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6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小时,为租他们仓库的客户,提供从物流基地到市区的短途转运。
  这一举措,大受客户的欢迎,觉得这样,比自己配送方便,也省钱多了,而对二货他们来说,把所有客户的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配送,是很赚钱的事情。
  特别是很多客户的货,其实都是要送到同一家超市去的,他们一车就可以配送好几家的货。
  二货还向张晨建议,组建一支专门的装卸队,配了八辆叉车,每天负责为客户装卸货,当然是有偿服务,但这一个举措,又受到客户的欢迎,客户也觉得,这比自己到外面去叫人来装卸货,方便多了,而且,因为是专业的装卸队,货品的损坏,也大大地降低。
  这个物流基地真搞起来以后,张晨才发现,做物流虽然每年的产值,看上去不高,但其实,净利很高,因为你一次性投入之后,几乎就不再需要投入什么。
  整个物流基地,每天损耗最大的就是水电,但基地的水电,和市场一样,都是由客户分担的,车队和装卸队还有食堂的收入,在扣除必要的人员开支之外,每个月也都能赚不少的钱。
  二货突发奇想,在物流基地的一角,盖了一间有三十个房间的小旅馆,没想到也是大受欢迎,那些来运送货的司机,几乎让这个旅馆,天天客满,对他们来说,又是一块收入。
  和当初从五十亩地,一点点地加上去,变成现在的物流基地,让张晨感到有些意外。
  张晨同样没想到的是,这地方只要是你的,你一点点往里面加东西,赚到的,也都是你的。
  看着二货,把一个物流基地,搞得红红火火的,老谭也感到很欣慰,他和张晨说,这看人的眼光,还是你准,我也没有想到,这二货真上心的时候,这人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张晨笑道:“我还担心,他不要哪天突发奇想,真的要在这物流基地里,搞一个幼儿园。”
  老谭大笑。


第1114章 这么多人去澳门
  和两年多前的香港回归相比,今年的澳门回归,似乎更加感性,一个澳门九岁小姑娘容韵琳,用她那童稚的,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唱出的七子之歌,撩拨了国人的心。
  “你可知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这一首歌的旋律,从九九年春晚,第一次让人熟悉之后,接下来,从年头到年尾,就不停地在这片大地上回响,也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闻一多先生九泉之下,能不能听到。
  张晨他们十二月二十日,在电视里看完了澳门回归的实况直播后,就要开始准备他们的澳门行了。
  到了二十九号这一天,张晨刘立杆他们这一大拨人,加上老唐的几个同学和好朋友,一共二十几个人,从杭城出发,孟平他们从南京出发,贺红梅一个人从北京出发。
  张晨刘立杆他们是第一批到珠海的,在出口,看到了在这里等候他们的林一燕,还有他们酒店的大巴车司机。
  老朋友见了,免不了大呼小叫,热烈地拥抱,新朋友互相介绍认识之后,很快也熟成了老朋友。
  贺红梅是第二批到的,她一个人背着一个双肩包,双手插在裤兜里,走在人流里东张西望,大家看着她,感觉有些孤单。
  贺红梅没有戴眼镜,视力不是很好,头转向了他们这边,也没有看到他们,小昭和林一燕都叫了起来,她眯缝着眼睛朝这边仔细瞧瞧,这才看清了他们,一边挥手,一边就朝这边走过来。
  孟平和钱芳他们是最后一批到的,圆圆跑在了最前面,她知道向南和向北也到了,要找他们玩,她远远地看到了张晨和刘立杆他们,就第一个跑出了出口,跑了过来,看着向南和向北,却站住了,有些怯怯的。
  她感到向南向北,和她想象中的已经不一样了。
  谭淑珍赶紧和向南向北说,快叫姐姐,圆圆姐姐。
  向南和向北叫了圆圆姐姐,圆圆笑了起来,三个小孩的手,这才拉到了一起,在大厅里玩了起来,很快把他们大人忘记了。
  那边,林一燕和钱芳她们,早就抱在了一起,她们大部分,可是离开海南之后,就没有再见面,怎么能不激动。
  所有的人都到了,大家去机场的停车场,坐上了陈启航他们酒店的大巴车。
  大巴车过了拱北口岸,进入澳门半岛,沿着滨海的友谊桥大马路一直开,过了跨海的友谊大桥,直接把他们送到了陈启航他们的赌场门口。
  陈启航领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在酒店的大门口等他们,启航的儿子和向南一样大,今天晚上,他会和张向北住在一个房间,向南和圆圆住在一个房间,启航把家里的保姆也带过来了,由她负责照顾四个小孩。
  在这个酒店,大人们是到处都可以去的,但小孩有很多的限制,特别是不能去往赌场那边。
  大人们往赌场去的时候,保姆就带着四个孩子,在酒店这边玩,赌场的酒店,不比一般的酒店,这里有太多的娱乐设施,有太多可玩的地方,但也有太多少儿不宜的地方,需要保姆时时跟着他们。
