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9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晨和两分说,我们以前没有生产过帐篷,工人们免不了会出差错,你们这次要严格把关,决不能让残次品,流到灾区去,要是那样的话,我们不是在帮助救灾,而是在捣乱,在搞破坏。
  两分说好,我知道了,张总。
  整个工厂都开始动起来了,第二天半夜,面料还没有到,申屠红燕那里第一车喷涂好的帐篷支架就已经运到了。
  申屠红燕担心喷涂会来不及,接到张晨他们的订单,马上就加班加点开始生产,十万套帐篷支架,时间越快越好,她自己喷涂车间的产能不够,她花了比张晨给她的价钱,贵了一半价格,分到了同行那里加工。
  张晨知道了,说要把这钱补给她,申屠红燕说不用不用,张总,你让我也出点力。
  接下去,张晨他们工厂,前所未有的热闹,这么大的厂区,竟然也变得拥挤起来,每天红十字会调了十几辆车在这里等帐篷,前面停车场停不下,停到了后面生活区的篮球场上去,加上每天还有运送面料和喷涂管过来的卡车,把张晨他们这里,变得就像一个物流基地。
  这么多的货物需要装车卸车,做好的帐篷,还要把它们一顶顶,和配套的喷涂管封装到同一个纸箱里,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很大,张晨他们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杂工和装卸工,老谭从他们的建筑公司,调过来十名工人帮忙。
  连老张和小昭的爸爸,都到厂里来帮忙了,老张和张晨说,那天他们正在桃花源后面的山沟里挖地,一锄头下去,整个山都摇了起来,他们脸都吓白了,后来才知道是地震了,而且是四川。
  老张悄声和张晨说,小昭爸爸一听说是四川,人都快瘫掉了,四川的地震都传到这里了,那四川和重庆,该震成什么样啊,好在打了电话后,才知道家里人都没事,这才放了心。
  “也就是现在,一个电话就可以找到人,要是以前,那不急死人。”老张说,“唐山大地震那会,厂里一个供销员正好去唐山出差,一听说唐山大地震了,他的老婆和妈妈就哭到厂里来了,厂里也慌啊,打电话到协作厂,人家厂房都倒了,哪里还有人接电话,那个急啊。
  “两个女人在厂长办公室一直哭,从早上哭到下午,好在下午的时候,电话来了,是那个供销员从杭城的城站火车站打来的,电话一通他就说自己命大命大,唐山大地震是凌晨三点多钟,他是半夜十二点多钟的火车离开唐山的,在火车上知道了唐山发生大地震的事情。
  “一个唐山大地震,死了二十四万多人,想想他也真是命大。”
  老张不停地说着,张晨心里忧虑的是,不知道这次汶川地震,会不会比唐山的损失还要大。
  张晨他们整个工厂,马不停蹄地忙了十二天,终于把十万顶帐篷都完成了,当最后五辆挂着“汶川挺住!四川加油!——杭城人民和四川人民心连心!”红色横幅的车辆装好车,准备出发的时候,李勇带着黄主任他们一行,来到了张晨他们厂里。
  李勇走进了每个车间,他领着黄主任他们,站在车间前面,朝工人们鞠躬表示感谢。
  ……
  天胶亏损了七个多亿,老倪损失惨重,但还不至于要了他的命,只是让老倪觉得,这几天整个人都是木木的,反应迟钝,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连和女人上床,都心不在焉的。
  还有,动不动就会无名火起,也不知道自己在生气什么,搞得周围的人都小心翼翼的。
  女儿打电话过来,问他,现在镇上正在动员,鼓励大家为汶川灾区捐款,我们捐多少?
  “捐个屁,一毛没有,地震又不是我搞起来的,关我屁事!”
  老倪没好气地骂,骂完,就把电话给挂了,心里愤愤地想,我他妈的这里也地震呢,我也是地震的受害者。
  老倪坐在那里,气咻咻地盯着面前的桌子看,光洁的桌面,倒映出了他的脸,桌面是枣红色的,他留在桌面上的脸,看上去有些阴沉,而且面目模糊。
  老倪的情绪渐渐平息下来,他想起自己这几年,捐资助学,资助贫困大学生,可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好名声,老倪现在名气很大,少不了那些媒体经常地报道,说自己从事慈善,出手怎么大方,好不容易创下的名头,可不能因此毁于一旦。
  老倪拿起电话,打给了女儿,老倪问,其他的工厂捐款多少?
