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7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杭城萧山国际机场首航。
  二ooo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晚上九点半,杭城笕桥机场正式结束航班并转场,也结束了它军民混用的历史,回归为军用机场。
  三十日零点,杭城萧山国际机场正式对外开放。
  随着萧山国际机场的开通,杭城和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最高兴的,还是徐巧芯,现在出国,不用全部再去上海乘飞机了,很多航班,直接从杭城出发就可以,同时,大小客户,也不用全部去浦东机场接送,有很多,直接去萧山机场接送就可以。
  张晨最关心的,是他发现,现在从杭城去海城,有了直达航班,不用再到广州转机,虽然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去海城的欲望,但可以去三亚啊,再有半个多月,就是春节了,小昭还在烦恼今年春节去哪里,对,张晨当即决定,今年春节,就带全家去三亚。
  他马上把这个决定和小昭说了,他说,我查过了,重庆有直接到三亚的航班,到时候,让小树带着爸妈,直接从重庆去三亚,我们在三亚碰头。
  小昭说好啊,那我去订酒店了。
  张晨说好。
  刘立杆很想让谭淑珍也一起去三亚,谭淑珍说,不行,我已经答应老谭,今年带着向南回永城过年。
  一说起老谭,刘立杆马上闭嘴了,过了一会,他和张晨说,那你们收留我这个孤老头。
  张晨骂道:“滚,好好在家里,陪老刘他们过年,跑来跑去干嘛,真的想跑,你可以春节之后,和谭淑珍向南一起来三亚,我们在三亚等你。”
  刘立杆还没有说,谭淑珍说,这个可以,我们还没有去过海南。
  这样就定下来了,他们年初三飞到三亚。
  每次,张晨到厂里的时候,都会去厂房的房顶走走看看,在这里走走看看,他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觉得一切总算是可以稳定下来了,张晨喜欢这种稳定的感觉,但回头想想,自己这些年,怎么还是感觉在漂泊,在这一个城市里漂泊。
  先是去四季青开店做批发,后来是在三堡办厂,去延安路开专卖店,延安路专卖店开了不久,又去兼并群英服装厂,三堡厂里,就没有清静的时候,一直都在造造造,被订单追在后面跑,接着是搬厂,把群英服装厂搬到了三堡。
  同时又是搬家,从三堡搬去了“锦绣家园”。
  不管是搬厂还是搬家,说起来是几天的事情,但其实每搬一次,就脱一层皮,劳心劳力。
  接着是建动感地带,建湖畔油画馆,买乔司的厂,乔司的厂买来之后,也是不停地扩大生产,不停地造造造。
  不仅杭城如此,上海不也一样,经历了多少的变化啊?
  张晨感觉自己这几年,从来就没有停下来过,但也就是在这样不停的变化中,公司的人多了,规模扩大了,大到了自己感觉都有点力不从心。
  然后,三堡又要拆了,下沙又要造了,到今天,总算是稳定下来了,张晨心想,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变化了吧?虽然乔司还要拆,但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第一次,他是已经准备着他们来拆,而不是自己被赶着跑。
  准备好了,心里就没有那种慌张和烦躁的感觉。
  张晨深吸了口气,看着眼前的下沙开发区,一月初的天空,黑得快,他看到开发区路上的灯,一盏盏亮了起来,一条条规整的路,把整个开放区切成了一个个方块。
  一家家厂区里的路灯和草坪灯都亮起来了,开发区的企业,占地都很大,工厂里有大片的草坪,比较起来,张晨他们的工厂,土地的利用率已经是很高了。
  张晨看着眼前的一号路,从这里,看得到“慧娟土菜馆”的灯箱亮着,人进进出出的。
  他想去吃豆腐煲和大肠煲,看看手表,还不到六点,张晨决定迟点再去,他想起来,自己虽然又去了好多次慧娟那里,但一直都没有说上什么话,和他一起去的人,都以为他不认识慧娟。
  没有人知道,这个店还是张晨帮助一起开起来的。
  张晨自己也觉得奇怪,自己和慧娟什么事情都没有,纯粹只是帮了她一次忙,但为什么,自己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没有和小昭说,也没有和刘立杆说,他和慧娟之间的事,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
  他们几乎,连电话也不会通。
  慧娟好像也很配合,也和他一起守着这个秘密,从来没有和人说自己认识张晨,每次小昭去的时候,张晨感觉得出来,慧娟就特别地小心,虽然她一直静静地打量着小昭,但努力地避免着和她说话,避免着更进一步的接触。
  张晨摇了摇头,不禁笑了起来。
  张晨今天,很想和慧娟好好聊聊,问问她最近怎么样了,他决定迟点再去,等到她店里没有什么客人的时候再去。
  张晨回到了楼下,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再打开,张晨看到郑慧红在线,想起自己很久没有和郑慧红联系了。
  张晨打了行字:“你现在怎么样?”