  启航和林一燕,带老唐和林淑婉看了第二天要举办婚礼的地方,婚礼就在酒店的大堂举行,边上是连接着酒店大堂一个敞开式的餐厅,在这里提供自助趴体,餐厅四周一圈的落地玻璃外,就是蔚蓝色的大海。
  大家看了,都觉得这个地方太好了。
  把行李在房间里放下,二货和吴朝晖、李阳就要去赌场看看,陈启航说,还是吃完了晚餐再去,晚餐我们去沙利餐厅吃葡国菜,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这葡国菜,其实不怎么好吃,至少我们都不太喜欢吃,但既然到澳门了,大家还是去尝尝。
  “我还是想吃那个冻蟹。”刘立杆叫道。
  “那个就在氹仔这边,我们回来,晚上吃夜宵的时候可以去那里,现在还是去沙利餐厅。”陈启航说。
  一行人分乘启航他们酒店的三辆中巴车,经过澳氹大桥,从氹仔去了澳门半岛,澳氹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建在濠江的入海口,整座桥的造型很别致,两个上下的坡道,如同两轮水波,连接着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真的如长虹卧波,横跨在大海上。
  澳氹大桥是澳门的第一座跨海大桥,由葡萄牙桥梁专家贾多素设计。
  这桥一九七四年建成的时候,叫嘉乐庇总督大桥,但这个拗口的名字,几乎从桥建成的第一天就被大家摒弃,当地人喜欢直白地叫它澳氹大桥。
  到了后来,什么嘉乐庇总督大桥的名字都被人忘记了,连在导游图和所有的新闻媒体里,电影电视里,大家都叫它澳氹大桥,这就成了它正式的名字。
  沙利餐厅离澳氹大桥不远,过了澳氹大桥桥头的亚马喇叭圆形地,沿着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到了南湾大马路右转不远,就到了沙利餐厅。
  澳门的很多路,都叫大马路,但其实很窄,和内地城市的那种比较偏僻的小街差不多,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话,越是缺什么,就越喜欢叫什么。
  中巴车在这南湾大马路边上,没有办法停车,把他们放下就开走了,等他们吃好饭,再来接他们。
  一群人站在路边,就看到路边上一幢两层楼的小楼,装修很简单,门头上是绿底淡黄色的宋体字“沙利餐厅”。
  不管是张晨还是刘立杆或者孟平,都觉得,这个酒店也太不起眼了吧,无论是放在杭城还是南京,这样的酒店,是肯定不会有人选择在这里面请客的。
  不过,看看周围,还有他们路过的街道两边,澳门还真没有什么大型的餐厅酒楼,最豪华和场面最大的餐厅,大概都在赌场酒店里面。
  陈启航和他们说,你们不要小看这家餐厅,它可是有近五十年历史了,是澳门最老牌也最知名的葡菜餐厅,很多从世界各地来的人,到了澳门,就一定要到这里来吃饭,要不是我和他们老板是朋友,我们今天这么多人就餐,就是提前两个月,也订不到位子。
  陈启航这话,让大家都来了兴趣,要看看这所谓的澳门最负盛名的葡菜馆,到底怎么样。
  他们走进了餐厅,觉得这地方,倒也真是名副其实,确实只是一个餐厅的格局,你是没有办法把这样的地方,叫做大酒店的,整个餐厅的营业面积,大概只有一百来平方,里面连一张大桌都没有,都是蒙着白色台布的,只可供四人就餐的方桌。
  桌子与桌子之间留出的空间也很小,整个餐厅,一眼看去,就给人一种很逼仄的感觉。
  侍者是认识陈启航和林一燕的,看到他们,就把他们往角落里的一个木楼梯引,今天为了能坐下这么多的人,陈启航把二楼都包下来了,餐厅的老板,把楼上重新做了布置,把一张张的方桌,拼成了三张长条桌,这样才能让他们三十多个人都坐下。
  上来的第一道菜,就是他们的招牌菜,一个人一盅薯蓉青菜汤,这道菜的原料很简单,就是把马铃薯捣成蒜蓉一样的马铃薯蓉,青菜和葡萄牙香肠切成细丝,加了上汤一起煮,最后淋上橄榄油,就上桌了。
  但最简单的菜,往往就是最讲究火候和配料的,不然,普通的原料,也只能继续成一道普通的菜。
  这简单的一道菜,却是色香味俱全,碧绿的青菜,淡黄色的薯蓉浓汤,中间夹杂着红色的葡萄牙香肠,吃到嘴里,香肠的咸香、青菜和橄榄油的清香,上汤薯蓉的醇厚,一起沁人味蕾,让人印象深刻,喝一口汤,再咬一口配汤的猪仔包,让人顷刻就有一种心安的感觉。
  接着上来的,都是他们的招牌菜,有葡国鸡、葡式烧鱼、咖喱蟹、辣大虾。
  刘立杆对这辣大虾赞不绝口,张晨和李阳,却喜欢咖喱蟹,老唐最喜欢的是,是这里的沙利猪扒。
  二货和他们说,我统统都喜欢吃。
  孟平吃着扒龙利鱼,和陈启航说,启航,不对啊,这里的菜,不是不怎么好吃,是太好吃了啊。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汉高祖刘邦说,台北也有几家葡菜馆,我都去吃过,但没有一家有这里的好吃。
  几位女士,都对这里的虾多士和马介休球青睐有加,好几个人都要了第二份。
  四个小孩,只有陈启航的儿子比较矜持,他大概是来这里太多次了,已经感到不稀奇,圆圆和向南向北,都对这里的木糠蛋糕和芒果布丁爱不释口,一整个晚上,都盯着这两样吃,太好吃了!
