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年获得‘京城第一剑客’牌匾时相比,此时的崔昊胜反而要淡然了很多。
“哈哈,崔卿不必多礼,你当得起这四个字。”
皇帝笑道,显然心情很好,转头对旁边的太监示意继续。
太监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继续大声念道:
“圣上有旨,李行在殿前比试中为我天乾取得三场胜利,居功至伟,特赏赐黄金万两,可随时进宝库挑选兵器,随时进藏书阁翻阅所有秘籍!”
这待遇已经和当年的崔昊胜一样了,也让在场的武星们十分羡慕。
随时进藏书阁翻阅秘籍,这说不定就能搞到手一些有用武功啊!
不过这还没完:
“陛下亲赐李行‘绝世剑仙’牌匾一块,允许李行可佩剑入殿,面圣不跪,可随时进出皇城!”
哗——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一片惊呼声。
佩剑入殿,面圣不跪,可随时进出皇城。
放眼天乾朝几百年的历史,能获得这几个待遇的人加起来都不超过一只手!
就在众人惊讶之时,两名太监抱着一块牌匾走到了李行面前,那块牌匾上赫然写着‘绝世剑仙’这四个大字。
绝世剑仙,这个称谓比崔昊胜的‘国士无双’还要让人惊叹。
要知道这可是一位皇帝亲自写下,加盖了玉玺,等于是整个朝廷官方认证的称号!
放在江湖上,这就是前无古人,后也几乎很难有来者的壮举!
“李行谢陛下赏赐。”
李行对皇帝抱拳道。
他话音落下,突然感觉自己和那块写着‘绝世剑仙’的牌匾产生了某种奇异共鸣。
这种共鸣似乎来自于灵魂深处,不仅如此,一道青光从牌匾中冲出,冲入了李行体内!
“嗯?”
此时的大殿上,除了李行外,只有一帮武星们看到了刚才的异象。
周思洺惊讶地看着李行,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闪过:
气运显化!
所有的梦境种子几乎都是在梦魇被消灭后爆出来的,但也有例外。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武星们可以提前从梦境中带出物品型的梦境种子。
而这些能被提前带出来的物品,全都是凝聚了气运的物品。
根据武星协会的总结,有两种方式可以凝聚气运:
一种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特殊物品,比如一些为世人所知的传世之宝又或者是一个千年帝国的开国玉玺等等。
另外一种就是和历史事件产生联系,比如在一场决定两国国运的大战中,一把沾染了三军大将鲜血的战刀。
这些凝聚了气运的物品在梦境世界中还是有一些的,如果武星肯花心思,也有机会能得到。但是想要将物品带出梦境却没有那么简单,武星必须要让这些物品中蕴含的气运显化出来才行。
至于显化的方式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了,只知道是和气运凝聚的原因有关。
而李行此时获得的这块‘绝世剑仙’的牌匾,不仅是凝聚了气运的物品,而且还直接气运显化,和李行本人产生了联系。
这就意味着李行已经可以将这块牌匾带出梦境了!
在周思洺看来,天乾和蒙元之间的这场殿前比试无疑是会被写进史书中的,而且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的命运,所以在这场殿前比试中力挽狂澜的李行也就顺理成章地和历史事件产生了联系。
再加上皇帝亲自赐下‘绝世剑仙’的牌匾,这就让李行的传奇性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说不定在天乾之后的梦境历史中,还会流传着李行这位剑仙的传说!
所以这块记录和见证了这段传奇历史的牌匾不仅凝聚了气运,而且还直接和李行本人产生联系,气运显化。
类似的事情在华国武道圈中也发生过几次,而那些武星们获得的气运显化之物也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珍贵的物品型梦境种子!
“这运气,简直了!”
在场的武星们心中都充满了羡慕。
而李行本人虽然不太清楚气运显化的事,但他已经感知到皇帝送给他的这块牌匾可以被带出这个梦境了。
“想不到一个虚头巴脑的赏赐还能有这种好处?”
李行心中有些好笑地想道。
“陛下,这次殿前比试虽然赢了,蒙元那边也答应从幽州退兵,但蒙元的狼子野心不会就此消失,臣担心蒙元会一直拖延从幽州退兵一事!”
赏赐结束后,崔昊胜出列对皇帝开口道。
在场的文武百官和武星们也全都精神一振。
殿前比试只是一个双方都需要台阶而已,胜负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接下来双方的选择和行动。
大殿之上,所有人都打起精神。
他们知道,接下来要讨论的才是重头戏!
