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海南,除了炒,有这样的刚需吗?
刘立杆想想,也有道理。
不仅仅是刘立杆他们的浙江锦绣大地,杭城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被这样邀请,大家开始纷纷出走,刘立杆他们去了厦门、武汉和合肥,在这些地方,都签了协议拿了地。
应莺在做了苏州的两个项目后,终于决定要进军南京,刘立杆打电话给孟平,孟平说,来吧来吧,反正你们不来,其他人也会来。
应莺在南京,一举拿下了三块地,她的主战场,也开始从苏州转向南京,她和刘立杆说,不知道为什么,苏州的房价,总有一种炒不起来的感觉,看着你们杭城和上海,就心痒痒的。
刘立杆打电话给孟平,问他,苏州的房价,为什么起不来?
孟平说简单,苏州的老城区环境太差,你看看它的街道和市政建设,比我们无锡还不如,加上老房子多,私宅多,历史文物多,拆迁难度很大,老城区很难进行大规模拆迁,形成不了气候。
苏州新区呢,还是以工业园区为主,那里的市政做得不错,但周边配套设施跟不上,生活很不便利。
还有,你想想,苏州工业园区都是些什么企业,外企,在那企业打工的工人,买不起房,买得起房的高管们,又都没有在苏州长期待的打算,他们没有买房的需求。
刘立杆和应莺听着,都觉得孟平说的有道理,应莺说,我也有这个感觉,而且,苏州本地人,好像还特别适应和喜欢住在那些老房子里,虽然大家总是喜欢把苏杭放在一起,但苏州和杭城,区别还是很大的。
“还有一点,江苏是乡镇企业发达,包括他们很多村里,村民的钱,都在村集体的账上,他们有什么紧急的事,需要动用自己的钱,还要打报告申请的,他们是富在集体,老百姓自己手里可支配的资金,并不多。
“我们浙江是私营企业发达,有钱的私人老板多,所有比较起来,江苏就没有浙江这么大的个人购买力,你看看杭城哪个楼盘开盘,来看房的,不都是大量的温州人、义乌人、绍兴人和台州人。”刘立杆说。
应莺点了点头,她说好吧,看样子我的苏州一年多,只能当交学费了。
“要么你去厦门或者武汉?”
谭淑珍问应莺,应莺说不行,我还是要去南京,我要在江苏做出一点成绩,再转战其他的地方。
谭淑珍笑道:“你苏州的项目,也赚钱了啊,被你说的,好像在苏州亏下去一个大洞似的。”
应莺叹了口气,她说:“我觉得没有达到我自己预定的目标,就不能算数。”
“可是,我感觉南京的水有点深,不如武汉和厦门单纯。”谭淑珍说。
“哪里的水都深吧,武汉和厦门,只是我们现在才走了第一步,真要进去,才会知道不一样。”应莺说,“要说单纯,还是杭城、上海和苏州,这些地方政府的行为比较规范的地方单纯,不太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刘立杆点了点头,和应莺说:“不错,你能够这么说,说明你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好在南京有老孟和钱芳他们在那里。”
“你有事就请他们帮忙。”谭淑珍说,“不要硬撑,明白了吗?”
应莺说好,我知道了,刘总,谭总。
应莺去了南京,刘立杆和谭淑珍,把范建国派去了厦门分公司当总经理,他物业管理公司老总的职务,交给了桂花姐。
宋春明被派去了武汉,担任武汉分公司的总经理。
他们另外在杭城成立了一个杭城分公司,把杭城所有的项目,包括“天空之城”和杭城中心,还有杭城锦绣大地建筑公司,都纳入了杭城分公司,让老谭兼任杭城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张木生,被派去了合肥分公司当总经理。
谭淑珍自己,除了做好总公司的管理工作之外,着重协助和支援老谭的工作,刘立杆开始在每一个分公司之间飞来飞去,他觉得自己的世界又大了,连每天站在杭城中心顶上,看着西湖的想法,在他自己看来,都感觉有些幼稚。
二ooo年,刘立杆和谭淑珍,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忙,但他们觉得,心里是舒坦的,每天看到和碰到的都是好事情,公司的扩张,看起来也是顺风顺水。
唯一让刘立杆感觉到有些遗憾的是,关于他们公司借壳上市,或者去香港、新加坡上市的事情,深圳安信的乔总那里,阴晴不定,一会让刘立杆感觉是马上就要可以了,一会一切又都停滞了下来,静悄悄的,一静就是几个月。