  郑慧红马上发了一个笑脸,然后写:“很忙很忙,快要忙神经了。”
  张晨说:“是啊,你们公司,和马老师现在名气都很大。”
  郑慧红发了一串的大笑,接着说:“都是浮云。”
  张晨不禁笑了起来,看得出来,郑慧红的情绪很高。
  “张总,听说你们搬厂了,新厂很大很大?”郑慧红问。
  张晨说对。
  “等老万回来,我们一起去厂里玩。”
  张晨说好,欢迎。
  郑慧红最后留了一句:“也不知道厂里那些家伙,还认不认识我。”
  张晨回答:“没人敢忘。”
  “对,敢忘我就砍他们。”郑慧红说。
  张晨笑脸加文字:“霸气!”
  “那是,我现在胳膊都忙粗了。”郑慧红说。
  张晨大笑,说:“你继续忙吧。”
  郑慧红又发了一串的笑脸。
  张晨微微笑着,他觉得郑慧红的性格,好像比以前开朗了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那个马老师忽悠起来的。
  他们现在,很像是上井冈闹革命,革命的人,再累再苦再艰难,都会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这样很好。


第1192章 “要死!”
  张晨在办公室里,坐到了八点半,这个时间,吃晚餐的人应该都已经走了,吃夜宵又还早,是所有的饭店里人最少的时候。
  张晨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下了楼,也没有开车,而是走着去了“慧娟土菜馆”。
  一月的杭城,寒风刺骨,“慧娟土菜馆”的店门关着,张晨透过玻璃,看到里面那间,还有一桌客人,但也已经到了尾声,大家的筷子都放下了,酒杯也空了,只是还不想太快钻进室外的寒冷,坐着聊天。
  外面这间,他看到阿巧背对着大门,倚着柜台在说话,慧娟坐在柜台里面,从这里只能看到她的头顶。
  张晨走了过去,刚准备推门,就看到慧娟从柜台里站了起来,朝他笑着,张晨愣了一下,继续走进去,阿巧也傻愣在那里,她转身看看张晨,又看看慧娟,问:
  “你知道张大哥来了?”
  慧娟点点头,和阿巧也和张晨说:“对,我就感觉到张大哥来了。”
  张晨笑道:“不会这么神奇吧。”
  他走近去,朝柜台里看看,想找找柜台里有没有镜子什么的,慧娟从那里面看到了玻璃门外的自己。
  慧娟好像知道他在看什么,嘻嘻笑着:“看吧,看吧,是不是什么都没有。”
  张晨点点头,里面确实什么都没有,他不服气了,说:“那你有本事,再猜猜我想吃什么。”
  “豆腐煲,大肠煲,肉圆炒青菜,对吗?”慧娟问。
  张晨吃了一惊,虽然肉圆炒青菜,是他没想到的,但三样能猜出两样,已经很了不起了。
  慧娟嘻嘻笑着:“今天还有好东西,保证你会喜欢。”
  “什么?”张晨问。
  “油渣,今天刚熬了猪油的猪油渣,我给你用辣椒炒一盘怎么样?”
  “好好,我口水都下来了。”张晨赶紧说。
  慧娟走进了后面的厨房,张晨跟了进去,慧娟回头看看,笑道:“跟屁虫,你进来干嘛?”
  “不行啊?”张晨问。
  “好好好,行行行。”慧娟抿嘴一笑。
  张晨问:“你最近好吗?”
  “好。”慧娟用力地点点头说。
  慧娟开始忙起来,张晨站在那里,看着慧娟,慧娟朝他笑笑:“张大哥,你去外面坐,这里油烟太重了。”
  “没感觉。”张晨说。
  豆腐煲和大肠煲其实都是已经做好的半成品,放在架子上,客人点的时候,再炖一会就可以。
  慧娟把两只砂锅坐到了煤气灶上,“啪,啪”打开了煤气开关,转身问张晨,辣一点?
  张晨说好,辣一点。
  “辣死你。”
  慧娟边说,边加了干辣椒进去,回转身,去切肉圆和青菜。
  张晨看到,青菜的颜色是油绿的,知道这是露天种植,被霜打过的,这样的青菜,口感很厚实,还略带一点的甜味,对了,自己要是看到,还真的会点。
  这么说,慧娟就是三项全中了,不对,是四项,青椒炒油渣,也是自己所爱。
  “现在生意好吗?”张晨问。
  “好。”慧娟说着笑了起来,“我没想到,这么乡里乡气的菜,还有这么多人喜欢吃。”
  “不管在哪里,人的嘴和胃还是一样的,不然你想想,国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唐人街和中餐馆。”张晨说。
  慧娟点了点头:“好吧,你对。”
  慧娟切完了青菜,开始切杭椒和青大蒜,这是准备炒油渣用的。
  准备工作都做好,慧娟站在那里,和张晨说,等几分钟炒,和砂锅一起上,张晨说好。
  两个人站在那里,互相看看,忍不住笑了起来,慧娟说:“你的工厂,真大。”
  “你进去过?”张晨问。
  “站在我店门口,就可以看到啊,不过,我也进去过,你们厂里,很多人是我的老客户,还有我的老乡,他们带我进去的。”慧娟说,“不然,门口都不让进吧?”
