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对方身上所遇到的问题,李斯科用一副比较简单且轻描淡写的态度就帮助对方解决了,而且也做出了相应的承诺,当场给鲁博做了一份备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对方的身份以及遇到的问题,吩咐鲁博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个在他人眼中看起来十分困难的事情。
而第奥古·施罗德看到李斯科已经帮助自己完成了这件事情的首尾,当即转变了自己的态度,用一副无比谄媚的姿态来面对着对方,简直仿佛一瞬间从一个崇拜者的身份转移到了下属的角色,甚至在一些人向前想跟李斯科进行攀谈的时候,还承担了一副保镖的工作。
可能这种行为在很多其他作家群体中显得有些太过于丢弃了自尊,甚至成为了一个完全没有尊严的人,但是第奥古·施罗德完全没有在意的想法不说,对方现在已经成为了自己的老板,可以掌控自己职业道路的人,就是对方随便点拨两句啊。对于自己的职业道路都是很大的助力,如果能够十分欣赏的在一些媒体方面提一提自己的名字,那对自己起到的推动作用甚至比一些作品带来的名望提升更加的出色。
再者来说,自己所谄媚的对象可是李斯科,那可是李斯科!世界上又有几个能够跟对方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人,哪怕是做狗,做一个大人物的狗,也比一个普通的流浪狗更加的珍贵一些。
让人困扰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李斯科又继续用一副温和的态度跟其他几个人进行了一些关于文学上面的交流,直到贝尔爵士通知旁边的侍者来邀请他,转向另外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聊一些事情的时候,他才依依不舍得朝着大家提出了告辞,同时也把每一个人递给自己的名片,都十分妥善的收藏了起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知道这些名片是否能够有荣幸成为他书房名片夹中的一员,但此时此刻李斯克所表达出来的态度,让几位作家感觉还是十分受到尊重且比较受用的。
如果是一个无名小卒,面对别人用一副比较尊敬的姿态来进行一些沟通和交涉的时候,大家顶多会认为他是一个比较有教养的人,尽管可能会对他有一些好感,但是也不会太过于刻意的吹捧这方面的事情。
可是这种事情用一个同样的姿态换成李斯科来做的话,大家会觉得这个原本高高在上的文学方面的神明猛然间脱下了自己那无比尊贵的外衣,用一副和善且慈悲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甚至有些人会因此感到痛哭流涕,而因为自己受到对方的尊敬,同时感觉找到了人生以及存在的自信和意义。
李斯科现在在这个英国作家群体中就是这么一个形象,几乎每个人都为他刚才表现出来的绅士态度以及对于自己等人的尊敬而感到钦佩不已,可以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假如自己取得对方这么高的成就,尽管不会变得太过于猖狂,但是面对一些自己这群等级的作家,也会抱着一种优越的态度高高在上,用指点的态度来对待大家关于文学方面的交流。
李斯科跟随着侍者一路穿过正在举办招待宴会的客厅,同时跟沿途中问好的每一个人都点头颔首,同时举起手中的酒杯示意。尽可能不让对方释放出来的善意平白的落了空,又或者是觉得自己一腔的热情变成了一些无所谓的付出。
当路过张黎这个英国名媛的小圈子的时候,还特别贴心的在对方的耳边说一下自己的去向,以免等会儿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对方寻找不到的自己的身影会变得惊慌失措。
而张黎对于这里气氛适应的明显要比李斯科所预料中的还要出色,对于自己丈夫要短暂离开,跟贝尔爵士商议一些商业上的合作的时候,她还是十分自然的点了点头允许对方的离开,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丈夫行踪的掌握和了解。。
两个人这种夫妻之间亲密的互动,还是引起了周围一圈名媛的羡慕以及嫉妒等李斯科的身影刚刚离开,对方就又一个十分热情的态度向张黎讨教着夫妻之间相处的模式以及状态,毕竟能够把李斯科这个不论是长相还是身世,以及身材都十分出色的男人抓的紧紧的,张黎肯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御夫之道。
能够从对方这里获取一两句的指点和教导,应该也能够让自己对原本敷衍式的家庭和婚姻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扭转的作用。
要知道英国这些上流社会的家庭,几乎99%的夫妻都是出自于利益的联姻和结合,又或者有一些真心相爱的夫妻二人经过这么多年一起相处,也早就把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和情感磨灭的消失殆尽。