老乔和刘立杆说,没有办法,现在上面的信息和政策都是混乱的,互相掐架,一会是鼓励房地产企业借船出海,一会又是要严格控制,这个部门想收,那个部门想放,搞得我们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刘立杆和理解老乔的苦衷,整个中国的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大家都还在摸索当中,包括这房地产市场放开,才多长时间,别的不说,光针对杭城的房地产市场,各方面的信息就都是紊乱的,有人说房产泡沫已经在杭城迅速形成,有人说杭城的房地产,还是起步发展阶段。
从上到下,大家都没有经历过,都是边看边学边总结边调整,政策会有这样那样的反复和变化,也很正常。
老乔抱怨说:“刘总,我整个公司,今年到现在一单业务也没有做成,都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就被喊停,最他妈烦人的是,我们连喊停的人到底是谁都不知道,只有傻等。”
刘立杆只能反过来安慰老乔说:“很正常,乔总,稍安勿躁,混乱一阵后,就会清晰起来的。”
老乔叹了口气:“但愿吧。”
让刘立杆感到心安的是,就目前来说,他们公司的资金流动速度很快,变现的速度很快,账户上沉淀的现金不多,但流动的速度快了之后,资金的压力就大大减轻了,所有他现在和去年相比,上市的迫切性,好像反倒没有那么大了。
既然等,那就等着吧,瓜熟总会蒂落的。
第1183章 新来的许文辉
刘立杆站起来,正准备出去,许文辉从外面走了进来。
刘立杆一看到他就骂道:“出去出去,忙都忙死了,你来凑什么热闹?”
许文辉看着他笑道:“牛逼啊,现在不仅不接受采访,还往外轰记者了,怎么说老子也是个大记者,信不信我给你来两篇负面报道,让你公司的房价跌两千?”
“滚,别抬高自己,你一个地方小报,每天看上面广告比看报纸正文人还多,就你那一支破笔,还让我跌两千,只怕你写了,我马上就涨两千。”刘立杆说,“什么事?”
“你要出去?”许文辉问。
“你不来我就去张晨那里,你来我就不出去了。”刘立杆坐了下来,和许文辉说:“说吧,什么事。”
许文辉看了看他,说:“这两天,我陷入了哈姆雷特的挣扎。”
“怎么,红包收太多,想着怎么和组织交代?”
“不是,我想离开杭报了。”许文辉说。
刘立杆吃了一惊,问:“去哪里?《钱江晚报》?”
许文辉摇了摇头,他说:“不是,我不想干记者了。”
“为什么?”刘立杆问。
“没劲。”许文辉说,“年轻的时候,还觉得当记者很有派头,可以到处招摇,现在,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了,整天就写那些连自己都不信的东西,老子今年都三十三了,总不能写一辈子吧。”
“那想好干什么了吗?”刘立杆问。
“没有。”许文辉说,“就是没想好,所以来听听你的意见。”
“我的意见?简单,这记者,想干就干,不想干就别干,有什么好忸怩的。”刘立杆说,“对了,你要是没找到地方去,就到我这来,给我当助理,我这里正缺人,能派上用场的,都被派到外地去了。”
“当真?”许文辉问。
“这个,有什么好嫖你的。”刘立杆说,“你要是想好了,现在就可以上班,对面就是你办公室,自己去打扫。”
“那好,辞了!”许文辉一拍桌子,叫道。
刘立杆大笑,他站起来,问许文辉,我现在要去张晨那里,你是跟我去还是回报社写辞职报告?
“我都要辞职了,还回屁的报社,当然是帮你拎包。”许文辉说。
走到了外面,看到刘立杆的车,许文辉说,来来,老板,助理替你开车。
许文辉坐到了阿斯顿马丁的驾驶座,刘立杆坐到了副驾座,许文辉拍了拍方向盘,和刘立杆说,这车,真他妈的牛逼,再看看刘立杆说,可惜,你头发短了点。
刘立杆指了指不远处在搞卫生的大姐说,她头发长,要么让她坐这里,我坐尾箱?
“算了,我将就一下吧。”许文辉说。
两个人到了张晨那里,张晨看了看进来的两人,说,许文辉,好久不见。
“张晨,这个流氓记者,以后跟我混了。”刘立杆说。
张晨看了看他们问:“什么意思?”
“我准备辞职,到刘总这里,给他当助理。”许文辉说。
“不错啊,那晚上要庆祝一下,给你接风。”张晨和许文辉说。
“好,去下沙那个第一大酒店。”刘立杆说。
许文辉奇怪了:“下沙有什么大酒店?”
刘立杆白了他一眼说:“你没听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他妈酒店,菜好吃就大?”
许文辉和张晨大笑,张晨说,那现在走,我去工地看看?
