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7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姚芬和赵欣,笑得倒在了沙发上。
  等她们重新竖起来,张晨问姚芬:“韩辛的那几幅画呢。”
  姚芬说:“已经买了,现在在太平洋上。”


第1172章 这时让我吹一会
  张晨从湖畔美术馆回到动感地带,他把小昭叫过来,把姚芬和赵欣从拍卖会带回来的消息告诉了她,小昭也吓了一跳,她问,我们那个美术馆,现在值这么多钱?
  张晨说对,高兴吗?
  小昭笑道:“当然高兴了,亲爱的,我和你说,你刚开始做这个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不是很支持的。”
  “你觉得我是在浪费钱?”张晨问。
  “不是,和钱无关。”小昭摇了摇头,她说:“我是觉得它分散了你的精力,有一段时间,你把太多时间花在美术馆上,有点,有点不务正业,后来想想,你也没有其他的什么爱好,就不反对了。”
  张晨大笑,他说:“怎么没有,我也抽烟,我也喝酒。”
  “不是这个。”小昭说,“有很多人,还喜欢打高尔夫球,喜欢去卡拉ok什么的,这些你都不喜欢,那就搞一个美术馆吧。”
  张晨说:“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就是纯粹出于爱好,就觉得自己喜欢油画,又没有太多时间画了,就是看看,也是好的,再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作品,要是就那么散落在外面,觉得太可惜,很可能就会损坏了,会没有了,自己有这个能力,就把它们收集起来,保护起来。”
  小昭“嗯嗯”地点着头,张晨继续说:
  “等到美术馆真的做起来了,就觉得不再是爱好那么简单了,而是一种责任,要把它认认真真,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不仅要保护好以前的作品,也要发掘人才,所有我们才会每年,去资助那么多年轻的画家。
  “藏品价值的提升,是我没有想到的事,但也不意外,全世界有名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如果按价值来说,一点也不亚于银行,而且,它增值保值的能力,还要大于银行,因为钱是可以年年印的,但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不可复制的,而且,时间越久,就越珍贵。
  “所以今天这样,意外也不意外,只要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起来,中国油画的价值被大家发现和认可,我们油画馆的馆藏,肯定每年都会迅速增值,不吹牛地说,我们馆藏的油画,现在是全国最全面,最有文献价值的。”
  张晨眉飞色舞地说着,小昭在一边,微笑着听他说,张晨只要一说起这些话题,就兴致勃勃,小昭对油画虽然不是很懂,但喜欢听他这么说。
  小昭问:“我在北京的时候,红梅带我去中国美术馆看过,那里也有很多的油画,亲爱的,你是说,他们那里的馆藏油画,也没有我们全吗?”
  “没有,他们是占了中间,两头很欠缺,如果从文献的角度,他们没有我们这么有价值。”张晨自信地说。
  “为什么?”
  “他们是国家美术馆,正因为是国家美术馆,这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和他们相比,我们更专业,和我们相比,他们更权威,很多时候,他们不肯放下身段,比如,我们有意识地去收集了那么多国立艺专那批画家的作品,这一块,他们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这个又是为什么,亲爱的?”小昭问。
  “他们没有收购的经费,也没有这个意愿去收集,在那里上班的那些人,说难听一点,他们只是把那当作一份工作,哪里会像我们这样,当作一份事业。
  “我们是像猎犬一样在找作品,国内国外,到处找,嗅到一点信息,就直接跑到人家家里,谈好了价格就付钱,他们是官老爷,就坐在那里等着人家捐献,人家就是来捐献,他们因为不专业,还发现不了其中的价值。
  “包括有一些作品,他们就是想买,那也要先打报告申请经费,层层上报,层层讨论,等他们的钱下来,黄花菜都凉了,哪里有我们这么快?