很多夫妻对待婚姻的态度,几乎都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两者之间互不干扰,只要不闹出一些比较大的新闻和负面影响,大家都用这种态度一直保持下去。
而张黎听到大家的请求自然也是有些哭笑不得的,说起来他的感情经历也是比较匮乏且的,确实没有太多的经验能够传授给对方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阐述这个问题,但是看到大家一副眼巴巴寻求答案的样子,又只好把自己跟李斯科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仔细的说了一遍,同时也从一个已婚妻子的角度出发,给大家提供了一些跟丈夫相处之间的窍门和需要注意到的细节,至于这些话到底能不能够起到作用,对这些人的家庭和婚姻造成一定的促进作用,她也是根本没有一点信心的。
“李,你终于来了,看来我的宴会举办的十分的成功能够让你十分的留恋,好了,我们不要耽搁时间了,现在抓紧时间简单的看一下我们刚刚完成的这部作品,同时也从原著作家的角度出发,给予我们一些意见和提点。”
看着李斯科的身影终于出现了,这个宴会厅后面的私人影院里,贝尔爵士表现的十分的开心和兴奋,上前用一副拥抱的姿态欢迎对方的到来,然后自然不介意调侃两句,接着开始催促李斯科尽快的入座,要知道他们在现场的这些老家伙,可是等待对方许久了。
1590。红钻电影
李斯科一边告罪,一边连忙寻找到一个空余的座位坐了下去,同时在坐下去的过程中还不断朝着4周这些明显看起来上了年纪的尊敬长者们示意打招呼,表达自己晚到的歉意。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影院的设施在很多人眼中看起来可能也不是那么的昂贵了,对于很多影视从业者来说,能够在自己家中安装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私人影院,是一个十分有逼格的事情,甚至能够通过这个影院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的水平,在闲暇之余,通过一些比较经典和古老的电影的观赏,让自己的心神处于一个比较放松和舒适的状态,完全是十分值得的。
而且这个影院的诞生还能够让自己跟一些熟悉的从业朋友们一起对一部电影进行赏析,在讨论中不断钻研一些经典影片的拍摄手法以及表达出来的思想,还是一个对技术有着促进作用的办法。
就连那些影视学院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也会特别把这个事情当做是不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重中之重,通过不断拉片的方式学习到一些功成名就成功人士的特别之处。
身为英国演艺协会的副会长贝尔爵士家中的私人影院,已经算得上是整个世界都属于比较潮流前线捷的机械了,装修看起来充满着英国的气息,但是通过清晰的机器以及独特的放映机能够猜测的出来,为了打造这个经纪人影院,当初可没少往里面砸资金。
贝尔爵士的这个私人影院不光能够播放目前市面上所有2D的电影,同时还特别装了一套价格昂贵的3D设备,对于一些3D电影,也能够直接在这个机器上播放出来,给人最大的观影体验和感受。
说起来这与李斯科授予对方版权的事情,当初授予给对方的作品是李斯科出道第2部,那是一部描写非洲大陆关于钻石之间的人性深思和探讨,在军阀乱战的环境下,人们为了想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付出的代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复杂的情感,在这部作品中都能够十分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第1部作品描写的是华工们在赴美修建铁路的悲惨遭遇,第2部作品红钻也是同样把视角转向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李斯科从出道的时候身上就带着一些严肃文学的标签,同时因为自己师出名门的缘故,很多人对于他写出来的作品都十分的认可,甚至觉得李斯科的心中,对于整个社会的社形态以及目前浮躁的社会氛围都十分的关注,本身也是一个具备着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作家。
因为李斯科一开始写作品的时候比较偏向于文学,如果直接改变这种作品的话,无疑这部作品天然会被打上文艺片的范畴,众所周知,在很多院线中文艺片都是不卖座的固有印象,一直有着很多叫好不叫座的例子存在。
如果李斯科的作品改变同时出现了票房收入并不是那么畅销的情况,可能对于李斯科接下来的版权运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们会天然对自己的作品留有一个固有的印象,觉得李斯科的作品可能就是专门拿来冲奖的,如果想搏出什么比较出色的票房成绩,那几乎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再者来说,如果这部影片按照原本的体裁进行拍摄的话,肯定会受到那些国际上面的大的钻石商人的抗议和反击,毕竟这部作品几乎讲述的内容全部都是钻石商人,如何压迫那些非洲大陆上的穷苦人民也揭露出了钻石交易中的带着鲜血的财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任由这种题材,会对自己的产业造成一定的动荡和影响,所以几乎在拍摄之初的时候,整个剧组以及负责选材的人员就肩负了很大的压力。
