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无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民无悔- 第10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候喜发摆摆手:“说甚咧?你还能吃多少,现在粮食也不缺,就是多双筷子嘛。”

    楚天齐道:“主要是太麻烦你们了,嫂子每天还得专门候着,我觉得实在过意不去……”

    候喜发打断了对方:“楚教授,夜儿个你一来,额就看你是实诚人,好处的很。难道额看错了?你要是瞧不上额这个农民,就自己开火做饭。”

    听对方如此一讲,楚天齐不能再说什么了,否则就显得太矫情,也好像真看不起对方似的。

    其实楚天齐提出自己做饭这个要求,一是觉得太麻烦对方,不好意思打扰;二是自己做饭,也方便、自由。更重要的是,他担心再出现昨天的情况,候喜发一旦喝醉,屋子里只有自己和女主人,实在多有不便。即使自己立刻就走,也好说不好听,没准就会传闲话。他既不想自己惹上是非,更不愿给候喜发一家带来麻烦。

    早饭依然炒了好几个菜,让楚天齐实在过意不去,便决定在走之前或是方便的时候,给候喜发家交些伙食费。

    吃早饭时,楚天齐谢绝了候喜发喝酒的建议,候喜发也没再坚持,整个过程用时很短。

    早饭结束后,候喜发引领着楚天齐从家里出来,径直来到了路边的田地里。

    大部分农田里都有了人,都在忙着播种前的准备。

    一个老汉主动走了过来:“主任,这是家里亲戚?”

    “呀,额家哪有这亲戚?这是城里来的楚教授,是大学里的大教授,额家亲戚里,连个教初中的都没有。”候喜发示意着,“楚教授是来调研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什么?”老汉忙问。

    候喜发道:“调研那叫科学种田、农民负担甚的,反正人家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科学种田?种地还有么科学不科学的?祖祖辈辈不都这么种过来的?”老汉不以为然。

    “老耿,这你就不懂了,这科学种田嘛,就是,就是额也弄不机眯。还是让大教授给你说吧。”候喜发把头转向楚天齐。

    楚天齐觉得有些别扭,但还是把现学的东西讲了出来:“科学种田就是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科学的技术措施,进行农业生产,使农产品达到稳产、高产,还品质好,成本也低。”

    老汉摇摇头:“闹不机眯。”

    想了一下,楚天齐又说:“就是按照一套规律来,能够让粮食产量高,质量好,花钱也少。”

    老汉“哦”了一声:“闹半天是这么回事,机眯了,机眯了,就是又省钱,粮食还好。那敢情好,哪有这法法?你有?那就教教额。”

    “呀,老耿,怎么说话呢吗?人家大教授能专门教你?”候喜发斥道,“大教授没有那么多时间呀。”

    楚天齐一笑:“科学种田需要很多步骤,在选种、育苗、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有讲究,都有一套专门的方法。”

    “呀,怪不得呢,额的乖乖,额就说嘛,哪有那好事,少花钱还能弄出好粮食来?闹半天要多费事呀。”老汉一副豁然开朗神情。

    楚天齐说:“虽然多花费了一些精力,但是产出比值大了好多,肯定是划算的,不过这需要因地制宜、因作物制宜,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经济条件不同,采用不同的措施。”

    “哦,哦。”老汉连连点头,“呀,那就更麻烦了,一块地和一块地都不一样,太费事了。”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嘛!那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候喜发接了话。

    老汉“嘿嘿”一笑:“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不对,天上还真就掉馅饼了,现在不交税,还给补钱,这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一亩地要补……”

    候喜发打断了老汉:“问什么就说什么,人家说科学种田,你咋又扯一边去哈?”

    “对,对,科学种田,要科学种田。”老汉连连点头,“这个教……教……你教额科学种田嘛!”



    第825节

    

这哪是调研,这不是要自己做科学讲座吗?再说了,自己现学的东西基本没什么了。便说道:“种田是门学问,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其实您有多年种田的经验,这也是可供科学种田借鉴的。”

    眨了眨眼,老汉迟疑的问:“额种地年头多,也能给科学种田借……借给他们?额这咋就成科学种田了?怎么个借吗?”

    这倒好,一句想问的话没问成,倒被对方问个不停,再这样问下去的话,非穿帮了不可。于是楚天齐话题一转:“现在觉得农民负担重吗?”

    老汉忙道:“重,咋不重呢?家里好几口人,就额和狗剩家的种田,狗剩年根才着家,狗剩他娘成天闹毛病……”

    候喜发打断对方:“说甚咧?狗剩就是个逛鬼,一年都是在外面胡逛逛,一分钱拿不回来,他那日子能不稀黄?国家现在对咱们多好,税都不收了,还给补……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好几千年了,哪有这好事?”

