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7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许文辉。”刘立杆说,“你悄悄地接近人群,看看里面有没有一个聋哑人,要是有,目标就是他,你马上退出来,在远处盯着他们要干什么,不要被他发现,明白了吗?”
  “好好,等我电话。”许文辉说着,把电话挂了。
  小昭在边上,听得莫名其妙,她问:“你们在干嘛?”
  “看一个老戏骨的演出。”刘立杆笑道。
  “老杨。”
  谭淑珍和小昭说,那天在红泥砂锅吃饭,小昭也去了,她知道老杨是张晨他们原来婺剧团的团长,小昭问:“老杨怎么了?”
  “上井冈,闹革命。”刘立杆大笑。
  小昭更感觉到莫名其妙了,看着张晨,张晨把老杨去武汉的事情,和小昭说了,小昭这才明白。
  “对了,小昭,张松献地图,献的可是你们家的图。”刘立杆说。
  “什么鬼?”小昭问,又看着张晨。
  张晨正要和她解释,张松是三国时候的人物,应该算是一个地理学家,喜欢画地图,张松原来准备把西川,也就是四川的地图献给曹操,不料曹操看到这个家伙相貌猥琐,态度高傲,很是不爽,不仅懒得理他,还让手下一顿乱棍,把他打了出去。
  张松在回四川的路上,碰到了那个大耳贼刘备,刘备的态度和曹操正好相反,很讲知识分子政策,对张松很是客气,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很容易被感动的,张松一感动,就把自己精心绘制的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后来,诸葛亮就是靠着这张地图,进击四川,建立了蜀国。
  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没有地图,是万万打不了仗的,所以打仗之前,都要派出特务,去画一幅地图,张松献的,可是一整个四川的地图,那是蜀国未来的基业,可见有多宝贵。
  这些话,张晨都还没来得及说,就听到刘立杆的电话响了,刘立杆按了免提,许文辉在电话里叫道:
  “刘总,找到了,是有这么一个聋哑人,奇怪,这家伙手里拿着纸笔,写写画画的,那些拆迁户,好像都把他当领袖了。”
  张晨、刘立杆和谭淑珍大笑,小昭跟着也笑了起来,她是想到,老杨那么个一开口就滔滔不绝的人,要让他当个聋哑人,还不把他难受死?


第1261章 老杨的地图
  接下来的几天,刘立杆张晨他们的心思,都留在老杨那边,许辉叫上他武汉晚报的一个兄弟,两个人混到拆迁户的人群里,拆迁户现在已经到了一百多人,除了许辉他们两个混进来的,武晚的那个兄弟,还看到一个穿便衣的治安大队的朋友,不时就会出现。
  双方笑笑,也不言语,都知道对方是有任务在手,目的还是,不要让这次的事件脱序。
  许辉不仅掌握着拆迁户内部的情况,也通过朋友,掌握地方政府那边的情况,这就是调查记者出身的好处,他马上知道,要掌握事情的全貌,就要有双方平衡的消息,并且知道,怎么去获取这些消息。
  关于这些拆迁户闹事的情况,许辉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些拆迁户,并不像有关部门说的,和宋春明当初向刘立杆他们描述的那样,都是一些刁民,而确实是,被逼得成为老杨说的,值得同情的人。
  这一片区域,当初要拆迁的时候,区政府是和这些拆迁户,签了回迁协议的,同意等这里的新房子造好之后,安排他们回迁。
  但后来,市政府为了要吸引刘立杆他们过来投资,要创造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觉得在这个地块上附带回迁安置的项目,刘立杆他们会不愿意,就把回迁协议取消了,改成了货币补偿,让拆迁户们自己去购买商品房,拆迁户们也同意了。
  但土地出让之后,刘立杆他们的钱到了区政府,本来这钱是要用来补偿给拆迁户的,但区政府太穷? 钱到账之后? 把这笔钱挪作了他用? 就想着以后再一户户补偿。
  但其实,对一个穷地方来说,每天都是入不敷出,没有新的收入来源? 这钱花掉? 就根本不可能再有新的收入? 去支付给拆迁户? 只好拖着。
  拆迁户们见土地卖掉了? 补偿款没有下来,就去问,相关部门只好骗他们说? 土地是有条件定向拍卖了,不等于是土地款已经到账? 等到账了,就马上付给他们。
  拆迁户们也相信了? 同意等。
  坏就坏在刘立杆他们拿到土地后,动作太快,马上就进场了,拆迁户们一看这房子都开始造了,补偿款还没有到,当然不干了,到工地一闹,宋春明他们告诉对方,自己公司早就把土地款付了。
  他们回头又去找区里的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没说钱到账还是没到账,只是说让他们等,他们闹了几天也没有结果,刘立杆他们工地上,却已经干得热火朝天,大家就都慌了,有人说,钱没到账,就不应该让他们造,等他们造上去,我们就完了。
  大家一听有道理,这才把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到项目上面,怎么也不能让他们的项目上马。
  “还有,那个哑巴,谁也不知道他是哪里的,我朋友的朋友,治安大队的,也查不到他原来住在哪个门牌,不过,这里原来有两条街,连原来的派出所也拆掉了,搞不清楚也正常。”许辉和刘立杆、谭淑珍说。
  刘立杆和谭淑珍,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心里觉得很窝火,但又无可奈何,他们总不能打电话去有关部门,责骂他们,为什么把钱给用掉了,没有进行补偿。
  张晨和他们说,等着吧,现在是老杨进行时,最后总会有结果的。
  老何给刘立杆打来电话,兴奋地和他说:“刘总,走了走了,那些拆迁户,都已经走了。”
  刘立杆和谭淑珍,当然知道他们不可能走了,肯定是被老杨带去了什么地方,只是,两个人也好奇,他们会去哪里。
  刘立杆还担心一件事情,许辉说有治安大队的人也混在里面,刘立杆担心,要是被他们发现了,是老杨在起这个头,会不会把老杨抓进去?