  “你可以和他们说,是来找我。”张晨说。
  “可以吗?”慧娟问。
  “可以。”张晨说,“你可以说,我在你这里吃了饭,钱都没付就跑了。”
  慧娟大笑,她说好,我下次就这样和保安说。
  两个人还要说什么,外面阿巧叫道:“老板娘,买单。”
  慧娟走了出去,买完了单回来,和张晨说:“你去外面坐吧,我炒菜了。”
  张晨说:“我看你炒菜。”
  慧娟吃地一笑:“想偷学啊。”
  张晨说对。
  慧娟打开炉灶,先炒了肉圆青菜,再炒青椒油渣,炒完,手端着两盘菜,问张晨,现在可以走了吧?
  张晨说好。
  两个人到了外面,慧娟和阿巧说,砂锅也好了,你帮我端出来。
  店里面现在已经没有客人,最后那桌,刚刚也买单走了。
  慧娟把菜放在柜台前面那张桌子,问张晨,还是热加饭酒?
  张晨说好。
  慧娟从柜台里,拿了两瓶加饭酒进去厨房,阿巧把两只煲,一只一只端出来,给张晨拿了碗筷和骨碟,和张晨说,张大哥,趁热吃吧。
  说完,把两只砂锅的盖子拿走。
  慧娟提了酒壶出来,从柜台里拿过一个玻璃杯,替张晨斟满了酒,张晨说,你也喝?
  慧娟摇摇头说,等会还要上班,有酒气不好,张晨就不勉强了。
  阿巧和慧娟说,我去超市一下?
  慧娟点点头说你去吧,对了,带两包盐回来。
  阿巧说好,走了出去。
  整个店里,现在只有张晨和慧娟两个人了,慧娟走到了柜台里面,拿过自己的杯子,加了水,走过来,坐在张晨的对面。
  张晨吃得太快,都快噎去了,慧娟骂道,吃慢点,没人和你抢。
  张晨笑道:“慢不了,太好吃了。”
  “有没有退步?”慧娟问。
  张晨说没有没有,我感觉是进步了。
  慧娟吁了口气,她说,我还担心,每天忙,感觉都有点迟钝了,这菜做得会不会退步了。
  “怎么可能。”张晨说,“熟能生巧,你现在大概闭着眼睛都可以做了吧?”
  慧娟笑道:“这个倒是。”
  豆腐煲和大肠煲,又辣又烫,加上热的加了姜丝的酒,不一会,张晨的浑身就热了起来,额头冒出了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
  慧娟抽出纸巾,抬头看看张晨身后的大门,凑过身,替张晨擦着脸上的汗,张晨的头歪着,不动了,等她擦完,说了声谢谢,这才继续吃,过了一会,汗又出来了,慧娟继续给他擦。
  “张大哥,我问你件事。”慧娟说。
  “你说。”
  “隔壁这家店,他和我说,今年春节回家,不准备再来了,他问我要不要转让他的店。”慧娟说。
  “你现在这里,忙得过来吗?”张晨问。
  慧娟摇了摇头,她说:“吃饭人最多的时候,忙不过来,很多人是看看没有位子,只好走了。”
  “那你就转过来,厨房还用扩大吗?”张晨问。
  “厨房不用了。”
  “那他那间,就全部改成店堂。”张晨说,“把他原来的店门封了,和那边一样,改做成玻璃窗,在你进门这里,开一扇门过去,这样三间就连在一起了,一个门进来。”
  慧娟点点头说,这样好,我还正想不来,转让过来怎么弄。
  “等会我给你画张图纸,要改建的话,就扣原来装修的那家伙就可以,他活干得不错。”张晨说。
  慧娟说好。
  “在他那间最里面,你可以考虑搞一间包厢,毕竟,还是有人会有这样的需求的,而且,你原来都是小桌,有一张大桌,机动一点。”张晨说。
  慧娟嗯嗯地点着头。
  “转让费和房租多少?”张晨问。
  “转让费是一千五,房租本来就是到一月底的,还有几天,他说算了,我直接去和村里签下一年的就可以。”
  张晨点点头:“那我明天打给你。”
  “不用不用。”慧娟有点急了,“我有钱,张大哥,我和你说,不是钱的事,我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说可以转,我胆子就大了,房租和转让费我自己有。”
  “还要装修呢?”
  “有,有,这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