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到了,李斯科预定的是纽约凯悦大酒店?,这是一家四星级酒店,李斯科之前参加聚会的时候住过一次,他觉得这家酒店服务和环境都很不错,还成了这家酒店的会员,来纽约的时候一般都会预定这家酒店。
李斯科知道次贷危机后房价会降到最低点,他并不着急在纽约置业,之前买的别墅也被他早早的在价钱高的时候处理掉了,琢磨着自己来纽约的次数可能会变多,也打定主意抄底的时候给自己选个好位置买一套庄园,这样自己就不用次次住酒店了。
纽约凯悦大酒店?位于纽约的曼哈顿东区,这里酒店交通比较方便,四周都是旅游景点,比如联合国总部、圣派区克大教堂、帝国大厦、纽约唐人街、中央公园、纽约时代广场、第五大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中央火车站、洛克菲勒中心、百老汇大道。
李斯科到前台出示了护照,工作人员很快就领他们上楼入住了。
他预定的是尊贵套房,因为想着要在这里接待投资公司的钱德勒,还有兰登书屋的编辑,自己的经纪人鲁博,总不能谈事情都去找咖啡厅吧,这家酒店的套房价钱还是比较高昂的,李斯科住一天的房钱是1700美元。
这里每个客房都配有禁烟房,空调,暖气,书桌,遮光布,电话,闹钟,ipod扩充基座,贵宾休息室/行政酒廊,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房内保险箱,冰箱,淋浴设施,吹风机,起居室。装修都是按照极简风格设计,深灰色的空间,细腻的木纹纹理释放出柔和的自然之美,质感和色彩匹配,精致又时尚,一点也不含糊,非常舒适,简单而现代的美学,空间细节设计使其更加令人惊叹,它反映了现代低调奢华的终极品质。李斯科很喜欢这种风格。
给了拉行李的侍应生十美元消费,梅根开始收拾起行李,把衣服摆好挂起,李斯科要在这里居住两天。
在热水中洗去了旅途的疲乏,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五点,梅根和李斯科午饭都没吃,俩人有些饥饿。
“想吃些什么?”李斯科翻着酒店里备的附近餐厅的信息,问着梅根。
梅根趴在他肩头,一起看着汇总。
“这家吧?凯兹的店,这家很出名的,电影《当哈利遇到莎莉》在这里取过景,我们去试试把?”梅根期待的看着李斯科,影片女主角梅格·瑞恩是她的偶像,片中男女主在这家店一起用餐,也是这部电影的经典片段之一。“当你知道了自己想和谁一起度过余生,你会期待余生开始得越早越好。”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非常浪漫,梅格·瑞恩完美的颜值和精湛的演技,将角色演绎的生动有趣。能和偶像在同一家餐厅吃饭,也是很让人开心的。
“凯兹的店,这家可以,我去吃过,他家的熟肉三明治很不错,那就去这里吧。”李斯科看了看,也确定下来。
由于这里离餐厅并不远,李斯科拒绝了酒店开车送的服务,他和梅根俩人穿着同款的黑色风衣,环抱着走在纽约的街头。
“梅根,你喜欢生活在这种繁华的不夜城里,还是喜欢在宁静的乡下小镇里?”李斯科低头问梅根。
她想了想,“小镇里吧,我觉得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压力太大了,你需要有一份很棒的工作来支撑你的消费,有一座不错的高档社区房子,这样方便你与邻居交往,还要有不错的地位来保证孩子的入学。压力太大了。”
李斯科也想到了前世,那时候兴起了一阵“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去繁华的大城市打拼,年轻人更愿意在自己的小县城里找份工作,虽然工资低了许多,物价花销没那么大了啊,还没有那么多压力。
俩人悠闲的漫步在街头,路上的路灯都已经开启了,冬季的黑夜往往来的早些,路边的商家都挂起了五颜六色的的霓虹灯,人们熙熙攘攘的走着,跑着。
第三十章 鲁博拜访
凯兹的店是纽约一家历史悠久的熟食店,早在1888年就开业了,至今一直生意火爆,吸引无数名人和游客前来打卡。
进门后每个顾客都要领一个小小的点餐卡,到服务台点餐后,服务员将点的餐记在小卡背后,用完餐后在门口排队拿小卡结账,李斯科俩人记在一个小卡上,空卡也要交给收银员。
