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9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面,有很多人,都像那些绍兴的债主一样,原来是把钱借给工厂用,赚点利息,这一次,大家多多少少都吃了亏,就觉得还不如拿这钱来买房保险,有房在手,房价涨的时候可以大赚一笔,跌了,至少房子还在自己手里,不至于血本无归。
  只这一次金融危机,把大家都搞怕了,杭城乃至整个浙江,民间资金的拆借门槛越来越高,那种盖个章签个字就可以借到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民间借款,也开始和银行一样,需要实物的抵押,这样,民间资金流通的渠道就堵塞了。
  但资金还是要有出处的,这部分资金,不是去了股市,就是去了楼市。
  整个浙江的外贸企业,一片低迷,订单大量流失,很多中小企业老板,被迫把工厂关了,或暂停生产,把厂房抵押给银行,拿着钱,没有去处,还是不是去了股市,就是去了楼市。
  与此同时,四万亿带来的天量信贷的发放,因为制造业的低迷,并没有如预期般地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大量进入股市,股指从年初的2000点不到,迅速飙升至3000点以上,在二00七年消灭了中国中产阶级的股市,再度成为“赚钱机器”,制造着一个个财富神话。
  也正因为天量信贷的发放,造成了大家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房子这种“硬货”,就成为了大家首选的目标,包括那些在股市里赚了钱的,也把钱转到了楼市。
  还有就是,各地地方政府在大量地上各种基建项目,这让很多攀附在他们周围的人,觉得钱从未有过地好赚,腰包从未有过的鼓,他们鼓鼓囊囊的腰包,也瞄准了楼市。
  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二00八年的“风景这边独好”,让各路的海外资金,也都看好中国市场,它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中国楼市。
  几种因素叠加,让二00九年的房市,迅速地进入了“疯牛”行情,也让二00九年这一年,成为了中国楼市的分水岭。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变得不“单纯”了,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渠道和手段,变得多样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央行通过货币手段对房地产市场施加影响的能力越来越弱,这也是0九年之后,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越调控房价越涨的原因。
  对谭淑珍他们来说,当时还看不清这些,也无暇他顾,他们只知道杭城的房价,不仅已经涨到了他们蒋村项目的预定房价,而且好像漫过去了。
  谭淑珍把老谭、销售总监小吕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三个人商量之后,把他们蒋村项目的房价,从原来计划的两万一,调到了两万五,而且把原来的分期推出,变成一次性全部推出,没拿到预售资格的,也推出预订。
  “趁着这一下,落袋为安。”谭淑珍和他们说。
  老谭笑了,他说成败在此一举。
  五月八日,房交会开幕,这一届的房交会,已经不在世贸中心,而是搬去了和平会展中心,和平会展中心前面的停车场和空地,有世贸中心门前广场的十几倍大。
  谭淑珍和老谭他们到的时候,看到门口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人,车子开不进去,他们在外面马路下了车,穿过人群朝大门口走去,边走边乐,他们听到人群里,比杭城话更多的,是让他们倍感亲切的温州话、义乌话、台州话和绍兴话。
  “有了。”谭淑珍一边走,一边就觉得有了,有戏了。
  这一届的房交会盛况空前,开幕两天,谭淑珍他们蒋村项目的三千四百多套房子就预售预订一空,预售了九百八十二套。
  而这个五月,杭城主城区的房屋成交量,历史性地突破了万套大关,达到了10058套。
  谭淑珍他们隔壁展位的九堡九洲芳园楼盘,在二月份的时候,8000多元一平方的价格,尚且无人问津,售楼部门可罗雀。
  到了今天,开发商将价格提至9000元一平方,引发温州人的大量排号,仅过了一天,开发商就将价格提至9500元,追捧者更众,再过一天,又将价格升高到一万,结果一销而空,再度在房交会上演了“一盘三提价”的一幕。
  九洲芳园的老板,乐呵呵地和谭淑珍说,他们楼盘,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购房者,都是温州人,而谭淑珍他们蒋村的项目,来自温州、台州、义乌和绍兴的购房者,也在一半以上。
  九洲芳园,九堡的房子,居然可以卖到一万,大家都觉得太夸张了,在房交会的现场,引发了众多房地产商和媒体记者的热议。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数月之后,九洲芳园隔壁的圣奥·领寓,价格已经飙升至18000元/平方米,杭城的房价,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再次引领全国,超过了北上广深,这个势头,一直持续到了来年的七月。
  当时全国百城新房均价,杭城以25840元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北京22310元,第三上海19168元,深圳以16984元排名第六,落在了温州和三亚之后,广州更是以12560元的均价,排在宁波之后,位居第七。
  2009年,对谭淑珍他们来说,真的是黄金一年,每天开门,滚进来的都是黄金。
  这是后话。


第1525章 赶时间
  房交会开幕才两天,谭淑珍他们的房子就卖完了,剩下来还有四天,他们总不能干坐着,谭淑珍想到了“天空之城”,连九堡下沙的房子都可以卖得这么好,谭淑珍觉得“天空之城”再度开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谭淑珍把自己的想法和老谭说了,老谭同意谭淑珍的意见,他说,不管怎样,总要试试,“天空之城”不能总是封在那里。
  谭淑珍带着老谭和小吕,去了“天空之城”,打开尘封了好几年的售楼处,看着里面的情景,他们心里凉了半截。
  他们看到,那个用泡沫和墙纸做的沙盘,已经破旧不堪,糊在泡沫上的墙纸,一张张都已经起翘了,原来芳草茵茵绿波荡漾的城中公园,也都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这样的沙盘摆到房交会去,那是“丐帮”在卖房,而不是他们锦绣中国。
  谭淑珍打电话给张晨,把事情和他说了,张晨说,你们把那个架子拉过来,架子油漆一下,还可以用,现在做架子也来不及了,其他的交给我吧。
  谭淑珍赶紧说谢谢谢谢!