……
第一百七十六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陛下,蒙元从幽州退兵一事,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应该尽快发兵进逼,让蒙元大军退出幽州!”
在崔昊胜说完后,兵部尚书也出列进言道。
话音刚落,又有一人出列发言:
“陛下,既然蒙元已经答应退兵,臣以为我们不应该太过逼迫,以免被蒙元再次找到什么借口,又节外生枝。”
出列这人是兵部左侍郎,兵部的二把手,但却是主和派的人。
“可笑!”
兵部尚书转身看向对方,“若是我们不主动逼迫,蒙元一直拖着不退兵呢?”
名义上是对方下属的兵部左侍郎丝毫不惧地直接怼了回去:
“若是我们主动寻衅,对方以此为由,反而不退了呢?”
“那就打啊!”
兵部尚书突然怒喝道。
他转身对皇帝躬身:
“陛下,蒙元先是出尔反尔,答应退还幽州却不退,反而要和我们来一场殿前比试。如今殿前比试也已经比完,等消息传出后,天下皆知是我天乾胜了蒙元!这种情况下,若是蒙元依然不从幽州退兵,而我们又什么都不做,这让天下人如何想啊?让我天乾百姓如何看待朝廷?”
龙椅上,皇帝闻言皱起眉头。
其实这一点他是很在意的。
殿前比试赢了蒙元是件大快人心好事,也是他这个皇帝的一笔功绩,但若是蒙元依然耍赖不肯归还幽州,那这件好事反而会成为一个笑话,让天乾朝廷,甚至是他这个皇帝都受人耻笑。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殿前比试获胜的重要性了,如果殿前比试最终输了,现在主和派这边就有一大堆理由推迟收复幽州之事,而皇帝也不会太过主动地推动此事。
“苏卿担忧的事也确实有道理。”
皇帝开口道,他口中的‘苏卿’就是指兵部尚书。
“蒙元从幽州退兵之事,宜早不宜迟,苏卿以为该如何处置才好?”
兵部尚书毫不犹豫地说道:“臣以为,应让张会大将军率领十五万京畿大军前往通州,让通州将军李锋率通州边军配合,大军进逼幽州,让蒙元从幽州退兵!”
张会乃镇军大将军,二品武将,也是主战派这边的首领之一。
皇帝微微皱眉:“只是逼迫蒙元退兵而已,就要派出十五万京畿大军?会不会过于劳民伤财?”
十五大军从京城赶往幽州边境,哪怕最后不打仗,光是这一路上的损耗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陛下,之所以要派十五万京畿大军,是因为臣担心蒙元根本不会从幽州退兵,若是如此,两国只能开战!只凭通州边军之力,恐难以收复幽州,故要派京畿大军前往!”
兵部尚书斩钉截铁地说道。
一听到要开战,皇帝顿时皱起眉头:“苏卿以为,蒙元不从幽州退兵的可能性很大吗?”
兵部尚书:“蒙元狼子野心,又丝毫不讲诚信,臣以为他们这次肯定会故意拖延从幽州退兵的时间!若是真让他们拖个一年半载,那这次的殿前比试就彻底成了笑话!”
“这么说,两国只能开打了?”
皇帝沉吟道。
兵部尚书:“陛下圣明!”
皇帝转头看向崔昊胜:“崔卿,你认为呢?”
崔昊胜拱手道:“臣也以为,两国只能开战,还请陛下早日发兵,做好开战的准备!”
“陛下,两国开战乃大事,关乎国运,不可轻举妄动啊!”
这时,主和派的官员们坐不住了,纷纷出言劝谏:
“山东之地刚刚发生水患,河南之地也在闹饥荒,如今国库空虚,根本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我们和蒙元开战!”
“一旦两国开战,短时间内就难以停下,而我们的补给根本不足以支撑十几万大军长时间作战。若是前线战事不利,到时候别说收复幽州,说不定通州也会丢掉!”
“……”
主战派这边的官员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开口道:
“幽州拥有天险,乃我天乾在边境的天然屏障,一日不拿回幽州,就等于我天乾始终对敌人敞开大门!”
“我天乾坐拥幽州多年,不仅熟知地理,且民心可用,一旦开战,根本不需要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短时间内就能彻底收复幽州!”