这家店装饰很棒,照片墙边是点餐区,有菜单可点,有服务员送餐,当然也要付15…20的小费。照片都是很多名人来熟食店吃饭的照片,有俄罗斯总统、演员、运动员。他们是芭芭拉streis、瑟琳·特纳、布鲁诺·柯比、布鲁斯·威利斯、丹和四位美国总统以及俄罗斯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等。
每星期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涌向卡茨在这个传奇的熟食店用餐,品尝最美味的三明治,拼盘和肉类。
李斯科点了两份他们这里的招牌,熏牛肉三明治,两片面包中夹了好几块厚厚的熟牛肉,搭配酸黄瓜和秘制酱料,看起来分量很大,,一个就能管饱,非常满足。
三明治的上菜速度很快,李斯科去自取餐口取了餐,三明治有非常扎实的半磅牛肉,他尝试吃了一口有点偏咸,但重口味就是这家餐厅的特色,据说老板是俄罗斯人。
肉质十分的鲜嫩多汁,而且牛肉切片全是手工切片,这样的切法牛肉才不会碎开。
李斯科用餐的过程还观察了四周,他们有一处地点标示出当年电影拍摄的座位,还幽默地写着”hope you have what she had!希望你和她一样”。
梅根兴趣满满的跑去跟座位合影,餐厅提供拍摄,每张照片一美元,拍摄位边排满了等待拍照的女孩们。
用完餐,李斯科去结账,这家店只收现金,不能刷卡,李斯科在点餐的时候就已经被通知了,所以拿出早早备好的零钱,俩人一共才花了三十美元。
清早,李斯科洗漱完成后就叫了酒店里的早餐,早餐是牛仔,煎蛋和三明治。这里的早餐是免费供应的,李斯科用完早餐就在酒店等候,他预约了经纪人鲁博。梅根换了身衣服去酒店里的stayfit健身中心,用她的话说,一个优秀的女演员时刻保持身材很有必要。
房门很快被敲响,李斯科打开门,大肚腩的鲁博已经在门口了,他穿着定制的手工西装,手上带着金黄的戒指,据说这是他祖父传下的习俗,这样能保佑自己无病无灾。
“鲁博,你又胖了一点。”李斯科上前拥抱了下他。
“嗨,李,医生说我有血管方面的疾病,我已经戒了酒半年了,你不知道我过得多痛苦,没办法,生命重要。”鲁博跟着李斯科进到房间。
“不是听说你交了女朋友么?怎么没看到?”鲁博四处打量一圈。
“去健身去了,”李斯科回复他,做到沙发上倒了一杯清水递给他。
“你最近生意怎么样?有没有优秀的新人作者?”
“别提了。”鲁博懊恼的摆了摆手,“我原本有希望签下一位作家,他的新书上了销售榜前五十,结果被罗根那个狗杂种给抢走了。”
罗根也是纽约一个很出名的文学经纪人,李斯科刚出道的时候被罗根挖过几次,鲁博就此跟他结下了梁子,俩人见面就是冷嘲热讽。
”我算是看明白了,签下你我已经用光了运气,我也歇了心思,安心打理你的版权,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鲁博有些沮丧,他自从这次检查身体后被吓得不轻,医生告诉他如果继续酗酒,可能活不过五年。
他从一个小小的平民走到现在纽约城里数一数二的文学经纪人付出了多少努力。李斯科正是高产的时候,他要是身体不好,正是收获的季节,他所有的家产又有啥用,
”最近丹利怎么样?学习还可以么?“李斯科问起他的儿子,鲁博年轻的时候跟老婆离了婚,那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儿子丹利,不过年轻时候的鲁博爱酗酒,法院把儿子判给前妻了。不过丹利和鲁博的关系还好,也是由于他的鼓励,鲁博才努力打拼,做了文学经纪人。
”学习不错,马上毕业了,实习单位订了纽约大学医学中心,。”说起儿子,鲁博脸上满是满足的。
丹利学习很好,上大学的时候考了医学院,李斯科还给他写了推荐信,在美国大学入学,这个名人的推荐信很重要,进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神经学,鲁博家里几代终于出了个医生,在美国医生和律师及会计,是高收入人群,社会地位也很高,家里出了这三类职业的,真的是改变了家族门槛。
“李,新书有头目了么?”鲁博问着,他很关心进度,因为李斯科的名声鹊起,他体会到了很多便利,如果这次诺贝尔获得了,李斯科在美国以及世界文学圈都是地位斐然的,
“有些头目了,过完圣诞开始动笔。”李斯科喝了口水,他这次想了很久,决定了下本书写《小王子》。这本书文学历史上地位很高,而且常年畅销,很适合他现在的状况。
“版权运作怎么样?”