  张晨把葛玲叫了过来,把事情和她说了,交待她,今天晚上,所有的设计师通宵加班,把这个沙盘赶出来。
  葛玲说,我们都没有做过这个啊?
  张晨笑道,我做过啊,我和你们一起做。
  他拿过了纸笔,写了起来,很快写满了一张纸,他把小武叫过来,和他说,你和葛玲,马上去把这些东西都买齐了。
  小武看了一眼清单,问,要割泡沫和有机玻璃?
  他们以前剧团被放养的时候,香香老公他们几个,专门在他们那个排练厅里,给人家做有机玻璃和泡沫的字,小武没事的时候会过去玩,因此知道。
  张晨笑着和葛玲说:“看到没有,又多了一个懂行的帮忙。”
  葛玲和小武走了,张晨打了老唐的电话,让他过来帮忙,老唐说,大王叫我,我当然召之即来,马上马上,我厂里安排一下就过来。
  等到谭淑珍他们把架子运到,这里老唐也到了,小武和葛玲买齐东西也回来了。
  “天空之城”沙盘的木头架子很大,有一米八乘三米二,张晨让搬去了一楼的停车场,说是搬到楼上,做好了也没有办法往下面搬。
  现在是下午三点多钟,远还没到市场关门的时间,停车场里的车虽然没有停满,但停得很错落,东一辆西一辆的,要找出一块完整的五六十个平方的空地还真找不到。
  海根在角落里划了一块地方,这地方还停着三辆车,海根就让保安,一个一个摊位去问,这是谁的车,找到了就让车主,过来把车移一下。
  海根叫了市场的电工,从市场里面拉出一路电源到停车场。
  张晨让小武去楼上,找徐巧芯要三顶最大的帐篷,就是我们给汶川地震灾区做的那种帐篷。
  小武带着两个保安,扛来了帐篷,大家把三顶帐篷支开,一顶是放沙盘模型的,还有两顶,就是工作室,这样即使晚上下雨,也不用担心。
  海根让电工,在三顶帐篷里,安装了三盏“小太阳”和多用插座,搬过来八张桌子,放在两顶帐篷里,四张一组并在一起,就是工作台了。
  张晨问谭淑珍要“天空之城”的宣传册,谭淑珍问,什么宣传册,我们来的时候,没带宣传册,要宣传册干嘛?