  “这个就是我说的,他前面那一头的欠缺,就是对以前那些画家作品的收集和购买,很不够,等到这批人的价值被发现,他们再想去补充这一块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连找都找不到那批人的作品。
  “还有后面一头的欠缺,那就是他们太正经了,板着脸,觉得所有要能进他们美术馆的,一定要达到一定的身份,这个身份,不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是之外的一些东西,比如你的社会知名度,是不是获过什么奖,是不是什么级别的教授等等。
  “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后一段,也就是青年画家这块作品的欠缺,绝大多数青年画家,根本不在他们的视线里,但就画家本身来说,大多数画家,他的优秀作品,都是在成名之前创作的,成名之后,人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不断重复自己,不敢突破自己。
  “你的目光不着眼于青年画家,这本身就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这就造成了你馆藏作品的欠缺。
  “我们呢,几乎所有重要的油画家,都在他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就进入我们的视野了,我们就开始买他们的画了,在这一点上,中国美术馆和我们又不能比的。
  “但因为他是国家级的美术馆,他的优势是在中间这头,那就是建国后,每次参加全国美展的重要作品,都被他们收藏了,那时的画家,也没有什么市场意识,只要听到自己的作品,能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就高兴坏了,几乎都是白送给他们的。
  “像罗中立的《父亲》,程丛林的《一九六八年x月x日雪》,还有我很喜欢的胡善余的很多风景画,都在那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约定俗成,也成为了国内画家艺术成就的象征,后来评职称什么的,都能用到,他们在这一块,是其他美术馆不能比的。
  “但如果你要写一部中国油画史的话,他们那里,最多只有半部,而我们这里,可以说是从郎世宁开始,到现在这些青年画家,几乎所有重要油画家的作品,我们都有,所以我说,我们油画馆的文献意义,比他们更大,这个,我敢吹这个牛。”
  “哎呀,亲爱的,我也是今天才第一次知道,我们的油画馆,原来有这么重要。”小昭说。
  “那当然,你以为你老公在做什么,真的不务正业?”张晨笑道,“这个也是正业。”
  “好好好,我都有点崇拜你了,够了吧?”小昭嗔道。
  “不够,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张晨说。
  小昭看着张晨问:“你遗憾什么?”
  “遗憾我们那个张向北,他怎么对这个就一点兴趣都没有,让他去美术馆待着,就好像要杀了他一样,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自己开始画油画了。”
  张晨挠了挠后脖颈,颇为失落地说,小昭大笑。
  “不过,小树可以,小树的痴迷程度,可以和我当年媲美。”张晨说。
  小昭也笑了,她说:“我也是怎么也没想到,我们家还会出一个画家,小时候,他对枪可比对画笔感兴趣。”
  张晨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那是因为有这么个姐夫,让他迷途知返了。”
  小昭笑道,好吧,你就吹吧,她看看门外,凑过来在张晨脸上,“啪”地亲了一下,和他说,不过,你吹的时候还蛮可爱的,看上去特别,特别的……神采飞扬。
  张晨大笑。
  刘立杆和谭淑珍回来了,两个人走进来,刘立杆看了看他们,问:
  “你们小俩口,在这里干嘛,赤裸地秀恩爱,连门都不关。”
  “我在听张老师上课。”小昭说。
  “哎吆,张老师,那你也给我们上上。”刘立杆说。
  张晨把姚芬和赵欣带回来的消息,也和刘立杆和谭淑珍说了,刘立杆和谭淑珍也兴奋了起来,刘立杆叫道:
  “不会吧,张晨,你那个美术馆,现在这么值钱了?”
  张晨说对,以后会越来越值钱。
  “还有没有天理,我们这么辛辛苦苦地造房子卖,我还以为,这房价已经涨得够厉害了,结果和你一比,零头都没有,这才几年的功夫,你当初才投入多少钱,现在就涨这么多了?”刘立杆问。
  张晨骂道:“我投入的光是钱吗,我这些年,在美术馆上面,花了多少心血?怎么,只许你的房子能涨,我油画馆的馆藏,就不能涨?”
  “不是,你这涨得也太厉害了吧,我都追不上了。”刘立杆说。
  张晨得意地笑道:“再过十年,你恐怕更追不上,等到我的馆藏,一幅画抵你一幢楼的时候,你就哭吧。”
  “一幅画抵我一幢楼?真到了那天,我去买块豆腐撞死算了。”刘立杆说。
  “喂,喂,你们两个阔佬,能不能先想想晚上吃什么?”谭淑珍叫道。
  “我吃醋。”刘立杆说。
  “要么去下沙吃麻辣鱼,然后看看余晖中的半亩田工地?”张晨建议。
  “好好,大家都坐你车去。”刘立杆马上赞同。
  “好啊!”谭淑珍和小昭叫道,他们也觉得那麻辣鱼,吃起来确实有点过瘾。
  更过瘾的,是四个嗜辣如命的人在一起吃饭。


第1173章 这是最涨的时候,但不是最后的时候
  一到了四月,刘立杆和谭淑珍就变得很忙,主要是因为在四月份,他们有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做,一是参加四月六日到十日的杭城市首届商品房交易会,也就是杭城“房交会”,二是参加四月十八日的杭城国有土地拍卖会。
  把土地拍卖会放在房交会之后,而且中间仅隔一个星期,刘立杆吃饭的时候,和市城建局、房管局,以及土地收储中心的储主任说,你们也太狠了,这边房子卖出去的钱,就一个星期,我们放在口袋里,都还没有焐热,又到了储主任你们的口袋。
  说,你们这样安排,是不是就有这个意思?