  “有五十万的,六十万八十万的,最多的捐了一百万。”女儿说。
  “那你去捐三百万。”老倪吩咐,女儿说好。
  挂断电话,老倪打开电脑,他看到毛小毛开了小窗,里面是一串的哭脸,老倪看着心里感到厌烦,知道毛小毛这是在表示,这一仗,他亏了。
  老倪没有理他,把电脑又关了,连每天必看的盘也懒得去看,他心里在骂,你亏,他妈的亏最多的冤大头在这里,我想哭都找不到坟头。
  老倪站了起来,走到了窗户前面,看着下面的江南运河,看着对面的动感地带,他看到张晨的办公室里,有人背着手走来走去,像个当官的,但看不清是谁。
  老倪站在窗前站了一会,心里觉得很郁闷,他转身走出了办公室,走出公司的大门,下了楼,开车到了西湖边上的青藤茶楼,老倪是这里的老客,经常来,不过他以前都是带着这样那样的女人,一个人来,这是第一次。
  老倪不喜欢喝咖啡,这里是他能和那些小姑娘,都会有共鸣的地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杭城的小姑娘,把能去青藤茶馆喝茶,也当作了一件时髦的事。
  老倪要了一个包厢,一个人坐了下来,他看着窗外茂盛的法国梧桐树叶,一边喝茶,一边呆呆地想。
  菲菲给他打了电话,他没有接,娇娇给他打了电话,他也没有接,把手机调到了静音,等到妍妍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干脆把手机关机了。
  他需要一个人好好地想,想透想清楚了,老倪看着窗外的法国梧桐树叶,一边喝茶,一边呆呆地想。
  等到外面天已经黑了,昏黄的路灯亮起来,老倪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决定还是回到pta,专注pta,pta是他工厂最大宗的原料,至少pta他很熟悉,他对现货的价格,源头的工厂,也一清二楚,不像这个鬼天胶,自己连做个套期保值都不可能做。


第1472章 归来已非少年
  张晨他们支援汶川地震灾区的十万顶帐篷赶完,接着又赶耽搁下来的塔吉特的货,把最急需的八个柜发完,整个工厂,这才可以松一口气,时间,也已经到了六月上旬。
  张晨预计着,张向北也要放暑假了。
  圣诞节的时候,张向北没有回来,小芳利用假期,带着他在美国东西海岸跑了个遍,说是要让他熟悉熟悉美国,等到暑假,张向北就一定要回来了,不然他的奶奶和外婆肯定不答应。
  张晨给小芳打电话,问她张向北什么时候放暑假,小芳说,快了快了。
  “机票订好了吗?”张晨问。
  “怎么,姐夫,你想张向北了?”小芳问。
  “有点。”张晨说,“主要是他奶奶和外婆,太想他了,搞得我都不敢回家,一回去她们就围着我唠叨。”
  小芳嘻嘻地笑着,小芳说:“机票很多,也不紧张,提前一两天买就可以了。”
  张晨说好,他接着问:“你现在怎么样?看国内新闻,美国是一片黑暗。”
  小芳笑道:“都差不多,美国这里报道中国也是,十篇报道,大概只有一篇是正面的,九篇都是负面的,反正就是报忧不报喜。”
  小芳说着,张晨就想到了原田志乃和他说的,中日双方都有很深的误解的那番话,何止中日,中美不也是如此吗?而造成这种误解的,双方的新闻媒体难咎其责。
  小芳说:“不过姐夫,华尔街现在的气氛,确实很诡异。”
  “怎么了?”张晨问。
  “有一种末日气氛,大家都惶惶不安的,都感觉有什么大事将要发生,但什么大事,什么时候发生,又说不清楚。”小芳说,“就好像一个已经被宣判死刑的,每天在那里等着,什么时候执行死刑,一直没有人告诉他。”
  “那也太煎熬了。”张晨说。
  小芳说对,就是煎熬,所以说地狱不可怕,炼狱才可怕,光一个炼字,就吓死人了,地狱反正是没有盼头了,可以安心,而炼狱,给了你一个遥不可及的希望,最后总是以绝望收场,这才煎熬,整个华尔街,现在就好像是炼狱。
  “那你小心了,小芳。”张晨说。
  “我知道,姐夫。”小芳说,“反正和其他公司相比,我们可能算得上是少数可以进天堂的。”
  “什么地狱炼狱和天堂,都不好,还是在人间最好。”张晨笑道。
  “好好,那我们就留在人间。”小芳也笑了。
  今天晚上,刘立杆有应酬,小武又和徐巧芯,两个人奉命继续约会去了,张晨一个人,觉得待在办公室里没什么事,一个人吃饭也恓惶,他干脆回家去吃晚饭。
  张晨回到了家里,他妈妈马上就走过来,小昭妈妈跟在她后面,张晨妈妈问,晨晨,北北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张晨在沙发上坐下,看着他妈妈和小昭妈妈说:“我今天给小芳打过电话了。”
  两个老人,顿时精神振作起来,小昭妈妈赶紧问:“小芳怎么说?”