    老汉变了语气:“对着咧,对着咧,国家就是好,不收税,还给钱。村长,这钱甚嘛时候还能再发?”

    “劳动致富,不能光靠国家呀,你要是一堆烂泥,国家也没办法呀。”说到这里,候喜发又转向楚天齐,“楚教授,你说是不这么个理?”

    楚天齐看出来了,在这家问上一天,也是这样,于是道:“候主任,你看耿大伯还要忙地里活,咱们再去别处看看。”

    “行,别处看看,别处看看。”说着,候喜发挪动了步子,回头又对老汉嘱咐了一句,“赶紧叫那个逛鬼狗剩回来,你看你家这日子都没法过了。”

    “对着咧,对着咧。”老汉应允连声。

    换到了下一家,是一对母子在干活,候喜发又说了楚大教授身份,要这名妇女回答大教授的问话。话虽如此说,可是对话一开始,又成了刚才的模式,妇女提问题,楚天齐解说了。即使楚天齐提出问题,妇女也答不上来,要不就是问村主任怎么答。一上午就这么快过去了。

    好几次楚天齐都想让候喜发离开,可是又实在不好讲出来。

    下午还是和上午一样,楚天齐走到哪,候喜发就跟到哪。

    收工的时候,楚天齐终于还是委婉的提出了要求:“候主任,你在村委会有一摊子事,家里也有农田需要打理,明天就别陪着我了,还是去忙你的吧。”

    候喜发马上表态:“呀,就是再大的事,也没有陪着楚教授重要。”

    “你给我安排了住宿,还给我做饭,再这么陪着,我实在不忍心,也不是个事。”楚天齐笑着说,“我就是个教书的,平时好多事都能独立完成,还是不打扰您工作为好。”

    停了一下,候喜发点点头:“哦,楚教授是觉着不方便呀,那好,那明儿个额就在地边等着。”

    让对方点出了心思,楚天齐也觉不好意思,但对方答应不再步步跟着,他心里也觉得的松了口气。

    ……

    接下来两天,候喜发果然不再亦步亦趋,在向村民介绍完楚教授后,又上地边等着了。

    可村民要么说的驴头不对马嘴,要么就让问村主任。

    在这几天中,候喜发一直跟着,即使要到村委会接电话,也是让告之的人在边上等着。

    已经调研三天了,从村民那里没有获得任何有用信息。楚天齐意识到,这么下去可不行,但候喜发看样子准备一直跟着,简直就是贴身向导,自己该怎么办呢?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还行村

    新的一天开始了。

    在楚天齐洗漱完不久,候喜发又到了村委会。跟着候喜发吃完早饭,二人又一同到了田间地头,继续“调研”。还是候喜发引路,带到哪,楚天齐就跟到哪。整个调研过程也和前三天一般无二,只不过是配合调研的农民变了,但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

    中午在候喜发家吃完午饭,楚天齐照例独自回到村委会。但他却没有像往日一样午休,而是在屋里喝了几口水,就又出来了,从另一个方向向农田走去。不多时,就到了一片农田前,这处农田以前没有光顾过。

    和楚天齐猜想的一样,眼前农田中,有好几户人家还在劳作。他知道,这些农户都吃两顿饭,中午不回去。他已经在闲谈中得知,候喜发家之所以改成三顿饭,是为了适应自己,否则也要正式种地时才改。

    扫了一眼各家情况,楚天齐径直奔中间地块的一户人家走去,在离着对方还有小段距离的时候,对方三人中的一位老者转过头来。

    楚天齐赶忙挥手打着招呼:“大爷,中午不吃饭、不休息啊?”

    老者“嗯”了一声,并没有下文,但也向前走了两步。

    快步来到近前,楚天齐取出一支香烟递了过去:“大爷,抽支烟。”

    看了眼烟卷,老者一笑,从腰间旱烟袋里取出一支烟锅来,装上烟丝,吸了两口,然后才说:“洋烟卷太软,额还是抽这个带劲。”

    楚天齐点点头,答了声“好”,又招呼另两个年轻人:“来,抽烟。”

    还没等俩年轻人开口,老者已代为回答:“小小年纪不抽烟,不能学这个。”

    俩年轻人听老者如此一说,便收回了已经抬起的右手,气呼呼的去一边干活去了。

    楚天齐很是尴尬,其实他已经看出来,那两人想要接烟,是被老者挡回去了。

    烟卷既已拿出,楚天齐便自己点着,吸上了。吸了一口后,又问道:“大爷,收成怎么样?”