  储主任说,领导安排有方,我们就听领导的,领导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
  在座的有关部门的人,大家都笑了起来,看着刘立杆,没人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连柳成年也是笑而不答。
  这一餐饭,是柳成年代表市政府请的客,他叫了相关部门的一把手出席,还请来了杭城主要的几个开发商,目的就是商量,怎么把首届杭城房交会办好。
  这届房交会,因为是在国务院“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启动消费需求增长”的大背景下开幕的,上上下下都很重视,连国务院都将派一位副总理来参加开幕式。
  杭城市政府,当然要把这届房交会组织开展好,而要取得房交会的成功,就少不了房地产公司的配合。
  柳成年问刘立杆,对房交会有什么建议,刘立杆说,我就感觉“房交会”这个名字不太好听,太直白了,和我们杭城这个城市的气质不符,我们应该换一个更文雅的名字。
  柳成年问:“刘总,那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刘立杆看了看在座的各位,说:
  “我的建议是,改成杭城首届最佳人居环境展览会,联合国不是还有个世界人居日,世界人居奖嘛,我们杭城的房子,不仅是房子本身要盖得好,在全国打出知名度,小区的环境也要做得好,我觉得,人居环境展览会,听上去就像舆论导向,而不仅仅是商品房交易。”
  刘立杆一说,柳成年马上拍案说好,这刘总啊,还是点子多,就叫这个,“杭城首届最佳人居环境展览会”。
  城建局长说,可是,我们的宣传都已经做出去了,现在离展会,也就还有两天的时间,改名恐怕来不及了吧。
  “那也改,我们不是首届嘛,这首届,就允许有这样那样,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但这展会的名字,太重要了,你们想想,这首届是什么意思,首届就是一次定终身,首届把名称定下来,你中间再要改,就不好办,所以我们现在就必须改。”
  柳成年这样说,大家也都表示赞同,虽然房交会的宣传已经在各大媒体,热热闹闹地宣传出去,但等到它正式在黄龙的世贸中心登场的时候,它还是有了一个自己正式的,官方的名字:“杭城首届最佳人居环境展览会”。
  这么响亮而又漂亮的名字,在世贸中心红色的充气拱形门上贴着,在播音员的嘴里,有些拗口地读着,但他它很快,还是被人山人海般涌入的老百姓,打回了原形,大家不管你挂的是什么羊头,就看你卖的是什么狗肉,还是把它叫做房交会。
  一个展会,就有了两个名字,大家习惯了,也就好了,知道此就是彼。
  并且,马上有一个顺口溜流传开来,叫做“房交会开一开,房价涨一涨”。
  事实也确实如此,以后每年的房交会,就成了推高杭城房价的助手,就连首届房交会,刘立杆他们杭城中心的房价,也是坐上了直升机,四月六日开幕的那天是一万一千八一个平方,到了四月十日结束那天,已经是一万六千八一个平方,平均一天涨了一千块。
  那些来买房的都恨得牙痒痒,有人骂道,昨天看了回去筹钱,钱筹好了,今天准备来买,结果钱又不够了。
  这次房交会,引来了大量已经富起来的浙江义乌、台州和绍兴人,而在这次房交会上,正式成军,亮出名号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温州炒房团”,他们经此一役,一战成名,接着很快就杀出杭城,杀出浙江,杀向了全国,让全国的开发商都欢欣鼓舞,购房者都闻风丧胆。
  杭城首届最佳人居环境展览会一开幕,所有省内外的媒体,都把这当作是一个重大新闻热点,趁机炒作。
  房交会的现场,被蜂拥而至的人群挤满,各种楼盘的宣传资料被哄抢,谭淑珍不停地打电话,让公司里送“天空之城”的资料过来,但每次送到,还是被一抢而空,刘立杆不得不打电话,让瞿天琳帮忙,紧急加印两万本。
  参展的开发商都像过节日一样开心,大家的房子,基本在前两天就售罄了,接下去什么房都需预订,并且往往是挂号挂到几千号。
  像刘立杆他们“天空之城”这样的,还在纸上的楼盘,也被一万一个,预定了一万两千多套,预定的人,几乎是连“天空之城”在哪里,都还没有搞清。
  更没有人关心他订的房,在“天空之城”的哪个方位,只是看看他们的楼书,觉得这整个“天空之城”都很漂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