  “她说快了。”张晨说。
  “嗨,我打她电话,她也是这么说。”两个老人泄了气,小昭妈妈说道。
  张晨妈妈嘀咕:“快了快了,就是没有一个准头,什么时候,才会有一个准头,晨晨,你说这美国,这是什么破学校,哪里连放暑假都没有一个准日子的。”
  “就是,北北在保俶塔学校读书的时候,什么时候放暑假,什么时候放寒假,早一个月,学校就通知了,清清楚楚的。”小昭妈妈也同意,在边上应和。
  他们说着话的时候,有人从门外进来,小昭妈妈看了一眼,“啊”地一声惊呼,张晨妈妈看看,“啊!啊!”惊呼两声。
  张晨坐在那里,背对着门,他转身一看,也愣住了,人条件反射一般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从门外进来的,不就是张向北吗?
  张向北背着双肩包,站在那里朝他们笑,张向北个子和张晨一般高了,人也壮了,比张晨在msn视频时看到的还成熟,下巴上,居然有了胡子茬,但就是这样,张向北还是张向北。
  “北北,你怎么回来了!?”
  张晨妈妈大叫了一声,两个老人赶紧上去,一人拉着张向北的一只手,张向北叫着奶奶、外婆,两位老人赶紧应着。
  张向北接着冲张晨叫爸爸,张晨笑着点点头。
  两个垦荒战士,听到了屋里的动静,从后院走了进来,小昭爸爸手里还拿着一把锉刀,老张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拿着一支百搭胶,他正在用胶水,粘合他的摩天大楼。
  两个垦荒战士,看到张向北也是大呼小叫的,张向北赶紧喊着爷爷和外公,两个垦荒战士嘿嘿地笑着。
  “北北,你小芳阿姨呢?”张晨妈妈问。
  “小芳阿姨要上班,还在美国啊。”张向北说。
  屋子里其他的人都大吃一惊,张晨妈妈叫道:“那你是一个人从美国回来的?”
  张向北点点头,说对。
  “你又是一个人从上海回到杭城?”小昭妈妈问。
  张向北说对。
  两个老人,几乎同时转向了张晨,用责问的目光看着他,张晨赶紧说,你们别看我,张向北今天回来,我也不知道。
  “是我不让小芳阿姨告诉你们的。”张向北说,“我在网上,早查过回来的路线,到了浦东机场,直接有大巴到杭城这里的民航售票处,在这里下车,我就走回来了。”
  杭城的民航售票处就在体育场路,离“锦绣家园”,大概三四百米。
  听张向北这么说,张晨妈妈埋怨道,这个孩子,胆子也太大了。
  老张说,没有错,我们北北就是能干。
  “我就是怕你们,又一大堆的人跑去上海浦东机场。”张向北颇有些遗憾地说,“从上海回杭城多方便,孙胖子和我说,坐动车一个小时多一点点就够了,我本来还想从浦东机场去火车南站坐动车的,小芳阿姨不让,我才直接从机场坐大巴回来了。”
  “北北,你的行李呢?”小昭妈妈问。
  张向北晃了晃背上的双肩包,和她说,外婆,这个不是。
  “你就背这么个小包,从美国回来?”张晨妈妈也吃了一惊,问。
  张向北笑道:“奶奶,我这是回家,回家还要带多少东西,家里什么没有?”
  张晨妈妈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她说对对,北北说的没错,家里什么都有。
  “奶奶、外婆,我和你们先说好了,我回美国去的时候,也就背这么一个包,不能像上次那样了,上次是侥幸逃脱,这次不会有那么好运气了。”张向北说,“我也是傻,那时什么都不懂,要是现在,一到海关,我自己就会发抖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张晨妈妈说,好,好,就听北北的。
  两个老太太,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了两个垦荒战士,两个垦荒战士一边一个拉着张向北的手,嘿嘿笑着,老张说,只一年,长这么高了,还这么壮,北北,你在美国吃什么了?
  小昭爸爸说,胡子都有了。
  “都怪小芳阿姨。”张向北说。
  张晨问:“怎么怪小芳阿姨了?”
  “小芳阿姨每天让我喝很多杯牛奶,还有牛排,我不吃,她就说,张向北,你要是没有长高长胖,我和你爸爸可没有办法交待,一下子又说,我和你奶奶外婆没有办法交待,和爷爷外公没有办法交待,我怕她把妈妈都搬出来,只有吃了。”
  张向北说着,众人大笑起来,张向北看着张晨说,爸爸,我想去和妈妈说一声。
  张晨说好,老张在张向北手臂上拍拍,和他说,对对,去和你妈妈说一声。
  张向北把双肩包摘下来,放在了桌子上。
  张晨搂着张向北的肩膀往外面走,张晨妈妈叫道:“北北,你晚上要吃什么菜?”
  张向北头也不回地叫道:“红烧肉和红烧鲳鳊鱼。”
  张晨和张向北走了出去,远远地看到向南回来了,她低着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