  王敏生一边吃着木糠蛋糕,一边研究着,向南和向北眼巴巴地盯着他看,王敏生看了看他们,笑道,我知道怎么做了,回去杭城,我做给你们吃。
  向南和向北都欢呼起来,圆圆听到他们回到杭城,还有的吃,都快哭了,王敏生赶紧和她说,我会教我们南京蛋糕店的师父怎么做,让他也做给你吃好不好?
  圆圆这才开心了起来,连连点头说好。


第1115章 回到酒店
  一大帮人在沙利餐厅,酒足饭饱,中巴车过来把他们接回酒店,在酒店大堂,陈启航给了他们一个人两万的筹码,和他们说,小赌怡情,但只能小玩玩,这是给你们住在这里的这两个晚上玩的,都记住了,要是输完了就算,不要自己去买筹码,我都会看到,明白了吗?
  大家都说明白了。
  陈启航说着这话的时候,看了看刘立杆和孟平,两个人心怀鬼胎,都避了开去,却发现李阳也正看着他们,我去。
  “十二点钟,大家还是回到这里集中,我们一起去吃宵夜,吃杆子说的冻蟹,我已经叫老板多准备了。”陈启航和大家说。
  大家说好。
  陈启航说着的时候,边上的一个侍应生,开始给大家发筹码,发到小芳的时候,小芳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接,张晨和她说,没事,你已经是成年人了,就当见识见识。
  小芳这才把筹码,从侍应生的手里接了过去。
  三十几个人散到了赌场里,刚开始还几个人一簇几个人一簇在一起,但赌场实在是太大,可玩的项目也实在是太多,大家玩着玩着,就玩分散了。
  始终还在一起的,就是张晨和小昭,李阳和徐佳青,老唐和林淑婉,连魏芳和吴朝晖都分散了,魏芳和谭淑珍、小芳三个人在一起,吴朝晖和二货两个,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张晨和小昭,两个人坐在一张凳子上,共用一台老虎机,一个人投币,一个人按着,玩了半个多小时,两个人都觉得没有什么意思,站起来在赌场里转了一圈,东看看西看看,也没看出有什么项目值得玩的。
  在百家乐那里,看到汉高祖刘邦和老谭,两个人在他们身后站着,看他们玩了两把,亦觉得无趣,张晨和小昭说,不如,我们去海边散步,这酒店的对面好像就是大海。
  小昭说好。
  两个人还没有走到赌场连接酒店大堂的通道,碰到了刘立杆,他正在到处找人,看到了张晨和小昭,就问:“你们去哪里?”
  张晨说,没什么意思,我们出去走走。
  “快快,快把你们的筹码给我。”刘立杆说。
  张晨奇道:“你的呢,输完了?”
  刘立杆嘿嘿地笑着。
  “想不到你还是个赌徒,不过是最蹩脚的那种。”
  张晨一边骂着,一边把自己和小昭剩下的筹码,包括还没有玩完的游戏币都给了他,张晨心想,反正自己赌场什么样,也见识过了,明天晚上也不会再来了,留着这些也没有用。
  刘立杆拿着筹码,马上就消失了。
  张晨和小昭到了酒店大堂,看到这里,工作人员已经在布置明天婚礼的场地,两个人坐在沙发上看了一会,站起身,朝外面走去。
  酒店的大门外是一个金色的拱顶,穿过这个拱顶,台阶下面,是一个大型的音乐喷泉,他们看到,保姆带着四个小孩在这里玩,他们走过去的时候,向南向北都看到了他们,但理也没有理他们,顾自己玩着,倒是陈启航的儿子走过来,朝他们鞠了一躬说:
  “叔叔阿姨好!”
  张晨伸出手,摸了摸他的头,你好啊。
  穿过音乐喷泉,就是酒店进出的马路,马路的那边,就是大海,两个人穿过马路,到了紧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