“很好,你的三本书全部都已经授权翻译了二十四种语言,各类版权也全部授权出去,全部是分成。目前已经收到的费用是3亿六千万美元,这个数字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李斯科很满意这些收益,这是他起家的资本,投资公司目前的资金都是来源于此。
聊完正事,俩人也开始放松起来,鲁博拿出准备给李斯科的礼物。
他拿出一个包扎精美的礼盒,递给李斯科。
“这是我前段时间在法国办公看到的,我觉得很好看,就选了一个送给你。”
李斯科有些惊喜的接过,鲁博一直都是这样,每次跟李斯科相处,总是会带一些礼物,可能并不太值钱,但是都是精挑细选的很有创意的礼品,看的出来很用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因为鲁博的用心,所以李斯科觉得和他相处起来很愉快。
李斯科打开礼盒,里面放着一个琥珀书签,上面还系了红色的中国结,琥珀里是一个火红的枫叶。
“你经常看书,肯定用的到的。”鲁博看到李斯科很喜欢的反复观看,心里很得意,送人礼物可是一门大学问,送一些随手送得到的礼物,别人使用的时候看到就会想起你,他固然跟李斯科一起从低潮走过来的,但也要时刻维护。
他听说李斯科的女朋友也在这里,还准备了一个爱马仕最新款的包,也一起交给了李斯科。
第三十一章 到达北京
处理了诸多杂事后,李斯科和梅根终于踏上了旅行的飞机。
梅根兴致满满拿着从机场买的《中国旅游推荐》图册,时不时问着李斯科的意见,“我们先去哪里?第一个去长城吧?他们说不去长城就不算男人。”
李斯科苦笑着,他前世在中国那么久,也从来没有去看过著名的长城,也没有去过首都北京。
“那就去那里吧。”
李斯科坐在飞机上感慨万千,自己一个中国人,再次踏上中国的国土,居然是以外国人的身份,他前世终生也就困在一个二线城市里,没有时间精力和金钱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纽约到北京的航班飞行时间一般在13个小时,李斯科乘坐的舱位还是头等舱,李斯科挣了那么多钱,他并没有什么花钱的需求,所以在旅行期间一般比较注重舒适,所以挑选最好的舱位。
头等舱里很多中国人,只是简单夹杂着个别外国人。
坐上飞机,梅根四处用她那拗口,只会一句的中国话到处打招呼。“腻豪”
“腻豪,”
一般都会得到别的中国人善意的回应。
自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经济水平直线上升,很多中国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些商人抓住了机遇发了家,开始注重了自身的享受了,头等舱的票价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李斯科后座坐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他笑着看着梅根四处打招呼,还时不时用同样拗口的英文回应。
他磕磕绊绊的用英文给李斯科打招呼。
“a weles you”眉眼间带着遮挡不住的自豪。
“谢谢。”李斯科礼貌的用普通话回应。
“我在中国留过学,所以会说普通话。”
在中国留过学自然是李斯科借此掩饰自己会中国话的借口,不然一个从未出过国门的美国人,是怎么会一口流利的国语的,当然这个理由不算太高明,一般有心人一查李斯科的经历就会发现他一直在大学求学,毕业后在纽约几年就回了科多罗拉州,幸好李斯科一般都是跟陌生人说的,不会有谁有那闲心去查一个美国人到底去没去过中国留学。
人们只会给你流利的国语称赞,然后脑补你学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可能会在茶酒饭后之余把这个当做一个稀奇事说出来,增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嗳?你们知道么?我碰到个老美,美国人,一个洋鬼子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稀奇不稀奇?”
中年男子叫刘洋,是一家沿海贸易公司老总,主要业务就是把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倾销到美国。他这次去美国就是拓展新客户去了,一切顺利的他带着美好的心情坐上了回国的航班。
“你们这是去中国学习还是工作?”他闲聊着,打发着无聊的十几个小时的旅程时间。
“去旅游。”李斯科给劳累睡了的梅根盖上毛毯,这个没去过中国的女人昨天查各种攻略和注意事项查了半夜。
刘洋招来空姐,要了两杯红酒,递了一杯给李斯科,两个人隔着沙发开始畅谈起来。
“旅游好啊,中国太多美的地方了,我主要是工作忙,等我年龄大了,把公司交给儿子,也可以自己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喝了一口红酒,感叹着。
”旅游的话我给你推荐几个地方啊,长城,长城必须要去的,这可有几千年历史了,古人的智慧和辛勤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刘洋热心的给李斯科介绍着。
“还有我家乡,我是中国浙江人,我家乡那里有著名的千岛湖,湖内拥有星罗棋布的1078个岛屿,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景色很优美,可惜我一直在广州公司,不然肯定在家乡招待你。”
李斯科和刘洋交谈着,喝下红酒,也在漫长的旅途中睡了过去。
飞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