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8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杭城,买房的人,一半是外地人,这些外地人最苦恼的是什么?那就是户口,就是他,张晨张总裁,企业做这么大了,在杭城房子也买了一堆,但是,他还是个永城人,户口还在永城,要是没有关系和赞助费,张向北连学也上不了。
  “你说,这‘购房入户’,对我们广大的外地户口佬,在杭城做生意办厂的,有没有吸引力?而且,这落户政策,权限在你们手里吧,不需要上面同意吧?”
  刘立杆说着,李勇眼睛一亮,他看了看张晨说:“这个,有点意思哦?”
  张晨点点头,他也觉得,这确实是好办法,卖房子搭售户口,但听起来,又不是卖户口。
  “而且,这风险我也想过了,这事,也不需要动静太大,太引人注目,不需要在全市铺开。”
  刘立杆接着说:“你们不是喜欢说这试验区那试验区吗,那就来一个‘购房入户’试验区,试验吗,不就可以胆子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就不允许试错?试验区放在哪里?就放在钱江新城、滨江区和下沙开发区。
  “这三个地方,是目前杭城房价最低的价格洼地,交易也最低迷,这三个地方要是起来了,其他地方肯定会跟着回暖。而且,放在这三个地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三个都是新区,可以和鼓励外来投资结合起来,这就叫美其名曰。”
  刘立杆滔滔不绝地说着,笑意泛上了李勇的脸,等到刘立杆说完,李勇点着头说,看样子这奸商还真不是白叫的,还是有鬼点子,怪不得在海城的时候,你可以吃肉,我只能喝汤,好,这个办法,我觉得可以考虑,下周我会在办公会议提出来。


第1409章 会计游戏
  年前,杭城房地产界,就开始流传一个小道消息,说是杭城市政府,准备在钱江新城、滨江和下沙,尝试推行“购房入户”政策,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三个区块,买了房子的外地人,就可以落户,变成杭城人。
  这个消息不是刘立杆传出去的,杭城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以及市委常委会,也确实就这个问题开会研究了多次,每开一次会,就有新的消息不胫而走。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个消息的流传,让杭城的房地产商们,感觉到这个冬天终于没有那么冷了,特别是有项目在这三个地方的公司,更是感觉,终于要熬出头了。
  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原来还是荒地一块,借了钱也开始进场挖土方,原来还没有准备开发的,也开始加紧办理报建的手续。
  这三个地方,已经开盘的项目,虽然成交还是没有起色,依然凄惨,但房价却已在悄悄地上涨了。
  过完了年,这个风声就越传越紧,越传越有鼻子有眼,已经有按捺不住的媒体和专家,开始公开地讨论“购房入户”的可能性和它对杭城楼市的重要意义了。
  也没有见有官方出来制止。
  这些媒体和专家,和房地产业是命运共同体,房地产行业兴,他们就兴,广告访谈讲座接到手软,房地产行业衰,他们也跟着门庭冷落,他们的按捺不住,其实是在为自己鼓与呼。
  但客观上,营造出了一种群众呼声很强烈,众望所归的氛围。
  到了二00六年的三月二日,另外一只靴子终于落了下来,杭城市政府出台了全国第一个,被认为是刺激本地楼市的“购房入户”政策。
  该政策规定,在钱江新城、滨江区和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凡购买房屋建筑面积在一百平方米以上,或总房价在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的外地购房者,准予将购房者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所购的房子。
  果然如刘立杆预计的那样,这三个地方的房产交易,迅速火热起来,并带动了杭城其他地方房地产交易的回暖,该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刺激效应太明显,发出的信号也足够强烈。
  很快,全国其他的城市,纷纷来杭城取经,杭城的相关部门,都接到李勇闷声发大财的口头招呼,对这些想来杭城取经的兄弟城市的同行,一律婉言谢绝,但很多还是不请自来。
  接着,全国的很多城市,都开始仿效杭城的做法,推行“购房入户”政策。
  这让李勇感觉到隐隐的不安,好在上面对此并没有声音传出来,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李勇知道,这是在观望。
  让刘立杆和谭淑珍感到意外的是,他们钱江新城的两个项目,几个月前推出了零首付的那些购房者,纷纷要求补足首付款,改为银行正常的按揭手续,这样好方便自己办理“购房入户”的手续,谁都知道这类的政策,很多时候是风一阵雨一阵的,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虽然从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还在继续,但既然地方政府在悄悄地放水,当地的银行,也跟着悄悄放水。
  他们也降低了按揭贷款的门槛,那种送十份材料,要被打回几份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刘立杆他们开户的支行,甚至直接派了工作人员,去他们售楼处现场审核和办理按揭贷款业务。
  这让刘立杆和谭淑珍感到了意外之喜,这一下,他们的账户上,又可以增加八个多亿的资金了。
  谭淑珍和老谭问刘立杆,我们的“龙之家族”要不要趁这一下推出去?