但是所幸的是,这部作品有着英国演艺协会全体的议题,甚至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英国影视行业,整个市场对于好莱坞发动反攻的一面旗帜和号角,这些人并不在乎钻石商人到底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部影片,只要这部作品能够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同时给他们带来丰富的回馈,哪怕拍摄的是女皇皇室家族中的丑闻,他们也有着毫不犹豫就发动攻击的勇气。
虽然现在英国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但是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还是拥有着丰富的底蕴的,或许面对一个国家的挑衅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反击,但是对于这些普通的钻石商人们还是基本上不放在眼里的,任何一个商人,如果想要挑战一个国家的权威和能量的时候,等待他的都会是以惨败而收场。
有了政府的背书以及所有从业人员的支持,贝尔爵士根本不在乎这个体裁会引起的反响以及政治上面的博弈,而且像这些西方国家的人向来是怕事情闹得不够大,当一件事情到达全民关注的时候,给自己带来名望以及其他方面的提升,简直不是一部简单作品就能够达到的,甚至贝尔爵士内心还有一种殷切的期望,希望这本作品上映之后真的受到了这些钻石商人不择手段的攻击,这样他就能够以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把自己塑造的更加悲惨和壮烈一些,让这部作品承担的责任变得更多一些。
但是李斯科确实是十分在意自己作品改编后的口碑和名声,所以在改编的过程中不断通过邮件交流的方式,跟贝尔爵士以及剧组的工作人员交流着自己的想法以及可能改变的方向,前世有一部作品红钻讲述的内容跟自己这部血钻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不过那部血钻因为受到了一些外在压力的影响,取得的票房成绩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以惨败而收场。
相比于原版的选择,李斯科的这部红钻在改编的过程中也注重了关于人性的思考以及社会形态的研究,但是也把一些精力放在了商业元素上面,保证这部影片有着文艺片的气质的同时,也希望同时收获一些票房不说在全球的票房获取了多少的收益,最起码不能够赔本。
1591。男主角的选择
而贝尔爵士本身也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所以在这个新电影的制作上面更是经常会请教李斯科,关于演员的挑选以及剧情的发展,或许李斯科对于如何拍摄一部电影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和熟悉,但是因为自己作家的身份对于一个故事该怎么样讲述,才能够让大家欢迎,还是比较拿手的。
红钻这部电影因为本身具备了一个特殊的含义,所以在演员的选择上面也变得十分的慎重,首先非英国籍的演员自然被这部电影给排斥,贝尔爵士想打造的是一部纯英国式的电影,无论是演员还是所有剧组的。工作人员都要带有一定的英国气息,非英国籍的演员就算是加入了这个剧组,到最后影片如大家所预想的那样大获成功,可能也会有别人进行影视嘲讽这部电影的演员也是衬了别的国家精湛演技的影响。
当初李斯科为了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演员,同时贴近自己印象中,关于主角的确定,所以从贝尔爵士手中获取了所有在英国演艺协会登记在案而且以演技而出名的所有演员名单里面,不光有着对方之前的经历以及作品,甚至连照片都贴敷在上面。
这部电影是一个双男主的线路,男主主要经历的职业是一个钻石贩子,而另外一个男主则是把这个钻石隐藏起来的钻石工人。所以关于演员的选择就需要选出两位男主,其他的配角李斯科自然不会太过于在意,而主角作为一部电影中最吸引大家目光和注视,且贴近原著气质的饰演人物,他需要有一个比较慎重的心情去挑选出来。
在这个名单中,李斯科见到了很多后世比较文明的英国籍演员,比如说我们比较熟悉的那个饰演哈利波特里面万事通的赫敏小姐,再比如说哈利波特所有剧组有名有姓的小演员,现在也到了一定的年龄,成为了整个英国演艺阶层的中坚力量。
最让李斯科感到意外的就是后世他比较喜欢的那部夏洛克里面的福尔摩斯以及华生的饰演者,这两个演员在整个英国也算得上是以演技而出名的演员,而且早早的就在整个英国的一些电影电视节上斩获过影帝和视帝的名头,并不是真正的夏洛克播出之后才算是有什么名声传播的。
再者来说,现在夏洛克播出了已经有一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