  许辉打电话过来说,太厉害了,这个哑巴,他好像什么都知道,他把几个人,叫到一边去商量,连治安大队的想跟过去,都不行,但他看出我朋友是记者,他写给我朋友看,说卧底记者可以,但不能乱报道,我朋友都被他吓一跳。
  “你朋友有没有跟过去?”刘立杆问。
  “去了,去了,我朋友回来和我说,这个哑巴,头脑太清楚了,他告诉大家,现在这样,逼开发商不行,开发商肯定是已经付了钱的,开发商要是没付钱,区里这时候也早去逼开发商了,开发商既然已经付了钱,就不会再付第二次。
  “我们要是再逼,开发商破产了,我们肯定更拿不到钱。
  “其他人觉得有道理,就问他,那我们怎么办?那哑巴告诉他们,当然还是需要区政府来解决,但区政府的问题,我们不能找区政府,没有用的,他们不会怕我们,我们要去找市政府,区政府怕市政府。”
  刘立杆、谭淑珍大笑,张晨听了这事,也大笑,他说,老杨这是把越剧团要工资的那一套搬这里来了,找化局不行,就去找县长,搞得县长在办公室里都没有办法待,上面才会重视。
  接下来的三天,许辉天天打电话来,都告诉他们,那哑巴领着人,天天在市政府门口,也不闹事,就要找市长反应情况,不让进去,他们就在门口等,看到市长的车子进出,就拦下来,说是要找市长反映情况。
  市长不错,还真下车听他们说了,结果,他们拉着市长,一个接着一个说,说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放他走,市长无奈,站在那里,还要面带微笑,很耐心地听他们说。
  警察站在边上,也没有办法,不敢靠近。
  “为什么?”刘立杆问。
  “那个哑巴,好像还有羊癫疯,警察一碰,他就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只能马上送医院。”许辉说,“再说,人家也没犯罪啊。”
  刘立杆和谭淑珍大笑,谭淑珍说,我现在相信老杨在横店,确实是在剧组当过剧务,他连用什么材料制造白沫都很清楚。
  再过一天,许辉打电话来和他们说,据内部消息,说市长今天回到办公室就打电话,把区长臭骂了一顿,让他来把人领回去,现在,拆迁户们都去区里了,已经和区里协调好,拆迁户派出代表,每天就在区政府的会议室坐着,可以一直坐到事情解决为止。
  区长已经向他们保证了,说事情太大,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解决的,他们也在想办法,请给他们时间。
  “那个哑巴呢?他也进会议室了?”刘立杆问。
  “他没有,他在外面,但在会议室里的,每天都会来向他报告情况。”许辉说。
  有人敲门,刘立杆说“进来。”
  门推开了,门外面站着的是姚芬,姚芬和刘立杆、谭淑珍说,来了几个客人,他们说他们是武汉的。
  刘立杆和谭淑珍一听,就明白是什么人了,两个人赶紧站起来走出去,看到走廊里站着四个人,领头的一个,刘立杆认识,是他们项目所在那个区的常务副区长,刘立杆原来因为项目的事,去找过他几次,但他每次都顾左右而言他。
  今天居然亲自登门,看样子,他们是终于要来解决问题了。
  刘立杆和谭淑珍赶紧迎了上去,副区长的脸上有些尴尬,好在刘立杆的热情,很快就化解了他的尴尬。
  刘立杆和谭淑珍,把他们让进了会议室。
  大家坐下来后,副区长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确实是来解决项目上问题来的,而解决项目上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就是要先解决拆迁户的问题。
  副区长这次带来的解决方案是,他们区里,用区供销社的一幢楼,加上仓库,用副区长的话说,反正现在供销社也没什么用了,人员都走得差不多了。
  区里是想用供销社的资产,置换刘立杆他们项目建成后的一幢楼,用来安置拆迁户。