  刘立杆说不要,任何事情,大气候再怎么改变,也不要改变“龙之家族”的既定方案。
  “可龙之家族就在钱江新城啊,要是错过了这一波,到时不能再购房入户了怎么办?”谭淑珍问。
  “会买龙之家族的,根本不在乎户口的问题,你去问问张晨,他在乎自己还是永城户口吗?”刘立杆说,“你在乎吗?”
  谭淑珍想想,还真是,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迁户口的事,因为户口牵涉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子女上学,向南已经在保俶塔实验学校就读了,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中考,又是只看你初中的学籍,并不看户口,户口除了这个之外,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大的用处。
  所以谭淑珍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要花那个时间,去把自己和向南的户口从永城迁到杭城来,谭淑珍有这个关系,也有这个能力,但就是从来也没有想过。
  等到向南考上大学,她的户口,更是跟着她去学校了,更不需要她关心。
  刘立杆说的没错,那些能买得起“龙之家族”的人,谁的子女,没有关系和能力去上一个好的小学,对他们来说,户口真没有那么重要。
  加上社会上渐渐开始流行出国热,很多人连国籍都想放弃了,更不会在乎什么户口。
  “那需要加快进度吗?”老谭问。
  刘立杆说也不要,就按原来的进度,钱江新城这一波要炒上去,我们到年底开盘,就正是好时机,可以把整个钱江新城的档次再提高,到明年,这里的项目,就不是现在看到的这些项目了。
  “我倒是想,今年我们要趁大家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尽可能地多拿地,特别是钱江新城的地。”刘立杆和谭淑珍、老谭说。
  春节的时候,乔总他们大队人马也回去,过完春节,乔总再过来的时候,和刘立杆谭淑珍说,他去香港,和联交所沟通了,联交所看了他们的资料,认为他们的上市资格没有问题,但是希望,公司的规模还能不能再大一些。
  “还要大,需要多大?”刘立杆问。
  乔总笑道:“你能够多大?最好是宇宙第一大,资本市场,从来就不怕大的,就怕你太小。
  “你想想,一家企业要上市,你是一个亿的规模和十个亿一百个亿的规模,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等,大家付出的人力、时间和劳动是一样的,但收费是按规模收的,你说,对他们来说,规模是大好,还是小好?”
  “当然,这个大,是账面上的大,所谓的大小,就是会计游戏。”乔总补充了一句。
  见刘立杆和谭淑珍还不明白,乔总提醒到,最简单的,比如说,你一块地也好,一个项目也好,你们下面,不是还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吗,你们把地卖给它,它再溢价三个亿卖给你,你的资产规模,是不是就多出了三个亿?
  当然,我只是举个例,这样太直接了,你们今年还会拍地吧?用这家公司去拍地,拍下来后,土地证先不要做,等他溢价后协议转卖给你,直接更名确权,交易的税费是零,但你公司的资产就增值了。
  “我去,还可以这么玩!”刘立杆叫道。
  “那当然,我和你说了,这就是会计游戏,做会计游戏,把你们的资产增加十倍,还不简单吗?再不行就收购。”乔总说。
  “那我们不是还要准备一大笔收购的资金?”谭淑珍问。
  “需要什么资金?一分钱也不需要。”乔总说。
  “不需要钱,出去捡?”刘立杆问,“老乔你扔几个公司出来?”
  乔总笑笑,他站起来,走到了白板前面,用笔画了一个大圆,然后点着白板和他们说,假设这是一家上市公司,我们设想,它的规模是三百亿,如果你们现在只有八十亿,怎么办?
  切蛋糕啊,一块一块切出去,你们八十亿,占上市公司的百分之二十七,其他的,一家家公司往里面装,他的资产值多少,就给他多少股份,这样,一家三百亿的公司就出来了。
  凭他们任何一家的实力,都不可能上市的,但装进来之后,他们就拿到了上市公司的股份,还有股东的席位,你想,他们何乐而不为?
  刘立杆和谭淑珍,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么说,还真的是可以,而操作起来,原来是这么简单,这还真的是一个会计游戏。
  乔总看着刘立杆问,明白了?