  “那你是真的要我做一个天空之城?”张晨笑道,“我总要知道,你们的天空之城是长什么样的。”
  谭淑珍醒悟,赶紧叫小吕去公司拿。
  那边,小武和老唐,已经开始用电热丝、弹簧和稳压器,开始做起了切割泡沫板的工具。
  海根叫来了一个原来做过油漆工的保安,让他把整个木头架子重新刷一遍。
  小吕把“天空之城”的宣传册和楼书拿了过来,张晨看了一下里面的俯瞰图,马上感觉到了这个工作的艰难。
  这个沙盘是整个天空之城的模型,而不是一个小区楼盘的模型,里面光房子就有数百幢,还有街道、湖畔公园和中心广场、山地马场和体育场。
  围绕着中心广场周围的是八幢高层建筑,其中“天空之城”的地标性建筑,那幢商业综合体,高达四十二层,站在楼顶,甚至可以看到不远处的良渚。
  整个中心广场是欧式的设计,中间有雕塑喷泉,水法和半圆形的罗马墙柱,要让这个沙盘吸引人,就要把这些包括城市道路两边的路灯,各个小区的园林,都惟妙惟肖地做出来,这个工作量可想而知。
  当时谭淑珍他们的这个沙盘,人家一个广告公司,可是花了一个多月才做出来,现在居然要在不到二十个小时里赶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老谭对这个还是略知一二的,他知道这个工作量有多大,他和张晨说,做个大概的样子出来就可以,要全部做出来,怕来不及。
  张晨知道沙盘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房交会那种场合,购房者又没有跑去过各个楼盘的现场,大家都是靠看沙盘、楼书,凭第一印象选择房子的,如果你的沙盘粗制滥造,就会被别的楼盘比下去,那感觉就像是被人奚落,被群嘲。
  就依张晨什么事都力求完美的个性,他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东西从自己的手里做出来。
  张晨朝老谭苦笑道:“那你们的项目,就起码要少卖一千块了。”
  老唐看了看宣传册上的俯瞰图,和张晨说,给我两个人,背景和街道、公园、跑马场、体育场这些都交给我了。
  张晨说好,马上就给老唐派了两个设计师。
  大的效果有老唐把关,张晨可以放心了。
  但沙盘的难度还是在于,要把那一幢幢的房子做出来,张晨想了想,和谭淑珍、老谭说,没有办法了,只有省略掉一部分,把重点放在城市广场和广场周边的这些房子上,只要这个广场出来了,整个沙盘的气势就出来了。
  “那一个个小区,这样,已经建造好,这次准备推出去的,我们把它们做出来,其他的小区,就用树木和园林把整块地方覆盖,然后标出待开发的字样。”张晨和谭淑珍、老谭说。
  两个人都说好。
  省略了之后,也还是有一百多幢房子的模型需要做,工作量还是不小。
  而且,既然其他都地方省略了,城市中心广场这块,就要做得更为精致,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整个沙盘立起来。
  张晨决定这八幢楼,一定要用有机玻璃做,不然这八幢大楼的质感就不够好。
  张晨把葛玲他们叫到了一起,简单地分工后,就开始一幢幢做起来。
  结果真到了做起来的时候,张晨叫苦不迭,葛玲手下的这些设计师,从来也没有做过模型,拿着钢丝锯去锯有机玻璃,没锯两下,有机玻璃就裂了,好不容易锯出了有机玻璃材片,用锉刀锉或者钻头钻孔的时候,又把材片给弄破了。
  还有用电热丝切割泡沫板的,手势掌握不好,割出来的泡沫块歪歪扭扭不算,还有人干脆把自己的手臂烫伤了,还没有上战场,这就要退出战场。
  几个帐篷里,看着人很多,挤了二十多个,但真正能干活的,只有张晨、老唐、小武和老谭四个人,其他的人在边上,不仅没帮上忙,反而是越帮越忙,气得老唐把那两个设计师都赶走了,他说去去,还不如我自己一个人来。
  张晨看到负责有机玻璃打孔的,不停地把有机玻璃材片打裂,就让他们用烧红的铁丝钻,结果又把整片的有机玻璃都烫变形了,让张晨哭笑不得。
  张晨想起了自己家里的那台机器和台钻,觉得那两件工具,到了这里,肯定能派上用场。
  张晨叫过小武,让他去自己家里,取这两样工具。
  小武开着车走了,过了二十几分钟回来,张晨愣了一下,他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不仅有小武,还有那两个垦荒战士,小武看到张晨就笑道:
  “援兵来了,我没有叫他们,他们是知道了这里在干什么,自动要求参战的。”
  张晨笑了起来,自己怎么把这给忘了,这两个垦荒战士,才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还真的是援兵。
  老谭看到他们,也大笑,他说,有救了有救了,这个沙盘有救了。
  老张和小昭的爸爸,看了看沙盘,再看看那张俯瞰图,看到是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还要赶时间,两个人都亢奋起来。
  老张问用什么材料做,张晨和他们说了,老张指着俯瞰图上,围着广场一圈的那八幢楼,和张晨说,这八幢楼交给我们两个,你们做其他的。
  张晨睁大了眼睛,不相信地叫道:“你们两个,可以把这八幢楼全部做出来,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材质一样,都是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对不对?”老张问。
  张晨说对。
  老张说:“那就没有问题,不过,这么乱糟糟的可不行,给我们一个单独的帐篷。”
  小昭的爸爸,在边上不停地点头。
  张晨大喜,赶紧让大家腾出一个帐篷来,让给两个垦荒战士。
  剩下的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帐篷里太挤了,张晨让海根,在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