“……”
双方争吵激烈,唾沫横飞,有时候甚至会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也是让李行等人大开眼界。
原来古代的朝堂议事和菜市场吵架也没多大的区别嘛。
听了半天,李行也听出了主和派和主战派之间的核心矛盾点在哪儿。
主战派认为幽州乃天乾的天然屏障,一日不收复幽州,天乾就一日暴露在草原的铁骑之下,非常危险。所以必须尽快出兵收复幽州!
而主和派则是惧战的,他们认为天乾此时开战很有可能会输,到时候搞不好局势一溃千里,整个天乾都有亡国之患!
若是从后往前看,天乾在梦境历史上注定会被蒙元灭掉,此时主和派官员们的担心是极有道理的,不可谓不高瞻远瞩。
而对于皇帝来说,此时他的一个决定将有可能影响整个天乾王朝的命运,由不得他不纠结:
不打,时间拖得越久,天乾的处境越危险,最后甚至可能会亡国!
打,说不定会提前亡国!
皇帝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扫过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在看到李行时,突然开口问道:
“李行,你觉得天乾该不该在此时和蒙元开战?”
听到皇帝的问话后,朝堂之上暂时安静下来。
文武百官们神情古怪地看向李行,也是没想到皇上竟然会问一个不在庙堂的江湖人这种问题。
“打啊,打他妈的!”
此时浅层旁观的网友们几乎都是站在主战派这一边的,当皇帝询问李行时,一个个都激动起来,恨不得代替李行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行抬头看着天乾皇帝,脑海中突然想起了网络上流传很广的一段话: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对抗洪水;
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英勇征战;
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而现在,我们正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
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注视着一个又一个对手的崛起与消亡……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每到危难时,总有人会挺身而出!
这大概就是国人们潜藏在骨子里的血性!
李行深吸一口气,就算抛开身为武星的立场不谈,他的选择也是毋庸置疑的:
“蒙元对天乾虎视眈眈,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就算天乾不对蒙元出兵,蒙元也早晚会对天乾动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皇帝目光幽深地看着李行:“这么说,你也认为天乾应该对蒙元出兵?”
李行点点头。
接下来他说的话,在天闰七年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天下,影响了几乎所有的天乾江湖人:
“我虽是一介布衣,只是个江湖人,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若是天乾对蒙元出兵,我愿为天乾上阵杀敌!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国家危难,我辈武者又何惜此头?”
朝堂之上,一袭青衫佩剑,直视龙椅上的那位天子,仿佛代替天下武夫说出了这番话!
第一百七十七章 独孤求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朝堂上,当李行说完那番话后,崔昊胜和一帮武星还有其余入选殿试的一帮江湖人感触最深。
崔昊胜身为儒家一脉的高手,习武就是为了报效国家,所以非常认可李行说的这句话。
周思洺等武星就更是如此了,武星被赋予的最高使命就是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不就是在说武星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话总结得好!”
“不愧是李行啊,这话说得有水平。”
“说得好,这才是真正的‘侠’!”
“……”
旁观的网友们也都被李行的话给‘点燃’了。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武星的定位和文化宣传都走得是大义的路线,只不过还从来没人像李行这样用一句话如此贴切地将‘侠义’和‘大义’结合在了一起。
武星们行走江湖,都有自己的大侠梦,但同时他们的身份又像是保家卫国的军人,所以李行的这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真是说到了在场武星们的心坎里去了!
“这小子还真会说话。”
之前一直看李行不太顺眼的周思洺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有点喜欢这个年轻人了。
至于其余的江湖人,他们来参加殿前比试其实主要是为了名利,为国分忧的想法并没有那么多,但此时听完李行这一番,却几乎人人心中热血上涌!
江湖人命如草芥,看似风光,实则地位低下,真正的上层人士是看不起江湖人的,甚至就连江湖人自己都没觉得自己的地位有多高。
像崔昊胜这样成为皇家供奉,官居三品的,已经不能算是江湖人了。
真正混江湖的,整天刀口舔血,打打杀杀,追名逐利,那些所谓的某某大侠,名声倒是响亮,但却未必有多么受人尊重。
直到现在李行说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场这些江湖人才第一次发现,原来江湖人也可以有这样的追求!
江湖人重名,但再怎么义薄云天又或者是武功高强的名声,又哪里比得上‘为国为民’这样的大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