子,老谭感觉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走到今天,自己和死去的老战友,总算是可以有个交代了。
  一九九六年眼看着就要过去,这一年,从大了说,报纸上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是,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对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来说,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了遏制,物价开始平稳。
  对张晨和刘立杆他们,甚至魏文芳和吴朝晖他们来说,在这一年,他们的企业都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业务也有了显著的拓展,这是服装行业美好的一年,快递行业美好的一年,当然也是房地产行业美好的一年。
  刘立杆老是和张晨、魏文芳他们说,我们造房子的,是跟在你们屁股后面吃屁的,你们日子好过了,我们就好过,你们要是不好过,谁他妈的会有钱来买房子啊,所以我恭祝你们多多发财,快快发财。
  瞿天琳现在也喜气洋洋的,因为他们深圳的印务公司,进行了股份改制,原来占他们公司百分之六十五股份的,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退出了他们的印务公司。
  瞿天琳和她老公,变成了公司的大股东,现在,瞿天琳的身份,已经是公司的老板娘,而不仅仅只是杭城分公司的经理,她老公在深圳当着董事长兼总经理,而她继续留在杭城,因为浙江这边的业务,越来越庞大,对他们公司,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瞿天琳他们公司,已经搬去了“锦绣江南”,和她前后脚搬进去的,还有绍兴大华化纤有限公司,也就是老倪的企业。
  张晨和刘立杆,两个人一起上门,去祝贺他们的乔迁之喜。
  老倪指着运河对面的动感地带,问张晨,小张,你的办公室是不是就在那楼上
  张晨说对对,我站在办公室里,都可以看到倪总你的办公室。
  “那我站在我的办公室里,是不是也可以看到你的办公室”老倪问,张晨和刘立杆都笑了起来。
  老倪和他们说:“我以后一大半的时间会在这里,我们可以经常聚聚,我这乡下来的老人家,太需要和你们年轻人接触,不然,我怕自己赶不上趟。”
  “倪总你太客气,我听天琳姐说,你的企业,现在在柯桥已经是数一数二,是我们应该向你学习才对。”张晨说。
  倪总赶紧摆了摆手说:“空架子,现在我们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摊子铺得很大,场面上很好看,但实际一年没赚多少钱,你也是知道的,那轻纺市场里,面料差五毛差一块现在就吓死人了,大家的成本都是透明的,哪里还有什么钱好赚。
  “我们和你们做服装不好比,你们还不会这么打价格战吧小刘他们卖房子,更不会像我们这么打,我们现在,和人家比,就靠一个规模,哪里有什么效益,不满你们说,我现在天天都在想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