  “明白了。”刘立杆点点头。
  “简不简单?”乔总再问。
  “简单。”刘立杆说。
  “还有更简单的,你们现成还有一块很大的资产,马上就可以利用起来。”乔总说。
  “我们还有什么资产,还很大?”刘立杆纳闷了,问。
  乔总笑笑说:“对,你忘了鲲鹏建设?”
  “鲲鹏建设?那房子不是都已经卖完了?”刘立杆说。
  “对,鲲鹏建设,可以使用的土地都已经建完了,建好的房子也都已经卖完,收益,你们几个股东也分配完了,对蔡小姐他们来说,这个公司,已经没有价值,名存实亡,但对你现在来说,价值很大,鲲鹏建设,虽然已经没有可开发的用地了,但账面的资产还很大。
  “整个米市河公园的土地,都在鲲鹏建设名下,这部分土地,实际使用的价值已经没有,但它的账面价值没有减少,通过评估公司评估,我估计应该有两三百亿。
  “你只需付很小一笔钱,取得蔡小姐他们同意,把公司的股东变更到你们名下,再把鲲鹏建设,合并到浙江锦绣,你就多出两三百亿的资产了。”
  “我去!老乔,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我马上和蔡小姐联系。”刘立杆说。
  “不用联系了,我已经联系了,已经帮你谈好了,蔡小姐他们的授权,我都已经拿到了,我和你办股权变更手续就可以,别忘了,蔡小姐他们的股份,可是我们公司代持的。”
  乔总说着,刘立杆脑子转过来了,骂道:“老乔,你这个关子,卖得可以!”
  “怎么样,惊不惊喜?”
  乔总看着刘立杆和谭淑珍问,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第1410章 说不出的话
  蔡小姐他们三家的股份,被变更给浙江锦绣房地产有限公司,这样,鲲鹏建设,就变成了浙江锦绣的独资公司。
  米市河公园的土地,经评估公司勘验评估,评出了二百三十八点二亿的价格,合并报表之后,浙江锦绣的资产就增加了两百多亿,符合了香港联交所更大一点的要求。
  乔总走后,留下了一个团队在杭城继续工作,原来谭淑珍是派了姚芬,和他们公司的财务部经理在协助他们,这次调整公司资产,给谭淑珍的触动很大,她觉得他们原来做事都太老实了,就知道实打实地做,不知道很多大公司,还真的是做出来的,不是靠努力
  而是靠数字做出来的。
  用乔总的话说,这就是一个会计游戏。
  同样的一个数字,放在报表的不同栏目里,意义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块资产,通过自己的左手倒右手,就可以在账面上不断地翻倍和增值,让那数字不断地膨胀,乔总说的还真是没错,要用会计游戏,做出一百个亿的资产,还真的是太容易了。
  看他们操作的手法,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大开眼界。
  谭淑珍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知道和懂的太少,她心里有所不甘,报名去参加了浙大的EMBA班的学习,一方面她需要补充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她觉得需要看看那些同班同学,他们的企业都是怎么做的,自己不能够只会埋头苦干。
  刘立杆这个假浙大的边上,现在出现了一个真浙大的,刘立杆和谭淑珍调侃,你去上课,那些浙大的老师都应该叫你姥姥。
  “你姥姥!”谭淑珍骂道。
  刘立杆笑道:“我没说错啊,浙大的根在我们这里,你那个办公室,是原来求是书院教学长的办公室,他们叫你姥姥不应该吗?”
  谭淑珍看着他摇了摇头:“你可真是无聊,整天就用这种东西在安慰自己,你是不是闲的慌?说真的,你支不支持我去学习?”
  “当然支持了。”刘立杆说。
  “嘴巴荡荡没用,来点实际的,你要是真的支持,明天星期六,我一天都要上课,你帮我去张晨家里,接了向南,送她去老师家里补习好吗?”谭淑珍问。
  刘立杆说:“星期六,你就不能让小孩子好好玩玩?”
  “你说的可真轻巧,马上要中考了,现在我都巴不得一天当两天用,还要玩?现在玩,好啊,接下去一辈子都玩完了。”谭淑珍冷笑道。
  “没你说的这么可怕吧?”
  “怎么没有,你知道向南的那个同学,郑新颖,就是她爸妈都浙大的,他们女儿,可以去读杭外的,都不肯去,一定要考杭二中。”谭淑珍说,“我没那么高要求,南南只要能进前八的重点中学,我就谢天谢地了。”
  “好吧,你就望女成凤吧。”刘立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