  随行的人员里,就有区供销社的主任,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这是区领导的集体决定,他也没有办法,他把供销社的房产和土地资料,给刘立杆他们看。
  那一幢楼,是临街的四层楼,是供销社的门市部,一共有三千两百多个平方,仓库不临街,都是一层的平房,几幢仓库加起来,共六千多平方,这和刘立杆他们一幢楼一百五十六套房子,一万六千多方相比,远远不够,但算了算,这两块地方加起来,土地有四十一亩多。
  “房子虽然都旧了一点,但那门市部,装修一下,出租还是有人要的,仓库那地方,你们可以再上一个项目。”副区长说。
  刘立杆苦笑道:“再上一个项目?领导,说实话,就现在这一个项目,我都已经后悔做了,再上项目,说难听点,我不是自己找死。”
  副区长有些尴尬地笑笑,和刘立杆说:
  “刘总,我知道前面确实有些不愉快,我们这次来,不就是为了解决那些拆迁户的问题,拆迁户的问题要是解决了,你们的项目,不就马上可以进行了,这第一个项目顺利了,第二个项目,还不是顺带的事。”
  “领导,我问一下,仓库的这块地,要是我们准备开发,是不是还要走收储和拍卖的程序,如果那样,太麻烦,中间未知的因素太多,也会产生很多的费用。”谭淑珍说。
  “不用,土管局长也在这里,这次是特事特办,我们区政府决议,也报市政府同意的,你们可以直接开发,不需要另外再办理手续,这个,可以落实到我们的置换协议里。”副区长说。
  刘立杆和谭淑珍走了出去,两个人到办公室里商量了一下,觉得如果这样,这事情还可以做,武汉的项目,也不能说就这么一直拖下去,而要解决拆迁户的事情,靠区政府,看得出来,他们也确实没有这样得能力。
  “做吧,老杨的地图,也算是献出来了。”谭淑珍笑道。


第1262章 没有完
  刘立杆和谭淑珍走回到会议室,会议室里的人正等着他们,副区长大概正和武汉那边通电话,看到刘立杆他们回来,马上和对方说,好了,我这里要继续了。
  坐下来后,刘立杆和副区长说“领导,我们刚刚商量了一下,同意你们的方案,我们还是希望,能继续在领导的关心下开展业务。”
  会议室里的人,明显都松了一口气,副区长笑道“惭愧,惭愧,刘总这是帮我们解了围啊,以后我们,一定要服务好。”
  副区长接着话锋一转,和刘立杆说“既然这样,那还要辛苦刘总,尽快再跑武汉一趟,一是签置换协议,二是,什么时候可以回迁,那些拆迁户,也希望得到刘总公司的保证。”
  刘立杆点点头说好,你们什么时候走,我和你们一起去。
  副区长看看手表,说“不知道今天还有没有飞机,如果有的话,我们希望今天就赶回去。”
  刘立杆笑道“既然来了,就放下心,在杭城好好住一个晚上,方便的话,各位把身份证号码给我们,我们安排机票和住宿,明天上午,我和你们一起走,好吗?”
  副区长看看左右,他说好,那我们恭敬不如从命,就听刘总的安排。
  第二天,刘立杆跟着副区长去了武汉,双方很快就签署了资产互换协议,刘立杆还代表浙江锦绣大地房地产有限公司,带着一幢楼房的平面图,去区政府的会议室,等所有的拆迁户自己从一个箱子里,摸了自己的房号后,刘立杆给他们签了交房的承诺书。
  刘立杆向他们承诺,回迁房的工期,一定会按时完成,而且会赶在其他房子交付之前,在拆迁户没有交房之前,他们不会有任何一套房子交付使用。
  拆迁户们,这才相信了刘立杆他们的承诺,重新和区政府签了回迁协议。
  刘立杆到武汉后,许文辉就陪同他一起办理所有的业务,等到他们把所有的一起都办完,走出区政府,刘立杆可许文辉,怎么没见你说的那个哑巴,连抽房号都没有来?
  许文辉也奇怪了,他说是啊,照理说他应该第一个来才对。
  “没事,我让我兄弟盯着他呢。”许文辉说。
  两个人走到了区政府的大门外,许文辉那个《武汉晚报》的兄弟匆匆赶了过来,和他们说,那个哑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见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