    “还行。”老者给出了两个字答复。

    楚天齐又问:“现在少交了好几百税费,补贴也多了,应该更能多赚一些钱吧?”

    老者再次吐出两个字:“还行。”

    稍微一楞,楚天齐接着问:“种地不收农业税了,老百姓怎么说呀?”

    “还行。”老者答案没变。

    沉吟一下,楚天齐换了话题:“大爷,你家几口人?”

    老者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还行。”

    楚天齐忍不住笑了:“大爷,怎么我问什么,你都说‘还行’呀?”

    老者咧嘴一笑:“还行。”

    楚天齐看出来了,就是问到天黑,老者也肯定就是那两个字。只是不知道对方是讲话习惯如此,还是有什么隐情?

    这家问不出所以然,那就换下一家。于是楚天齐隔了几家地块,到了另一户地里。

    这户人家共两人,一男一女,看样子是母子,女人岁数不太大,估计也就是五十岁不到的样子,男孩大概不到二十岁。

    楚天齐来在近前,主动打着招呼:“大姐,打茬子呢?”

    女人迟疑了一下,说:“你们城里人真是奇怪,你这二十郎当岁的,比额娃也大不了几岁,怎么叫额大姐呢?你该叫额‘姑姑’,用你们城里话叫‘阿姨’也行。”

    这几年和人打交道,还是头一次遇到愿意把自己叫老的人。楚天齐尴尬的笑了笑,才说:“你看上去和我家大姐年岁差不多,我就这么叫了,我大姐今年三十五岁。”

    女人“咯咯”一笑,面现羞色:“额哪有那么年轻?去年就四张了。”

    楚天齐心中暗道:原来这个女人四十一呀,我还以为四十七八呢?心里这么想,但他嘴上却是另外一套说辞:“是吗?不像,要我看顶多也就三十七八。”

    女人再次“咯咯”一笑:“要真那么年轻就好了。”

    “大姐,家里收成怎么样啊?”楚天齐又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家……”话到半截,女人停了一下,才说,“还行。”

    怎么又是还行?楚天齐接着问:“现在不收税了,收入肯定多了不少吧?”

    “还行。”这次女人回答的很干脆。

    楚天齐换了话题:“怎么就你俩干活?他是你儿子?”

    “还行。”说完,女人脸色一红,可能是觉得答非所问吧,但却没有进行纠正。

    怎么回事?楚天齐脑中划了个大大的问号。

    “娘,别说了。”男孩忽然说了话。

    女人转回头:“娘跟客人说几句话,又咋了吗?”

    “你……”男孩脸色泛红,“娘,夜儿个那电视剧,你忘了?”

    “夜儿个甚电视剧?”女人反问。

    男孩道:“就是安平县电视台,天气预报完了演那个。”

    “电视剧又咋啦?”女人追问。

    “还咋了?”男孩没好气的说,“那个男人在外边打工,家里只有娘俩,那个女的……”

    “你这孬娃。”女人打断儿子,脸色通红,冲着楚天齐一笑,“娃着急让干活。”说完,快步走去。

    怪不得那个男孩瞪了自己好大一会儿,原来问题在这儿呀。昨晚那个电视剧,楚天齐也瞅了两眼,正是男主人公出外打工不久,女人便找了相好的。楚天齐苦笑着摇摇头:那小子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

    转身离开这家,楚天齐点燃一支香烟,边吸边走向了另一家。

    又连着走了两家,都是家中年岁大的人说话,似乎还有意阻止年岁小的回答,也阻止让家里人抽自己给的香烟。而且所有和自己说话的人,一开始还是正常对答,但只要一听到关于种地的话题,立刻就是“还行”二字,即使后面换了话题,也是‘还行’不误。

    楚天齐决定到第五家试试,这家回话的是一个壮汉。刚开始的几句,楚天齐都没有提种田的事,而是说其它话题,对方都给了正常的回答。

    接着,楚天齐快速抛出了问题:“农业税减免带来了什么好处?”

    “带……还行。”壮汉关键时刻还是给出了标准答案。

    “什么叫还行?”楚天齐追问。

    “还行就是还行。”壮汉回答的理直气壮。

    楚天齐“噗嗤”一笑:“这位大哥,你总说“还行”是有……”

    “楚教授,楚教授……”连声呼喊传来,打断了楚天齐的话。

    楚天齐转头看去,只见路边一辆摩托车飞速驰来,虽然对方还没下车,但他已经知道,是候喜发来了。

    摩托车迅速停在路边,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