刘立杆说好。
张晨走到隔壁,问小昭,我们现在去下沙,你是和我们一起去,还是等会和谭淑珍来?
小昭说,我和你们一起去,那房子起来后,我还没有去过,我也去看看。
张晨说好。
两个人走回办公室,张晨和刘立杆说:“杆子,你打谭淑珍电话,让她自己过去。”
刘立杆说:“已经打了,让我们在这里等她一下,她也要过去看看,正好,老谭也在那边,晚上,我们锦绣大地三巨头,正式欢迎许文辉入伙。”
小昭听到了,问许文辉:“你不想在杭报干了?”
许文辉说对,干到头了,没意思。
小昭点了点头。
下沙的工地上,第二层楼板也浇好了,正在往三楼攀升,外面的钢架,也跟着一起上来。
许文辉第一次到这里来,看到,赞叹了一声,他说,张晨,我是不是应该写完你们这个工厂开工的报道,再正式离职?
刘立杆说:“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我也可以省几个月的工资。”
“算,算。”许文辉说,“到时让我小师妹来写。”
张晨说,到时候真的有一篇很好的报道可以写。
“为什么?有什么内幕?”许文辉问。
张晨就把柳成年到时要带队,来和他们厂女子篮球队比赛的事情,和他们说了,张晨说:
“我还以为柳成年当时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昨天严秘书打电话给我,说柳成年自己说了,我这里落成的时候,他要来剪彩,就凑那天,再来一场篮球比赛。”
“这个好,到时看两分她们一帮大妈,让这些官老爷们输得满地找牙。”许文辉说。
刘立杆瞪了他一眼说,你那个傻傻的小师妹,就是她敢写,你们主编敢登吗,最后还不是,双方在欢乐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今天的比赛?
老谭看看时间快五点了,问,等会是去吃那个土菜?
刘立杆说,到了下沙,当然就是去那里。
“那我要先打一个电话,等会位子都没有,那里很忙的。”
老谭说着,就走去一边打电话,张晨在边上听着,暗暗为慧娟高兴,看样子她这个酒店,是做起来了。
几个人绕着工地走了一圈,谭淑珍问老谭,梅雨季节前,这室外工程,赶得下来吗,老谭说可以,现在工人分成了两班,晚上在扎钢筋,钉模板,白天浇水泥。
“做外墙的呢?”刘立杆问。
“他们不怕,他们是用铆钉的,就是下雨天,也一样可以施工,只要整个钢架下来就可以,这个要用到电焊的,下雨天不好干活,所以他们是追着我们屁股赶。”老谭说。
张晨看到车间里,来了一批新的工人,在安装水管,走近一看,是做消防设施的公司,在安装自动喷淋系统。
工地太大,就这么随便走走看看,不一会就近一个小时过去,他们正准备离开去吃饭,张晨的手机响了,是林淑婉,张晨接了起来,林淑婉问,哥,你在哪里?
张晨和她说了在下沙,问她,我们正准备去吃饭,你们来吗?
林淑婉说好,我们马上过来,我正有事,要和哥商量。
他们到了慧娟土菜馆,里面果然已经坐满了,看到他们来了,阿巧把他们让进里间,里面留了两张方桌,拼在了一起。
慧娟在后面厨房,听阿巧说他们来了,也走过来,和他们打招呼,张晨看到慧娟的人黑了一点,脸上的皮肤有些浮肿,大概是每天做夜宵所致,但整个人的精神是饱满的。
慧娟看到小昭,装作是不经意,但仔细地打量了。
大家坐下来,点好了菜,张晨借故去看看林淑婉他们到了没有,走了出去,他走到门口看看,走回来,走进了厨房,慧娟见他进来,朝他笑了一下,看了看他身后,悄声问:
“那个是你老婆?”
张晨说对。
“真漂亮!”
张晨笑笑,问:“你这里现在生意不错?”
慧娟嗯嗯地点着头说,每天都可以做两千多,最多的时候,我做过三千二。
“那真不错,我就知道你行的。”张晨说。
慧娟叹了口气,轻轻地笑道:
“张大哥你说的对,还真是走出来了,才知道外面有多么大,现在想想,天天在三堡受那个气,有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当初我姐姐怎么想的,会把店开在那里,就现在这样,真的很好,好说的客人,我就和他多说两句,那些不三不四的,我理都不用理他,你爱来不来。”
张晨点点头说:“对,就是这样,那你忙,我过去了。”
“嗯。”慧娟点了点头。
张晨走出了厨房,走回里间坐下,过了一会,老唐和林淑婉也到了,两张拼在一起的方桌,八个人坐着正好,老唐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